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粒子物理追求全球化方向

2020-11-26 人民網

新的歐洲粒子物理計劃提出了未來直線對撞機的國際化合作路線。圖片來源:KEK

更新後的歐洲粒子物理計劃,或許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球化的方向。

歐洲粒子物理計劃曾經僅為歐洲的物理學家提供研究方向;而5月30日出臺的更新後的歐洲粒子物理計劃,或許為該領域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全球化的方向。

更新後的計劃建立在2006年制定的原始戰略的基礎上。可以預見的是,它的首要側重點是充分開發全球最大的原子加速器——位於瑞士日內瓦附近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2010年,LHC開始收集數據,去年探測到科學家孜孜不倦追求的希格斯玻色子——這種粒子對於解釋為什麼其他基本粒子具有質量這一問題至關重要。

有所側重

更重要的是,更新後的戰略首次明確指出,歐洲願意加入其他大型項目的研究,即使這些項目位於北美或是亞洲。CERN總幹事Rolf-Dieter Heuer說:「一旦它們有一個明確的計劃,歐洲願意參與其他地區的研究項目。」Heuer也是歐洲戰略集團的成員,該組織負責制定更新後的計劃。

更新後的計劃可能造成巨大的影響。最近,有一些小型的實驗和粒子物理學家的課題集中在3個龐大的項目上。第一個項目是LHC,研究人員計劃將該項目持續到2030年,希望發現其他的新粒子。第二個項目是近十幾年來,科學家一直希望建造一臺30公裡長的國際直線對撞機(ILC)。ILC是一臺超高能量的正負電子對撞機,讓物理學家有能力深入研究LHC新發現的任何一種粒子。第三個項目是科學家致力於開展一個比現有實驗規模更大的研究。中微子是一種極難被探測到的粒子,該實驗旨在研究3種類型的中微子如何從一種類型轉變成另一種類型——通常稱為中微子振蕩,這將有助於解釋宇宙中的物質數量為何遠遠超過反物質。

但是由誰來建造美國研究人員一直想「據為己有」的ILC項目,物理學家們尚未達成一致。2008年,美國能源部(DOE)表示無法負擔該項目50%的資金份額——約為70億美元。之後,許多科學家認為,CERN是建造該設施的合適選址。然而去年,日本官方表達了對開展該項目的興趣——2011年日本東北部海嘯重建基金中的一部分資金將被用於ILC項目。中微子物理學方面的研究則更加迷霧重重:日本、歐洲及美國的物理學家都希望開展大型的中微子實驗。

更新後的歐洲粒子物理計劃中的兩部分內容或許能夠理清這些情況。關於直線對撞機,文件中提到:「日本粒子物理學界希望在日本啟動ILC項目的舉措是大受歡迎的。歐洲期待日本方面的提案,以討論歐洲如何參與其中的事宜。」關於中微子物理學,文件中提到:「歐洲應該探索在美國和日本實施的長基線中微子項目中成為主要參與方的可能性。」

歡迎合作

有意參與國外項目的理念,有助於探索出粒子物理學更廣泛的全球性方案。人們可以設想,把領域內各個信息點連接起來,例如,日本建造了ILC,美國開展了大型中微子實驗。當然,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人敢擔保,日本政府真的能拿出數十億美元,投資ILC項目。

然而,更新後的戰略無異於為美國科學家的長基線中微子實驗(LBNE)計劃打了一針強心劑。LBNE實驗將利用3.4萬噸液態氬——儲存在南達科他州裡德附近廢棄的霍姆斯特克礦地下1480米處——探測從1300公裡外的伊利諾州巴達維亞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發出的中微子束。

然而,2012年3月,DOE表示,很難為這項實驗計劃提供19億美元的經費,進而要求以更低的成本開展該實驗。紐約州阿普頓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兼LBNE合作項目共同發言人Milind Diwan說,物理學家目前計劃在霍姆斯特克礦表面,建造由1萬噸液態氬構成的探測器,總花費為8.67億美元。為了使實驗能順利進行,探測器必須建造在地下以避免宇宙射線的幹擾。目前,LBNE的研究人員和費米實驗室的官員正在尋求其他國家對該項目的出資。

歐洲的參與以及隨之而來的資源,使LBNE成為世界級的開拓性實驗。然而,LBNE的研究人員可能仍覺得自己陷在困境中。Heuer說,只有在美國承諾開展第一流實驗的前提下,歐洲才願意參與其中。主動權掌握在美國手中。Diwan認為:「LBNE要想成為世界頂級的項目,意味著它要建立於在地下建造實驗設施的想法上。歐洲希望美國這次作出點舉世矚目的成績。如果這是個處在衰退中的、所獲投資甚少的實驗,歐洲不會選擇參與。歐洲希望美國承擔起這一領域的研究重任。」

