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騰訊公布首個機器狗,梅花樁上大秀功夫

2020-11-26 雷鋒網

少林從師數十冬,梅花樁上練真功。持之以恆銳意修,定可成名蓋群雄。

中國功夫裡,梅花樁是一項重要訓練道具。你問我梅花樁是什麼?大概就長這樣:

誒等等,梅花樁上有個什麼生物?

噢,這是鵝廠今天官宣的狗子 Jamoca。

出自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的 Jamoca 來頭不小,它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

當然,和 Jamoca「師出同門」的一款小摩託也在剛剛首次對外亮相。

小摩託是一款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其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

一起康康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在機器人移動能力上的最新技術突破。

Jamoca 能跑能跳,還能挑戰梅花樁

四足移動機器人我們可能沒少聽過,其實它就是機器狗。

比如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的一隻賣 53 萬的網紅狗子 Spot。

再比如上個月登上學術期刊 Science Robotics 封面的瑞士狗子 ANYmal。

那麼中國的機器狗有哪些亮點?

軟體上,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基於自研的機器人控制技術,為 Jamoca 打造了一個能應對複雜環境的智能大腦。

硬體上,Jamoca 由外部提供的平臺改裝而成,重約 70 公斤,長 1 米、寬 0.5 米、站高 0.75 米。

軟硬體加持下,Jamoca 能行走、小跑和跳躍,自主定位和避障自然不在話下。

真這麼強,出來溜溜?

這不,挑戰來了——第一步,上高 60 釐米、呈 20° 斜面角度的臺階;第二步,走鄰樁最大高度差 16 釐米、間距不等的梅花樁。

這其中,考驗狗子移動能力的難點有二:

正如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員所說:

和國際上其他四足機器人走木塊的場景比較,此次 Jamoca 所挑戰的梅花樁落腳面積更小、高度更高,並有臺階的組合,實現的難度要更大。

而這兩大難點恰巧對應了鵝廠在移動技術方面深耕的兩個核心技術模塊:「感知」和「運動規劃與控制」。同時,二者通過另一核心技術模塊「整機系統設計與搭建」,實現了系統性的集成融合。

從 Jamoca 的挑戰來看,它已然達到了這樣的標準——誤差 1 釐米內的感知定位、根據環境進行的 10 毫秒級路線規劃、基於動力學的 1KHz 實時力矩控制、梅花樁中心點 1 釐米內的落腳誤差,以及全系統的高度協同。

這背後,其實是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在這幾方面下了功夫:

  • 精準環境感知方面,Jamoca 創新性地實現了魯棒的眼腳標定,並利用 RGB-D 相機對周圍環境實時感知;通過特徵點匹配的方式,對 Jamoca 自身的運動軌跡在線跟蹤;將基於視覺的定位信息與基於運動學的裡程計信息和 IMU(慣性測量單元) 數據進行融合,提高了定位追蹤的精度和頻率;利用算法識別和提取出臺階和梅花樁的表面區域範圍和中心點位置,將數據進行融合,重建出整個三維運動場景。

  • 最優運動線路規劃和實時運動控制方面,Jamoca 基於實時感知到的本體及梅花樁位置信息,基於質心動力學,實現在線質心軌跡生成和落腳點規劃。在保證機器人的四條腿可以安全地踏到下一步的梅花樁的同時,優化出一條本體移動長度最短、綜合耗力最小的運動軌跡,並且可以在線持續地進行上述運動規劃。

  • 基於實時本體狀態估計,Jamoca 能結合質心動力學模型來構建優化問題,實時求解機器人足端所需的地面反作用力,並結合反饋控制實現精準魯棒的實時力控,可完成行走、對角小跑以及跳躍等的運動控制。

總而言之,相比一些預先設計好規則後做重複運動的工業機器人,Robotics X 實驗室更關注機器人有意識、有判斷的自主特性研究,希望有很大不確定性的動態環境裡,機器人學會自主做決策、完成任務。

現階段,Jamoca 主要用於實驗室內部科研實驗,未來它還能幫助機器人小夥伴們更好地適應複雜的現實環境,小小期待一下它成名蓋群雄的模樣吧。

小摩託靜止、行進自主保持平衡

就在 Jamoca 苦苦練功的時候,師兄小摩託在國際上已經小有名氣了。

小摩託大名叫做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也可稱之為自平衡自行車,是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的首個整機自研機器人。

此前舉行的機器人頂會 IROS 2020 上,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聯合國際團隊,發布了兩篇平衡控制方向的 Oral 論文。

一是與紐約大學的論文《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非線性平衡控制:設計與實驗》,主要關注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動靜態平衡控制的穩定性問題。

在傳統輪式移動機器人的基礎上,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增加了動量輪和電機驅動系統,使用了級聯與阻尼配置的無源控制(Interconnection and Damping Assignment - Passivity Based Control, IDA-PBC)方法,並應用李雅普諾夫理論,從理論上證明了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閉環系統穩定性。

