長度1秒和24小時的兩首歌,與一個掉進時間迴旋的樂隊

2021-01-14 愛範兒

編者按:音樂是純粹的時間藝術——相比其他藝術形式而言,它整合的空間信息最少,而對於時間的依附,也讓音樂有一些難以言說的特殊美感。我們能識別倒放的電影,重構歪曲的空間,但對於一段倒放的聲音,觸發的卻只有陌生甚至恐懼——那好像不是這個世界應該發出的聲響。小說、戲劇、電影藝術,都可以通過各種手法挑戰與重構時間,唯獨音樂永遠臣服於那條自宇宙大爆炸的一刻起,恆久而穩定的時間長河。 誰說的?總有些腦後有反骨的音樂人,試圖在時間上做些文章。或許你會爭辯它們不是音樂,甚至都不是簡單的聲音藝術。但,那又怎麼樣呢?在每一首順流而下的音樂裡,我找到了三首好玩的音樂——一首 1 秒的嘶吼,一首 24 小時的星球噪音,與把自己鎖在時間閉環裡,重複 99 次的憂傷之海。

音樂史上,瘋子比比皆是。

曾經《不存在日報》記者 Raeka 撰文回顧了「寂靜音樂的歷史」,即 John Cage 老師從 1952 年首演《 4 分 33 秒》帶起的歪風邪氣。相比之下,古典樂歷史上不乏行為乖張的怪老頭,比如柴可夫斯基在著名的《 1812 年序曲》裡,使用真實的大炮在戶外演出中烘託氣氛。

1812 炮手彼得·伊裡奇·柴可夫斯基

又比如《定音鼓協奏曲》的結尾,阿根廷作曲家毛裡西奧·卡赫爾鼓勵鼓手用自殘的方式演奏出一個 fffff (超超超超強)的音。這個變態叔叔怕鼓手們放不開,還特地在樂譜上畫了圖示:

《定音鼓協奏曲》的樂譜和演出現場。不過據說實際演出中,鼓手會撞破一面紙糊的鼓,意思一下

而在搖滾樂領域,做出奇怪事情的人更是比比皆是,畢竟顛覆傳統的音樂內核,就是搖滾先驅們最愛幹的事兒。砸琴,燒吉他,吃蝙蝠和裸體演出都早已是小打小鬧。前衛音樂人們在音樂本身時間維度的探索也讓人咋舌。有 1 秒瞬間的爆裂水蛇嗓,也有 24 小時漫長的行星噪音。

1 秒

先說短的。碾核音樂( Grindercore )作為一種風格真正出現,要從來自英國伯明罕的樂隊「死亡汽油彈」( Napalm Death )處女專輯《人渣》( Scum )開始計算。這些人打算用死亡金屬的極端嗓音配合朋克音樂的狂躁與非理性,搭配出一種短小、粗暴而病態的聲波。從此,一種最不講理、最不「悅耳」,最變態與最反人類聽覺的音樂形式就此誕生。

媽媽,就是這群怪叔叔!( Napalm Death 樂隊,圖源:)metalinjection.net

第一次將 Scum 這張 CD 插進電腦光碟機,我簡直以為我電腦壞了,同宿舍室友也都或直接或委婉地,表達了想殺死我的願望。

碾核樂單曲的長度都很短,經常有歌曲只有十幾秒或幾十秒。因此一張碾核專輯裡有個二三十首歌,全長又不到 20 分鐘也很正常。目前為止真正的「一秒神作」也來自於開山鼻祖 Napalm Death 的《 You Suffer 》——這首 Scum 專輯中的第12首歌,根據維基百科的精確計算,全長是 1.316 秒,最早收錄於樂隊 1986 年的 Demo《 From Enslavement to Obliteration 》。

樂隊吉他手 Justin Broadrick 表示,《 You Suffer 》這首歌「更像是一場喜劇表演。它是一種徹底的腦殘產物,顯得荒謬又滑稽。最早,我們樂隊在三十來個本地樂迷前面演唱時,這首歌總會引起大笑和歡呼。於是我們每次都演好幾十遍。」

