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連線》雜誌:中國正從山寨大國走向創新大國

2020-12-01 澎湃新聞
【編者按】中國以製造業聞名世界,「山寨」是過去幾十年中國無法逃避的現狀。然而,現在情況已經有所不同。美國著名雜誌《連線》記者Clive Thompson今年造訪中國,考察了幾個不同行業的科技創業公司,驚奇地發現中國已經走在了創新大國的道路上。「下一個矽谷已經誕生,就在東方」,他寫道。

本文刊載於12月29日《連線》,原題為《中國如何從山寨大國走向創新大國?》(How a Nation of Tech Copycats Transformed Into a Hub for Innovation),以下為原文譯文。

2015年5月12日,「小米NOTE頂配版」旗艦手機全國同步開售,北京小米之家的員工與排隊顧客在開售前自拍合影。  視覺中國 資料

(一)

林松(化名)想出了一個有些瘋狂的主意。他剛剛大學畢業,進入廣州一家網際網路語音平臺供應商企業YY(歡聚時代,視頻直播網站公司)擔任程式設計師。超過1億用戶會在YY網站上收聽廣播、聽音樂、看視頻、玩遊戲,觀眾會運用文本、語音、視頻等綜合手段進行溝通。

林松認為應該嘗試點新的東西:利用成熟的流媒體技術來運行一個約會服務,運營內容類似電視相親綜藝節目。主持人可以成立一個在線休息室,邀請一些單身者,並引導他們彼此對話提問,來找到可能適合自己的另一半。

公司的管理層對這個提議並不看好。YY的財務長何震宇說:「CEO幾乎否決了這個提案,他覺得用戶不可能會喜歡。但林松強烈堅持,最後CEO決定嘗試一下。」

在過去,這樣堅持自己想法的中國員工並不多見。十年前,評論者指責中國沒有足夠的大膽創新人才,大多以模仿為主:谷歌的複製版——百度、雅虎的複製版——騰訊、亞馬遜的複製版——京東。

中國不缺一流的程式設計師,但是缺乏像賈伯斯或扎克伯格這樣的領軍人物。大多數中國城市近幾年才擺脫數十年的貧困,大學生們渴望得到工作,找到靠譜的公司,穩定是第一位的。

年輕人渴求安穩的狀態正在削弱,中國如今湧現了大量的年輕技術人員,他們充滿活力。2000年,中國的中產階層(年收入9000-34000美元)人口不足4%,到2012年,三分之二的人口已經達到這一收入水平。這期間,激增了700萬大學畢業生,這一代人既有創造力又喜歡冒險。中國的風險投資家李開復說:「已經出現了一些20幾歲年輕人創辦的公司,這些年輕人剛畢業,有的甚至從學校退學。」李開復正致力於幫助年輕人創業。中國的大城市湧入了大量雄心勃勃的發明家和企業家,他們不再需要谷歌、蘋果公司的職位,他們想創立下一個谷歌或蘋果。

只要有可實現的想法和一些經驗,資金不再是問題。去年,風投為中國初創企業投入了創紀錄的155億美元(雖然相比美國的風投資金池這一數額仍非常小,)創業者不僅可以獲得資金支持,還會獲得建議和指導。經過二十多年高速擴張,中國經濟增長開始放緩,政府急於找到新的工作機會來源。技術行業顯然最合適。

網絡在線服務和硬體領域呈現了繁榮景象,比如迅速崛起的小米手機公司、騰訊旗下的微信APP。本土企業有著其獨特的優勢——既熟悉當地的文化,又能嫁接一流的西方企業管理模式,並且毗鄰目前全球增長最快的消費市場(印度和東南亞)。這些因素的結合使得西方國家企業屢屢戰敗,比如小米手機是去年全球銷量第四的賣家,緊隨三星、蘋果、華為之後。