二是《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平衡的增益規劃控制器設計》——不同於傳統的靜動態平衡區分對待,研究團隊建立了可以同時描述輪式移動機器人動態特性和靜態特性的統一數學模型。

基於統一模型,動態平衡和靜態平衡對不同驅動輸入的依賴程度不同,無法使用同樣的控制參數。因此,研究團隊使用了基於增益規劃(Gain Scheduling)的控制方法,在兩種情況下都能保持輪式機器人的平衡。

兩份研究展現了小摩託軟體方面的研發思路。

而硬體上,該平臺完全由騰訊 Robotics X 自研,重約 15 公斤,長 1.15 米,高 0.52 米。

再看看小摩託究竟有多穩。

比如試著放一杯咖啡上去。

靜止、前進、轉彎,都不用擔心咖啡灑出來。

這是由於:

  1. 相比傳統的輪式移動機器人,小摩託增加了動量輪及電機驅動系統。

  2. 它的控制能力可細分為行進中的動態自平衡和停止行進時的靜態自平衡,應用角動量守恆的原理實現自平衡控制。

甚至鵝廠員工狠心攻擊,依靠平衡算法的小摩託也毫無壓力。

蕪湖~再來上個坡。

在不同的路面狀況下,都表現出了較好的運動能力和平衡性能。甚至對於行駛路徑上存在特定約束的情況,比如沿著獨木橋行駛的場景,它也能從容應對。

移動是機器人最基礎的能力之一,而移動又可分為四個技術模塊:機械設計、感知、運動規劃與控制、整機系統設計與搭建。

通俗的說,前三者是機器人的軀幹、眼睛和大腦,最後一項則是各「器官」協調的能力。


不論是 Jamoca 還是小摩託,都是騰訊在機器人移動能力方向上的重要研究進展。

正如騰訊 Robotics X 與騰訊 AI Lab 實驗室主任張正友博士所說:

