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中國教育智能化發展報告》:人工智慧如何重塑教育行業?| 造就Talk·鍾昀泰

2020-10-18 造就


1997年,IBM「深藍」與前西洋棋冠軍加裡·卡斯帕羅夫對戰,「深藍」的勝利預示著AI時代的到來。

2016年,AlphaGo擊敗了圍棋高手李世石九段,表明了人工智慧迅猛發展,AI開始在與各行各業、各個領域密切結合。

IBM「深藍」與前西洋棋冠軍加裡·卡斯帕羅夫對戰

對於教育行業這樣一個應用領域來說,人工智慧通過數據的驅動,改變生態圈各方的參與方式,推動智能化的浪潮持續革新整個傳統教育行業。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原本的三尺講臺、課桌、黑板被裝進平板電腦,遠程教育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未來,高度發達的人工智慧也許可以使智慧機器人能夠與人類的大腦實現連接,教學場景也不再僅限於簡單的文本、圖像、音頻、視頻等,人們將獲得沉浸式的立體化學習體驗,傳統的教育方式將會被徹底顛覆。

傳統教育方式將會被徹底顛覆

中國AI智適應教育的前景如何?

人工智慧如何實現規模化的個性化教育?

10年後200萬個工作會被取代,AI會讓教師「失業」嗎?

鍾昀泰

德勤研究院總監

11月12日,德勤在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AIAED)上發布《中國教育智能化發展報告》,從AI賦能產業到AI賦能教育,對人工智慧教育的發展階段、智適應教育的應用場景等進行分析,全面展示了人工智慧對傳統教育行業產生的深刻變革,並對智適應教育未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展望與思考。

《中國教育智能化發展報告》發布現場

完整視頻請下載造就APP觀看

AI如何賦能教育?

報告指出,人工智慧教育是人工智慧技術對教育產業的賦能,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來實現對教育機構、教師和學生工作的輔助甚至是替代作用,解決傳統教育中以教師為核心的成本高、效率低、不公平等問題。

早在1970年,美國就開始使用計算機來輔助教學。

2000年後中國網際網路逐漸開始普及,錄播課程開始出現。

2012年,隨著移動端的蓬勃發展和深度學習算法在語音和視覺識別上實現突破,國內智能自適應教育逐漸興起,眾多教育機構開始涉足自適應教育。

從行業發展階段來看,目前人工智慧教育行業仍處在發展階段。

德勤報告節選

在技術層面上,智適應學習技術在美國和歐洲的使用時間均超過十年,各年齡段都有大量用戶使用,累積用戶超過一億。產品和技術方面都打磨的比較完善。

相對來說,智適應學習技術在國內積累的數據量稍有落後,處在初步發展階段。優勢在於,中國人口基數大、發展速度快,未來有望後來者居上。

國外的公司,如Knewton採用的技術有概率圖模型、項目反應理論、學習分析等技術。RealizeIt技術採用的技術有資訊理論、貝葉斯算法、機器學習等技術。ALEKS技術採用的技術主要是知識空間理論。

目前國內領先的人工智慧教育企業,如乂學教育打造的松鼠AI 1對1,松鼠AI採用的技術包括貝葉斯網絡、深度神經網絡、進化算法、遷移學習、以及其他機器學習算法等。

中國人工智慧教育發展的四個驅動力

整個AI教育的成熟度可以從四個維度看——

一個是頂層設計,政府制定各種人工智慧的政策,助力教育化、智能化的發展;

二是資本上的支持,讓企業不斷得到投資;

三是消費升級,隨著消費能力提升,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教育教學;

四是技術提升,人工智慧技術在關鍵領域的突破,使自適應學習技術可以逐漸成熟。

「人工智慧+教育」的應用形態是多種多樣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熱潮退去,AI智適應教育是下一個風口。