至於YY,結果很好,相親節目推出為公司帶來了巨額利潤。YY沒有廣告,收入來源於用戶購買虛擬物品。在這款相親軟體中,男性送給女性虛擬戒指價值1.55美元、一個表示好感的吻價值16美分、發送信件需要5美分。有的項目則非常昂貴,比如用戶可以用1000美元購買一個虛擬的蘭博基尼,公司從這些費用中抽成。在最初的九個月時間裡,這款相親節目給公司帶來了1600萬美元的收入,並且每個月都在遞增。去年YY入帳5.8億美元(約37.66億元人民幣),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三年後YY的市值已經高達30億美元(約194.8億元人民幣)。

一名頭戴紙折帽、身穿「美團外賣」廣告紙做的披風的小男孩在街頭玩耍。 東方IC 資料

(二)

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個矽谷已經出現,就在東方。

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科技爆發催生了自己的網絡1.0版,誕生了搜尋引擎、電子郵件、博客、新聞門戶網站和阿里巴巴龐大的在線銷售市場。由於文化隔閡、中國政府對網際網路接入的部分限制,導致許多外企無法在中國市場生存下去。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看到了機遇,建立了全國龐大的在線市場。如今像百度、阿里巴巴已經成為中國高新技術公司中的龍頭,它們建造了基礎設施,為無數「小龍」公司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網絡2.0時代,用戶的關注度轉移向了網絡和手機上的應用程式。這一波浪潮中的典型案例是「美團」,這是一家創立於2010年的團購網站。2014年美團全年交易額突破460億元,較去年增長180%以上,市場份額佔比超過60%。

身材苗條、談吐溫和的美團網CEO王興是一個連續創業家,他不斷跟蹤中國新創企業的創新轉變。2008年,他注意到了Groupon(以網友團購為經營賣點的公司)的崛起,而在此之前,他已經成功複製出中國版的臉書和推特。「毫無疑問,我們受到了Groupon的影響,」他承認。但那時,經驗老道的他已經發現了團購商業模式的缺陷。Groupon從每筆交易中收取大筆抽成,最多達50%,這讓商家苦不堪言。美團網改善了Groupon在這方面的問題,收入

確實

減少了,但是他們希望此舉能吸引更多商家長期入駐。王興致力於讓美團網成為小商戶與消費者交易的最方便的平臺。為此,美團網的抽成定在5%,保證了商戶總能賺到錢。

王興還開發電子商務專利技術。他掏出手機給我看了一個最新的例子,公司程式設計師們分赴全國各地的連鎖影院,不辭辛勞地將美團的App連接到影院的預定系統。現在觀眾不僅可以通過美團App買票,還能在上面選擇座位。王興點擊《霍比特人》給我看。「你去影院的時候,不需要排隊或者和人說話,只要去自動售貨機那兒掃描密碼,就可以進去了。」他說。這非常簡潔明了,現在中國三分之一的電影票是通過美團購買的。去年,公司年收入的10%來自這個。

這是一個機敏的舉動,因為中國城市中產越來越渴求便利和服務。他們擁有高端手機,追隨來自歐洲的精英時尚。手機在生活中發揮各種各樣的作用:用支付寶的打車功能去北京藝術區的一個派對;打開微信,利用定位功能讓朋友找到自己;用美圖秀秀發布自拍照等等。2013年,中國中產階層44%的錢花在了服務行業,據麥肯錫預計,這一數字將在2022年達到50%,屆時年輕的城市居民將通過手機完成更多生活服務,如叫外賣、做頭髮、修指甲。今年資本市場的崩潰也沒有削弱中產階級的消費,美林證券指出,十一黃金周期間,票房同比增長70%,海外旅遊同比增長36.6%。

已經在中國發展壯大的電子商務仍然有驚人的增長空間,非常多的日常服務還沒有被網絡化。例如,80%的中國酒店客房仍然是線下預定。人們渴求電子商務並非僅僅因為方便,還因為它比實體業務更透明,腐敗更少。正如李開復指出的,中國實體業務與美國的相比,效率低下,強行推銷處處可見。