移動或運動能力,是機器人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決定了它能去到什麼場景,做什麼事情,未來有什麼樣的想像力。我們很高興能看到這兩項進展,並將繼續深入探索機器人的通用能力,為虛擬到真實世界搭建一個有力的橋梁。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梅花樁上練真功!騰訊公布機器人移動技術探索的兩項新突破
    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
  • 機器狗走梅花樁?自行車能自平衡?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首次...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Jamoca 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的相關研究成果還入選了機器人行業的頂級會議 IROS 2020。
  • 騰訊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首次「開箱」
    機器狗走梅花樁?自行車能自平衡?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首次「開箱」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 當鵝看上了狗,騰訊發布的四足機器人高難挑戰走梅花樁
    不像現在市場上一坨又一坨的只為賺錢的消費機器人,集成一下製造個賣點就能賣貨。機智客覺得仿生機器人不管是外觀還是功能,很多都承載著大家的高期望。所以往往是技術實力雄厚和有夢想有追求的團隊和企業在做。 而往往越艱辛的東西,越有人去挑戰涉足。愈加基礎愈加長遠的東西,越敢于堅持的人或團隊就愈加顯得彌足珍貴。
  • 騰訊造「國產」機器狗 花式走梅花樁
    剛剛,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公布了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 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騰訊 Robotics X 實驗室研究員表示,與國際上其他四足機器人走木塊的場景相比,此次 Jamoca 所挑戰的梅花樁落腳面積更小、高度更高。Jamoca 也是國內首個能完成走梅花樁複雜挑戰的四足機器人。在走梅花樁之前,Jamoca 還要爬上一個高 60 釐米、呈 20° 斜面角度的臺階。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96期:騰訊四足機器狗Jamoca首次亮相...
    Robotics X 實驗室機器狗 Jamoca 首亮相,可挑戰高難度梅花樁11月20日,騰訊公布了其在移動機器人研究方面的新進展:四足移動機器人(機器狗)Jamoca 和自平衡輪式移動機器人首次對外亮相。
  • 梅花
    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果實可食、鹽漬或幹制,或燻製成烏梅入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
  • 國家電網公布大數據 充電樁概念股大漲
    來源:中國基金報國家電網公布大數據!充電樁概念股大漲新能源車現如今火遍大江南北,一波又一波的政策利好信息頻出,把新能源車的發展推上了「快軌「。國家電網電動汽車充電樁突破百萬據國家電網顯示,截至今天(20日),國家電網智慧車聯網平臺接入的充電樁超過了100萬個,服務的電動汽車消費者達到550萬人,已初步形成覆蓋全國的電動汽車充電網絡。
  • MLB世界大賽直播迎來中國棒球第一人 許桂源解說首秀騰訊體育
    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10月24日,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世界大賽(World Series)就將在波士頓芬威球場拉開序幕,波士頓紅襪和洛杉磯道奇兩支傳統豪強將展開七戰四勝的系列賽。紅襪期待成為21世紀大聯盟首支四奪世界大賽冠軍的球隊,而道奇則是想要終結自1988年後30年世界大賽冠軍荒,騰訊體育也將全程對這一棒球最高水平賽事進行直播。
  • 溧水國家極限運動館未首秀已「走紅」
    這座新場館還沒迎來「首秀」,卻在登上央視新聞後,再度受到央媒關注,為愈加寒冷的冬天貢獻了一波「熱度」。一座運動場館,為何頻頻成為關注焦點?到溧水國家極限運動館現場看一看,就能找到答案。溧水國家極限運動館位於無想山下,銀白色的建築外形線條流暢,造型現代時尚,從空中俯瞰,如一朵盛開的白色梅花,氣勢恢宏。
  • 瑞士企業ANYbotics開發的ANYmal系列機器狗亮相上海展會
    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小電機技術研討會暨展覽會、2020中國(國際)特種機器人技術展覽會今天在上海光大會展中心開幕,中外企業研發的機器狗亮相併秀了一番,走路、爬坡、倒地後爬起……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一研究所研發人員介紹,機器狗有望應用於地鐵、電站、油田等場所的檢測,還能當寵物狗,為家庭帶來歡樂。
  • 你可以遛機器狗了:宇樹科技推出四足機器狗A1
    來源:【cnBeta.COM】在不遠的未來你可以遛機器狗了。在IEEE的最新報導中,介紹了來自杭州宇樹科技(Unitree)最新研發的四足機器狗A1,售價不超過10000美元。而最新推出的A1機器狗是Laikago的縮減版,最大持續室外奔跑速度為3.3米/秒(11.88千米/小時),這樣的速度和成年人慢跑的速度差不多,所以當你一個人休閒跑步的時候就不會孤單。
  • 「夕陽紅粉絲團」集結,周杰倫快手直播首秀有多能打?
    時隔數月,萬眾期待的周董在快手首秀終於來了。直播開始前,便有無數「爺青回」、「啊啊啊來了」等彈幕出現,伴隨著「哎呦,有點卡住了哦」的標誌性口頭禪,周董準點出現在屏幕中間時,評論區不斷刷屏「無以倫比」,也將直播間的氣氛再推向高潮。
  • 騰訊影業公布21個影視項目 "恐龍特急克塞號"將拍大電影
    前日,騰訊影業在京召開年度發布會,公布21個影視項目和人才培養計劃。新公開的影視項目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大IP《恐龍特急克塞號》、《兔斯基》、《藏地密碼》、《金剛:骷髏島》等。現場公布的新片除了《擇天記》、《兔斯基》、《十萬個冷笑話2》、《雪孩子》以外,還有日本經典科幻劇《恐龍特急克塞號》改編的大電影。小說《古董局中局》也宣布將拍網劇,何馬的暢銷作《藏地密碼》將改編成電視劇。   老IP將登大銀幕   發布會上,《兔斯基》成為一大亮點,今年同時也是這個卡通形象誕生整整十周年。
  • 二月無錫梅園,當雪花邂逅梅花,六大雪梅秘境構建最詩意的江南春
    無錫梅園,一直以來以梅花馳名,成為無錫旅行的一張經典名片。一眨眼的功夫,已經來到2021年1月末,無錫梅園的梅花已經含苞待放,那麼,梅園最美的時候,是不是梅花盛開的時候呢?並不完全是。作為一個無錫本地人,概括出梅園雪中梅花的六處雪梅欣賞秘境:雪梅秘境一:天心臺香雪海從梅園大門進入,隔著春滿湖山的池塘遠眺天心臺,一棵只有在仙俠世界中才會出現的傘蓋般的大樹卓然而立在山頭,漫山遍野的梅花盛開,在皚皚白雪中抹上一筆粉色的淡彩,就像是少女臉上悄然騰起的一絲粉黛。這是整個梅園視野最開闊,意境最悠遠的雪景。
  • 使命召喚手遊中國IOS收入公布:首周收入1400萬美元,騰訊賺發了
    就在今天,Sensor Tower商店公布了《使命召喚手遊》在中國IOS市場中的首周收入,在短短一周裡,這款新上線手遊的收入就超過1400萬美元,實在是讓人驚嘆!除此之外,《使命召喚手遊》在全球各大商店中都很暢銷,收入都非常的給力,
  • 騰訊首位17級傑出科學家誕生 系公司歷史上最高專業職級
    1月8日,騰訊宣布,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及騰訊AI Lab負責人張正友博士成為騰訊首位17級研究員/傑出科學家。 據悉,17級是騰訊歷史上最高的專業職級。在騰訊數萬名技術人員中,目前僅有十幾位15級以上的傑出科學家,而17級,在張正友之前還沒有人達到過。
  •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梅花的傳說
    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果實可食、鹽漬或幹制,或燻製成烏梅人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
  • 機器狗撒嬌賣萌 機器人有「六覺」
    國內外300家知名企業秀黑科技  文/珠江商報記者黃澄獻  四足仿真機器狗不僅會撒嬌賣萌還會後空翻;畫畫機器人3分鐘就出品一張人臉素描;機器人具有人的視覺、嗅覺等「六覺」……在2020佛山國際智慧機器人博覽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