從「教、學、評、測、練」學習五環節出發,AI在教育領域中有非常多的應用場景,包括人機對話、分級閱讀、語音評測、智能批改、智適應學習。

其中,智適應學習技術是模擬老師對學生一對一教學的過程,賦予學習系統個性化教學能力的人工智慧教育技術。

隨著智適應教育的蓬勃發展,應用比較高階的AI智適應學習系統的公司越來越多。

人工智慧+教育

智適應教育產品的三大應用場景

《報告》提出,就智適應教育產品的應用場景而言,主要分為三類:語言學習場景、教學輔助場景及智適應平臺。

語言學習場景主要是進行英語語音測評,主要應用包括口語測評、作業布置、分層排課、陪伴機器人等。

教學輔助場景包括老師線上布置作業、智能批改等應用。

在國內智適應教學方面,松鼠AI1對1結合教輔機構開展「線上智能線下輔助」的智能教育平臺模式。 

智適應學習場景主要技術課題對比

當傳統教育碰上人工智慧,智適應教育實現「三贏」

AI智適應教育基本上可以實現兩個目標,一個是降低機構和企業的運營成本,第二提升整個教學的效率,就是降本增效。

降本可以改善成本結構,把產品標準化,讓機構可以大規模做拓展,也不會受限於明星師資的限制,抗風險能力較強;

對於老師來說,擁有AI助手可以避免重複勞動,減輕負擔;

對於學生來說,則可以有更好的個性化教學,所以基本上可以達到「三贏」的局面。

智適應教育

人工智慧時代,教師會消失嗎?

從用戶來看,傳統意義上的學生,也開始轉向課程輔導中心;從支持機構來看,政府與非政府機構會更看重建設智慧校園,著力推動校園硬體設施,以及技術的升級;而從企業來說,參與的人工智慧教育企業類型,除了以往的教育機構,更多的技術企業也開始加入這樣一個生態圈。


中國人工智慧教育生態圈

未來人工智慧在支持社會發展方面的作用持續擴大,需要思考的根本性問題是教師如何面對人工智慧的衝擊。

教師應該具備危機意識和改革意識,思考如何發展那些AI沒有而人類擁有的能力,思考如何提高教師這個角色的不可替代性,思考教育真正的本質和未來需要培養怎樣的人才等問題,這樣我們才能把人工智慧的挑戰轉變為改革傳統教育、創新未來教育的一個良好機遇。

到2030年,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可能會淘汰180萬個工作崗位,但同時創造230萬個新崗位。

即使未來人工智慧在知識儲備量、知識傳播速度以及教學講授手段等方面超越人類,人類教師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工智慧教育成全球投資熱門領域

全球的新興智適應公司層出不窮,估值和融資也在不斷的攀升,截止到 2019 年目前為止,作為人工智慧教育主流的智適應教育公司在全球總計已經超過了 100 家,其中美國達到了 52 家,佔到全球總數的一半。

雖然中國人工智慧教育發展較晚,由於應用落地方面獨具優勢,目前中國人工智慧教育公司的獲投次數已超過世界其他地區。

由此可見,中國正成為全球人工智慧教育領域投資最熱門的區域之一。 

《報告》還預測,未來,隨著人工智慧在教育行業的競爭進入紅海,中國教育行業或將如歐美教育巨頭一樣,在持續加大投資的同時,對特定細分領域的公司進行兼併和收購。

第一季度全球人工智慧教育投資情況統計

人工智慧顛覆了傳統的學習體驗,新型教育體系正在形成,中國教育發展正在走向智能時代,但人工智慧教育前路漫漫,有機遇,也有挑戰。

人工智慧教育方面未來也將面臨一些挑戰,首先是人工智慧教育的數據量不足;其次是老師應該如何配合智適應教育,從過去單純「教」轉向「培育人才」的角色轉換;還有一個就是未來懂教育的AI人才如何統籌資源,打造更好的平臺的問題。

感謝松鼠AI 1對1以及全球AI+智適應教育峰會(AIAED)的大力支持。

在公眾號中直接發送「德勤報告」,獲取該報告下載連結。

文字 | 周雨;校對 | 一成 

    視頻 | Eddie;版面 | 田曉娜 

互動話題:你認為AI會取代教師嗎?為什麼?