「在美國,數百年的公平競爭使得商業相對公平和透明,但是中國,如果你買二手車,沒有消費者報告或者拉爾夫·納德(美國現代消費者權益之父)。」他說,通過消除中間商,創建信譽體系,電子商務公司正在讓交易更透明、更值得信賴,「所以移動解決方案將會更好。」

可穿戴設備Zepp揮桿記錄儀。

(三)

短期來看,高科技淘金熱產生了狂熱和激烈競爭。每當一個新事物出現時,就會立刻湧進上百名企業家。而美國的競爭是溫和的。例如,只有兩家主要的打車軟體公司Uber和Lyft。據李開復估計,在早期,美團網要與全國3000多家同質化公司競爭。不管最後誰留下,都是身經百戰。王興贏了。他現在成了一名天使投資人,尋找擁有大膽想法的年輕人。他投資的其中一家公司是e代駕,給喝酒的車主提供代駕服務。「這家公司在中國獨佔鰲頭,去年他們去首爾開拓市場。」王興笑言,「他們告訴我,首爾是全球喝酒人最多的城市。」

中國的網絡繁榮顯而易見,同時,中國在硬體方面也比美國具有更大的優勢。中國花了30年成為世界工廠,現在深圳和廣州等沿海城市塞滿了電子設備,從小型三人小商店到擁有3萬員工的富士康代工廠。他們都很明白如何製造東西,當然也會孕育出本土的企業家。

這些人生活在工廠附近或者能常常去逛電子商場,他們第一個知道硬體設備的最新趨勢:例如,出現一種先進的傳感器可以讓你收集新型數據,或者一個現有產品的成本突然下降到一分錢,允許它像灰塵一樣撒在任何地方。

32歲的可穿戴設備公司Zepp創始人韓錚說,「中國比其他地方更容易創業,因為我們有深圳。」Zepp公司製造了一種方形傳感器,可以跟蹤高爾夫球桿、網球拍、棒球棒的擺動,然後用App幫你提高技能。五年前,韓錚博士畢業後在微軟北京研究室工作,當時創業之心就蠢蠢欲動。大公司的生活或許很安定,但是辛苦多年的研究項目可能永遠也無法變成真正的產品。韓錚坐在明亮的Zepp辦公室說,在大公司,成功不受你控制。

韓錚已經注意到, HTC和惠普手機以及任天堂遊戲機遙控器已經使用了陀螺儀。他敏銳地察覺到,隨著大公司的持續發展,陀螺儀價格會下降。這很有潛力。他和朋友Peter Ye(現任Zepp研發主管)很喜歡運動,隨即有了推出擺動傳感器的想法。運動的人可以分析他們的動作,並和專業運動員比較;教練可以檢查整個團隊的實際擺動,甚至遠程檢查。韓錚和Peter Ye從高爾夫球開始了創業。

他們帶我到了地下室,

牆上嵌著球標。

「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在這裡完善傳感器,研究擺動。」韓錚說。他們的樣機很成功,吸引了來中國尋找蘋果商店產品的蘋果公司代表。為了滿足蘋果公司的精確美學要求,他們必須精細設計14種樣機,但是這是值得的。2012年Zepp傳感器在蘋果商店上架,目前已經吸引了30萬下載量。

他們二人靠著從天使投資人小王那裡獲得的15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起步,成立了澤普實驗室,並發動人脈找到了一個好的工廠來幫助原型和大規模地生產設備。這最後一個步驟——找到一個有能力的、富士康式的、在解決設計方面的問題有著豐富經驗的工廠——在中國製造這一塊歷來是困難的。但近年來,這也開始變得容易。出現了一整套專門為了填補這一差距的中間商,包括Highway 1(矽谷一家硬體初創公司孵化器)這種美國製造業巨頭PCH旗下的項目:它召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發明家,尋找到最好的工廠,可以冒險將那些後果不明的奇思妙想變成產品。

Wearhaus Arc:具有社交功能的智能耳機。

(四)

