熠耀夜螢飛 千載有餘情 螢火蟲是古代受寵的「詩蟲」

2020-11-24 浙江在線

100多張照片合成的螢火蟲飛行軌跡。張海華攝

草葉上的螢火蟲。張可航手繪

  如果說燕子、大雁、鶺鴒等鳥兒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鳥」,那麼螢火蟲就是受寵的「詩蟲」,在自《詩經》以來的兩三千年的古典詩歌長河中,這些在夜空中提著「小燈籠」的飛蟲曾無數次被詩人們詠唱,其形象熠熠生輝,令人陶醉。

  熠燿宵行,伊可懷也

  螢火蟲第一次「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在偉大的《詩經》中。《詩·豳風·東山》是一首感人的抒情詩,也是一首典型的博物詩。其大意是說,出徵三年的男人終於踏上還鄉之旅,一路上,細雨濛濛,他思緒萬千,想像家園已荒蕪、妻子在悲嘆……詩中說: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果臝之實,亦施於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戶。町畽鹿場,熠燿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懷也。

  光在這一節中,詩人就用了多種動植物,竭力描寫家舍敗落、冷清的模樣。由於生僻字太多,有必要先解釋一下名詞:果臝(luǒ),是一種葫蘆科植物;伊威,是一種小蟲,又稱鼠婦、西瓜蟲,喜陰暗潮溼的地方;蠨蛸(xiāo shāo),則是一種長腳蜘蛛。町疃(tǐng tuǎn),則是指田舍旁空地,禽獸踐踏的地方。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藤蔓在屋宇下蔓延,小蟲在陰溼的室內亂爬,蜘蛛在久閉的門戶上結網,野鹿在屋旁空地上踐踏,到了晚上,則是「熠燿宵行」,點點微光在漆黑的夜空中閃爍……

  不過,歷代注家對「熠燿宵行」的具體含義還是有不同看法。分歧之所在,主要是:這四個字所描述的到底是螢火蟲還是磷火?

  從我所讀到的約10種關於《詩經》的名家注釋來看,多數人認為,「熠燿」(燿,同「耀」)是形容光亮、鮮明的樣子,而「宵行」則是指螢火蟲。也有人認為,「宵行」是指磷火,即所謂「鬼火」。

  宋代大儒朱熹則說:「宵行,蟲名,如蠶,夜行,喉下有光如螢也。」從描述來看,這裡的「宵行」實際上是指螢火蟲的幼蟲。螢火蟲幼蟲的體長通常明顯長於成蟲,也會發光,不過發光的位置應該是如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所說,是「尾後有光」,而非「喉下有光」。

  當代胡淼在其所著《詩經的科學解讀》中認為,「宵行」是指螢火蟲。螢火在夜空中的明滅不定狀,在古人眼裡,一如從屍骨逸出的磷質物於野外自燃所形成的「鬼火」,令迷信者見之毛骨悚然。

  儘管三年未歸的故園已如此荒涼,但詩人還是說「不可畏也,伊可懷也」,畢竟這是自己的家鄉,永遠讓人牽腸掛肚。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

  《豳風·東山》一詩中,下文還有「倉庚於飛,熠燿其羽」之句,則「熠燿」原本是形容詞無疑。但實際上,《詩經》時代以後的很多詩人,老早就拿它來借代螢火蟲了。

  日本人岡元鳳所著《毛詩品物圖考》,因圖解《詩經》名物而著名。此書引西晉張華《勵志詩》「涼風振落,熠燿宵流」句,來證明「是熠燿之為螢也」。也就是說,張華的詩句就是用「熠燿」來代指螢火蟲的微光。

  此後,類似用法屢見不鮮。如唐代元稹的長詩《江邊四十韻》中有句云:「濩落貧甘守,荒涼穢盡包。斷簾飛熠燿,當戶網蠨蛸。」這裡也是在竭力描寫荒涼敗落之境,其中「熠燿」、「蠨蛸」直接化用於《豳風·東山》。

