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都喜歡探究規律,其實這也是規律之一,人類難以自主

2020-09-21 行者啊

朝聞道,夕死可矣。獲得規律就獲得了自由,可見人對於規律的渴求。

規律沒有形狀,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能夠感知能夠描述,作為事物無法分割的一部分出現,人試圖格物致知將其顯露出來。

水在0°C結冰,又在0°C融化,在100°C時沸騰氣化,又在低於100°C時液化,而這一切都又與環境壓力相關。這就是規律。這一規律本身就是水的一部分。反過來,如果水不存在,這些規律也就無從感知。

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在金屬以礦物質形態存在之前,金屬的特性已經處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的狀態,直到金屬以礦物質出現以後,金屬的特性就存在了,礦物質被挖掘出來煉成金屬,它的特性才真正地被全部展示出來。比如堅硬、熱傳導效率高、具有延展性、密度大等特性。在將金屬做成容器以後,它的這些特性並沒有消失,同時多了一些功用。比如可以盛水、油,還可以盛飯。所盛東西的多少和容積相關,而所盛東西是否會快速冷卻和容器的厚薄、是否有蓋子相關。由此展現出三個不同層次的規律。

第一層規律存在於虛無中,沒有實體的依託,可以說存在,也可以說不存在;第二層規律存在於實體世界,當金屬開始以實物的形態出現,馬上就具備了金屬的特性;第三層規律存在於金屬的功用層次,有了金屬就可以做成各種形狀的東西,就有了不同的功用,這些東西的功用又形成了一層規律。

下一層的規律繼承了上一層的規律,下一層的規律可以看成上一層規律的具化。我們無法想像一個沒有金屬特性的金屬杯子是什麼樣,確實世界上也不存在這樣的金屬杯子。

然而規律畢竟是規律,能被感知和描述,卻看不見摸不著。能夠用心感知的規律,確確實實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體用之前、體、用三個層次展現出規律的三個層面。

由此,我們認識規律也有了三個層面。處於不同層面看問題,角度和視野會有差別。而角度和視野決定了結論。

實體出現前的規律、實體的規律、功用的規律對應著認識事物的三個層面。

當我們處於實體和功用層面去探究實體出現前的規律,試圖窺一斑而知全貌,不是沒有可能,是很有可能,但總會出現「瞎子摸象」、「橫看成嶺側成峰,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局面。

越是在實體和功用層面的發現,越是令人興奮,因為這個層次的規律最容易被感知到,一說就明白。但是體用層面的規律如果越是容易證實,越是碎片化,離第一層規律就越遠。

在體用層面去推測規律的規律,以及規律轉化為體用的規律,無異於在半山腰去觀察山頂,能窺見一斑都算是幸運的了。

人類是自然整體的一部分,整體能夠被部分感知也是自然規律之一,但是我們要知道,如果體用層面和兩者轉化的規律能夠用邏輯解釋和預測,那麼體用出現前的規律就已經超越了邏輯,但這部分規律卻一直在起作用。

大道無形而存於萬物。

就如沒有一個不具金屬特性的金屬杯子一樣,我們也無法想像一個不具自然規律的人。

無中生有,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一直伴隨在轉化的過程中和體用之中,這還是規律。

自然無善無惡,正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一規律伴隨著體用出現前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然繼承了無善無惡的特性,但在體用層面分出了善惡,這同樣是規律之一。

可見,體用必然與規律同時存在,體用脫離不開規律,但體用之前的規律雖然能夠被感知,但又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當處發生當處寂滅,處於存在與不存在之間,是可以脫離實體「存在」的。

探究規律是人的本能之一,這種本能也是規律之一。

作為事物一部分的規律如果沒有事物的出現也就無從展現,處於有無之間的規律不是另一種存在,而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規律隨體用的出現而出現,又隨體用的消失而消失。而體用之前的規律無需依託時間和空間,可以獨立存在,實際上連存在與不存在都無法言說。