在中國也有一個「創客空間運動」。2010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家李大維注意到廉價的原型工具足以使小作坊的發明家生產出大量的仿製品,於是在上海創辦了「新車間」,這就是中國第一個創客空間的由來。現在來自全國的創造者與來自全世界的僑民湧入「新車間」,在李大維的領導下,經由「頭腦風暴」交換彼此的想法,通過參觀工廠理解中國硬體生態系統如何工作。

這裡就像一個健身房,其中的成員向「新車間」支付每月的費用,用以支撐他們接觸創客空間裡的工具,以及從一起共事的發明家那裡獲取和工具同樣重要的建議與交流。「我總是鼓勵人們:要儘快找到你需要的原型,找到製作夥伴,完成你的眾籌。」李大維告訴我。他正坐在創客空間的主桌前,他身後的房間充滿了金屬車床、電動工具、以及一排排的3-D印表機。新車間最近生產出的一個成功的產品是一個「Wearhaus」智能耳機。這款耳機令使用者能夠即時分享好友正在聽的歌曲,使他們在共同辦公或學習時能夠欣賞到同樣的音樂。第一批耳機只有3000副,已經全部售完,現在正在生產的這一批數量更大。

北京郊區

四座寫字樓

的擴張可以視作中國創新繁榮的頂點。這是2010年,小米的總部在北京成立。小米擁有高速處理器、大屏幕和一個被稱為MIUI的流暢的作業系統——但它的成本是iPhone成本的一半。它更為人所知的恐怕是它的在線銷售模式和爆炸性增長。小米去年售出了6100萬部,另外,在2015年的相當一部分時間裡,小米是中國最暢銷的手機品牌。雖然它仍然是私人的,但投資者在去年表示,小米價值450億美元(約2922億元人民幣)。

10年前,小米由一個企業家創立。執行長雷軍創立在線書商卓越網,這個網站後來被賣給了亞馬遜。他很快成為一個天使投資人,將資金投到像YY那樣的下一代創業者中,並與中國最聰明的年輕設計師和工程師們打交道。到2010年,一個新的願景已經成型:建立一個作業系統和一種新的手機銷售商業模式。雷軍成立了小米,並僱傭了一個人才濟濟的團隊,迅速設計出一個華麗的手機作業系統,並在當年八月閃電上線。

中國的技術人員很喜歡這一系統。但只有極少數的人願意將一個新作業系統下載到他們現有的手機中。如果小米想讓這一系統進入數百萬的手機中,它就需要賣手機。富士康成了小米的主要製造商之一。與此同時,這個剛成立的團隊突然想出了一個非常有效的銷售系統:每一個新的模型會以一個限量的方式(比如50000)在其網站上進行首批銷售,而且銷售的時間極短,通常只有數周。這種壟斷式的獨家經營方式幾乎使粉絲髮狂。少數幸運的得到手機的人會向嫉妒他們的潮人朋友炫耀,而在這之後,小米會開放更多的產品數量,以滿足消費者被壓抑的需求。

小米的辦公室燈火通明,裝飾著巨大的畫作。走上樓梯,龐大的房間裡充滿了客服喋喋不休的聲音,他們在試圖解決全世界用戶的問題。儘管中國是小米最大的市場,公司還是在2013年時僱傭了前谷歌的安卓產品經理Hugo Barra來監督全球擴張。「這是為不會使用電腦的一代人而製造的手機。」 Barra說:「他們正在通過手機探索網際網路。」小米的優勢,他說,在於不斷升級。「我們構造硬體,但從軟體的角度去開展工作。我們每周做一次軟體更新!」這些更新通常包含著大量從用戶處收集來的反饋:小米糰隊在公司客戶論壇上的1個帖子可以接收10萬個關於最新的調整作業系統的回覆。