流媒體時代,《 You Suffer 》又被賦予了有趣的新用途——掛機刷播放數。由於它可能是整個音樂網站上最短的單曲,不斷地循環它可以迅速地讓自己的帳號有傲人的聽歌數量。雖然現在很多網站都單獨對過段的播放做了無效處理,但仍偶爾可以見到聽過幾十,甚至上百萬首歌的帳號出現。和這些用戶提起《 You Suffer 》,一定會換得會心一笑。

它可能不好聽,甚至算不上音樂作品,但它真沒準是有史以來被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這結果,估計「死亡汽油彈」自己也沒料到。

24 小時

華格納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四部曲總時長是將近 16 小時,分為四部,每部 4 小時左右,連續上演 4 天。很久以來,我都以為這應該是最長的音樂作品。

flaminglipstwentyfourhoursong.com 這域名現在已經無法訪問,但它曾是 2014 年全世界搖滾迷津津樂道的話題。它的功能很簡單——循環播放 The Flaming Lips 樂隊的一首長達 24 小時的歌曲。

Flaming Lips(圖源:)charlestoncitypaper.com

說起 The Flaming Lips ,這支叫「豔唇」的樂隊一直就以前衛和實驗性的面目示人。他們動不動就會搞出奇怪的事情,比如 2009 年將搖滾樂歷史上最偉大的專輯,Pink Floyd 的《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整張翻唱,製造了一個神經病噪音的破鑼版本(噪音迷大多很喜歡,但不少傳統樂迷非常討厭),比如 24 小時內舉辦 8 場演唱會,打破了之前說唱歌手 Jay-Z 的巡演密度世界紀錄。 「和吃了 10 公斤鼻屎的人,世界上腳趾甲最長的女人,甚至是某個讓 1000 只蟑螂爬進自己耳朵裡的人一起載入金氏世界紀錄,對我來說,這件事將是我生命中最荒誕的歡樂。」吉他手 Wayne Coyne 如是說。

搖滾樂歷史上最偉大的專輯《月之暗面》,左邊是 Pink Floyd 的正常版,右邊是 The Flaming Lips 的神經病版

你看到了吧,這是一幫變態。而極限的事兒,大多是變態們幹出來的。比如一首長度為 24 小時的歌,沒有課間,沒有中場休息,努力聽吧,少年。

這首神(經病)作名喚《 7 Skies H3 》,發布於 2011 年 10 月 31 日。這首歌的 24 小時版本全球限量發行 13 套,你沒看錯就是 13 套。如果你是該樂隊的骨灰粉絲,又足夠幸運搶到了全球前 13 名的土豪席位,那麼這首目前為止最長的單曲,正版售價是 5000 美金。還好還好,大概是在北京一年的房租。

更怪異的是這張 EP 的發行介質。13 套實體版使用了 13 個骷髏頭作為框架,內嵌了 USB 存儲晶片,頭頂上用材質不明的物體做出金屬髒辮一樣的頭髮。而且這些拖著 USB 線的頭骨,是用真正人的頭骨做成的。目前尚不知道樂隊從哪兒搞到了這些頭骨。樂隊官方網站表示,這個設計和造型是為了慶祝 2011 年萬聖節。

《 7 Skies H3 》24 小時版本:USB 頭骨,全球限量 13 套,售價$ 5,000.00

我早早放棄了聽完整張專輯的努力。據聽過的朋友說,The Flaming Lips 對無序噪音的熱愛和躁狂症一樣的風格在專輯中一貫延續,而且 24 小時裡樂隊並沒有偷懶,重複循環的音樂段落並不多。聽聽國外樂迷的評測,你可能會對這首「噪音馬拉松」聽起來如何有所了解(並不)。

