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大師畢志飛發表觀後感,批評了《地球最後的夜晚》的不足之處

2020-12-05 乾貨輸出師

俗話說得好,沒有導演畢志飛的影評,電影世界是不完美的。

這位唯一進入神格的爛片之王,豆瓣最低分2.0分電影的締造者,著名導演,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學博士畢志飛先生,雖然很久沒有執導新片,但他的鍵盤從來都是歷久彌新,閃閃發亮。

他曾先後對市面上出來的一些重量級電影表達過自己的觀點,比如他覺得《我不說藥神》的實力不如他的《美麗心靈.逐夢演藝圈》,《阿修羅》是中國電影史上罕見的經典之作、想跟姜文合拍《美麗心靈.逐夢北上廣》等等。如果不是他光彩炫目的身份,我差點因為這些言論而直接把他歸類於鍵盤俠。

我們的畢導,最近又開尊口,為元旦節增添了喜慶的氣氛。這次他的炮火對準了他的本家——同樣姓畢的畢贛導演,那麼,這一次他又有什麼高見呢?

他們雖然同姓,但是在成就上卻相差太遠,畢志飛是爛片之神,地位超然;畢贛只不過是在國際電影節剛獲幾個獎的名人而已。很顯然,神就是神,畢志飛在電影界的地位比畢贛高得多,這點想必大家都不會否認。

但當我拜讀了畢志飛對畢贛電影的觀後感以後,我突然發現雖然他們的地位千差萬別,但是在藝術品位上卻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畢志飛的這篇文章,其套路居然和《地球晚》的套路一樣,玩起了東拼西湊,混元太極來。他東拉西扯了半天,不知道是老醒理解能力有限,還是他當年小學語文當年學的太好,我硬是從中理不出一個清晰的邏輯層次和有建設性的意見表達,越看越暈。

我咬緊牙關想把文章看完,可畢志飛那天馬行空,七零八落的文字,把我帶入了那一夜,地球毀滅的景象,幾次想作嘔,幾次想放棄,最後為了完成這篇稿子,硬是忍受著頭腦的眩暈,囫圇吞棗一般地勉強剛完了。

畢志飛的文章大概有三個意思,第一、先表揚了畢贛在電影攝影美術方面的技術非常棒;第二、談了下自己對電影大師畢爾科夫斯基、庫布裡克、賈樟柯、侯孝賢、楊德昌等作品的理解,以表明自己藝術功底十分豐厚;第三、承認畢贛的成就比他大,但是他的電影在內容、哲理思辨、邏輯上有不足,需要傾聽他的意見作為指導。

當然,這只是我這凡夫俗子對畢神仙這篇神作的理解,若有錯誤還請原諒。但老醒驚訝的是,畢贛費勁千辛萬苦用了大量聲光手段才打到的迷幻效果,畢志飛只用鍵盤輕輕敲了幾個字就達到了,可見在藝術功力上,畢志飛還是要比畢贛大師技高一籌的。