背景連結

粒子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產生高速帶電粒子的裝置,是探索原子核和粒子的性質、內部結構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工具,在工農業生產、醫療衛生、科學技術等方面也都有重要而廣泛的實際應用。目前主要有以下幾類粒子加速器。

同步加速器:它的主導磁場是隨時間改變的,以保證帶電粒子在恆定軌道上迴旋。為此,磁鐵做成環形的,可使磁鐵重量減輕。加速電場是交變的,其頻率隨著帶電粒子迴旋頻率的改變而改變,以保證諧振加速。同步加速器既能加速電子,稱為電子同步加速器;又能用於加速質子,稱為質子同步加速器或同步穩相加速器。用於加速重離子的同步加速器,顧名思義應稱為重離子同步加速器。

回旋加速器:又稱為微波回旋加速器,專門用於加速電子。這一類型的加速器中,軸向磁場是均勻的,加速電場的頻率也是恆定的,而所不同的是讓加速間隙位於磁極的一端,電子的軌道為一系列與加速間隙中心線相切的圓。電子每迴旋一圈,就被加速一次,只要迴旋周期等於加速電壓周期的整數倍,就有可能進行諧振加速。電子回旋加速器的能量都不是很高,最大的也不過幾十兆電子伏特,束流強度為30~120微安,大多數用於醫療和射線劑量學等方面。

環形加速器:被加速的粒子以一定的能量在一圓形結構裡運動,粒子運行的圓形軌道是由磁偶極所控制。和直線加速器不一樣,環形加速器的結構可以持續地將粒子加速,粒子會重複經過圓形軌道上的同一點,但是粒子的能量會以同步輻射方式發散出去。

直線加速器:帶電粒子在直線中加速,運行到加速器的末端。較低能量的加速器例如陰極射線管及X光產生器,使用有約數千伏特直流電壓(DC)差的一對電極板。在X光產生器中,靶本身就是其中一個電極。(實習生 段歆涔)