的確,與客戶的在線交流一直是了解年輕消費者需求和培養他們狂熱忠誠度的關鍵。小米手機的售價接近成本,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其配件,比如耳機、智能手環以及從應用程式商店購買的作業系統皮膚之類的東西。小米公司的願景是,最終能實現儘可能多的來自電子商務交易的收入,從吃飯、買機票,到買衣服,都在這之中購買。

公司樓下那間多餘而優雅的陳列室裡,充滿了公司帶到市場中的物聯網設備,所有這些都可以通過行動作業系統進行遠程操作。有智能燈泡、連接攝像頭、浴室磅秤、電視、電源板和空氣淨化器,這對中國人來說是關鍵設備,他們必須面對這個國家失控的空氣汙染。一旦你購買一個產品,你就會很快購買其他產品,因為它們工作時配合默契,Barra誇耀地說。「在中國,這就像是搭建花園圍牆的遊戲,我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留在你的花園裡」。小米本身並不設計和製造硬體,高管們尋找飢餓的前沿創業公司,然後投資給它們,並要求他們生產和蘋果品質一樣的產品。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生態系統。

2015年1月15日,小米公司創始人和CEO雷軍,在一款旗艦手機發布儀式上,做剪刀手演示自拍功能。 視覺中國 資料

(五)

中國的創新一代已經證明了,它已準備好與世界頂級高科技品牌正面競爭。「蘋果和三星的擔憂不無道理,」Bunnie Huang,一個著名的硬體黑客說(事實上,

相較2012年同期的32.2%,

三星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份額在2015年第二季度降至21.4%)。當提到硬體時,中國發明家受益於擁有世界最大的且增長最快的消費者。小米第一次主要對外擴張的目標並不是美國,而是市場更大——雖然也更貧窮——的印度,今年的第三季度,那裡就售出了100萬臺手機。中國和印度市場的聯合,使人們意識到,這幾乎是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而當下,美國很多消費者已經擁有智慧型手機,因此美國不再是一個特別大的市場。

然而,機會是雙向的,像小米這樣的中國企業挑戰大科技公司的同時,西方的企業家去中國工作也將變得越來越容易。他們定期將硬體和軟體加速器聚集到沿海城市,找到當地合作商或工廠。

在拜訪李大維的「新車間」創客空間時,李大維正在與他指導過的創業團隊見面,包括一個名叫Lionello Lunesu的荷蘭籍義大利人,他已經在中國生活了八年,以及一個名叫Berni War的拉丁裔人。他們正在檢測一個最新的原型,這個原型剛由快遞公司從附近的一個工廠寄來。這是一個小設備,能夠從電腦或手機中對你發出提醒,就像一個辦公桌上而不是手腕上的Apple Watch。「對大維來說,我們的速度還不夠快,」Lunesu說。