每周評論區,被zan最多的評論者,將獲得造就送出的書籍一本。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K12教育行業市場前瞻分析報告 線上教育商業模式創新空間...
    進入2019年,K12教育行業是否還會延續2018年的火熱?K12教育行業現有格局如何?2019年K12教育會有哪些投資機會?針對這些問題,前瞻產業研究院在2019年開年之際,發布了2019年第一份值得關注的K12教育行業深度報告 --- 《2019中國K12教育行業市場前瞻分析報告》。
  • 人工智慧融入學校教育的發展趨勢
    本文旨在回顧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分析人工智慧進展的動力來源,從技術和教育的視角審視人工智慧教育應用的特徵和規律,試圖回答人工智慧融入學校教育的潛能、可能面臨的挑戰和主要研究趨勢,以期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助力學校教育發展,從而為構建智能化、網絡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貢獻智慧。
  • 前瞻經濟學人APP教育培訓行業精品問答第2期 | 職業教育市場發展...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早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在線少兒英語用戶規模(包括非付費產品的使用用戶)為321.5萬人,同比增長40.0%;市場規模達到19.7億元,同比增長速度為45.4%。
  • 2020中國人工智慧教育十大事件新鮮出爐
    同樣,技術是輔助老師更好展開教育的工具,切忌不能捨本逐末。如何辯證地看待人工智慧對教育的影響,這是一個有著不同答案的問題。  2020年,「人工智慧」成為產業發展的高頻熱詞,在線教育、人工智慧教育更是熱點中的熱點。2020年12月28日,由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評選、推薦的2020中國人工智慧教育十大事件新鮮出爐。
  • 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貝爾科教榮獲「中國AI+教育企業20強」
    大會的教育科技與人工智慧論壇,以「AI引領時代,教育創造未來」為主題,深度聚焦「用AI培養人才」和「培養AI時代需要的人才」兩大議題,探討智能時代的人才培養,吸引了來自國內外頂尖的人工智慧和教育學專家學者、知名教育企業創始人、從業者、投資人等共同參與討論。貝爾科教作為AI時代STEAM教育代表企業,獲得「中國AI+教育企業20強」,併入選《2019全球人工智慧教育行業研究報告》。
  • 廖榕就:人工智慧為教育行業增添新生機
    會上,第十、十一屆廣東省政協常委,太陽城集團董事長、廣東財經大學華商學院董事長廖榕就針對人工智慧如何更好地在教育領域中發揮作用談了幾點認識和看法。中國網記者胡俊 攝廖榕就說,在人工智慧浪潮的衝擊和影響下,教育領域正在發生深刻的變革,技術正在重塑教育的新形態。例如智慧校園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人工智慧交易、飯卡數據和財務數據的智能追蹤等,從而大幅度提高院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他還提倡用現代信息技術引領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創新,要注重探索慕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新的教育培養方式。
  • 聯想RISE智能化戰略落地蘭州 舉辦智慧教育論壇打造西部教育高地
    11月5日,作為聯想RISE智能化服務生態戰略在全國落實的重要一步,「聯想智慧中國行——智慧教育分論壇」在古城蘭州落地。論壇聚焦教育行業智慧化變革趨勢,探討教育信息化時代下的機遇與挑戰。
  • 沸水效應下,重塑教育行業的「小氣候」和「大氣候」
    但是,如何像2003年之後的電商、網遊等一樣擁有持續的增長後勁和長遠的發展價值,由「小氣候」順利轉入「大氣候」,規避曇花一現的命運,是擺在在線教育檯面上課題。一次疫情,與在線教育的「三級跳」脈絡疫情客觀上推動了在線教育的發展,但也給予了我們總結和回顧行業的機會——一個關於在線教育的「三級跳」脈絡顯現出來。
  • 2019年中國K12教育To B行業研究報告
    K12培訓機構了解ToB供應商的渠道以同行推薦和行業活動為主,挑選供應商時比較關注後期運營支持。K12教育ToB行業未來具有智能化、本地化、集成化的發展趨勢:更快的處理速度與更多的數據沉澱將帶來更智能的產品體驗;市場需求逐漸分層,ToB服務向深度本地化方向發展;高話語權的集成商將出現,上下遊形成融合創新局面。
  • 「鯨小愛」首度亮相:人工智慧與英語教育實現深度融合
    鯨航科技發起人暨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胡敏、鯨航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小虎出席發布會並發表講話,300餘名教育領域專家、人工智慧領域和投資界人士共議人工智慧與英語教育發展的話題。據了解,鯨小愛英語是鯨航科技有限公司歷時8個月的研發,結合人工智慧技術推出的首款智能口語學習產品。
  • K12在線英語教育市場分析報告
    >快速了解K12在線英語教育行業,尋求發展機會。二、調研手段 主要通過網上研讀相關文獻報告、公開數據(36氪、51talk、艾瑞網、艾媒網)進行分析,並完成報告。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強調發展智能教育;教育部發布《高等教育人工智慧創新年滾動計劃》也提出,未來將形成「人工智慧+X」