「我估計這輩子聽不到這首歌的完整現場版了。」

「24 小時毫無價值的噪音,睡了一覺醒來聽你也不會錯過什麼。」

「他們一定嗑錯藥了。」

「聽完了!這首歌裡有 8 分半不僅是 The Flaming Lips 寫過最好的歌,而且經典程度絕對可以載入搖滾樂史冊!」(鑑於這位留言者根本沒說明這 8 分半是從哪個時間點開始的……我估計八成是惡搞的)

「實際長度是 23 小時 47 分 37 秒,距離 24 小時差 2 分 23 秒。」

「第一張會導致樂迷過勞死的專輯。」

以及,豔唇樂隊在 2014 年 4 月 19 日發布了《 7 Skies H3 》的節選版本,分為 10 首歌,全長 50 分鐘左右。不知道這個縮水版本,有沒有包含上面樂迷說的「搖滾歷史上的最佳 8 分半」?

而國外一篇嚴肅的樂評則指出,《 7 Skies H3 》除了長度上的挑戰之外,在音樂性和音樂的探索上乏善可陳。一個噪音藝術家可以將一個動機增加一些變化和元素重複兩遍、三遍甚至十遍,但 840 次的重複則顯得「造作和無意義」。如果你是喜歡《 7 Skies H3 》的人,那麼聽之前你就會知道你是了。換言之,音樂本身在這個漫長的欣賞行為中,並不是主要的欣賞客體。

99 遍,或者,105 遍

前面提及了 The Flaming Lips 的一天 8 場巡演可稱極限挑戰。但把同一首歌接連不斷地唱 99 遍是什麼感覺呢?美國獨立樂隊 The National 跳了這個坑,而攛掇他們的人是個冰島藝術家,沒錯,那個全國只有 33 萬人,踢歐洲杯時候 2.5 萬人都出過看球的國家,也忙裡偷閒地生產了一名行為藝術家 Ragnar Kjartansson。

The National樂隊的畫風看起來很正常,然而……

歷數 Ragnar Kjartansson 的行為藝術作品,多半與黑暗、死亡、憂傷,與如何幽默輕快地描述黑暗、死亡、憂傷有關。2002 年,他披上黑袍拿上一個紙質鐮刀,扮成死神帶著一群孩子走進墓地,試圖回答所有與命運、生死有關的童真問題。2006 年,他扮成一個 20 世紀 40 年代的吧檯男,一遍又一遍地在電影裡唱同一句歌詞——「憂傷徵服了歡樂」。

呃,我感覺,這也是個瘋子。

於是,在 Kjartansson 先生的蠱惑下,2013 年的 MOMA PS1 (紐約現代藝術中心),The National 樂隊從中午 12 點開始,重複演唱自己 2010 年專輯《 High Violet 》中的《 Sorrow 》(憂傷)。這次演出持續了 6 小時 8 分 3 秒,中間沒有任何休息。從頭到尾算上排練,《 Sorrow 》實際被演奏了 105 次。你可以從錄音與視頻中看到流動的觀眾人群,以及有時候樂隊會與觀眾進行簡單的交流互動,介紹藝術家和樂隊等等。期間,音樂一直沒有停下。

這首錄音室版本為 3 分 41 秒的歌,被記錄下來的 99 次演繹裡,最長的是第 98 次,加上對話共切割了 6 分 1 秒,最短則是第 24 次和第 30 次的 3 分 12 秒。

粉絲為 A Lot of Sorrow 製作的門票,實際演出是免費的

Bob Dylan 曾唱過,一首歌要被唱多少次,歌手才會厭煩呢?好吧,其實《答案在風中飄》裡沒有這句歌詞,但我想這個答案絕對不是連續唱 99 次。我們可能都有小時候被罰抄寫同一段話 20 次,軍訓時唱 10遍歌的經歷,基本上第三四次,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唱的或是寫的東西是什麼了。在極度枯燥的重複中,語言的抽象意義被剝離,剩下只有痛苦和乾癟的機械勞動。然而 The National 樂隊毫無懼色,將 6 小時的「憂傷馬拉松」跑到了底。

