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都在吃飯睡覺的大猩猩比專門鍛鍊的人類強壯?
其實通過電視和報導以及生活中,我們可以接觸到一些強壯的動物,比如獅子、老虎、大猩猩等等,大猩猩是接近人類的存在,在我們的觀察中,大猩猩一天的生活是很枯燥的,它們幾乎不是在吃飯就是在睡覺,但是為什麼它們仍然比人類中的精英比如舉重運動員還要強壯的多的呢?
你可能注意到許多動物的肌肉比人類大得多。這不僅局限於大猩猩,你也可以在熊、牛、公牛、馬、大貓、野豬身上看到,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由於遺傳學。
每種動物都有不同的用途。人是為了耐力和精細的動作而生的,大猩猩是為了使用它的力量而生的。它必須足夠強壯,即使它很重,也能很容易地爬樹。一隻中等體型的雄性大猩猩和一個男人一樣高,很容易比男人大三倍。記住,無論是普通人還是普通人。
一隻500磅重的大猩猩有足夠的力氣爬樹,就像芭蕾舞演員一樣輕鬆。就像你有足夠的力氣從雜貨店把袋子拎回家一樣。或者有足夠的耐力在沒有訓練的情況下走100多公裡。大猩猩不需要鍛鍊就能變得強壯。它必須是強壯的,因此它是強壯的。每天做健美操。它有更多快速抽搐的肌肉纖維,它們比你的更強壯。大猩猩的骨骼密度更高,骨骼更厚,心臟和肺部更大。
人類不需要身體強壯才能生存,只需要聰明點,多餘的肌肉是對資源的浪費,尤其是在你不需要的時候。如果你停止鍛鍊,你將失去大部分辛苦掙來的肌肉,而大猩猩不會。
順便說一句,舉重運動員也會花很多時間睡覺和吃飯。他們不是全天候工作的。
此外,物種的進化與它們獲取食物來源的方式一致。人類是狩獵採集者,所以,把注意力集中在獵人方面,我們會通過追蹤獵物並將其磨損直到我們能夠殺死它,從而有效地捕捉到獵物。我們不需要體力就能殺死比我們大得多的東西,因為我們有頭腦,可以使用矛等工具。所以我們的發展優先考慮耐力而不是力量和力量。
當你深入觀察其他物種時,你會發現它們在進化過程中優化了獲取食物的方法。例如貓(大型貓科動物和家貓,它們很容易被觀察到)往往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和躺著。當它們捕獵獵物時,它們會緩慢而安靜地跟蹤獵物,把注意力集中在群體中最弱的群體上(仍然使用很少的能量)。然後他們會儘可能快的抓住獵物。所以他們需要快速爆發的速度,而不是耐力或力量。它們能夠制服比它們大的動物,因為它們不單獨工作。因此,為什麼一隻家貓會整天睡覺,而且常常會像瘋了一樣在房子裡跑5分鐘。它們快速而敏捷,需要短時間的爆發力,但無法維持很長時間,因此需要長時間休息。
大猩猩不是獵手,但它們確實需要高水平的力量,其中許多原因已經提到過了,但我猜群居生活會傾向於擁有佔優勢的雄性,這可能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但我的觀點是,他們需要花很多時間休息來保持體力水平,不會在不需要的地方浪費精力。
關於人與猿之間的差異和進化,人們討論了很多。在進化的今天,我們能夠直立行走是很重要的。類人猿有更有力的下顎。與人類相比,猿類的咬力是荒謬的。這是因為類人猿有相當大的肌肉固定在頭骨上。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一張猿類頭骨的圖片,你會看到它們的頭骨上有一個巨大的通道,它們的眼窩是用來支撐肌肉和肌腱的。人類的基因有一個突變,它告訴我們的DNA在那裡建立了大量的肌肉,而且碰巧這個基因也控制了大量的肌肉。
有趣的是,如果這個基因從未發生過變異,我們的頭骨就不可能支持我們更大的大腦,因為我們的頭蓋骨中有太多的部分會被用來固定巨大的頜骨肌肉,給我們的大腦留下的空間就小得多。簡言之,我們的基因根本不允許我們獲得猿類的肌肉力量,因為一種突變使我們的大腦得以生長。
而且這是人類新陳代謝的一個奇怪特徵,研究人員認為部分原因是人類進化出這種特性是為了保存能量。大猩猩和其他類人猿醒著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吃東西——這一天的比例比我們人類大得多。猿類在低活動水平下保持健康,通常每天花8到10個小時休息、梳洗和進食,然後再睡9到10個小時。在這些低水平的體力活動中,它們仍然非常健康和苗條,很少有心臟病或糖尿病。
相比之下,人類的思想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平穩地轉換,自從我們進化到「更聰明」之後,我們就不會浪費精力來維持我們不使用的肌肉。還有幾點;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我們的大腦也進化到了比類人猿更少的睡眠時間。我們的大腦通過釋放內源性大麻素來獎勵運動,這種物質被證明可以控制新陳代謝功能,比如能量儲存和營養物質的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