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製程可望降低多接面太陽能成本

2021-02-15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CPIA

目前市面上太陽能板轉換效率大多落在20%左右,當然也不是沒有更高效率的面板,只不過這些太陽能板因為製造困難,成本非常高昂。對此,美國科學家已透過全新的製程,或許能降低高效率多接面太陽能電池(multi-junction cell)的成本。

多接面太陽能板是由不同能隙的半導體組成,就某方面來說就是個串疊型太陽能電池,像是先前德國夫朗和斐協會太陽能研究所就將矽電池與三五族的砷化鎵、磷化銦鎵結合,這類太陽能板可吸收的光譜能量較廣,轉換效率相當高,最高紀錄曾達到45%,但多接面太陽能電池的結構非常複雜,不同材料會有不同的結構,相當考驗電荷傳輸與收集,各層間流通的電流都得保持一致,避免電流損耗。

通常多接面太陽能結構從底部到頂層分別為:基板、底部電池胞、穿隧二極體、頂部電池胞與抗反射層。科學家為了順利傳輸電荷,會在不同層之間打造隧道結(tunnel junction),透過量子穿隧效應(quantum tunnelling effect)導通層與層之間的電流,這也進一步提高成本與建造難易度。

對此,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NC State University)團隊已開發出更簡單的電池製造方法,在該實驗中,透過在矽晶太陽能電池上直接堆棧砷化鎵太陽能電池,並利用金屬間的鑑結來結合太陽能電池中不同的材料。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電機工程系名譽教授Salah Bedair表示,銦是一切的關鍵,團隊在電池的金屬接面附上銦薄膜,這種金屬在常溫常壓下容易鑑結,因此團隊能透過機械堆棧跟電性聯接來結合兩種材料,最終製成太陽能電池。

團隊認為,透過該製造方法,科學家將能善加利用現有的技術與太陽能電池,不需要再開發全新的電池。Bedair指出,太陽能電池製造商最佳化現有製程或產品後,或許就能提高製造多接面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進一步降低成本。