樂評人 Michael McAndrew 早早買了杯咖啡,從上午開始觀賞 The National 作大死。「第一個小時,兄弟吉他手 Aaron Dessner 和 BryceDessner 會互換主音和節奏部分,偶爾有觀眾歡呼,偶爾的小變奏也會給你驚喜,而不斷重複的樂章和無斷點的歌曲重複,讓你進入一種類似冥想的狀態。

第二個小時,在 Side D 的某一次重複中插入了一小段吉他 SOLO 讓樂隊換換思路。

第三小時,過多的憂傷讓我覺得靈魂出竅,我開始感覺危險和抑鬱,而不知道是我主觀感受還是真的,(主唱) Matt Berninger 的聲音也更加低沉和充滿了挫敗感。

4 小時,突然有一次完全沒有鼓點的,讓我有了點興奮感,而其他時候我幾乎已經瘋了,感覺……這麼多悲傷,不會有人再愛我了。

第 5 小時,Matt 咳嗽,並且為了休息嗓子講了個小笑話。然後就是六小時的衝刺……期間很多觀眾來了又走開,一些觀眾說,哇這個樂隊卷帶子了一直唱同一首歌,另一些則留下來一起為這次瘋狂的計劃鼓勁兒。

最後,我回到公寓,驚奇地發現六小時裡,每個瞬間和每個細節都歷歷在目。那麼多的 Sorrow 似乎都流到我的骨髓裡了……」

「這不是我們的主意,是他讓我們這麼幹的。」 98 次《 Sorrow 》結束,主唱 Matt Berninger 介紹了主謀 Ragnar Kjartansson。從他彬彬有禮的嗓音中,我聽不到殺氣。最終 Michael McAndrew 對這項行為藝術的評價是,近十年搖滾樂歷史上已經沒有讓我們說出「 holy shit 」的事件,而 A Lot of Sorrow 絕對是個「 holy shit 」。

嗯,聽著……也不太像好話。

不知道 The National 以後再表演這首歌的時候,會不會出現生理性的厭惡。Sorrow 本身是一首中速的四牌子歌曲,旋律悅耳節奏舒緩,演奏難度不算大。但重複 100 多次這麼憂鬱的歌,我很擔心樂隊成員的心理健康狀況。現場的樂迷也說,總覺得下一首就會自然地滑入專輯的下一首歌《 Anyone’s Ghost 》,但樂隊仿佛把時間線扭成了一個莫比烏斯環,那一刻一直沒有到來。

Sorrow – The NationalSorrow found me when I was young 憂傷襲來時,我年紀尚輕,Sorrow waited sorrow won. 憂傷蟄伏著,最終佔據了我。Sorrow they put me on the pill 憂傷讓我沉迷藥物,It’s in my honey it’s in my milk 它是我的營養與食糧。Sorrow’s my body on the waves 憂傷的浪潮裡我的身軀起伏不定Sorrow’s a girl inside my cave 我精神深處的隱秘少女I live in a city sorrow built 我寄居在憂傷之城It’s in my honey it’s in my milk 它是我的營養與食糧。Don’t leave my hyper heart alone on the water 不要將我的心靈丟棄在汪洋之上,Cover me in rag and bone sympathy 請用悲憫破毯裹挾我的身軀。『cos I don’t wanna get over you 只因我不願離你而去,I don’t wanna get over you 不願離你而去。

The National 樂隊在 A Lot of Sorrow 的演出現場

最終,《 A Lot of Sorrow 》被製作成了 9 張黑膠碟,限量 1500 套發售。所得的全部收入捐贈給波士頓的「健康夥伴基金會」( Partners inHealth ),一個致力於將現代醫療技術帶入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窮困地區的慈善機構。

