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工智慧無處不在:人工智慧在五大行業的成就與挑戰

2020-11-25 騰訊網

畢馬威:

人工智慧無處不在:人工智慧在五大行業的成就與挑戰

(完整版.pdf )

以下僅展示部分內容

正文共:1325字-3圖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人工智慧大戰已然拉開序幕。

在經過一系列預測和辯論之後,人工智慧正逐漸滲透到各行各業。不可否認,我們仍然面臨一些挑戰,但這些挑戰從本質上來說均具實用性。例如,如何通過引導員工學習新技能加快發展人工智慧;如何評價和解決數據隱私性和安全性的問題;如何優化人工智慧治理體系從而真正實現人工智慧造福人類的願景;以及如何克服人工智慧無法「落地」實施和大規模量產的難題。

今天分享來自於畢馬威的《人工智慧無處不在》的研究報告,本報告旨在分析上述難題和挑戰以及探討人工智慧在美國醫療保健、金融服務、交通運輸、科技、零售業的實施情況。本報告表明,雖然人工智慧在不同行業的實施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各行業均積極參與發展人工智慧,這一點十分振奮人心。

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人工智慧的潛力

雖然有三分之二的業內受訪者認為其所處行業的人工智慧發展速度適當,但是大多數受訪者仍表示,希望其所在組織能夠更加積極地發展人工智慧技術。

是炒作還是現實: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

對於科技、交通運輸、醫療保健、零售業而言,多數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慧目前來說更多的是一種概念炒作而遠非現實,持該觀點的人數佔比分別為57%、69%、52%和64%;只有持該觀點的金融服務業內人數並未過半,為42%。

員工是否為企業採用人工智慧做好了準備:事實還是虛構

對於員工是否為企業採用人工智慧做好了準備,受訪企業高管中對此充滿信心的人數佔比最高,為79%,然而在日常工作中與員工有直接接觸的往往是經理,因此經理會更了解員工所掌握的技能,但在經理級別的受訪者中對此有信心的人數佔比僅為38%。顯然,不同級別的管理人員就其組織是否為採用人工智慧做好充分準備的看法並不一致。

科技行業:領跑人工智慧應用

有近三分之二(即63%)的科技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慧在其組織內發揮一定作用或全面發揮作用。其他行業的業內人士認識到差距,均認同科技行業在人工智慧領域處於領先水平。

金融服務業:顛覆銀行業

對於人工智慧是否有助於解決業界難題(例如檢測欺詐行為等),85%的金融服務業內人士對此充滿信心。此外,64%的金融服務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五年內,將實現消費者無需去傳統銀行取款。

零售業:提升客戶服務質量

56%的零售業內人士認為,未來兩年內人工智慧將對客戶智能領域產生最大影響。此外, 80%的零售業內人士表示,人工智慧有效緩解了客戶服務問題。

醫療保健業:改善患者體驗

根據醫療保健業內人士對未來的展望,90%的醫療保健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慧將有效改善患者體驗,並認為人工智慧對醫療診斷(佔比47%)、電子健康記錄(HER)管理(佔比41%)、機器人參與醫療項目(佔比40%)等領域的影響最大。

