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電池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國家電網就沒用了

2020-07-05 五舒探索

科學家正努力研究突破電池技術,目標是研究出革命性的新型電池。

革命性電池主要有三種:

一個就是核能電池,真正的核能應用是核聚變。可控核聚變不會產生任何的汙染,而且非常穩定,一旦有了核聚變電池,那能量是巨大的,一小節核能電池就可以供一棟超高大樓持續用電一天。

未來,電池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國家電網就沒用了

另一個就是無線充電技術電池,無線充電是目前為止最接近可用的一門技術,充電的原理有點和手機信號和我們使用的wifi性質一樣。供電的信號如果能夠覆蓋整個城市,那麼電池就可以邊用邊充電,根本就不需要充電器的存在。這個技術目前已經有初步的應用,是未來用不了多久就可能實現的技術。

未來,電池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國家電網就沒用了

最後一種對於現在來說有點太科幻和遙遠,那就是反物質電池,反物質是非常強大的能量,遠超核能,一旦未來人類掌握了反物質技術,應用到電池上,這種電池的強大會超出我們的想像,有可能那時候,普通的飛船也只需要一節小小的反物質電池就可以在宇宙中任意航行。

未來,電池技術取得革命性突破,國家電網就沒用了

以上三種電池,只要有一種電池技術成熟,那麼手機、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高鐵、地鐵、磁懸浮列車、家庭、工廠……所有用電的場所,只需要電池供電就能搞定一切,再也不用擔心待機時間、續航裡程、停電斷電這些煩心事,到時候,國家電網也不需要了,馬路兩邊的電線桿可以撥光了,空中凌亂的電線可以消失了,連大氣汙染都沒有了,世界將變得異常整潔、純淨,美麗。一個全新的人類社會到來了。