《 A Lot of Sorrow 》黑膠套裝,左邊的封套上,所有的曲目名都是 sorrow(圖源:)pitchfork.com

The National 挑戰憂傷之海時間漂流的故事就到這裡。國內一些流媒體網站也能聽到《 A Lot of Sorrow 》的數字版。或許某個無所事事、天氣陰沉的下午,你可以點開它,從 A1 開始播放,體會一下重複 99 次的那種,類似誦經一般的歌聲。

肯定能毀了你一天的好心情,我打包票。

相關焦點

  • 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為何把24小時規定為一天的時間
    ,規定為24小時,並且在每個地方,正午12點的時候都是太陽在頭當頂的時候,亦即太陽高度最高的時候,每過去24個小時,太陽就會重新回到原先的位置上。恆星日:遙遠的恆星在天空的位置上是恆定的,當地球轉過一圈之後,遙遠恆星出現在相同的穹頂位置上,這就是地球的實際自轉周期23時56分4秒,這是以遙遠的恆星在穹頂之上的運動為參考的,是地球自轉周期的實際時間。
  • 齊柏林飛艇樂隊的這首歌,你肯定耳熟丨夜問
    這個英國傳奇重金屬樂隊落下了帷幕,但他們的影響力持續至今。1968年組建於倫敦的樂隊由主唱羅伯特·安東尼·普蘭特、吉他手吉米·佩奇、貝斯手約翰·保羅·瓊斯以及鼓手約翰·博納姆組成。他們的音樂吸納了布魯斯和民間音樂,創造了屬於自己的重金屬搖滾。
  • 黑豹樂隊1首歌能火30年,如今新歌又嗨爆搖滾,網友:再火30年?
    在國內搖滾音樂開幕34年的時間裡,無數青年用歇斯底裡的聲音,表達著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看似嘈雜、嘶吼,但是細細品讀,它狂放不羈,快意傾瀉情愫,已逐漸成為年輕人的時尚。而說到搖滾,不得不提的就是縱橫四方、紅遍大江南北的黑豹樂隊,曾經一首《無地自容》到現在30年,仍舊是膾炙人口,任誰都能哼出一兩句;而一首《Don’t Break My Heart》更是讓許多明星翻唱,將這首歌傳播得更加廣闊;更加新一點的專輯《我們》,讓黑豹樂隊重新回到了眾人的眼前。
  • 初中物理——1.1 長度、時間及其測量
    現代利用石英晶體製成了穩定、輕巧、方便的電子鐘錶,它們一天的偏差不超過0.5秒。目前最準確的計時裝置是天文臺使用的原子鐘,30萬年的偏差只有1秒。2、時間的單位及進位: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單位是秒,60秒1分鐘,60分鐘1小時,24小時一天。
  • 皇后樂隊大雜燴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背後的創作故事
    :這首歌由多個部分組成,包括鋼琴民謠、松輕搖滾樂段和歌劇,時長6分鐘,展示了不同的音樂風格。錄音是從威爾斯蒙茅斯郡的洛克菲爾德錄音室開始的,然後搬到倫敦諾丁山的SARM:這裡是一個複雜的24 軌錄音室,他們在那裡完成了艱難的聲樂錄製。用3種聲音創造出唱詩班的效果需要200個配音(約翰·迪肯的聲音沒有錄在聲軌道上,但他在視頻中依然對了口型),耗時3周。歌曲的中間部分在最初只是設想為一個30秒的小插曲,但隨著過程的推進不斷修改和增加。
  • 中國四大搖滾樂隊的成名曲,你聽過幾首,有你心中的那首歌嗎?
    4.太極樂隊——《紅色跑車》太極樂隊:中國香港搖滾樂隊,香港八十年代樂隊熱潮的中流砥柱,由雷有曜,雷有輝/暉,盛旦華,鄧建明,朱翰博,劉賢德和唐奕聰七人組成,《紅色跑車》是太極樂隊的成名之作,2016年
  • 【260首時間的歌】Kin39宇宙藍風暴:你在誰的風暴眼
