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3 07:3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寧
浙江道地中藥材資源豐富,素有中國「東南藥用植物寶庫」的美譽,其中,白朮、白芍、浙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參、筧麥冬、溫鬱金……傳統道地藥材「浙八味」為歷代醫家推薦,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成為我國道地藥材的知名品牌。
根據《浙江省中醫藥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我省將遴選新「浙八味」藥材。
記者從省中醫藥管理局獲悉,近日,我省組織開展了新「浙八味」遴選工作。經各地推薦、社會公眾投票、專家評審、部門聯席會議審定和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了新「浙八味」中藥材培育品種。
那麼,哪八種藥材將代表浙江?它們是——
鐵皮石斛
蘭科植物鐵皮石斛的乾燥莖,加工成螺旋形或彈簧狀的習稱「鐵皮楓鬥」,具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等功效。
我省是鐵皮石斛傳統道地主產區,引領全國產業發展。目前全省種植面積4.2萬畝,產值50億元,佔全國的70%左右。天目山鐵皮石斛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武義鐵皮石斛、雁蕩山鐵皮石斛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產品。
靈芝
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乾燥子實體,具補氣安神、止咳平喘等功效,破壁孢子粉具補氣安神、健脾益肺等功效。
我省是靈芝傳統產區,以赤芝段木栽培為主,龍泉是「中國靈芝核心產區」,目前全省種植面積0.3萬畝,產值15億元左右,佔全國的30%。龍泉靈芝、龍泉靈芝孢子粉等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西紅花
鳶尾科植物番紅花的乾燥柱頭,別名藏紅花。具活血化瘀、涼血解毒、解鬱安神等功效,為藥食兩用名貴中藥材。
我省建德三都鎮是「中國西紅花之鄉」。目前全省種植面積約0.6萬畝,產值2.5億元,約佔全國的50%。目前,「建德西紅花」在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三葉青
葡萄科崖爬藤屬草質藤本,別名金絲吊葫蘆。全草均可入藥,以塊根入藥為主,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痰散結等功效,被譽為「天然抗生素」。
我省是三葉青傳統道地產區,目前全省種植面積0.8萬餘畝,產值約1.5億元。全省山區種植廣、品質好,市場需求量大。
覆盆子
薔薇科懸鉤子屬的藤狀灌木,以掌葉(華東)覆盆子未成熟乾燥果實入藥,屬藥食兩用大宗藥材,具益腎固精縮尿、養肝明目等功效。
我省是覆盆子傳統道地產區,目前全省種植面積7萬多畝,產值4億多元,約佔全國的50%。全省山區種植廣、品質好,目前,淳安覆盆子在申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衢枳殼
芸香科植物常山胡柚的未成熟乾燥果實,又稱「胡柚片」,具理氣寬中、行滯消脹等功效。
衢枳殼是我省地方特色藥材品種,衢州常山、柯城區、衢江區等地為主產區,目前胡柚種植面積約7萬畝,年產衢枳殼萬餘噸,產值達2億多元。常山縣是「中國胡柚之鄉」,常山胡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烏藥
樟科植物烏藥的乾燥塊根,具行氣止痛、溫腎散寒等功效。
我省天台是「中國烏藥之鄉」、道地主產區,天台烏藥品質居全國之最,目前種植面積0.4萬畝,產值0.6億元,佔全國30%左右。天台烏藥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烏藥嫩葉列入新食品原料目錄。
前胡
傘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乾燥根,具降氣化痰、散風清熱等功效。
我省的淳安、麗水等地是前胡傳統道地產區。目前全省種植面積約1.2萬畝,年產量2000餘噸,總產值約1.5億元,佔全國的15%左右。
遴選出的新「浙八味」中藥材培育品種(鐵皮石斛、靈芝、西紅花、覆盆子、三葉青、衢枳殼、烏藥、前胡)具道地性強、臨床療效好、總量規模大、產業化基礎紮實、帶動全省及區域農民增收明顯的特點,對培育我省中藥材產業發展新動能起到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