事物繼承了體用之前的規律,人能夠感知這一規律,也許這就是佛道兩家追求的空無境界,而這一境界的功用無窮無盡。

以上論述仍然是處於體用層面的推測,難免瞎子摸象,並非站在規律的規律層面的親身體驗。

此文用語言揣測了一些規律,但是能夠用語言描述出來的都非真實,各位看官,探究體用之前的規律和規律的規律的腳步不能停止啊。

相關焦點

  • 探究電流規律為什麼選擇相同規格的燈泡!
    每個版本的教材對某一物理規律的構建時都有相應完整的思想體系。例如探究電路中的電流規律,我們不能孤立的看「探究串聯電路中各處電流的關係」和「探究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與各支路電流關係」。我們應該關注到電流概念的引入情境、探究電流關係時問題的提出形式、相應的猜想與假設----也就是對這節課有整體性認真和把握。還要關注該節課在整個板塊知識體系的地位。就本節課而言,學生還沒學到電壓、電阻、歐姆定律、電功率等後續知識,也就是說對電學的研究只是冰山一角。
  • 王元卓|探究社交網絡演化規律
    社交網絡有哪些你不知道的規律?本期《世紀大講堂》,王元卓帶您《探究社交網絡演化規律》。王元卓,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大數據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網絡大數據分析、開放知識計算、社交網絡演化分析、網絡與信息安全等。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
  • 這些違背常識的科學規律,找規律真的有「規律」嗎?西瓜視頻科普
    很多人一聽到數學的第一反應,就是公式加理解。從小學幼兒園到高中大學我們都在被灌輸一種思想,數學就是一種自然規律,比如為什麼1+1就要等於二,對於一個小孩子來說,他總是無法理解我們成年人的思考過程。多年來規則性思維讓我們覺得課本中,老師嘴裡傳出來的那些公式法是萬無一失的,缺乏探究思考的能力成為當代人的弊病。如何更好的開發出我們的思維?
  • 探究串並聯電路電流、電壓規律
    中考物理中實驗題佔很大比例,下面我們主要將中考物理中常見的物理實驗都分析一下。首先我們看電學實驗,電學實驗主要有:探究串並聯電路中電流的規律、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探究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探究電流電壓電阻之間的關係伏安法測電阻、特殊方法測電阻、測量小燈泡電功率、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什麼因素有關、電流的磁效應、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因素、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與電動機、電磁感應現象和發電機。今天我們看串並聯電路中電流和電壓的關係。
  • 數學家為何對素數著迷,素數規律如何關係著人類的信息安全?
    歐幾裡德在兩千多年前,就證明了質數是無限的,此後的數學家一直在研究素數規律,以至於許許多多的猜想都和素數有關,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孿生素數猜想、梅森素數猜想、ABC猜想、黎曼猜想等等。那麼,為什麼素數會如此特別呢?
  • 袁振國:教育規律與教育規律研究
    教育不同於自然活動,也不同於很多社會活動。教育是一項人的培養活動,教育不僅與人的生理心理發展變化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變化密切相關,而且與人的教育理念、理想、期望等主觀因素密切相關。更重要的是,教育過程是教學相長的過程,是人和人相互影響、相互塑造的過程,這給認識教育規律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使得對教育規律的認識相對落後於很多其他學科。
  • 有趣的物理之:探究串、並聯電流的規律
    點擊上方「初中神物理」,觀看更多物理微視頻       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 作文高分為什麼這麼難?孩子必須了解這些寫作規律
    作文高分為什麼這麼難?如果不了解這些寫作規律,孩子一生都畏懼寫作。 1、演講能力、寫作能力、創新能力成為新時代優秀人才的標配。而寫作能力又影響著演講能力和創新能力。我們發現各行各業的考試都非常重視寫作。
  • 小議高中物理概念與規律課的教學
    關鍵詞:高中物理 概念 規律 教學近日網上流傳一則笑話:對聯書上關於蘇軾沒有辦法對上的一個千古絕對竟然被人對上了。當時的上聯——蘇軾及後人都沒能對上: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現在的下聯:聽物理,如霧裡,霧裡看物理,勿理物理。
  • 人類為什麼只有3萬天的壽命?在大自然的規律面前,我們只有服從
    從很久以前,人們平均壽命30多歲到現在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能夠達到83歲,不過這也讓不少人感到疑惑,人類大多只有3萬天的壽命,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在大自然的規律面前,我們只有服從!,也正是因為這樣,很多人在生活當中,由於壓力,環境,空氣。