  宋代蘇軾《秋懷二首·其一》中說:「露冷梧葉脫,孤眠無安枝。熠燿亦求偶,高屋飛相追。」詩中體現的是孤寂悽涼的心境。這裡的「熠燿」,非常明確是指在夜空中閃爍求偶的螢火蟲。可見,受《詩經》影響,在很多古代詩人看來,「熠燿夜飛」已經成為一種代表荒寂的意象。

  螢火蟲的生存環境也加深了這種荒寂感覺。古人認為「季夏之月……腐草為螢」(《禮記·月令》),即螢火蟲是由腐草變化而生的。現代人當然都知道,事實不可能是這樣。螢火蟲喜歡棲息在草木繁茂、較為溼潤的地方。古人看到螢火蟲經常在陰溼的草叢中出沒,就以為它們是腐草所化,這在詩中也多有體現。如唐朝杜甫《螢火》詩云: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陽飛。未足臨書卷,時能點客衣。隨風隔幔小,帶雨傍林微。十月清霜重,飄零何處歸。

  這裡的「敢」,是「豈敢,不敢」之意。有人認為這首詩借詠螢火蟲而諷刺宦官;也有人認為就是一首普通的感嘆人生的詠物詩。

  南宋釋文珦亦有《螢火》詩云:

  爾質非天賦,唯從腐草出。細微曾未覺,變化亦難明。自照光寧遠,群飛體更輕。空教徵戍歸,容易動離情。

  以上兩首同題詩,實際上都是在借螢火蟲「從腐草出」而喻其出身卑微。

  微螢不自知時晚,猶抱餘光照水飛

  如果說從「熠燿宵行」到「唯從腐草出」,反映的是中國古典詩歌中關於螢火蟲的意象體現為「荒、寂、溼」這三字,那麼接下來還有一個字,應當是「涼」,即「秋涼」之涼。

  現在,絕大多數人把螢火蟲跟夏夜緊密聯繫在一起。其實,秋天有螢火蟲是很正常的。就我讀到的古詩而言,關於秋夕螢火的詩句,明顯多於夏天。如初唐詩人王績的《秋夜喜遇王處士》:

  北場芸藿罷,東皋刈黍歸。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大詩人杜甫還寫過一首《見螢火》:

  巫山秋夜螢火飛,簾疏巧入坐人衣。忽驚屋裡琴書冷,復亂簷邊星宿稀。卻繞井闌添個個,偶經花蕊弄輝輝。滄江白髮愁看汝,來歲如今歸未歸。

  如果說,王績因為在秋月螢飛之夜見到朋友而欣喜,那麼同樣在秋夜見到螢火蟲,杜甫卻有了悲秋思歸之意。

  中晚唐詩人賈島早年曾為僧,他的詩中多有禪境,如《夏夜登南樓》:

  水岸寒樓帶月躋,夏林初見嶽陽溪。

  一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

  題目明明寫的是夏夜,第三句卻語氣一轉,說「一點新螢報秋信,不知何處是菩提」,一股微涼清寂的氣息便飄了過來。

  南宋詩人周紫芝的《秋晚二絕·其二》:

  月向寒林欲上時,露從秋後已沾衣。微螢不自知時晚,猶抱餘光照水飛。

  又是「露沾衣」,又是「照水飛」,水的元素的加入,使得秋涼的意味更濃了。

  秋風放螢苑,春草鬥雞臺

  螢火蟲的暗夜流光之美,畢竟讓人嘆賞。因此,螢火蟲在中國古詩中所代表的意象,還必須再加上一個字:美。如晚唐詩人周繇的《詠螢》:

  熠熠與娟娟,池塘竹樹邊;亂飛同曳火,成聚卻無煙。

  微雨灑不滅,輕風吹欲燃;舊曾書案上,頻把作囊懸。

  這首詩點出了螢火蟲的典型棲息環境(「池塘竹樹邊」),也把群飛閃爍求偶的特性描述得很形象。最後兩句,用的是大家熟悉的晉代車胤(yìn)「囊螢夜讀」的典故。

  再看另外一位晚唐詩人羅鄴的《螢二首·其一》:

  水殿清風玉戶開,飛光千點去還來;