交通運輸業:業內人士對採用人工智慧持謹慎態度

82%的交通運輸業內人士認為政府應在某種程度上參與人工智慧的監管,該佔比高於所有其他行業;77%的交通運輸業內人士認為,人工智慧會對消費者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構成直接威脅。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史與五大應用現狀分析
    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發展史與五大應用現狀分析 醫言醫信 發表於 2019-11-13 11:14:53 文章來源:醫言醫信,內容摘自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
  • 行業增長見解已發布有關網絡安全市場中的人工智慧的研究報告
    打開APP 行業增長見解已發布有關網絡安全市場中的人工智慧的研究報告 文財網 發表於 2020-11-23 17:20:06
  • 人工智慧五大發展趨勢
    新一代人工智慧的發展目標,實際上是在過去60年研究人工智慧的歷史積累和現在人工智慧發展方向基礎上提出來的。眾所周知,60年前提出的「人工智慧」信息化的基礎是計算機。早在1956年,科學家們就首次確立了「人工智慧」(AI)概念:讓機器能像人那樣認知、思考和學習。如今,AI已顯露走向2.0的大量新特徵。
  • 人工智慧的發展,給女性帶來了更多挑戰還是機遇?
    人工智慧的發展對女性是機遇還是挑戰,其實還是要看女性能否抓住這個機會,突破圈層,把握先機。另外一份關於中國未來職業的報告表明,新興的五個職業(新媒體運營、UI設計、前端頁面開發、算法工程師以及大數據分析)中,有幾個職位女性明顯優於男性,因為她們有著獨特的優勢,比如細膩、全局觀、領導力、人員管理、客戶服務等。同時,因為人工智慧的加持,市場上的服務、產品都更加個性化,因此女性產品經理背後的視角以及女性消費者的體驗感都必須得到重視。
  • 深度解讀《中國教育智能化發展報告》:人工智慧如何重塑教育行業?| 造就Talk·鍾昀泰
    》,從AI賦能產業到AI賦能教育,對人工智慧教育的發展階段、智適應教育的應用場景等進行分析,全面展示了人工智慧對傳統教育行業產生的深刻變革,並對智適應教育未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展望與思考。報告指出,人工智慧教育是人工智慧技術對教育產業的賦能,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來實現對教育機構、教師和學生工作的輔助甚至是替代作用,解決傳統教育中以教師為核心的成本高、效率低、不公平等問題。
  • 《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報告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發布《人工智慧與國家安全: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報告,從人工智慧應用的概念框架、投資、採納、管理和國際發展態勢(包括俄、中、法、德等約15個國家組織)等方面研究人工智慧的發展現狀、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所需的關鍵因素,以及人工智慧成功融入國家安全體系應採取的步驟。
  • 人工智慧有什麼用?看看五大行業的高管是怎麼說的
    【CNMO新聞】目前的人工智慧對於許多企業來說尚處在起步階段,但在大多數行業已經感受到了它的影響和價值。近期,在一項對700名C級高管的調查中顯示,其中60%的人表示人工智慧將成為未來成功的關鍵推動因素,58%的受訪者正在其組織內試行或測試人工智慧計劃。
  • 人工智慧應用挑戰重重
    隨著近年來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尤其深度學習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AI在安防行業應用贏來了重大轉機與突破。從2017年深圳安博會的火爆現象,就可以看出「人工智慧+安防」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安防行業,尤其是視頻監控行業因其自身特點,理所當然的成為了人工智慧的天然試驗場。
  • 華為雲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田奇:AI產業發展人才是關鍵,五大計劃...
    峰會上,華為雲人工智慧領域首席科學家田奇分享了華為雲AI的最新創新成果,並聯合各高校成立華為雲AI人才培養專家指導委員會,發布了華為雲AI人才培養的五大計劃,推動創新型和應用型AI人才培養。   田奇認為,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人才是AI走向產業縱深的關鍵,需要加強產教融合、產學研聯動,共同培養產業所需的AI人才,加快人工智慧進入各行各業。
  • 第三屆中國(廣東)人工智慧高峰論壇打通人工智慧、物聯網的「任督...
    本次論壇主題為「AI&Real」,意在探究「人工智慧的基礎與本源」,並從多方面探討與人工智慧緊密相關的話題。此外,為了構築廣東省人工智慧創新發展新優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本次論壇上還啟動了一批項目,包括:廣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啟動,琶洲實驗室人工智慧模型算法研究中心啟動,對廣東省第二批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進行授牌等。
  • 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慧 將圍繞五大方向持續攻關
    據悉,本次徵求意見的總體目標是,以推動人工智慧技術持續創新和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為主線,按照並跑、領跑兩步走戰略,圍繞大數據智能、跨媒體智能、群體智能、混合增強智能、自主智能系統等五大方向持續攻關,從基礎理論、支撐體系、關鍵技術、創新應用四個層面構築知識群、技術群和產品群的生態環境,搶佔人工智慧技術制高點,妥善應對可能帶來的新問題和新挑戰,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 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發布《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年)》
    論壇上,中國信通院廣州分院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年)》。發展報告以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發展情況為基礎,分析了灣區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趨勢、機遇和挑戰,並提出了進一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發展政策建議,希望為政府、行業、企業決策提供參考。
  • 計算機行業:人工智慧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
    投資要點:  上周回顧  上周計算機板塊(中信分類)下跌1.15%,漲幅排名位列30個行業中第23位,同期滬深300下跌0.59%。計算機板塊跑輸大盤。  本周觀點  人工智慧進入快速發展期。算力、算法、數據是人工智慧發展三個關鍵變量。
  • 人工智慧與外交:新議題、新工具、新挑戰
    根據斯坦福網絡政策中心發布的報告,自2017年起,已經有超過25個國家和區域組織發布了人工智慧的發展戰略,並且在報告中多次提及確保在該領域取得相對優勢和領先地位。由此可預見,人工智慧將會在未來成為各個國家激烈爭奪的高地。同時人工智慧的出現也給國家提供了新的合作領域,成為將來各國外交的重要議題之一。
  • 新加坡國立大學發布《亞洲人工智慧議程研究報告》
    近年來,人工智慧正呈現加速發展的新趨勢,為人類生活和工作方式帶來的變革性的改變,它將以我們預想不到的方式繼續快速發展。此現象聚焦了國際各方視線,在如此瞬息萬變的發展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和挑戰,質疑之聲也絡繹不絕。
  • 挖掘人工智慧行業的優質標的_新財富網
    某個人工智慧下遊應用領1.人工智慧下遊:場景多樣化、長期空間巨大人工智慧產業鏈可以分為上中下遊,我們在上篇報告裡重點分析了上中遊的行業發展情況、競爭格局以及重點企業的經營特點,本篇報告我們將重點分析產業鏈下遊的發展情況。
  • 人工智慧 國家戰略_人工智慧:國家人工智慧戰略行動抓pdf - CSDN
    CIFAR AI 及社會計劃(CIFAR AI & Society Program)檢驗 AI 的政策和道德影響,但總體戰略不包括其它戰略中的政策,如戰略部門投資、數據和隱私或技能開發。這並不是說加拿大政府沒有將這些政策落實到位,而是這些政策與《泛加拿大人工智慧戰略》相分離,而不是其中一部分。
  • 2019年「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情況 人工智慧...
    「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是聚焦人工智慧重點細分領域,充分發揮行業領軍企業、研究機構的引領示範作用,有效整合技術資源、產業鏈資源和金融資源,持續輸出人工智慧核心研發能力和服務能力的重要創新載體。
  • 2020金融科技與人工智慧總結報告,漫漫長路照進現實
    從金融科技與人工智慧的視角,東方林語也來給大家做一下回顧。如果從1999年開始回溯,以每十年為一個時間節點做一個梳理,金融行業先後經歷了業務主導、科技主導、科技和業務融合的三個階段。如果專門回顧一下金融科技與人工智慧的漫漫之路,註定2020年要留下濃厚的一筆。
  • 《人工智慧之圖資料庫》報告重磅發布
    【導讀】近日,清華大學人工智慧研究院、清華-中國工程院知識智能聯合研究中心和智譜AI聯合發布了《人工智慧之圖資料庫》報告。報告圍繞圖資料庫的基本概念、技術發展、產業應用、人才概況和熱點趨勢這五大方面進行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