  • 八年級物理實驗突破: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
    (3)實驗時,紙板為什麼要豎直地立在平面鏡上?為了便於在紙板上找到反射光線,探究光的反射規律。(4)在實驗中,為什麼多次改變入射角?使實驗結論具有普遍性。(5)當將光線沿反射光線入射到鏡面時,可看到反射光線沿原來的入射光線射出,這說明了什麼?
  • 愛因斯坦曾發現事物規律,並說"一切都是設計好的",他發現了什麼
    現在的人類,每一個人都生活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有很多大家所不能理解各種謎題。但是對於宇宙來說,地球卻只是碰撞中產生的一粒小小的塵埃而已,對於宇宙來說是如此的微不足道,然而大家甚至連地球這一粒小小的塵埃都沒有探索清楚。
  • 寫漢字,要掌握結構規律,為什麼是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
    寫漢字,要掌握結構規律,為什麼是一個中心、三大規律和四項原則文/@成長新視點漢字,是世界文明中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具有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近年來,漢文化在世界得到了廣泛傳播,漢語被列為聯合國六大語言之一。這從不同程度上,證明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傳播力和凝聚力。很多喜歡中國文化的人,在學習書法過程中,功夫下得不少,就是字寫得不漂亮、不順眼,進步不快。究其原因,關鍵是沒有把漢字的結構安排好、組織好。
  • 和平精英:了解刷圈三大規律,遠離房區,很多玩家都做錯了!
    大家好,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喜歡玩遊戲的小王,今天我繼續給大家分享精彩的遊戲內容,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老玩家都知道生存時間越長加分就越多的機制,那麼想讓自己的生存時間最大化,就必須要掌握時機裡的刷圈規律
  • 中考物理考點知識總複習: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目的】(1)通過探究,知道凸透鏡成像時物距、像距的關係及成像的特點。(2)通過探究,發現凸透鏡成像中的物、像變化規律。【實驗步驟】(1)選用與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相關的器材,如圖所示。(2)確認凸透鏡的焦距、2倍焦距,以及1倍焦距以內、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間、丙倍焦距之外。
  • 構建差分模型,秒殺規律探究問題
    新課標中明確要求:用代數式表示數量關係及所反映的規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根據一列數或一組圖形的特例進行歸納,猜想,找出一般規律,進而列出通用的代數式,稱之為規律探究。在歷年的中考或學業水平考試中屢見不鮮,頻繁考查,考生大都感到困難重重,無從下手,導致丟分。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細心觀察,大膽猜想,精心驗證」。
  • 哲學三大規律之一:自然萬物的量變質變規律
    可是為什麼我們走到莊稼地裡看不到莊稼在不停生長,而需要隔上一段時間才會看到它們明顯的生長變化呢?因為我們人眼能看到的是肉眼可見的事物質變結果,不能看到事物微小的量變過程。滴水穿石,水滴滴到石板上,每次都將石板打掉極其微小的一部分,久而久之之下,石板每次被打掉的量變引起了它被擊穿的質變。愚公移山精神,在理論上是可行的,每天挖掉大山的極少一部分並運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窮無盡的子子孫孫都去挖那座山並且運走,每天挖走的那一部分土石的量變就會導致最終整座山都被搬走的質變。
  • 高中化學:探究Na2O2質量增加規律
    由CO2、H2O(g)與Na2O2反應求解固體質量增加的計算是有規律的。
  • 血型遺傳也是有規律的!
    我們都知道,父母會有很多特徵遺傳給下一代,其中也包括血型,不過,大部分人對血型遺傳的規律不太了解,今天就在這裡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 探究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中考這樣考有深度
    串、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在多次實驗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在實驗的過程中,要組裝串、並聯電路,要利用電流表測量電流的大小,所以要涉及電路的連接,故障的分析,電流表量程的選擇,電流表的接法及讀數等內容,所以在中考中會注重實驗探究的過程,滲透研究的方法及結論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