李大維拿起這個小設備,撫摸著它光滑的白色邊緣。「這是跟用在iPhone 5c機身上一樣的塑料製品,」他說。企業家們也露齒而笑——很多時候美國沒有這樣的機會,這就是他們在這裡的原因。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山寨式創新:中國如何從製造大國到品牌強國?
    阿里巴巴等9家中國企業再次被列入了美國「惡名市場」名單,這是阿里巴巴自去年重返該名單後連續第二年入選。雖然阿里巴巴回應稱這是川普政府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延續,但這也說明打擊山寨售假和規範市場仍是目前中國面臨的一大難題。
  • 西安楊森總裁:中國正從製藥大國走向創新大國
    安思嘉表示,中國在醫藥領域的改革大大提振了在華外資藥企對中國市場的信心,尤其是西安楊森,對中國的市場非常堅定。未來,西安楊森還將在中國加大投資,尤其是創新方面的投入。對於這些新藥或適應症的獲批,安思嘉表示,是中國不斷出臺的新藥審批政策,不斷深化的醫療改革,讓西安楊森可以如此快速將創新治療方式帶給中國患者。未來,西安楊森希望可以在中國率先上市創新產品。
  • 中國正從山寨大國變成為下一個矽谷?
    《連線》雜誌科技編輯Clive Thompson日前在親身遊歷中國後發文表示,中國正從一個山寨大國,轉型成為下一個矽谷。但是,在這個程式設計師的堅持下,高管們也同意了:儘管試試吧。創新的精神逐漸生長在中國,以往不會出現這樣的員工。十年前,高科技觀察者曾抱怨中國缺乏大膽的創新者。那時中國不缺少利潤豐厚的科技公司,但他們很少會冒險,而且大部分只是模仿矽谷:百度是谷歌的仿製品,騰訊複製雅虎,京東是中國版亞馬遜。年輕的中國程式設計師能夠編寫出首屈一指的程序,但缺乏像扎克伯格、賈伯斯那樣的先驅者。
  • 日本山寨大國:在山寨上領先了中國五十年
    作為當時的山寨之王,日本山寨產品覆蓋了各個行業:食品、服裝、小商品、動畫、漫畫、影視、玩具、家電、汽車……族繁不及備載。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後,名震天下,「山寨王」的稱號便落入他人之手,且代代相傳。八十年代前後,韓國、「種花冥國」都有幸戴過這個帽子。我國山寨了這麼多年,現在總算有了要摘掉這個帽子的跡象。
  • 說中國是山寨大國的人 是你們沒見過國外有更多的山寨產品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是山寨大國,其實中國也很冤枉,山寨自誕生以來,就在全世界範圍發揚光大,畢竟不是每家公司都像迪斯尼一樣,可以告天告地告空氣。今天我收集了一些國外的山寨產品,也讓大家開開眼,看看國外都有哪些奇葩的山寨產品。
  • 誰說中國是「山寨大國」?現在國外也開始「山寨」中國網紅品牌了
    「喜茶」是中國現在的網紅品牌,不管開在什麼地方,總會有一大堆人在排隊,喝上一杯可真是不容易啊。所以這幾天我到了泰國曼谷,朋友說帶我去喝泰國「喜茶」,我很高興,心想「喜茶」這麼紅,居然都開到泰國來,應該不用像中國要排那麼久的隊了吧?結果,當我們來到所謂泰國「喜茶」的店門口時,我卻傻眼了,這是「喜茶」嗎?
  • 外媒:中國從"山寨大國"變創新中心 求安穩觀念漸消失
    據美國連線雜誌網站12月29日報導,這位程式設計師認為,YY應該嘗試一些新東西:利用已經成熟的流媒體技術,提供約會服務。這種服務與電視相親節目類似,主持人可以設置一個線上聊天室,邀請一些孤獨的單身者加入並誘導他們彼此提問和作答,由此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對於這個想法,公司管理層並不十分看好。YY的財務長何先生告訴記者,總裁幾乎斃掉了這個提議。
  • 「齒輪大國」如何走向「齒輪強國」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齒輪與電驅動分會主辦,由中山邁雷特數控技術有限公司承辦,將匯集來自國際、國內各大高校、齒輪傳動製造等多達二十多個「產業鏈集群」上的國內知名企業及行業精英。研討會以「變局下的挑戰與機遇」主題,將圍繞小模數齒輪行業的發展態勢與機遇;小模數齒輪行業工程研究中心的技術創新與發展;智能裝備中的精密傳動技術等話題展開。
  • 「中國第一,美國第二」 《自然》雜誌公布世界化學大國成就
    根據英國《自然》雜誌12月12日發表的評估,中國在2019年首次成為「化學第一大國」,把美國擠到了第二位。
  • 李昊:在敘大國博弈趨於均勢 重建將有中國元素
    一是以聯合國為基礎的國際機制,二是以相關大國為核心的利益集團。兩種因素的消長決定了敘利亞危機的態勢與走向。在大國集團左右敘利亞局勢的時期,敘利亞問題從政治危機演變為全面內戰、代理人戰爭。為了應對極其嚴重的局勢,聯合國安理會2015年底通過2254號決議,確立了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的基本原則,敘利亞危機自此開始從惡化走向治理,由全面內戰逐漸轉為反恐戰爭。