不說了,我看完畢志飛導演的神文後用腦過度,先去睡一會兒緩一緩。

相關焦點

  • 豆瓣訴畢志飛及公司侵犯名譽權:與事實嚴重不符
    6月1日,豆瓣電影官方微博曬出起訴狀及訴訟收費票據,對畢志飛提起起訴,表示畢志飛對豆瓣惡意誹謗污衊,嚴重侵犯了豆瓣的名譽權等合法權益。要求畢志飛立即刪除發表在多處平臺的侵權文章並賠禮道歉。前天5月30日,導演畢志飛在微博發表長文,《我致國家電影局的一封信》,信中對豆瓣的不公正評分擾亂國內影評市場發表了看法,並稱豆瓣「對中國電影評論業,網絡社會輿論強大的操控力,對普通民眾判斷的左右和綁架能力令人震驚」。還「聲稱」豆瓣「已是外商獨資企業,打著民主自由的幌子與境外資本有諸多聯繫。」
  • 《逐夢演藝圈》導演與影評人對薄公堂,畢志飛被贊彬彬有禮
    畢志飛導演作為原告出席。而被告方面,則有兩位。一位是作者劉遠航先生,一位是雜誌社《中國新聞周刊》。著名影評人楊時暘,也是《中國新聞周刊》的主筆之一,代表兩被告出席。關於這場影評引發的糾紛,早前,正規新聞媒體已經有過零星報導。我們不妨前情回顧一下。
  • 滾出電影圈的應該是執導《逐夢演藝圈》的畢志飛,支持徐崢導演!
    右上角點擊關注我的百家號,不間斷更新電影影評、娛評及影單推薦!精彩永不斷電!1月27日下午,畢志飛再次發文,將徐崢「囧品牌」的來源進行梳理並直指「囧品牌」是徐崢「明搶」過來的。1月27日晚上,畢志飛再次發文稱「建議邀請徐崢導演再去一次吐槽大會,依然做主咖。」
  • 畢志飛怒斥徐崢滾出電影圈,還爆料徐崢剽竊醉酒毆打女記者?
    畢志飛在《囧媽》免費上映之後就多次發表了自己對於這部電影和徐崢的看法,並且稱自己因為《囧媽》還特意去了解了徐崢這些年在圈內的行為,尤其是一些《人在囧途》系列電影的內幕。畢志飛直接曝出《人在囧途2》原本編劇是田羽生,在籌備拍攝時田羽生將《人在囧途2》的大綱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發給了徐崢,在兩個月後徐崢通過另一家公司搶先申報了《人在囧途2》,編劇也因此變成了徐崢,畢志飛聲稱徐崢這樣的剽竊行為非常噁心。
  • 《逐夢演藝圈》畢志飛致信國家電影局:「豆瓣系」操控影評與輿論...
    《逐夢演藝圈》導演畢志飛近日致信國家電影局,並在微博上公開了此信的內容,在信中畢志飛表示《逐夢演藝圈》遭遇嚴重不公平評分,同時還遭遇了海量造謠誹謗與網絡暴力,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一篇《地球最後的夜晚》的影評
    在看完《地球最後的夜晚》兩天後,我何時回憶起電影裡的場景,仍然會突然鼻酸。上一次這種體驗還是本科時期的拉片課上,播放我已經看過十幾次的《阿瑪柯德》,當小鎮春來,馬勃菌的種子隨風飄揚時,我也在第十幾次的落淚。我相信費裡尼有多愛裡米尼,畢贛就有多愛凱裡。
  • 畢志飛欲拍逐夢演藝圈2,打算請鹿晗和關曉彤主演,網友評論亮了
    2013年憑藉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打開了知名度,成為各界公認的「爛片之王」。自此之後畢志飛就再也沒有導過電影,只是偶爾寫寫影評,時常與網友聊天。沒想到最近又萌生拍電影之心,而且還指名兩位當紅明星當主演。
  • 山河猶記英雄骨:如何寫觀後感作文
    觀後感:觀後感就是看完電影或電視劇後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寫成的一篇文章。觀後感需要有兩個部分,一是「觀」的部分,敘述電影內容,一是「感」的部分,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這兩個不是截然分開的,更多的時候是夾敘夾議。1.重心在「感」。
  • 影評應該怎麼寫?觀後感不等於影評的三個理由
    尤其是以時光網、豆瓣電影為平臺的一些國內主流平臺讓電影評論成為每一個人的工具成為可能,即便是不知道蒙太奇為何物的初中生,也可以寫電影觀後感走上熱門,被稱為精彩影評。究竟什麼是影評?至少不是觀眾的觀後感。一、影評幫助觀影者理解電影具有深度的電影往往不只是戳中觀影者的淚點、激起觀影者的興奮,而是一些社會背景後面,有思考傾向的藝術表達。
  • 《逐夢演藝圈》對江南以德報怨,導演給《上海堡壘》寫300字影評
    去年《逐夢演藝圈》上映的時候,不管是普通網友還是電影圈,都在指責恥笑畢志飛導演的作品。畢竟豆瓣評分2.1的電影實在太少(現在好像漲到了2.2?),而這其中也包括了正在熱映中的《上海堡壘》的編輯兼作家江南。當年江南給予《逐夢演藝圈》的評價非常簡單粗暴,一張極盡扭曲的表情詮釋了一切。
  •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一部「不好看」、但卻值得回味的作者電影
    相信很多人18年最後一部電影,或是19年第一部電影,就是畢贛的《地球最後的夜晚》。這些電影以外的事兒我們今天不討論,這篇推送和我的視頻8分鐘影評,來講講電影本身,看看為什麼這部電影那麼晦澀?看看畢贛到底講了什麼故事。《地球最後的夜晚》8分鐘影評|夢是欲望的替代性滿足。
  • 從《路邊野餐》《地球最後的夜晚》中讀懂導演畢贛
    其中2015年的洛迦諾獎得主《路邊野餐》和入圍坎城電影節的影片《地球最後的夜晚》可能是你從未見過的。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涉及到時間的浮躁和記憶的變幻莫測,這種矛盾是畢贛作品的核心。《路邊野餐》的中文名最初是根據費爾南多·佩索阿的《惶然錄》命名的,而《地球最後的夜晚》則來自智利小說家博拉尼奧的同名短篇小說集。
  • 《地球最後的夜晚》口碑崩了,靠標題黨誤導宣傳是有意為之嗎?
    畢贛導演的大作《地球最後的夜晚》在2018年12月31號凌晨首映,在之前的宣發過程中,售票可謂是十分火爆,拿下了1.2億的預售票房,這可是國產文藝片的一個標杆式的記錄。但是才一夜剛過,這個電影的口碑就徹底崩盤了,實在是太快了。有的網友表示看了10分鐘就睡著了,醒了以後發現電影還沒放完。
  • 拍出2.2分電影的畢志飛開罵徐崢:滾出電影圈
    #畢志飛怒斥徐崢這種行為一下遭到業內人士強烈抵制,在1月24日時,就有萬達、金逸、大地等各地院線紛紛聯合發布聲明,要求國家電影局市場處緊急叫停《囧媽》網際網路免費首播。 據悉,徐崢導演的《囧媽》的免費播出只是針對觀眾的,徐崢將《囧媽》的版權是賣給平臺,所以對於徐崢、平臺以及觀眾來說是共贏。
  • 地球上最後的夜晚,一部大多數人看不懂的電影貢獻的三個話題
    但《地球上最後的夜晚》打破了這一貫的傳統,在新年的第一天裡,貓眼和淘票票上的觀眾評分,僅有3.4分,創下這兩大票務平臺最低評分。網絡上的正反兩方面的口碑很有趣,好的一面很豐富,比如說片子有詩意,長鏡頭很棒,結局驚豔,像解謎一樣,畫面有實驗性,也有向大師的致敬,但壞的口碑基本上只有一條——看不懂!
  •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支離破碎的故事,也是如夢般的電影!
    在2018到2019的跨年之夜,有一部電影成為了大家最大的期待,9:40開場,00:00散場,在電影結束的一瞬間,剛好觀眾們就迎來了2019年,非常詩意的電影名,具有儀式感的《地球最後的夜晚》,剛好契合了「2018最後的夜晚」,抖音、微博上的用戶還很浪漫的召集了一場「新年一吻」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