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生基因牽手百洋智能科技 力促中國精準醫療再進一步

2021-01-20 東方財富網

  4月12下午,江蘇華生基因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國家奧體中心舉行「IBMWatson腫瘤解決方案」項目合作籤約儀式。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華生基因已於2015年8月份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上市,是一家專注腫瘤精準醫療和大數據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主要業務包括腫瘤臨床大數據的採集和應用、基因檢測O2O服務、腫瘤藥物的市場推廣服務等。通過近三年的努力,華生基因積累了龐大的醫生資源、醫院資源,還有病人資源。華生基因董事長饒江先生給本報記者介紹,目前華生基因旗下專為腫瘤醫生打造的精準醫療網際網路服務平臺已有十萬會員,每天能實時採集3000份腫瘤案例。

  此次兩家企業的合作主要是在中國中小城市醫院推廣IBMWatson腫瘤解決方案(WatsonforOncology),這對幫助基層腫瘤醫生實施個體化規範醫療具有重要意義。

  華生基因董事長饒江表示,基層醫生通過IBMWatson腫瘤解決方案(WatsonforOncology)為患者提供最先進的治療方案,相當於患者在當地就能接受到頂尖腫瘤專家的會診,但最終的治療方案還是主治醫生做決策。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已經完成了全國市場的戰略布局,600多名地面服務工程師分布在國內300多個地級市,跟十萬腫瘤醫護人員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這非常有利於IBMWatson腫瘤解決方案在中國中小城市的推廣

  百洋智能科技首席營銷官王必全也表示,之所以選擇華生基因作為我們的合作夥伴,主要原因就是華生基因擁有覆蓋面較為廣泛的醫生和病人資源。相信兩家企業的合作,一定會取得較好的效果,我們的共同的願景也是希望基層醫生能夠儘早、準確治療腫瘤病人,進而造福於全人類。

(責任編輯:DF353)

