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種說法是不對的,大猩猩並不是素食主義者,而且也並不是只有肉類裡面才有蛋白質,下面我們展開說說。
第一點:大猩猩不是素食主義者
大猩猩表面上仍然是素食主義者,這只是片面的,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大猩猩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捕食難得白蟻或其他禽類或脊椎動物,在食物相對充裕的時候,大猩猩則會進食葉子竹子等容易得到的食物補充能量,大猩猩吃肉的畫面其實並不少只不多我們很少見而已,就像河馬進食哺乳動物一樣罕見但並不代表它們不僅是肉類。
第二點:植物中也能獲取蛋白質
植物白質中,穀類含蛋白質10%左右,蛋白質含量不算高,但由於攝入量在一定程度上能量不足含量低的不足,所以仍然是包括人類在內的素食動物等膳食蛋白質的主要來源。因此,即使大猩猩完全不吃肉,但是純粹的素食主義者也能從植物中獲取足夠多的蛋白質。
成年大猩猩一天要攝入25~30kg的植物,其中80%是樹葉,雖然樹葉中的蛋白質含量不一但是大猩猩喜歡的樹葉當中有些樹葉的蛋白質含量高達20%,這樣換算一下哪怕從30kg的樹葉當中含有1%的蛋白質,所含的蛋白質也是不少的。
第三點:大猩猩比人類強壯,是因為它的機體對蛋白質的利用率要遠遠高於人類;
蛋白質作為生命最重要的攝入單位,在每種動物體內的轉化卻不盡相同。蛋白質在胃液消化酶的作用下,初步水解,在小腸中完成整個消化吸收過程。
例如竹子當中富含大量蛋白質,而貓熊貓由於自身的消化系統不是很發達,在內臟消化後將未完全消化的竹子排洩到體外,因此熊貓的糞便看起來蓬鬆之外同時也能引來大量的自然環境清潔工的青睞。
如果要說那種動物機體對蛋白質的利用率高,並不是所有的素食動物都高於食肉動物,雖然相同重量的食物當中,動物蛋白的含量要遠遠高於植物蛋白,但是不得不承認植物蛋白獲取途徑遠遠多於動物蛋白,試想一下自然界中生活著大量的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不管是旱季還是食物充裕的雨季,食草動物從始至終看一起來要比食肉動物肥上許多,要論肌肉恐怕沒有幾個食肉動物能比得上食草動物。
比如斑馬、河馬、野牛等等一種食草動物雖然吃素但是個個膘肥體壯,反觀獅子、豹子、老虎身形要消瘦得多,這其中除了能量轉換的原因,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動物個體之間對蛋白質的利用率不同導致的。
而且猩猩的腦子跟人不一樣,或者反過來說人的腦子跟其他所有動物都不一樣,而這個腦子又無比霸道,所以人類的肌肉也就不一樣了,人腦只接受一種能量物質:糖!而人類的肌肉雖然能使用蛋白質以及轉化後的脂肪做「燃料」但主要也是糖,所以霸道的人腦為了保證自己的供應給肌肉下了兩道緊箍咒,一道是給人類肌肉體積設置了上限,一道是給肌肉維持原有體積設置了前提條件!
如果有了解過健美,就會知道肉山一樣的健美冠軍能長成那樣光訓練是沒用的,除了打針吃藥還需要一點基因突變,他們沒有限制器!而他們在退役後只要停止訓練和用藥又會「縮」回常人體態。也就是說哪怕沒有限制器,維持這個緊箍咒依舊存在!
而大猩猩沒有一位這樣的「霸道總裁」!事實上大猩猩因為像人而突出,現實中的豬,就是我們吃的肉豬通常也比普通人的體脂率要低,豬的體脂率很少超過18%,而你如果沒有運動習慣,查一下不同體脂率人類形態的對比照片,就會發現自己可能比豬還多。
而你們要是見過野豬,算了,要是吃過野豬肉,就會發現瘦肉非常粗糙,比牛肉更粗口,一點都不好吃,因為沒有脂肪,事實上撇開家豬和野豬做比較,如果身長差不多的話能剝出來的肌肉重量也是差不多的,差別主要在脂肪層的厚度上,也就是說豬不管是在野外「旋轉跳躍永不停歇」的還是關在豬圈裡吃了睡睡了吃極度缺乏運動的,牠們該長多少肌肉就是多少肌肉,除非是沒得吃或者疾病,正常豬的肌肉是按體型「標配」長的!而猩猩也一樣,牠們沒有人的腦子,肌肉也是按「標配」長的!
綜上所述,大猩猩比人類強壯,除了大猩猩的個體基因之外,再者大猩猩在獲取有限的蛋白質情況裡,極高的吸收能力是最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