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贛導演的大作《地球最後的夜晚》在2018年12月31號凌晨首映,在之前的宣發過程中,售票可謂是十分火爆,拿下了1.2億的預售票房,這可是國產文藝片的一個標杆式的記錄。但是才一夜剛過,這個電影的口碑就徹底崩盤了,實在是太快了。有的網友表示看了10分鐘就睡著了,醒了以後發現電影還沒放完。口碑遭到了超級滑鐵盧,徹底崩盤了。
這就是個文藝片
以某票票的影評網站為例,2000多名觀眾已經有超過400人打了1星和2星差評,這在電影上映之初可是非常罕見的,因為初期會有部分觀眾誘導加影片宣發人員的評分,差評不會太多,這樣的口碑是真的慘。而且觀眾毫不吝惜自己的批判之詞,多人表示睡著了,更多的人直接批判這電影就是「年度最爛」。
差評越來越多了
到目前為止,豆瓣電影是反應最慢的,評分還比較高,畢竟豆瓣在文藝片上口味與大眾不同,只要是文藝片,拍得再爛,在豆瓣文藝青年那裡,都不會很差。當然,這部片子問題在哪裡呢?主要是因為宣發的錯誤誘導。要知道《地球最後的夜晚》的這部片子的定位是文藝片,是要有一定的觀影門檻的,所以受眾也不會那麼廣,看的人也不會那麼多。但是宣發就不在乎了,電影是要賺錢的,於是就往懸疑、科幻和愛情的方向上引導。這些元素可都是受眾面很廣,這樣靠誤導宣傳很難不讓人感覺這是有意為之的。
不要被騙了啊,沒多少浪漫愛情成分
所以在跨年夜,很多年輕小情侶準備看一部懸疑科幻愛情片,然後培養一下曖昧的氣氛,然後回到地動山搖的酒店,準備為愛情鼓掌。結果看了一整個虛實結合不明所以的長鏡頭,說好的轟轟烈烈的愛情呢?怎麼這麼矯情!然後兩個人只能心情沉重地走回冰冷的賓館,不給差評才怪了。
開房的心情都被毀了
所以宣發贏了,這部電影靠宣傳票房依舊能大賣,觀眾也沒有錯,看電影看到了標題黨回來給個差評也沒啥問題。只有中國電影輸了,以後觀眾再遇到誇張的宣傳,還能信嗎?爛片橫行,隨便宣傳一下就有錢賺,難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