相關焦點

  • AI助力癌症診斷 提供精準腫瘤治療方案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13日電(馮方)4月12日下午,江蘇華生基因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百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IBM Watson腫瘤解決方案(Watson for Oncology)(以下簡稱WfO)在北京舉行合作籤約儀式。
  • 華生科技:基因健康領域的親民探索者
    2010年10月,江蘇華生恆業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落戶鹽城國際軟體園,在母公司的傾力支持和開發區的熱心幫助下,公司取得快速發展,短短5年時間,華生基因已經成長為專業從事基因數據分析、管理軟體研發、醫療健康基因檢測技術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先後獲得「雙軟」、CMM三級、ISO27001、ISO20000、ISO9001等資格或體系認證,獲得AAA企業資信等級
  • 華生基因澄清公告揭ICO亂象:基因公司「被」發行
    日晚,「新三板」掛牌公司、基因醫學大數據服務商江蘇華生基因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生基因」,證券代碼833190)通過股轉系統發布澄清公告稱,近日有網絡自媒體發布的關於公司「發售私募基因區塊鏈Genedata(GDT)」的信息為虛假信息,請投資者不要上當受騙。
  • 華生基因控股股東質押260萬股 用於借款
    挖貝網訊 5月17日消息,近日江蘇華生基因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華生基因 證券代碼:833190)控股股東北京華生恆業科技有限公司向北京嘉富誠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質押260萬股,用於借款。據挖貝網了解,控股股東北京華生恆業科技有限公司向北京嘉富誠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質押260萬股,在本次質押的股份中,13.33萬股為有限售條件股份,246.67萬股為無限售條件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95%。質押期限為2017年5月9日起至2017年8月9日止。據了解,融資金額為800萬元人民幣,不存在結合其他資產抵押或質押等情況。
  • 華生基因新三板募資6549萬元 廣東豐樂參與認購
    挖貝網訊 7月25日消息,江蘇華生基因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華生基因 證券代碼:833190)今天正式在新三板公開發行股票847.71萬股(其中債權認購120萬股,現金認購727.71萬股),募集資金6549.35萬元。股票發行募集資金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償還銀行貸款及股權收購。
  • 領星生物、來凱醫藥結盟:加碼精準醫療,技術不足先炒概念?
    這條線是以檢測服務即基因檢測為入口,當患者基因檢測的數據或報告出來後,領星的智能系統會對這些報告進行分析,然後把報告給到醫生,指導醫生臨床決策。不僅如此,領星還提供醫生後續管理患者的數據系統,該系統是不對外開放的。其實這就是前兩年炒的很火的「智慧醫療」、「網際網路醫療」、「大數據醫療」甚至是「精準醫療」的概念,只不過領星選擇從腫瘤這一細分賽道切入。
  • 探索、應用、改變 | 精準醫療行業的中國探索
    圖: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副校長、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詹啟敏探索:精準醫療與多方合作需求強烈之下,精準醫學的發展,需政、醫、產、學、研、資等多方配合。作為受政策影響頗深的細分領域,近年來,精準醫學乘著健康中國和創新驅動兩大國家戰略的春風,政策紅利盡享。「黨和國家的一系列重要舉措,讓醫學事業和健康事業步入了最好的歷史機遇期。」另外,詹啟敏認為,精準醫療的發展,還需要監管體系的支撐,「監管科學的發展應與醫療技術和藥械的發展同步。」過去兩年,我國藥品審評審批流程不斷優化,改革舉措大快人心。
  • 精準醫療 如何實現?
    今年初,美國總統歐巴馬提出了「精準醫療」計劃之後,醫療界對「精準醫療」樂此不彼,中國也不例外。「精準醫療」是什麼?離我們有多遠?能給予我們什麼幫助?須建立基因檢測的基礎上「『精準醫療』的歷史已經比較長了,真正熱起來是歐巴馬提出『精準醫療』後,而中國很多人歪曲了『精準醫療』,外科手術做得好一點也叫精準外科,放射治療定位得好也叫精準放射治療,這些概念都是錯的。」
  • 醫科達劉建斌:技術創新將破題腫瘤精準放射治療
    (圖片來源:醫科達)經濟觀察網 記者 阿茹汗  再過一個多月,全球首臺高場強磁共振發放療系統要在中國展示。這個計劃,讓醫科達(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科達」)中國區副總裁、市場總監劉建斌感到興奮又緊張:「這臺設備將是對傳統腫瘤放療技術的顛覆性創新。」
  • 華生基因股東質押210萬股 用於600萬元貸款
    挖貝網訊 1月5日消息,近日江蘇華生基因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華生基因 證券代碼:833190)股東北京華生恆業科技有限公司向哈爾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于家堡支行質押210萬股用於貸款。據挖貝網了解,股東北京華生恆業科技有限公司向哈爾濱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于家堡支行質押210萬股,在本次質押的股份中,全部為無限售條件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61%,質押期限為2016年12月30日起至2017年12月29日止。據了解,北京華生恆業科技有限公司為華生基因控股股東,本次股權質押發生後累計質押380萬股,佔總股本的10.16%。
  • 中國版「精準醫療計劃」將啟動 精準醫療市場前景廣闊
    經濟之聲:目前,中國版的「精準醫療計劃」將啟動。國內將研發一批國產新型防治藥物和醫療器械,形成一批國內定製、國際認可的疾病診療指南,針對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罕見病分別制定8種至10種精準治療方案,並在全國推廣。精準醫療和人們常說的對症下藥有什麼不同?
  • 江蘇華生基因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關聯方資金佔用被出具警示函
    千龍網北京10月20日訊 近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發布公告,對江蘇華生基因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聯方資金佔用的違規行為,採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並責令該公司採取有效措施及時整改。
  • 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
    目前來看,美國比中國起步早,發展快,但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制度、人口基數等。如果中國能發揮自身優勢,揚長補短,將獲得在此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百慕迪(上海)再生醫學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健向記者表示,國內推動精準醫學,被不少人認為是跟風美國「精準醫療計劃」,但早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就已經有了個性醫療的概念,這並非歐巴馬提出,只是措辭有所區別。
  • 上海華信成華生基因第5家做市商
    同花順(300033)新三板訊 華生基因5月10日公告稱,上海華信將於5月11日起為本公司提供做市報價服務。截止目前,一共有上海華信、東方證券(600958)等5家券商成為華生基因的做市商。  華生基因目前屬於基礎層,於2016年4月5日開始做市轉讓。
  • 細胞免疫療法引醫療革命 精準醫療再掀熱浪
    導讀:  細胞免疫療法引醫療革命 精準醫療再掀熱浪  細胞免疫治療技術發展迅猛  中國醞釀精準醫療計劃 顯著區別美國版本  精準醫療政策暖風勁吹 市場規模增速迅猛  齊魯證券:遇上最好的時代,腫瘤免疫治療  細胞免疫概念11股價值解析
  • 華因康中國首創的精準醫療基因測序系統解決方案,光耀2016上海CMEF
    在這個亞太地區最大的醫療器械展覽會上,作為全球領先的精準醫療基因測序系統解決方案提供者,華因康基因以"堅持自主創新·實現臨床基因測序儀中國首創"為主題,攜國家重點新產品、中國首創臨床專用高通量基因測序儀HYK-PSTAR-IIA,涵蓋樣本處理、建庫及基因測序全流程的樣品前處理設備系統,基因測序試劑系統,軟體系統等重磅亮相,全方位展示八年創新積澱的累累碩果。
  • 中核醫學億基因推動精準醫療戰略實施,助力健康中國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指出,要把握健康領域發展規律,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中西醫並重。同時還要積極推行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發生,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舉措。以中核醫學億基因為代表的基因檢測產品的出現,給上述目標的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撐。
  • 詹啟敏:中國人口與醫療的挑戰及精準醫療的發展
    提要:2016聯想之星WILL大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大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就「科學家眼中的未來」的主題進行演講,發表了其對於生物科學發展、精準醫學應用的觀點。隨著新的技術創新出現及創業浪潮的不斷發展,現實世界的諸多領域正在發生各種變革:下一代基因技術將如何改善人們的健康和醫療?人工智慧與製造業轉型的結合將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 四名醫療創業者的暢想:用「精準醫療」治癒更多患者
    精準醫療的大潮正在全球範圍浪打浪邁進。如今,中國有眾多的醫藥創新創業者在這一方向探索。思路迪精準醫療董事長、創始人熊磊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熊磊回國創立了思路迪,一直致力於通過精準醫療,診療一體化的理念和技術,為早期診斷腫瘤患者、為更加精準地開發藥物和治療患者而努力。
  • 基因定序 打造精準醫療基礎
    基因定序 打造精準醫療基礎 來源:工商時報   發布者:亦云   日期:2015-07-24   今日/總瀏覽:1/2512 精準醫療引領新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