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等9家中國企業再次被列入了美國「惡名市場」名單,這是阿里巴巴自去年重返該名單後連續第二年入選。雖然阿里巴巴回應稱這是川普政府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延續,但這也說明打擊山寨售假和規範市場仍是目前中國面臨的一大難題。
中國製造的產品遍布世界各地。有網友去歐洲旅行,帶了一大堆紀念品給親朋好友,結果回來一看,商品上寫的都是「Made in China」。「一個美國人從清晨起床到夜晚臨睡,幾乎每一個生活與工作細節都離不開『中國製造』。早晨,叫醒他們的進口鬧鐘有2/3印著『中國製造』;起床去洗手間裡的塑膠遮簾、體重秤、捲髮器以及吹風機大多來自中國;出門上班穿的衣服有17%是『中國製造』;路上使用的行動電話有27%來自中國;辦公室桌子上擺放的木製書框、各類小文具同樣來自中國……晚上臨睡前,需要關閉的檯燈或者吊燈約有5成也是來自『中國製造』。」這則來自《今日美國》的報導,足以證明中國製造在產量上的壓倒性優勢。
「山寨」也要創新
中國是世界製造大國。在實體經濟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一。但中國品牌在全球100大最具價值的品牌排行榜上卻寥寥無幾。中國是製造大國,也是「山寨大國」。從產品製造到商業模式;從傳統經濟到了網際網路經濟……中國善於模仿而缺乏創新:以至於有人說C2C就是COPY TO CHINA。
中國雖然尚未走出「山寨大國」的陰影,但近些年來,我們也看到了新的變化:出現了很多中國式創新的產品。雙卡雙待手機是中國發明的,就是這種被人們稱作「山寨機」的產品,不僅為消費者帶來更多方便而且還帶動三星等企業推出了這一功能的手機。而當三星開始做雙卡雙待機的時候,山寨廠商早已經開始開發一機多卡等其他功能了。大公司往往需要數月的時間才能對市場需求做出響應,而山寨廠商的速度要遠超它們。在新品發布前,大公司往往會進行複雜的專利申請,山寨廠商則「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他們最先洞察到消費者的需求,賺得第一桶金。中國的山寨手機在印度市場的佔有率曾達到了21%,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諾基
中國的「山寨」不一定代表質量差。之前總有消費者抱怨自己的LV包包用久了會變色、愛馬仕的項鍊會掉漆等等……奢侈品其實也不是完美的。廣州的生產廠家發現這些問題後,對奢侈品的材質進行了改良,做出的新款居然比奢侈品的材質更好看耐用。網友說:「現在判斷奢侈品真假的標準已經變了,不會壞的都是山寨貨。」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山寨產品質量的肯定。
大國崛起的必經之路
從國家發展的歷程來看,在經濟崛起之前都要經歷「山寨」的階段。「日本製造」和「韓國製造」現在被認為是優質、嚴謹的代表。但其實在二戰後的經濟復甦時期,日韓也同樣經歷了山寨歐美產品的階段。「日本製造」也曾經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比如日本老字號食品生產商「不二家」,產品形象標誌peko醬(牛奶妹),山寨的是美國品牌Birds Eye的形象Merry;
東芝山寨了通用電氣公司的電吸塵器;
日本精機牌相機山寨了德國的徠卡相機;
DMW山寨了BMW的名字和LOGO。
在很多日本知名品牌身上,都能找到「抄襲」的影子,我們也似乎看到了中國的現狀。
在飛速發展的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在某些商業領域已經處於領先地位。我國古代有造紙術、印刷術、火藥、指南針。而現在,中國的「新四大發明」——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網購再一次改變了世界。中國的高鐵到底有多厲害?之前有一位外國人拍攝了一段在中國高鐵上立硬幣的視頻,他把一枚硬幣放在桌子上,在長達9分鐘的視頻裡,列車飛速行駛,硬幣始終屹立不倒,可見中國高鐵不但快而且穩。截至2017年底,中國高鐵運營裡程突破2.5萬公裡,超過世界其他國家高鐵裡程之和,運營裡程佔到全世界高鐵總量的65%左右。而支付寶和網購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支付寶對於阿里巴巴的意義不僅僅是支付工具這麼簡單,它還是一個沉澱大數據的工具。馬雲曾經公開承認過,數據是阿里最值錢的財富。目前,中國共享單車市場的整體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一個億,在新加坡、曼徹斯特、索爾福德、日本福岡市、波士頓、加州矽谷、紐約等城市都有中國共享單車的身影。
有人說「百度效仿的是谷歌,騰訊是雅虎的翻版,京東是又一個亞馬遜。」而如今的騰訊、京東、百度正在以強勁的姿態推動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山寨」的最高境界就是進行破壞性創造,實現山寨式創新。現在矽谷流行新說法:看一種網際網路經濟的商業模式有沒有前途,就要看能否實現2CC,所謂2CC是指TO CHINACOPY(到中國去落地拷貝)。把山寨市場轉變為創新型市場、創意型市場,是中國從製造到品牌強國實現大國崛起的必經之路。
本文作者李光鬥:中國品牌第一人、中央電視臺品牌顧問、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中國電子商務協會網際網路金融委員會首席顧問、華盛智業李光鬥品牌營銷機構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