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遊戲而偉大:《蚱蜢:遊戲、生命與烏託邦》

2021-01-08 昨夜甘菊

前言

筆者對《蚱蜢:遊戲、生命與烏託邦》產生興趣的原因有二:1、這是一本關於哲學的書、2、更是一本關於遊戲的書。因工作性質和遊戲高度相關,加上哲學教育的求知慣性使然,筆者在尋找閱讀材料時發現鮮少有關於遊戲理論1的文章。如同書中的介紹,如果不是中文翻譯本的出現,也許筆者一輩子沒機會認識舒茲,更沒有機會一探舒茲和維根斯坦對於遊戲定義的對話。遊戲在多數人眼中僅是一種娛樂,甚至「勤有功,戲無益」深植在許多長輩心中,讓不常接觸遊戲的大眾對熱愛遊戲的玩家帶有負面的評價。

本書《蚱蜢:遊戲、生命與烏託邦》的主題是遊戲,而作者伯爾納德.舒茲對遊戲的態度卻非常正向——他認為人類在玩遊戲時展現的態度是達到理想國不可或缺的要素。此篇書評儘量以不破壞讀者的閱讀樂趣為主,故在寫作時,筆者避免直接說明並分析作者的章節內容,僅從理論基本架構和背後可以引發的後續探討為主。對於書中較艱澀的論證和作者舒茲定義的術語,請務必先閱讀書中的推薦序三和導讀部分,讓你可以更輕鬆享受本書螞蟻們對話之中的邏輯攻防,也希望你看完此篇評論後能夠激發起你對舒茲的好奇心,進而購買閱讀。

是結束,也是開始

正在看此篇文章的你,不知道對伊索寓言中的螞蟻與蚱蜢熟不熟悉呢?在寓言中,螞蟻們為了預防寒冬來臨,每天不斷辛苦工作儲存糧食,而大蚱蜢整天唱著歌,於是在冬天只能挨餓,乞求螞蟻的存糧,體會未雨綢繆的重要性。在舒茲的著作《蚱蜢:遊戲、生命與烏託邦》中,主角是同樣的蚱蜢和螞蟻,但卻有不同的結局;舒茲將故事帶到了蚱蜢將死的一幕:螞蟻環繞在大蚱蜢周圍看著它死去,然而蚱蜢並不後悔,因他從自己的夢境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其他生物都相同—— 每一個活著的生物,其實都是大蚱蜢;認真的工作,其實是進行一場精緻的遊戲!

蚱蜢死了,但他的話語仍環繞在螞蟻史蓋普克斯和普登斯的腦海裡。當它們重新思考大蚱蜢的生活方式,得到的結果卻令兩蟻都驚呆了!

舒茲建構的遊戲觀

舒茲的《蚱蜢》一書可粗略分成幾個部分:藉由史蓋普克斯的口中回憶蚱蜢的對話,逐步建構出一套遊戲的哲學理論;他的出發前提有以下幾點:1、遊戲中,玩家選擇了低效率的方法達成目的。2、遊戲的規則和目的不能被分開。3、遊戲規則限制了遊戲的方法。4、為了讓遊戲進行,玩家必須接受規則。5、接受規則的目的不是為了贏,而是為了玩遊戲。

以打保齡球為例,可以比較容易理解舒茲的前提。保齡球的比賽規則為:參加者手持保齡球,在球道規定的紅線前將球從手中送出,讓保齡球於球道上滾動,並擊倒儘可能多的球瓶,獲得最高分的選手獲勝 。在比賽中,玩家只能使用保齡球擊倒球瓶,不能採取其他方式,比如走到球道終點用手撥倒所有球瓶;參加比賽的玩家都必須同意這一項規則才有辦法開始比賽;比賽選手在遊戲規則中使出渾身解數,即便知道自己在最後可能不會獲勝。

從這些前提,舒茲主張一項活動成為遊戲的充分且必要條件必須包含四項元素:一、目標;二、達成目標的方法;三、規則;四、遊戲態度。用比較簡單的方式說明即是:玩遊戲,是指參與者自願遵守規則,使用規定的方式克服非必要的障礙。

