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沒有導演畢志飛的影評,電影世界是不完美的。
這位唯一進入神格的爛片之王,豆瓣最低分2.0分電影的締造者,著名導演,北京電影學院影視學博士畢志飛先生,雖然很久沒有執導新片,但他的鍵盤從來都是歷久彌新,閃閃發亮。
他曾先後對市面上出來的一些重量級電影表達過自己的觀點,比如他覺得《我不說藥神》的實力不如他的《美麗心靈.逐夢演藝圈》,《阿修羅》是中國電影史上罕見的經典之作、想跟姜文合拍《美麗心靈.逐夢北上廣》等等。如果不是他光彩炫目的身份,我差點因為這些言論而直接把他歸類於鍵盤俠。
我們的畢導,最近又開尊口,為元旦節增添了喜慶的氣氛。這次他的炮火對準了他的本家——同樣姓畢的畢贛導演,那麼,這一次他又有什麼高見呢?
他們雖然同姓,但是在成就上卻相差太遠,畢志飛是爛片之神,地位超然;畢贛只不過是在國際電影節剛獲幾個獎的名人而已。很顯然,神就是神,畢志飛在電影界的地位比畢贛高得多,這點想必大家都不會否認。
但當我拜讀了畢志飛對畢贛電影的觀後感以後,我突然發現雖然他們的地位千差萬別,但是在藝術品位上卻有非常相似的地方。
畢志飛的這篇文章,其套路居然和《地球晚》的套路一樣,玩起了東拼西湊,混元太極來。他東拉西扯了半天,不知道是老醒理解能力有限,還是他當年小學語文當年學的太好,我硬是從中理不出一個清晰的邏輯層次和有建設性的意見表達,越看越暈。
我咬緊牙關想把文章看完,可畢志飛那天馬行空,七零八落的文字,把我帶入了那一夜,地球毀滅的景象,幾次想作嘔,幾次想放棄,最後為了完成這篇稿子,硬是忍受著頭腦的眩暈,囫圇吞棗一般地勉強剛完了。
畢志飛的文章大概有三個意思,第一、先表揚了畢贛在電影攝影美術方面的技術非常棒;第二、談了下自己對電影大師畢爾科夫斯基、庫布裡克、賈樟柯、侯孝賢、楊德昌等作品的理解,以表明自己藝術功底十分豐厚;第三、承認畢贛的成就比他大,但是他的電影在內容、哲理思辨、邏輯上有不足,需要傾聽他的意見作為指導。
當然,這只是我這凡夫俗子對畢神仙這篇神作的理解,若有錯誤還請原諒。但老醒驚訝的是,畢贛費勁千辛萬苦用了大量聲光手段才打到的迷幻效果,畢志飛只用鍵盤輕輕敲了幾個字就達到了,可見在藝術功力上,畢志飛還是要比畢贛大師技高一籌的。
不說了,我看完畢志飛導演的神文後用腦過度,先去睡一會兒緩一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