  • 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原標題:「四史」關鍵詞|大國重器「兩彈一星」讓中國成有影響力大國)
  • 世界最強大的超級大國,未來會走向分裂麼?
    所以對於現代世界,最強大的超級大國,未來會走向分裂麼?你可能想不到。 而且整個西方依舊是聽從美國的,看起來不可撼動。所以很多人都會說,美國這麼強大,那是不可能走向分裂的。
  • 大國之爭 —— 向心力和離心力(上)
    很顯然,智慧如我們的先賢,山寨如歐洲的「思想先鋒」,他們的思想有相通的地方:理想的地方,地方不需要太大,人也不需要太多,技術未必要多先進,應該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們內心淳樸,既不貪婪,更不好鬥。倘若我們只有4-5億人口,我們絕對不會有趕超美國的可能。 所以,即使是北上廣深已經嚴重人口過剩,仍然有無數的人往裡面擠。就算現在房價高企,生存壓力巨大,流動的人口開始分流,也是往一些新一線城市湧,比如中部地區的省會都市圈。在中國年輕人越來越少的今天,很多大城市甚至還發起了搶人大戰。
  • 製造業大國博弈 中國的好戲才剛開場!
    中國的企業,正在從低端走向高端,從跟隨走向創新,從落後走向引領,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在高鐵、核電、5G通信等多個領域,中國品牌,群星閃耀,讓巨人變得不再普通。這一路走得頗為艱難,但好戲才剛開場! 大國博弈,將製造業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 為什麼中國仍是B肝大國?
    中國至今仍擺脫不掉B肝大國的帽子雖然,中國已經將B肝疫苗納入中國新生兒計劃免疫的一部分,在新生兒群體中的B肝疫苗覆蓋率在90%但在此基礎上仍然要看到,直到2017年,中國新發B肝患者仍然有100萬左右,龐大的B肝患者基數,治療率較低以及B肝抗病毒藥物治療效果欠佳,使得中國短期內仍然摘不掉B肝大國的帽子。但是為什麼,即便有了疫苗,中國B肝發病人數仍在不斷增加?
  • 盤點世界上的糧食大國、肉類產出大國及石油儲量大國
    一,世界四大糧倉:中國、美國、印度、巴西。中國是世界第一產糧大國,近年來,每年生產5億多噸糧食,2018年中國糧食產量約為6.58億噸。中國用不足世界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美國農業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年產糧食5億噸左右,是世界糧食生產第二大國。
  • 「世界知識」應對大國科技競爭的美國《無限邊疆法案》
    該法案將要求白宮定期制定一項計劃,以提高科學和創新的競爭力,支持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所確定的目標。《無限邊疆法案》與美國大國競爭戰略 《無限邊疆法案》的制定者毫不諱言,該法案就是要滿足美國大國競爭戰略的需要,目標直指中國。該法案的目標是通過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確保美國在科技創新領域的世界領導地位和競爭優勢。
  • 美軍迷稱055超級大國海戰神器,想靠近中國海岸線,它一定是妄想
    當然,有些人和媒體會把055驅逐艦和任何現有的驅逐艦聯繫起來,然後宣布中國戰列艦是XX戰列艦的山寨版本。如果美國阿利伯克 III驅逐艦能夠在未來幾年內下水,我相信很多人會說055驅逐艦是阿利伯克 III的複製品。儘管055型已下水了,但阿利伯克 III至少十年內看不到影子。
  • 地區大國伊朗和超級大國美國交惡40年,為何美國至今沒有對其動武?
    我個人分析主要有下列原因: 一,伊朗背後有其他世界大國撐腰,美國擔心動武會像當年越南戰爭一樣,表面上美國是與看似弱小的越共掌權的北越及南方的越共遊擊隊作戰(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實際上是和支持越共的蘇聯、中國這兩個社會主義大國作戰。
  • 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
    構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 2018年01月02日 07:2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凌勝利 字號 內容摘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論體系的框架已基本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