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臭大姐」的椿象是一種常見昆蟲,雌蟲通常會在樹葉上一次產下約30個蟲卵,而一個卵塊中的卵會在短時間內同步孵化出幼蟲。日本一項新研究發現了它們在孵化時保持同步的機制。
日本京都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發現如果椿象蟲卵集中在一起,在卵塊中的第一個蟲卵孵化後,其他蟲卵會很快同步孵化;而如果將卵塊中的蟲卵分開,這些蟲卵全部孵化就需要更長時間。
研究人員用雷射都卜勒測振儀測量了蟲卵孵化破殼時的振動,發現第一個蟲卵孵化破殼時會產生僅有0.003秒的極短脈衝振動,這種振動能迅速傳遍整個卵塊,其他蟲卵隨之同步孵化。
對於彼此分離且即將孵化的蟲卵,如果人為製造這種振動並將其傳播給這些蟲卵,它們同步孵化的比例也會大幅增加。
研究人員說,這是首次發現讓蟲卵同步孵化的這種簡單而巧妙的機制,他們期待在其他物種中也探索類似機制,並由此發現防控某些有害昆蟲的方法。
相關論文信息:DOI:https://doi.org/10.1016/j.cub.2018.11.024
(資訊來源:2019.1.3 新華社 華義、科學網)
看介紹覺得這是一項對昆蟲生態很有意思的研究,由於來源並沒有提供配圖,於是點擊進入文末提供的網絡地址,下載到原論文裡的部分配圖和視頻,對於其研究有個形象感性的認識,有興趣了解更為詳細的內容闡述可以自行前往看看原論文。
《當代生物學》網站發表論文的截圖
論文中的配圖之一。
椿象卵塊一起孵化破殼而出的視頻截圖
椿象卵塊同步孵化的情形,卵真得好漂亮,似葡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