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極緩衝層材料大突破!臺科大化工系榮譽講座教授廖德章團隊,研發創新高分子材料,改變材料特性,創新發表單一材料就能同時應用於陰、陽電極,可提升太陽能電池發電與OLED發光效率,並有助於簡化製程、降低成本,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能源與環境科學》是由英國皇家化學學會發起的國際期刊,內容涵蓋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化學工程等面向,尤其,在能源、環境科學、化學工程三個領域的排名更是居各期刊之冠,在國際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臺科大化工系榮譽講座教授廖德章、臺科大化工系教授戴龑,與臺科大博士生章強、王瑋婷,以及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Michael Zharnikov合作共同發表,這是首次開發出同時能於陰、陽電極使用的電極緩衝層材料,創新的做法能夠應用在太陽能電池發電、發光二極體(OLED)上,將有助於促進太陽能及行動裝置軟板的發展。
廖德章表示,電極緩衝層為有機光電元件,是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的關鍵結構,可連接陰、陽電極與有機半導體,緩衝層材料可增進有機光電元件的性能。以往科學家必須尋找兩種不同材料,使用兩種不同材料分別做為一個光電元件的陰、陽極緩衝層,不僅增加材料成本,也使元件在大量製造過程中更為複雜。
臺科大研究團隊則首次提出創新概念,開發一種新穎共聚的高分子材料,同一種材料就可分別作為陰極及陽極緩衝層。這個新穎高分子材料已成功應用於高效能有機混成鈣鈦礦(Perovskite)太陽能電池、有機高分子太陽能電池及有機發光二極體中(OLED),作為元件陰、陽極緩衝層。研究成果除發表於國際頂級期刊外,亦已獲得臺灣及美國專利。
臺科大研究團隊表示,陰陽極是不同極性,一般來說需要用不同材料的緩衝層才能分別傳導,但團隊開發出創新的高分子材料,以溶劑改變材料特性,使其具有親水、疏水兩種特性,由疏水面導電洞,親水面導電子。單一材料就能作為電極緩衝層,將有助於簡化太陽能電池的製程,進而降低成本。
臺科大的研究成果有助於簡化太陽能電池及OLED的製程,進而降低製造成本並且提升效率,對於未來太陽能源的發展、智慧型手機、平板、穿戴式裝置等OLED軟板開發應用,都將產生正向的影響。
(旺報)
深天馬量產6英寸以上全面屏/TCL研發OLED次代技術擬超車韓廠
京東方用事實告訴我們:京東方並不只是一家AMOLED公司
三星:為何寧願減產OLED面板也不願降價銷售?三星要在電信設備領域有所作為
MWC2018:京東方/天馬/維信諾等面板廠商攜眾多全球首發產品閃耀亮相
OLED電視越來越便宜 液晶電視到底還值不值得買?
OLED遭遇全面性危機 LGD調整事業策略引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