剝洋蔥的對話錄

如果你對哲學分析熟悉的話,可能會聽過分析哲學的文章就如同剝洋蔥,從定義出發,逐步分析每個概念和背後可能遭遇的問題。本書中的大蚱蜢,或者說是舒茲本身,提出的遊戲觀點並非馬上被螞蟻接受。從第三章節開始,螞蟻針對大蚱蜢所提出的遊戲元素一一做出攻擊。雖然以可愛的動物為主角,你仍可發現《蚱蜢》一書中的結構十分嚴謹且嚴肅,透過層層分析,進入如同迷宮般的論證,讓你在閱讀時欲罷不能,深怕一恍神就再也無法走出迷宮,只能從頭開始挑戰。

本書的趣味之一,在於所有的主要章節皆是由對話體書寫。說到對話體,哲學上最有名的著作便是柏拉圖的《對話錄》,篇章中借著蘇格拉底和他人的對話進行哲學辯證,相較於一般枯燥乏味的哲學論文,對話體的形式可以讓讀者感覺到貼近生活,並從日常生活的例子得到哲學洞見。《蚱蜢》採取了相同的方式,但主題都只圍繞在遊戲上。是否通篇皆以遊戲為主的對話錄會太過乏味?筆者可以告訴你的是,舒茲在寫作上固然是分析哲學的路線,在書中所使用到的例子卻都是小時候或者是現在仍在玩的遊戲,搭配各種奇妙的狀況,讓筆者在閱讀不時哈哈大笑,讚嘆舒茲的幽默。

與維根斯坦的遊戲對決

在談論舒茲的遊戲理論時,似乎不得不聯想到二十世紀的分析哲學家維根斯坦。維根斯坦主張:遊戲之間無法被共同的特質所連結,也因此遊戲無法被定義。舒茲的主張似乎反對維根斯坦的說法:「玩遊戲,就是自願接受挑戰去面對非必要的障礙。」筆者認為舒茲的說法並無法反駁維根斯坦。如果讀者們仔細閱讀舒茲的論證,會發現舒茲在建構的是一套關於玩遊戲的理論,而不是關於遊戲的理論;打保齡球和保齡球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的主體是保齡球的參與者,而後者卻是保齡球本身。

換個角度來說,舒茲想要說明維根斯坦的看法是錯的,但舒茲提出的說法所分析的都是從玩家出發,雖然找出了玩家進行遊戲的充分必要條件,卻仍舊沒辦法反駁維根斯坦的「遊戲無法被定義」,因為維根斯坦的出發點是遊戲而非玩家。筆者可以想像維根斯坦聽完舒茲的論述以後,和舒茲握手道:「的確進行遊戲時,參與者會展現出共同的態度,但遊戲本身仍然無法被定義,有的僅有相似的性質。」

結語:生命中的美好

在《蚱蜢》正文的最後,螞蟻和大蚱蜢談到了烏託邦的核心:假如每個理想中的生命都是豐衣足食請無憂無慮,那麼唯一剩下可做的事情,便是玩遊戲;玩遊戲,是人類存在的理想。當筆者在桌上遊戲店內書寫本篇文章時,有五位玩家正在隔壁進行電力公司。不同於一般遊戲,電力公司要求每位玩家必須仔細計算手上的金錢,可以購買的資源,手中掌握的發電廠數量,以及對手建造新發電廠的預算。

如電力公司類型的歐式桌上遊戲也許最符合《蚱蜢》中大蚱蜢夢境的描述。大蚱蜢認為,工作其實是精緻的遊戲;以此說法來看電力公司,玩家在遊戲中如同機器人仔細地計算開發成本和回饋,還要注意對手的營運策略......複雜的計算讓遊戲不僅僅是遊戲,更像現實中產業互相競爭的縮影!差別在於,玩家們願意遵守遊戲規則,讓每個人得以公平競爭,這不就是舒茲所要表達的,遊戲態度的美德嗎?

回到一開始的前言,大多數人認為遊戲僅僅是一種娛樂,然當代遊戲業蓬勃發展,不只數位遊戲讓玩家有越來越逼真的感官享受,其他種類如桌上遊戲,密室脫逃... ...也如雨後春筍般帶來更多新奇且變化的玩法;隨著世界越來越進步,遊戲業越來越蓬勃發展,人類遊戲的選擇越來越多,玩的時間也越來越多,現實早和遊戲密不可分,甚至遊戲和現實的界線早已模糊不清。是否如蚱蜢所預言的,世界正朝著烏託邦前進?

誰能夠想像,一直被教育忽視的遊戲在現代會成為經濟來源、生活重心什至是教育方法?《蚱蜢》第一次出版為1978 年,當時的民眾,還有哲學家,對遊戲的想像仍然停留在運動、圍棋......相較一本由小出版社出版的遊戲哲學書,維根斯坦的理論才是當前的火熱議題。一本二十世紀被低估的哲學書,因為出版時想法太過前衛而不被重視,但在當代的藝術理論和遊戲環境之下,《蚱蜢》所捍衛的價值觀死而復生了!