來源:同花順財經

相關焦點

  • 新製程可望降低多接面太陽能成本 未來高效率電池將更普及
    目前市面上太陽能板轉換效率大多落在20%左右,當然也不是沒有更高效率的面板,只不過這些太陽能板因為製造困難,成本非常高昂。對此,美國科學家已透過全新的製程,或許能降低高效率多接面太陽能電池(multi-junction cell)的成本。
  • ALD製程可望成為64層以上3D NAND Flash解決方案
    垂直通道填充金屬系3D NAND Flash朝64層以上垂直堆疊發展的關鍵課題之一,原子層沉積(Atomic Layer Deposition;ALD)製程可於高深寬比(High Aspect Ratio)垂直通道中,大面積形成均勻性薄膜,且具備良好的階梯覆蓋性(Step Coverage),故適用於更多層3D NAND Flash垂直通道填充金屬
  • 韓國降低太陽能成本的路線圖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政府宣布了一項計劃,以幫助光伏產業到2030年將太陽能電池板的成本從約0.23美元/瓦降低到0.10美元/瓦。該計劃還旨在使組件效率在下一個十年末時達到24%左右——多結電池最高可達35%。韓國貿易、工業和能源部(MOTIE)公布了一項計劃,以幫助光伏產業進一步降低太陽能電池組件技術的成本並提高產品效率。
  • 新材料 讓太陽能電池效率更高、壽命更長、成本更低
    ,可使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壽命延長,成本降低。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轉化為電能,但是其效率僅有20%。剩餘的能量,大部分都轉化為熱能,實際上損害了太陽能電池。目前,來自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們,研發和測試了一種可以冷卻太陽能電池的新材料,在加利福尼亞冬日裡可降低13攝氏度。
  • 臺科大創新高分子材料降低太陽能電池及OLED成本
    臺科大化工系榮譽講座教授廖德章團隊,研發創新高分子材料,改變材料特性,創新發表單一材料就能同時應用於陰、陽電極,可提升太陽能電池發電與OLED發光效率,並有助於簡化製程、降低成本,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能源與環境科學》(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 太陽電池電極材料改用銅電鍍 可望降低5%至7%成本
    太陽電池電極材料改用銅電鍍 可望降低5%至7%成本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目前市面上晶矽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平均約20%至21%,一般大多使用網版印刷的銀導電膠當作電極材料,約佔太陽能電池成本的12%至14%,且容易隨著貴金屬價格而波動。
  • 臺科大創新高分子材料 降低太陽能電池及OLED成本
    廖德章表示,電極緩衝層為有機光電元件,是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的關鍵結構,可連接陰、陽電極與有機半導體,緩衝層材料可增進有機光電元件的效能。以往科學家必須尋找兩種不同材料,使用兩種不同材料分別做為一個光電元件的陰、陽極緩衝層,不僅增加材料成本,也使元件在大量製造過程中更為複雜。
  • 夏普轉向研究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以降低生產成本
    據海外媒體報導,夏普(Sharp Corp.)已開始研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希望第2世代的太陽能電池能大幅降低生產成本,並助公司在充滿競爭的市場上取得先機。因為目前主流的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其模塊光電轉換效率已達約15%。  為與全球太陽能電池的主流市場抗衡,Sharp 計劃於明年春天,在大阪堺市開廠生產薄膜太陽能電池。目前該種太陽能電池可產生1kwh的電力,約需成本45日元,約比目前家用電費貴1倍。  Sharp 計劃首先以薄膜模塊將成本降一半,在2020年前,使成本降為14日元,至2030年降為 7日元。
  • 成本低、效率高、汙染低 新製程有效助力太陽能產業
    太陽能板上的銅跟銀線是提高導電量的秘訣,然而以目前的技術來說,有些需要先經過高汙染的製程,實在不怎麼環保,而現在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已研發出成本低、效率又高的製造方法,將助力「綠化」太陽能產業。
  • 普尼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試成功 降低光伏發電成本
    搜狐財經訊  搜狐財經從2010年中國杭州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獲悉,國內首條轉換率高達21.1%的薄膜太陽能電池中試調試成功,這一轉換率是建立在比所有太陽能電池更低成本的基礎上。  「本次中試線調試成功標誌著普尼在產業化方面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ABB大幅降低光伏發電投資成本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ABB支持歐洲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過渡,為西班牙最大的新太陽能發電廠提供智能電力系統。電源管理的數位化正在降低採用可再生能源的門檻,這是ABB電氣化「零排放使命」的關鍵要素。ABB的新一代800V交流光伏系統解決方案降低了硬體成本,提高了太陽能項目的可行性。」解決方案的核心是ABB的Ekip UP智能電能單元。該設備使設施變得智能和互聯,同時提高了這些長期資產的成本效益。高度可複製的解決方案減少了對其他斷路器,布線和組裝工作的需求,從而將資本投資成本降低了多達70%。
  • 新創企業正開發太陽能材料新技術 能降低一半成本
    隨著太陽能發電技術的成熟雖然能效越來越高,但其成本仍然略顯昂貴。
  • 瑞薩電子推出新型SiGe:C異質接面電晶體
    瑞薩電子推出新型SiGe:C異質接面電晶體 —— 為無線區域網路及相關應用提供業界最高水平的低噪聲效能 作者:時間:2011-09-27來源:電子產品世界收藏
  • 單矽長晶技術降低太陽能電池成本
    來自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NIMS)與九州島大學(Kyushu University)攜手組成的一支研究團隊最近開發出一種新的晶矽(mono silicon)鑄造方法,能以更低成本為太陽能電池生長高質量的單晶矽
  • 為鈣鈦礦太陽能開闢新道路 全新太陽能轉換效率可達66%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的路途困難重重,其中一項難題便是太陽能材料沒法吸收全部的光,有一部分的光能會以熱的形式損失,進而降低性能,對此,最近美國科學家透過添加有機化合物材料,成功吸收並轉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生的熱,最高轉換效率有機會從33% 突破到66%。
  • 日企推出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新材料成本降一半
    Tateyama Kagaku Industry Co.已研發出一種用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DSSC)正極的新材料,除可取代目前價昂白金(價格為1/ 100)而使太陽能電池成本降低一半之外,也擁有適用彎曲表面的優點。
  • 微導公司RIE設備金剛線多晶黑矽試製一次成功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光伏領域,一項新技術的應用無非看兩點:效率提升和成本下降。從成本角度來看,大規模應用金剛線切割是晶體矽光伏的大勢所趨,金剛線切多晶切割效率可提升20%-40%,切割成本可降低20%。此外,還具有表面損傷少、潔淨度高、幾何參數優、機械不良率低等特點,切割過程也更加環保,品質控制更加優秀。
  • 美科學家發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反摻雜」技術可降低生產成本
    美國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發現了一種新的「反摻雜」工藝,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出更好的設備。他們用這種方法製造了一個效率為17.8%的微型模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以支持大規模生產。北卡羅來納大學(UNC)的科學家說,其中一個問題是鈣鈦礦經歷的退火(加熱和緩慢冷卻)過程。許多製造過程耗時過長,成為大規模生產的一大瓶頸。
  • 築夢新徵程,光伏再出發!OFweek 2020太陽能光伏產業大會成功舉辦
    劉付炯:HJT電池是降本增效「良藥」光伏進入平價時代,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發電效率,也就是降本增效,對於企業跟行業發展都非常重要,這也是未來光伏企業的發展方向。經過杜邦的大規模量產後,其成本和價格都已經得到了下降,而且透明背板對比雙玻組件,減少了一個面,總成本得到降低,而且不受今年光伏玻璃價格上升的印象,價格降低主要因為自身成本的下降。
  • 降低成本新技術,釩酸鍶(鈣)製造透明導電新材料
    強關聯金屬製作新材料,有望解決智慧型手機高門檻。 最小的手機成本一直都是各大商家的追求,但是技術的改進並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特別是電池方面,幾十年來一直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因此各個廠商都將心思放在研發更省電、成本更低的材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