    我和曆法的故事,可以戳藍字了解~從2020年7月26日開始,時間的腳步已經踏入「月亮藍風暴年」。曆法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去用,畢竟真的很多東西都是實踐出真知。曆法裡面有260個星系印記,於我而言,他們就像一首首歌,想通過自己的文字,把這一首首歌都寫出來,順遂自己的靈感,乘著月亮藍風暴年的浪花,經歷各種時間的迴旋,相信他們終有一天都能夠呼吸。相信時間就是藝術,所以取了個名字——《260首時間的歌》。
  • 一首《花火》告訴你,汪峰和新褲子誰才是這首歌的靈魂!
    新褲子兩檔都是主打樂隊的節目,自然避免不了被拿來比較,但是比較節目沒什麼問題,因為畢竟每個人都不同的喜好,有人就喜歡樂隊的夏天裡的情懷,而是選擇了這首既能夠讓現場熱起來,還有著自己20年前組樂隊的特殊意義的歌曲。
  • 這首歌詞中一直有「吶吶吶」的歌,今天終於找到了,現場超級燃!
    在qq盛行的那個年代,相信很多人都玩過qq飛車這款遊戲,尤其是90後,而這款遊戲好玩的同時裡面的歌曲也是非常好聽,下面就來介紹幾首這個遊戲中的歌。此前一直在尋找一首歌詞中一直有「吶吶吶」的歌,如今終於找到了,而它也是今天所要介紹的第一首歌,歌名為《right now》。這首歌的時長為4分鐘,它是在距今11年前發行的,也就是08年,想想那時候的90後也都還小。它是由Akon演唱的,聲音非常的獨特,他很受人們的歡迎,而他這首歌的現場超級的燃,即使你對英文一竅不通,也會跟著他的節奏哼唱幾句。
  • 皇后樂隊的樂與路--波西米亞狂想曲Rock you!
    《A Night At The Opera(歌劇院之夜)》是Queen樂隊最為經典的專輯,其中主打歌《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亞狂想曲)》成了Queen的著名代表曲目。這首歌在英國排行榜上迅速升到冠軍的位置,並且達到了9周連冠,最終打破了英國單曲排行榜上冠軍停留時間最長的記錄。在接下來的五年中,不知疲倦的Queen打造了無數的熱門單曲和數張白金唱片。
  • 哪些歌,讓你聽到了來自宇宙的電磁波?
    南方妹子的基因,柔弱的外表下,卻是一個十足的女漢子。你以為她會愛瑜伽這種歲月靜好的運動,但她實際上是一個拳擊老手。她喜歡白天睡覺,晚上工作。你晚上11點給她發微信她會秒回,但上午11點給她發微信,絕大多數時間,她都不會理你,因為她在睡覺。當然,她偶爾也會回你一兩次,那是因為,她寫稿一直從晚上寫到了中午。
  • 為什麼花兒樂隊沒能取得五月天這樣的成就?
    中國青年在時代末的大流中揮灑著青春,而充滿未知的1999年也催生了兩支不平凡的樂隊:五月天和花兒樂隊。17年後,在2016年《天天向上》節目中,五月天是嘉賓,大張偉是主持之一。這時的花兒樂隊已經解散好久了,而五月天已經位列天團。五月天在臺上唱著歌,臺下的粉絲熱情應和,旁邊的大張偉目光遲疑。
  • 聊聊樂隊:Coldplay:英倫搖滾迷關於Coldplay最喜歡的一個時期
    錄製開始於High Speed,在上一張EP The Blue Room 錄製時,就已經有錄製Parachute的想法(上一張EP的兩首歌High Speed 和Don't panic同樣收錄於這張錄音室專輯中),但當時缺乏靈感,樂隊進行長時間的休整,在排練室「玩」,目的就是探索旋律,幾個月後,這張唱片的製作人肯·尼爾森(Ken Nelson)由於製作了絕大部分歌曲而被選中
  • 指南針樂隊:血裡有風,心裡有火
    13小時前搖滾男孩劉崢嶸談起指南針樂隊,人們都會說到主唱羅琦,說到她未經過正規聲樂教育,卻穿透力十足的唱腔,說到她作為曾經中國搖滾第一女主唱的輝煌,說到她年少成名的任性,叱吒風雲的瀟灑。但指南針樂隊,這支能在九十年代的京城站穩腳跟的樂隊,傳奇的故事又怎麼會少?畢竟那可是九十年代,中國搖滾的蠻荒時代。
