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四川頻道訊:據成都日報報導,昨日記者從市交委獲悉,結合市民、有關專家等社會各界意見而進行調整的我市《道路交通旅遊標誌「雙語」改造方案》目前已基本敲定最終方案。待有關設計單位根據方案設計出新的版面圖案後,市交委將對道路交通旅遊標誌進行全面清理、規範,整個道路交通旅遊標誌雙語化改造工作有望在11月10日前完成。
改了兩個圖 增加一個圖
昨日,市交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旅遊標誌雙語改造方案在徵求社會意見的過程中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與,其中代表動物主題公園和特指大熊貓繁育基地的兩個圖案最受關注。
結合市民和專家的建議,調整後的方案中,代表動物主題公園的旅遊標誌牌由「大象」變成了「長頸鹿」。有關人士稱,這是考慮到許多地圖上的動物園都是使用「長頸鹿」作為動物園的標誌,這樣可以方便遊客辨認。同時,特指大熊貓繁育基地的大熊貓圖案也進行了調整,將採用與熊貓基地門外兩隻熊貓雕塑相一致的圖案。
另一方面,不少市民還提出,作為成都一大「名片」的金沙遺址也應該有自己特有的標誌,而不是用代表歷史博物館的圖案來表示。最終,從金沙走出來的「太陽神鳥」標誌當仁不讓地成為了特指金沙遺址的標誌圖案。
據介紹,有關設計單位將在近期內設計出這3個經修改、調整的旅遊標誌牌圖案。
中英雙語旅遊景區(點)標識標牌的改造工作有望在11月10日之前完成。屆時,成都將成為西南地區首個按照國標和地方標準統一交通旅遊標誌的城市。
8類景區 8種代表圖案
根據調整後的「雙語」改造方案,我市將在各大景區附近及城區主要道路等處安裝上旅遊景區的雙語標誌牌,標誌牌上將會附有代表相應旅遊景區類別的圖案。調整後的旅遊景區的代表性圖案將有8種,其中除了寺廟觀堂類景區的圖案是按照國家標準確定外,另外7種景區代表圖案都是按照相關標準並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的。
8種景區標誌圖案是:
1、鄉村、花卉類風景區,用大小兩朵花卉表示;
2、山川類風景區,用兩座山峰加一條公路表示;
3、動物主題公園,用長頸鹿圖案表示;
4、大熊貓繁育基地,用熊貓基地兩隻熊貓的雕塑圖案表示;
5、世界遺產類景區,用世界遺產標誌表示;
6、寺廟觀堂類景區,用國標類似圖案表示;
7、歷史博物館,用古鼎圖案表示;
8、金沙遺址,用太陽神鳥圖案表示。
(完)(記者 黃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