如果你喜歡哲學,請你閱讀這本書,你會發現書中的論證嚴謹,值得細細品味;如果你喜歡遊戲,請你閱讀這本書,你會喜歡書中的遊戲辯論,天馬行空卻樂趣十足;如果你像筆者一樣喜歡遊戲又喜歡哲學,請你務必閱讀本書,你會體會書中的遊戲精神,那不時出現在生命中的美好時光。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殺死了一個偉大的數學家-生命遊戲之父、約翰·康威因新冠...
    Conway),1937-2020 據 Twitter 消息稱,英國數學家、生命遊戲發明者、普林斯頓大學約翰·康威教授,因新冠肺炎,於 4 月 11 日上午在普林斯頓逝世,享年82歲。 集智百科關於約翰·康威的詳細介紹: https://wiki.swarma.org/index.php?
  • 生命遊戲
    康威是個有趣的天才,他設計了數不清的遊戲。他說自己這輩子哪怕連一天也沒有工作過,一直都在玩遊戲。 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 生命遊戲。 二 這個遊戲在一個很像圍棋的棋盤上玩兒,不同的是,圍棋落子在交叉點,而生命「遊戲」發生在格子裡。 每個方格裡會有生命細胞,要麼是死,要麼是活。是不是也有點兒像圍棋棋子的死活?
  • 約翰·康威:生命遊戲發明者的生命遊戲
    2020年4月11日,普林斯頓大學榮譽退休教授、計算機科學家和數學家約翰·霍頓·康威(John Horton Conway)因新冠病毒引起的併發症在新澤西普林斯頓去世,終年82
  • 《塞爾達傳說》精力蚱蜢怎麼獲得 精力蚱蜢獲取攻略
    導 讀 塞爾達傳說精力蚱蜢在遊戲裡分布還是比較廣的,一般的草原都可以找到,那具體怎麼抓捕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 逝者 | 約翰·康威:生命遊戲發明者的生命遊戲
    康威一生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都有很多貢獻,不過他最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計算機算法中「生命遊戲」(Game of Life)的發明者。1970年,生命遊戲的基本規則刊登在《科學美國人》雜誌的專欄上,被電腦程式實現後,曾在20世紀70年代風靡一時。
  • 生命遊戲發明者、英國全能數學家John Conway因新冠去世
    他發明的一款生命遊戲,在上世紀70年代佔據了1/4的計算機,成為那時極客的最愛。他還算出在24維空間的球密堆積中,每個球體都和196560個球體接觸。他玩數學的方式就是發明各種各樣的遊戲,或者把無聊的遊戲重新制定規則。數學頑童的發明生命遊戲康威最知名的莫過於生命遊戲(Conway’s Game of Life),相當於1970年代的「我的世界」和「孢子」。
  • 生命遊戲之父 數學家約翰·康威因新冠去世
    4月11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家約翰·康威因患新冠肺炎去世,享年82歲。康威1937年12月出生在英格蘭利物浦,他很小的時候就對數學產生了興趣,他母親艾格尼絲回憶說,康威四歲時可以背誦二次冪。康威以「生命遊戲」的發明而聞名——1970年他發明的生命遊戲是一個趣味性極高,又能應用於諸多學課的數學遊戲。生命遊戲是種細胞自動機,其理論思想已經在地理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數學領域,康威在組合博弈論、幾何拓撲、群論、數論、代數分析、算法甚至理論物理學都有所貢獻。
  • 外媒評選——世界遊戲史上最偉大的十個遊戲
    第十位:輻射Fallout(輻射/異塵餘生)是黑島工作室(Black Isle Studios)在97年出品的一款遊戲 相信是很多玩家心目中最偉大的作品 它講述的是在未來世界核爆炸之後的故事,遊戲的深度很高、NPC任務眾多、地圖廣大、武器系統龐大是其成功的理由98年黑島出品了續作Fallout2
  • 生命遊戲之父、數學家約翰·康威因新冠去世
    設為星標 周一至周五 第一時間掌握 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科學家· 生命遊戲之父、數學家約翰·康威因新冠去世 圖片來源:wikipedia
  • 一場數學中的生命遊戲,一位數學怪才的遊戲人生
    他是當代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有著搞怪的幽默感和旺盛的好奇心,以及向每個人解釋一切的衝動。數學家麥可·阿蒂亞曾說:「康威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數學家。」 這位天才數學家曾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曾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擔憂,他怕自己的數學天賦會被他對一些蠢遊戲的熱愛而毀掉,直到後來他意識到這些痴迷可以帶來非凡的發現。