來源: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歐洲加速器戰略更新引領高能物理進入新時代
    2020年,歐洲粒子物理戰略(ESPPU)的更新,將這個領域的探索方向深入到了整個21世紀。經過兩年的討論和協商,ESPPU確定電子——正電子希格斯粒子工廠是繼LHC之後最優先考慮的對撞機方案。這個機器將在一個更加純淨的環境下使各種基本粒子與希格斯玻色子進行碰撞,系統研究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並形成一系列持續的研究項目,包括暗物質的成分和關於中微子的難題。
  • 中科院高能所:歐洲最新粒子物理戰略路線與環形對撞機設想一致
    中新社北京6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獲悉,歐洲核子中心(CERN)理事會當地時間19日全票通過歐洲粒子物理2020戰略,其確定基於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希格斯(Higgs)工廠」是「優先級最高的未來對撞機項目」,並期望建設能量儘可能高的質子對撞機的路線圖
  • 楊振寧為什麼說高能物理的研究方向錯了?太費錢?
    楊振寧為什麼說高能物理的研究方向錯了? 自始至終,楊振寧都不建議我們將研究的重點放在高能物理這個方向,即便這麼多年的時間過去了,楊振寧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也沒有改變自己的意見。數百億美元的資金不如用在其他研究領域,尤其是那些可能是未來發展方向的領域。
  • 世界最大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重啟 尋找神秘粒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歐核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相關部門負責人博爾德裡(Frédérick Bordry)昨天在瑞士調控中心發出這樣一條推特,在經歷兩年停機維護、加固升級及數月重啟準備後,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當天正式開啟第二階段運行,物理學家們又開始新一輪的尋找神秘粒子之旅。
  • 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撞出新粒子
    新華網倫敦12月22日電(記者黃堃)英國伯明罕大學22日發布公告說,該校研究人員在對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最近獲得的實驗數據進行分析時發現了名為
  • 第一屆李政道研究所粒子物理暑期學校
    第一屆李政道研究所粒子物理暑期學校將於2020年7月6-11日在上海交大閔行校區舉行,採用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向高年級本科生和低年級研究生介紹粒子物理研究的現狀和前沿、展望粒子物理的未來。
  • 高能物理粒子對撞機是個啥
    一部數萬字的網文,充滿了學術名詞,跨越了近兩百年的物理、高能物理發展進程,可以說是一篇經典的、深入淺出的入門級的高能物理教科書了,毫無疑問是位專業人士和團隊的嘔心瀝血之作。那麼到底文中所爭論的核心的粒子加速器到底是個啥呢,高能物理到底研究什麼呢。這個的確很高深莫測。簡單的說,我們想知道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比如,分子是有什麼組成的,原子內部是什麼?
  • 歐洲公布了未來的高能加速器戰略規劃
    2020年6月19日,經過兩年的討論和審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他們已經更新了在全球粒子物理領域內指導歐洲粒子物理學未來發展的戰略。戰略強調了粒子物理學的繼續發展對整個科學的影響,以及相關的技術、社會和人力資本等問題。
  • 誰來拯救「玩不起」的高能物理 光纖雷射點亮未來粒子加速器
    在不斷發展的高能物理隧道的盡頭,光還會是光嗎?該領域對更強大加速器的追求正在與社會為其支付費用的意願相衝突。 高額投入帶來困境 瑞典日內瓦附近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中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擁有27公裡長的圓形隧道,探測器和教堂差不多大,其費用有將近100億美元。
  • 「上帝粒子」獲諾貝爾物理獎 臺灣團隊有功
    「上帝粒子」獲諾貝爾物理獎 臺灣團隊有功   中新網10月9日電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研究團隊去年利用大強子對撞機(LHC)實驗觀測,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粒子存在的證據,成為英國物理學家希格斯和比利時學者恩格勒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關鍵
  • 為什麼說粒子物理標準模型存在巨大缺陷?
    粒子物理標準模型作為現代物理學的最高成就,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無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當今世界各種粒子加速器中,粒子之間的碰撞行為都在標準模型的預測之中。粒子加速器越強大,實驗值和理論值越接近。那麼,什麼是粒子物理標準模型?這套理論是如何創立的?它有多強大?在自然界中,無論力的作用是怎樣的,從根本上都可以歸咎為四種基本力:主宰天體的引力、主宰帶電粒子的電磁力、主宰原子核的強核力和弱核力。
  • 歐洲將地下粒子對撞機與大型強子對撞機相連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們公布了一種周長為100公裡的大型粒子加速器的藍圖,該加速器將被用於以前所未有的細節研究希格斯玻色子,並探索新的物理學。今天,為未來的圓形對撞機(FCC)發布了概念設計報告。FCC是一種地下粒子對撞機,將與日內瓦附近現有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相連。
  • 歐洲將建「超級對撞機」?王貽芳:就看誰能搶先
    當地時間6月19日,作為世界粒子物理的中心,歐洲核子中心(CERN)的理事會全票通過了《歐洲粒子物理2020戰略》。該戰略提出,基於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希格斯(Higgs)工廠」是「優先級最高的未來對撞機項目」,並期望建設能量儘可能高的質子對撞機。
  • 地下「粒子物理王國」:製造迷你版宇宙大爆炸(圖)
    這裡——歐洲原子能研究中心,聚集著世界頂尖科學家,他們因發現「上帝粒子」,從而重新定義了宇宙與人類。這裡,藉助大型強子對撞機,這一現世界最大、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隨時在上演實驗室微縮版「宇宙大爆炸」。質量的起源是什麼?為什麼微小粒子擁有質量,而其它一些粒子卻沒有這種「待遇」?對於這些宇宙之謎,人類從來沒有放棄探索。
  • 歐洲證明「上帝粒子」存在 或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歐洲核子中心(CERN)昨日公布來自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重要數據,顯示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存在的強有力證據。  中國社科院專家上午接受法晚記者採訪時稱,這一數據就好似我們用收音機收到了「上帝粒子」的信號,未來一年之內,將很有可能發現這一粒子,解釋宇宙初創之謎。
  • 粒子物理前途迷惘?推進物理前沿,方可探求未知領域
    即使我們已經探索了一切可探索的方向,對科學依舊是一知半解。雖然大型強子碰撞型加速器(以下簡稱LHC)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並在本世紀初建立了標準模型,我們已知的粒子總數也只是佔了整個宇宙能量的5%。我們不知道暗物質是什麼,但是間接證據是壓倒性的,暗能量也一樣。
  • 中國粒子物理理論界的一面旗幟—新聞—科學網
    ——追憶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戴元本
  • 科學家探索宇宙起源 尋找最小的粒子
    在CERN,也就是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工作的物理學家正在埋頭研究像反物質、暗物質,以及宇宙如何運行等問題。這臺機器看起來像一艘太空船,而它就像太空船一樣,正在幫助科學家前往他們從沒有去過的地方,以追求破解科學迄今無法解釋的:宇宙的起源。
  • 探訪「上帝粒子」發現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重離子注入器 《參考消息》駐日內瓦記者 王昭 劉洋報導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位於瑞士和法國兩國邊境,從日內瓦市中心駕車不過20分鐘車程。CERN不僅是著名情景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男主角「謝爾頓」、「萊納德」
  • 歐洲批准最強粒子對撞機計劃,造價210億歐元,耗資引爭議
    曉查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今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批准一份新文件:計劃在瑞士日內瓦地下隧道中建造一個長達100公裡的圓形超級對撞機,以推動高能物理學的前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