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塵世中安置自己的形跡。眼光卻超出世間的物累,在酒杯中得到了無比的樂趣,在山水中寄託了自己的意興,暫且隱匿自己的聲名吧!只要在精神上能與萬物為友。一個人只要在精神上超越了物質的層面,他的世界便無比地開闊自由,不為塵世所牽縛。陶情於杯酒,寄興於山水,精神的醇酒是充塞於天地之間的,只看你飲不飲得。若是飲得,便是醍醐,便是甘露。同樣地,無形的篇詠,藏於天地,亦藏於微塵,只看你會得,會不得;詠得,詠不得。若你詠得,宇宙便是無邊的詩章;若是會不得,便化一顆玲瓏心成頑石,五色筆作禿筆,終不能體會風行水面之文。能為友者,固不在形跡;能顯名者,亦不在一時。一時名聲,徒擾人心;以形為友,總不知心。精神本無時空的界限,展開古人充滿智慧的經章,與之神遊,總比見到眼前虛情假意的人要好得多。名聲能顯耀一時,未必能顯耀千古,無論一時或千古,總以此心無礙為一人,那怕曾經千萬劫,只作世間一真人,還是心如明月不受束縛為要。正如:我心猶如明空月,任由浮雲任翻騰。即使身如陀螺轉,未曾撼動明月心。
修行如畫工琴師,盡在妙心傳神之功。畫家的靈妙之處,全在下筆前構思之時。此時如果有一點雜念,便無法將神妙之處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善於寫文章的人,他的文章便是最美妙的言語;善於講話的人,所講的話便是最美好的篇章。古人說的畫乃是無聲的詩,詩則是有聲的畫;我認為,最好的畫如同詩一般,能無窮地展現而不著一字。如此,詩和畫才算達到了神妙的境界。
畫家要下筆繪一幅畫之前,必先沉思靜慮,默想要表現的心靈世界,如何採擷醞釀在心靈中的風景,如何在貼切的安排中達到盡善盡美。畫家畫的是「意」,色彩和形相乃是他表達心中「意」的工具;倘若他在下筆之前,沒有將感覺和心靈提升、純化至某一境界,他所繪出來的畫,就會有不協調的雜質出現。
畫是空間的藝術,而詩是時間的藝術。事實上,這只是表面的看法,真正的詩和畫是時空兼容,甚至超越時空的。詩和畫的神妙處不完全在詩、畫的本身,而在它的畫面、文字之外,所謂「不著一字,盡得妙心。」即是此理此即詩琴畫意禪之妙境。
不對人世間的欲望作無盡的追求,既沒有受挫折時寒冷如冰的感覺,也沒有追求時熱烈如炭的心情。
渴望和失望往往是成正比的。如果,一個人的欲望太大,整日就會被自己的欲望所驅策,好像胸中燃燒著熊熊烈火一樣。一旦受到了挫折,他又好像掉入寒冷的冰窖中。
其實,無論是熱烈如火,或是寒冷如冰,都是自己造成的。大部分人都活在這種自我折磨中,不是受無盡欲望的鞭打,就是將自己生命的價值,完全寄托在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許多人在生命的激流中覆舟,以為自己就此死去,但是,如果他們能沉潛到激流的底層,便可以發現,在波濤洶湧的生命表象之下,原來生命的本身是如此寧靜而無所欠缺。在這裡,沒有冰也沒有炭,化作一條塵世間的太極魚,就有如魚得水般不盡的悠然樂趣。
所以詩意並不在字,禪意也並不在偈,正如酒意之不在酒,畫意之不在畫一樣,那麼,詩意、禪意、酒意、畫意到底在哪裡呢?就在我們的心中。
倘若我們沉醉在功利之中,便無法體會詩意,因為詩意在情,功利傷情;倘若我們執著於六塵,則無法體會禪意,因為禪意無執;若是我們太過理性,則無法體會酒意,因為酒意原在放浪形骸,酒後吐真言;假如我們不善用心眼觀察,則無法體會畫意,因為畫意無所不在,既在形相,又在其神。而這些,都可以在一個無所束縛的心靈中入微去觀察發現自己的內在精神世界。
人為萬物之靈,因其有心靈的力量。而天地萬物,大而宇宙間眾星羅列,日月運轉;小而春夏遞換,霜露雨電,無不有其靈明之性,方能絲毫不亂。人類的文化,最初是通過語言文字而表現的,因此,文字是人類心靈的紀錄。倘若沒有語言文字,人類文明將無從建立與累積。風雷雨露是天的表現。山川民物是大地所孕育,語言文字則為人類的智慧,這些現象的背後,便是心靈的力量在推動一切。我們欣賞自然界所賦予的種種美景時,正是和大自然的靈性相溝通,所以,這是一個心靈的宇宙。掌握了這心靈宇宙的鑰匙,與萬物相融才能真正的心神領會。無中不能生有,有中也不能生無,二者的最後終極。它不斷地死和生,因為死者必有生,生者也必有亡,萬物最初隱而不顯,中間階段它又出現,最後它又復歸隱沒,這就是宇宙萬物運行之規律。自性同神我結合起來,就會從自性中流出無限多樣的世界中的萬事萬物。借用佛教的說法,由於神我的擾動,一切萬法生於自性。神我是無形無相的,只有藉助自性,它才能顯現。在道家陰陽八卦理論中,由自性而生出宇宙萬物的過程稱作「變易、迴轉、發展如果這種本源是精神生的,那這種「流出」或「發展」,也就是意識的生產了。哦,夠玄之又玄的吧?這種「迴轉」或者「衍化」的根據源於兩種正反的力量,用我們中國人的說法,便是「陰」與「陽」兩種力量了。。而宇宙的產生則因為神我與這自性的結合。佛教則認為代表陰陽這兩種力量的是後者也叫吉祥天女。還值得一提的是,在藏傳佛教當中,這種陰陽的力量也是很重要的宇宙的核心觀念。藏語中,這稱作「Yab Yum」,還是「陰陽」,也可以譯為「男女」。世界還是緣於她自己的展開或擴散與擴展。這種擴展性是她所獨佔獨享的功德能力,它完滿地表現在性力活動當中,是陰陽結合的產物。這裡也隱喻地表達了佛教無上瑜伽密的哲學。胎藏中的種子一旦獲得性力,就會發展、膨脹、擴散,這也就是宇宙的產生過程了,道德經謂之眾妙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