相關焦點

  • 國家電網: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取得突破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突破羅雲鵬 何炳勳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3日介紹,該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介紹,廢舊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方式容易產生廢液、廢氣,無法有效分離有價值的組分,且對拆解地生態系統及居民健康存在威脅。據了解,太陽能電池板的使用壽命為20年至30年,預測到2050年,中國廢棄光伏組件將達2000萬噸左右。
  • 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突破
    中新社西寧1月3日電 (羅雲鵬 何炳勳)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3日介紹,該公司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板回收技術研究取得新突破,實現廢棄太陽能電池板規模化、低能耗、低成本資源化處理和回收利用,對促進新能源發電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意義。資料圖:光伏發電園區。
  • 高安全性水系鋅基電池應用於國家電網光儲能系統
    打開APP 高安全性水系鋅基電池應用於國家電網光儲能系統 佚名 發表於 2020-06-10 14:26:44 鋰離子電池儲電能力高
  • 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取得重大突破
    羅雲鵬 攝中新網西寧3月10日電 (羅雲鵬何炳勳蔣玲)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10日披露,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取得重大突破,已研發資源化回收裝置,並提出新型環保電池板資源化回收工藝,具有完全自主產權。
  • 超導技術與智能電網相結合 無敵的存在
    對於如此巨大的可再生能源高比例接入的超級電網,保障電網安全穩定性和運行可靠性、降低網絡損耗等是我國未來電網發展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如果其能夠在未來電網中得到廣泛應用,將產生革命性影響,對於促進新能源變革具有重大意義。 中科院電工研究所嚴陸光院士說,超導電力技術將迎來第三個發展階段,其核心是實現超導技術的實際應用,但需要重點在高溫超導物理機制、提高高溫超導體臨界溫度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新概念太陽能電池有革命性突破
    新概念太陽能電池有革命性突破發表於:2012-08-22 00:00:00 來源:TüV南德 作者:王林索比光伏網訊:TüV南德意志集團(TüV SüD)光伏部門全球主管Robert Puto指出,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太陽能因其巨大的發展潛力脫穎而出
  • 未來的電池技術會有哪些重大突破?反物質電池強大到你無法想像
    但是,很多革命性的科技並不是你努力拼搏和花費時間就可以成功的,有時候一個革命性技術的突破往往只是一道靈感,這一道靈感不出現,你再怎麼努力和付出都不會有成果。人類近百年來的發展為什麼能夠如此之快,關鍵的原因就是出現了像愛因斯坦,牛頓等這些偉大的科學家,他們的很多研究都是靈光一閃就出現了。
  • 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技術取得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程一兵專家團隊在兩項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勇教授介紹說,程一兵團隊研製開發的5cmx5cm塑料基板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8月8日在國家光伏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獲得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1.4%的結果,超過日本東芝公司於9月25日宣布的5cmx5cm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10.5%的光電轉換效率。程一兵團隊在10cmx10cm玻璃基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也取得突破
  • 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備選電池:國內鋰空氣電池取得突破
    目前的電池技術或多或少存在著對環境不友好的成分,具有一定的安全隱患。並且相對於目前技術的發展,尤其的顯得現在電池容量小。所以開發更安全環保,成本更低,蓄電量更大的電池體系一直是電池研製的熱點,也是替代當前電池體系的新一代電池的要求。鋰空氣電池,顧名思義,是以金屬鋰作為陽極,以空氣作為陰極的一種電池技術。鋰空氣電池由於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即蓄電量而備受關注。
  • 鈉離子電池:電動車的未來新趨勢,技術新突破!
    導讀:目前鈉離子電池的性能仍比鋰電池落後約20年。原因是研究人員在過去十多年間只專注於開發性能更強的鋰。 電動車使用的鋰電池價格昂貴,這是造成電動車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如今電池技術有望實現突破!
  • 革命性突破,新能源汽車發展中的核心技術盤點
    電池技術 Battery近年來電池技術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世界各國都在加大對電池技術的投資。目前,電池領域中,不同類別的電池正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中發揮優勢。電池技術的飛速發展也加快了全球能源轉型的步伐。
  • 長江汽車實現太陽能儲能電池技術突破 成為G20峰會「黑馬」
    據悉長江汽車在太陽能儲能技術方面也實現突破,進一步與峰會環保理念相吻合。位於杭州的五龍集團長江汽車核心工廠,是全國最大的太陽能光伏工廠,充分利用太陽能發電,降低能源消耗。此外,五龍在太陽能儲能電池方面的研發也不斷取得新的進展,如果成功研發投入使用,將引領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動力革命。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圖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來源:Medium)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產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
  • 國家電網未來5年將投6200億建特高壓智能電網
    圖為我國未來特高壓電網一環網規劃。(圖片來源:資料圖)  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張正陵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特高壓(UHV)智能電網對內地電力發展是必須的,未來五年國家電網將投入6200億元人民幣,建設20條特高壓線路,以將西南的水電和西北的風電傳輸至中國東部。發展特高壓電網不僅是技術革新,還實現遠距離運輸,解決中國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且能改善當前中東部面臨的嚴峻環境壓力。
  • 美國華人科學家鋁電池研究取得突破
    美國華人科學家鋁電池研究取得突破 2015-04-07 新華網 馬丹 【字體:大研究報告顯示,為測試鋁電池安全性,研究人員在電池上鑽孔,電池沒有爆炸燃燒,並仍能運行一段時間。  除了高安全性,採用新技術的鋁電池在性能方面也有重要突破。比如,鋁電池只需1分鐘左右就完成超快充電。在試驗中,鋁電池經過7500多個充電、放電周期,電容量並沒有損失。相比之下,其他研究機構的鋁電池在經過約100個周期後通常無法再用,而鋰電池也只能經受約1000個周期。
  • 廣州能源所海洋波浪能發電技術取得突破
    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在實施知識創新工程中,以國家戰略需求和國民經濟建設為價值取向,進一步凝練科技目標,大力加強「三性」研究,開展一系列的創新性科研工作。最近在海洋波浪能發電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使研製的波能裝置能將海洋的隨機波浪能轉換為用戶可以直接使用的、穩定的電力。從而為大規模地利用海洋能開闢了新的途徑。
  • 鈦陰極電池技術的突破可促進未來電池的可持續發展
    打開APP 鈦陰極電池技術的突破可促進未來電池的可持續發展 微鋰電 發表於 2020-04-23 15:30:23 一直以來,鋰離子電池的生產材料——鋰和鈷的開採存在著一些爭議,替代的化學材料是許多從事儲能研究機構研究的重點。鈉離子和鉀離子電池都具有代替鋰的潛力,而鈦是研究替代陰極中鈷的材料之一。但人們對鈦的研究興趣其實較為有限,因為鈦的潛力很低,限制了電池的容量。儘管市面上已有鈦酸鋰電池,但因為能量密度較低等原因始終佔據很少的市場份額。
  • 含分布式電源電網儲能技術綜述
    峰會上業界已經取得的共識是:儲能正是從根本上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接入問題的最有效途徑,通過儲能系統來彌補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缺陷,從而實現可再生能源電力平滑併入電網[2]。儲能技術的應用前景廣闊,並有望得到國家大力支持,科技部發布了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把儲能作為戰略必爭領域。儲能技術將為改變現有的電網發展模式提供了可能,未來有望大範圍應用。
  • 談鋰離子電池在電網儲能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現在,鋰離子電池的應用卻不勝枚舉。在輪船上以前並沒有這樣的電池組,但是現在我們卻可以看到1~5MWh的電池組。無人水下航行器、礦用卡車和巴士使用的電池組最大達到了350kWh的,而真正的超大電池組是用在地面固定設備上的那些。鋰離子電池在發展中國家市場份額的擴大具有乘數效應。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產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