  • 生命遊戲——約翰·康威
    一著名數學家,普林斯頓大學和劍橋大學教授約翰·康威因感染新冠病毒於2020年4月11日去世,享年82歲。二這個遊戲在一個很像圍棋的棋盤上玩兒,不同的是,圍棋落子在交叉點,而生命「遊戲」發生在格子裡。每個方格裡會有生命細胞,要麼是死,要麼是活。是不是也有點兒像圍棋棋子的死活?
  • 《生命遊戲》締造者數學家約翰·H·康威因新冠去世 享年82歲
    美國當地時間4月14日,普林斯頓大學宣布該校常駐著名數學家約翰·H·康威因新冠已經於4月11日去世,享年82歲,其在數學領域貢獻卓著,也是著名《生命遊戲》的締造者。·2020年4月11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約翰·康威因新冠肺炎去世。
  • 與動物做朋友,和漢字做遊戲——幼兒園
    因為蚱蜢屬「高蛋白」生物,故此常常成為蜥蜴的「食譜」之一。所以為了逃生,蚱蜢常吃有臭味的樹葉,如桉樹的樹葉,然後再嘔吐到自己身上。每當蜥蜴一類的「食肉動物」準備將粘有嘔吐物的蚱蜢吞下去時,因為嘔吐物的味道實在難聞,就會立即吐出來,因此不會傷害蚱蜢的「筋骨」。
  • 生命遊戲 the Game of Life
    世界上最著名的遊戲之一,Game of Life生命遊戲,為這些最神秘的問題提出了可能的解釋——也許再複雜的生命,最初也不過是幾條最簡單的規則。本文從Game of Life的緣起說起,解釋了它這幾十年給予數學、計算機、哲學的啟發,最後把它作為Python編程的練習。
  • 撇開偏見,理性探討,王者榮耀是不是中國遊戲史上最偉大的遊戲?
    甚至有不少人坦言,《王者榮耀》已成為中國最偉大的遊戲,《王者榮耀》真的能背起這個稱號麼?在阿冷看來,如何評價一款遊戲是否偉大,每個人或許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至少要考慮這五個方面:綜合評分,玩家數量,商業成果,社會影響力,行業貢獻。接下來,我將從這五個方面出發為大家剖析《王者榮耀》的地位。
  • 遊戲史上最偉大的項目:還原地球
    了解過《我的世界》的玩家應該都會被這款遊戲的特殊玩法所震撼到,此處的震撼並非喜歡,而是指這款遊戲的玩法獨特,可建造出各種各樣的建築模型等,所以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聊聊《我的世界》史上最偉大項目:還原地球。
  • 世界頂尖數學家、「生命遊戲」發明者John Conway因新冠病去世
    著名的數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John Horton Conway在4月11日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享年82歲。John Conway的同事,同為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的Sam Wang在哀悼Conway逝世時指出,Conway從周三早上開始發燒,三天之後,就去世了。
  • 生命遊戲之父、英國全能數學家約翰·康威因新冠肺炎去世-虎嗅網
    他玩數學的方式就是發明各種各樣的遊戲,或者為無聊的遊戲重新制定規則。數學頑童的發明生命遊戲康威最知名的莫過於生命遊戲,相當於1970年代的「我的世界」和「孢子」。康威正在玩他自己設計的生命遊戲這款遊戲的規則如下:1、每個細胞有兩種狀態,存活或死亡。
  • 生命的計算機:康威生命遊戲
    大約在 36 億年前,第一個有生命的細胞產生。大約在6億年前,多細胞植物誕生。稍微晚些,大約在5.5~5.7億年前,開始出現多細胞動物。歷經30億年,生命才從單細胞,進化到多細胞,之後生命的進化進程開始加速。到底是什麼讓生命花費了30億年,才從單細胞生命邁向多細胞生命?
  • 世界頂尖數學家、「生命遊戲」發明者約翰·康衛因新冠病去世
    原創 Kai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John ConwayGame of LifeCellular automaton著名的數學家、普林斯頓大學教授John Horton Conway(約翰·何頓·康威)在4月11日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享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