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熱的7月,走進廣東省光固化先進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看到一位勤奮的學者正在忙碌著,周圍的一切仿佛靜止了,這寧靜而美好的高分子化學世界令他神往而陶醉。
他就是廣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光固化先進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光功能高分子材料和光固化應用技術著名專家劉曉暄。
他有著一串串沉甸甸的學術頭銜,但和劉曉暄教授接觸過的人會發現,他的人格魅力不僅在於突出的學術成就,更在於專注事業的大信仰、謙虛平和的大境界和淡泊名利的大智慧。
名師高徒傳幫帶
讓劉曉暄倍感幸運的是,在求學的道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德高望重的名師。
在本科(大連理工大學,七七級高分子專業)階段,他遇到了他的良師益友蹇錫高院士;1983年初,他在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攻讀光學材料專業碩士研究生,師從幹福熹院士;1995年6月,他在清華大學化學系作訪問學者,師從宋心琦教授;1997年9月,他在中山大學高分子所攻讀博士研究生,師從陳用烈教授。
在劉曉暄的求學經歷中,老一輩科學家對科研事業的專注,以及所擁有淵博的學識和獨立的人格,在不同的求學階段對他今後在高分子材料科學領域的發展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導作用。
劉曉暄難忘師恩:「如果沒有優良的學科傳統,沒有各位導師的言傳身教,就沒有我今天的學術成就。」
教學科研兩不誤
劉曉暄已有34年的大學教齡,作為在職的資深教授,曾多年擔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系主任、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二級學科)博士點(含碩士點)的學科帶頭人。
劉曉暄以珠三角經濟區為實踐平臺,提出了以理論基礎紮實、技能嫻熟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特色,將高分子專業建設成為「立足廣東,影響港澳,輻射全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示範專業。由於在教學上的突出業績和良好師德,劉曉暄榮獲了廣東工業大學2013—2014年度教學優秀一等獎和2014—2015年度優秀教師稱號。
劉曉暄同時承擔了廣東省級重點教研項目「研究生示範課程」的建設,已與科學出版社籤約,組織團隊教師正在撰寫兩部專著:《高分子化學原理與光固化技術》和《氮氧自由基化學及活性光聚合》。
「我將在兩部專著中總結30多年教學經驗和理論基礎,並將加入高分子光化學領域最新的科研前沿與成果,便於研究生掌握最新的科研動態。」劉曉暄說。
目前,因為劉曉暄在業界擁有著良好的聲譽,他已擔任中國化學會會員、廣東省材料學會理事、廣東省複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感光學會輻射固化專業委員會理事、學術委員等重要職務。
同時,他還是國際學術期刊:Polym Chem., 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Analyst; eXPRESS Polym. Lett., J. Appl. Polym. Sci.等的特約審稿人。以及北美輻射固化技術協會(RadTech North USA)、英國皇家化學會(RSC)和美國納米學會(ANS)的國際會員。
由於多年來主要從事高分子光化學、光聚合動力學,光固化技術的研發。劉曉暄先後主持國家和省(部)級產學研重大(重點)項目22項,企業研發項目11項。在研經費超過800萬元。
勤奮耕耘、開拓進取的作風和精神,讓劉曉暄一路向前,已在J Membr Sci,Polym Chem,J Polym Sci, Part A Polym Chem, Polym Int和 Prog Org Caot等重要學術刊物及全國和國際重要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127(其中SCI收錄31篇,EI收錄27篇)。
他在光誘導氮氧自由基偶合反應(NCR)和光點擊化學(Click Reaction)製備多功能新型聚合物取得突破,引起國際學術界關注(見Chemical Reviews(化學評論),2016)。曾獲省部級科技鑑定成果2項和汕頭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二),榮獲「科學中國人(2015)年度人物」殊榮。
產學研結合典範
在業界,劉曉暄堪稱產學研結合的典範。
由他主持的廣東省光固化先進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5年通過認證。在水性UV樹脂和3D列印光敏樹脂等光固化技術領域已獲得多件授權發明專利並已實施產業化推廣,已申請發明專利15件,已獲授權8件。
「為突破國外在3D列印耗材領域的壟斷地位,我正主持2項省部級重大專項(獲政府資助500萬元),主攻3D列印耗材——光敏樹脂的研發及產業化,從分子設計和構效關係出發製備出膨脹型、超支化和彈性體等新型光敏樹脂,力圖使產品具有列印精度、造型實用、兼具力學性能的3D列印耗材新產品。該項研究正與企業產學研合作,現已取得了突破性的前期成果。」劉曉暄說。
桃李芬芳滿天下
自2000年至今,劉曉暄已先後培養了近80名研究生。在弟子眼裡,他不僅僅是導師,更是長輩、朋友。
「我收到的最珍貴的禮物就是學生成長的消息。」劉曉暄欣喜地說,2015年9月,世界頂尖科學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英)和Science Signaling(美)等發表了他的碩士生李源培博士關於抗癌新藥和納米智能膠囊的論文,並得到了100多家世界主流媒體的評論與報導。
他的另一個碩士生解令海教授,是南京郵電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在有機電子及器件研究領域取得了卓越的科研成果。
「在已畢業的研究生中,多數人都在從事光固化領域的技術研發,已有多人在世界五百強企業:如阿克蘇諾貝爾、3M、長興等任技術高管(或總監)等職務。」劉曉暄深情地說,家父劉伶是東北師大中文系的教授,教書育人是我一生鍾愛的事業,也算是子承父業吧。
劉曉暄在作為廣東省教學名師候選人時寫給了學生這樣的寄語:「逝者如斯夫,30多年的教學生涯鑄就了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光榮與尊嚴,同時我也在不斷地鞭策自己,用自身的勤奮和努力來證明:作為一名教師和學者,最重要的是人民教師的職業道德、科學素養和知識分子的社會良知。」
「以真知、真言、真情與學生共舞!」——這就是劉曉暄對教過的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承諾。(侯曉敏)
(責任編輯:羅伯特)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