  • 華晨宇寫給暗戀者的歌,聽到45秒出處,內裡的卑微全部爆發
    華晨宇寫給暗戀者的歌,聽到45秒出處,內裡的卑微全部爆發近幾年來華晨宇真的是越來越好了,他再次向人們證明了自己的歌唱實力,現在的他在華語樂壇也是一位中堅力量了,這都是離不開他自己身的努力他的私下生活想必有很多喜歡他的朋友們都是非常的關注的了,華晨宇寫個過一首歌曲送給暗戀者的,從聽到45秒處,所有的卑微都會爆發的。而這首歌就是《煙火裡的塵埃》。
  • 地球自轉一周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為何我們把24小時規定一天時間?
    年月日屬於曆法時,是參考地球、月亮和太陽的運動人為規定的。恆星日是地球自轉周期,恆星日是以遙遠的恆星為參考系時地球自轉360度的周期,即23小時56分4秒。其實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並不是固定的,相關科學研究表明,地球自轉的速度正在變慢。目前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為23小時56分4秒,在幾億年前,地球上一天的時間要比現在短。因為地球自轉不斷變慢,所以恆星日將越來越長。
  • 時間超長的4首歌,《情歌王》人盡皆知,最後一首無人能唱完!
    我們聽的歌曲大多數都在四五分鐘左右,這些歌曲大多都是比較好記的,基本上聽幾遍就可以記得住,能夠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也是這些歌流傳甚廣的原因,但也有一些歌曲的時長是比較驚人的,就像是前一段時間李榮浩發的《貝貝》這首歌的時間就特別的短,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歌曲的時長就特別的長,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下時間超長的4首歌曲!
  • 為什麼一天是24小時而不是23小時56分4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鐘表顯示的時間周期都是24小時,而地球的實際自轉周期是23小時56分4秒,為什麼要把一晝夜的時間規定為24小時呢?這裡需要明白什麼是太陽日,什麼是恆星日。知道了兩者的區別,也就明白了為什麼要用24小時來度量一天以及它的好處。
  • 搖滾樂之死:十首歌告訴你為什麼查克貝利如此偉大
    今天我們就跟隨著查克·貝利最偉大的十首歌,來紀念這位不朽的搖滾樂教父。1Maybellene時間:1955Oh maybellene, why can't you be true?查克·貝利創造性地把山地音樂、城市布魯斯和爵士樂的律動集合到這首歌中,形成了日後所有流行樂吉他律動的原始語言,這些也構成了查克·貝利職業生涯第一首成功的單曲。整首歌描述了一個兩分鐘的汽車追逐場景,這也是當年的汽車文化的反映。1955年5月21日,當時查克·貝利已經為黑人觀眾們表演了幾年的鄉村音樂了。「他們嘲笑了我許多次以後,要求我來一點兒山地音樂。」
  • 作為無法超越的殿堂級搖滾樂隊,他們的歌你一定有很多沒聽懂
    beyond的很多經典作品都是由樂隊前主唱黃家駒創作的,他在音樂上確實有著非常高的天分和才華。作為beyond曾經的鐵粉,小編家裡也有收集到很多他們的專輯,對於他們的歌曲更是相當熟悉。《光輝歲月》、《真的愛你》、《海闊天空》、《喜歡你》、《大地》等等傳唱度非常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