  • 中國教育明德論壇2020年年會圓滿閉幕,向未來教育新藍圖再出發
    本屆論壇由中國教育明德論壇主辦、世紀明德承辦,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智慧教育專業委員會作為學術支持單位,以「聚焦教育改革,共話未來教育」為主題,並設置了14個主題報告和平行論壇,以多元化視角探討了「最新教育政策文件解讀與理解」、「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聚焦核心素養,創新育人模式」、「新課標、新教材、新考試、新評價」、「中小學特色化辦學思考與實踐」、「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
  • 首屆MEET教育科技創新峰會啟動 匯聚全球大咖共探智能教育未來
    屆時,包括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倫敦大學學院(UCL)教育學院教授、倫敦知識實驗室負責人Rose Luckin,少年得到董事長、紫牛基金創始合伙人張泉靈等在內,來自全國的百餘家教育主管部門、近千名國內外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將出席峰會,探討雲計算、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5G、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如何助力加快教育現代化。
  • 前瞻經濟學人APP教育培訓行業精品問答第1期 | 在線教育現狀如何...
    前景如何?」近年來教育類APP廣告投放市場如何?根據《在線教育行業洞察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在線教育類APP廣告投放數量僅佔總體應用APP數量的6%,投放素材佔比僅為4%,佔比均相對較低。 數據來源:《在線教育行業洞察報告》查看完整解答,請點擊:「近年來教育類APP廣告投放市場如何?」
  • 人工智慧產業深度報告:賽道清晰,紅利兌現,有望實現戴維斯雙擊
    2)從 AI 應用較為成熟的領域來看,人工智慧行業已逐步滲 透到各行業當中,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統計,AI+安防在 2019 年人工智慧的各類應用 中佔比超過 50%,緊隨其後的是 AI+金融(佔比 15.80%)和 AI+營銷(佔比為 11.60%)。 3)從新興的 AI 領域來看,最近幾年自動駕駛、教育、新零售領域 AI 的發展極其迅 速。
  • 報告:中國以更加開放姿態推動人工智慧發展
    中新網上海10月22日電 (鄭瑩瑩)《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中英文版)22日在2020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在2019年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積極推進與全球各國的人工智慧國際合作。中國人工智慧國際合作論文數量持續增長,中美兩國處於全球人工智慧科研合作網絡和產業投資網絡的中心,在全球人工智慧合作網絡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 2017年中國B2B2C在線教育平臺行業研究報告
    本報告以B2B2C在線教育平臺為主要研究對象,描述分析B2B2C在線教育平臺在產品和服務特徵、產業鏈、商業模式、典型企業案例和發展方向,探討B2B2C在線教育平臺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主要觀點:1.
  • 科大訊飛吳曉如:如何構建人工智慧下的教育超腦?
    摘要:如何讓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裡面真正用得上?鯨媒體訊(文/羽靈)7月21日,在北師大聯合科大訊飛舉辦的「全球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數據峰會」上,科大訊飛執行總裁吳曉如發布題為《人工智慧助力教育變革》的演講。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人工智慧+教育賦能科技變革 ​
    ,今年大會以「智聯世界共同家園」為主題,主題論壇活動圍繞「AI技術趨勢」、「AI賦能經濟」、「AI溫暖家園」三大議題,集聚全球智能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以及相關政府領導人,圍繞智能領域的技術前沿、產業趨勢和熱點問題發表演講和進行高端對話,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各行業大咖相繼發表了主題演講,提出了發展人工智慧的重要性。
  • 發布 | 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積極推動AI國際合作
    作為重要智庫成果發布平臺,10月22日上午,2020浦江創新論壇聯合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同濟大學、上汽集團等多家機構發布了《中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報告2020》、《全球前沿技術發展趨勢報告》、《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創新城市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