  無風無月長門夜,偏到牖前照綠苔。

  這首詩意境優美,氣象開闊,「照綠苔」三字更讓人感受到螢光相映的色彩之美。

  好了,不再舉例了,因為實在舉不完。

  如今,隨著以溼地為代表的螢火蟲棲息地環境的破壞,人們想要在野外觀賞螢火蟲,已越來越難了。一些無良商家為了營造「螢火蟲之夜」以賺錢,不惜濫捕螢火蟲,然後拿到公園中放飛,結果造成蟲屍遍地的可悲場景。

  說起來,這種人造的「螢火蟲之夜」,其始作俑者,最著名的當屬隋煬帝。據史載,這位喜歡逸遊的皇帝曾「徵求螢火,得數斛,夜出遊山放之,光遍巖谷」。唐代杜牧《揚州三首·其二》中有「秋風放螢苑,春草鬥雞臺」句,說的就是隋煬帝命人亂抓螢火蟲以放飛的荒唐事。

  以上,拉拉扯扯說了那麼多關於螢火蟲與古詩的故事,也該收尾了。但忽然又想起清代詩人查慎行的《舟夜書所見》: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看,暗夜河上一點孤光,也可散作無數晶晶亮的小星星,真美。願這閃閃微光,不僅愉悅我們的眼,更能點亮我們的心,讓我們懂得珍惜與保護自然之美。 


相關焦點

  • 贛州:螢火蟲一閃一閃「飛」進城 網上俏銷讓人歡喜讓人憂
    「有種蟲兒真奇怪,一盞燈籠隨身帶,黑夜點燈滿天飛,像星閃閃真可愛。」這則謎語說的便是螢火蟲。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這些原本在山村閃耀著浪漫光茫的小精靈,卻一閃一閃「飛」進各大都市,成為城裡人的新寵。七夕情人節來臨之際,象徵浪漫溫馨的螢火蟲在網上銷售更是火爆。7月29日,記者對此現象進行了調查採訪。
  • 螢火蟲 慢慢飛 壽命短 你可知
    「螢火蟲,慢慢飛;夏夜裡,風輕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讓螢火蟲給你一點光;燃燒小小的身影在夜晚,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短暫的生命,努力的發光……」小時候的歌謠,依然在耳邊迴響。  日前,杭州景區「放飛螢火蟲」事件引人關注,原本打算4個晚上放飛3萬隻螢火蟲,遊客卻發現並沒有從玻璃桶中飛出,引發遊客不滿導致打砸事件發生。
  • 當螢火蟲飛入芒花,憂鬱的洋蔥:「我很重要……」(深度好文)
    我們回過頭去,原來是我們家的狗互相追逐著跑進前面那一片芒花地,棲在芒花裡無數的螢火蟲霍然飛起,滿天星星點點,襯著在月光下波浪一樣搖曳的芒花,真是美極了。我再回頭,看到那時才三十歲的母親,臉上流露出欣悅之情,在星空下,我深深覺得母親是那麼美麗。於是那一夜,我們坐在母親的身旁,看螢火蟲一一飛入芒花地,最後,只剩下一片寧靜優雅的芒花輕輕搖動。
  • 看到螢火蟲一閃一閃 感覺自己像飛在太空
    最後一堂課,是這個夏天的「壓軸版」,我們請小朋友去江洋畈公園,一起過「螢火蟲之夜」。 周三晚上去之前,江洋畈公園工作人員,反覆給小朋友們打「預防針「:看螢火蟲要碰運氣,不能打包票一定能看到哦。這麼說,其實是怕萬一小朋友看不到會很失望。 結果,真的看到了!別說小朋友們,連陪著去的家長們都連連說驚喜。有個小姑娘激動地說,看到螢火蟲一閃一閃,感覺就像飛在太空裡。
  • 鄉愁鄉情|夜晚,一隻只螢火蟲在飛「原創」
    在那深藍色的夜空裡,一隻只螢火蟲在飛翔。風輕輕地刮,一絲絲的,涼涼的,在草叢中飄浮。草,正在興旺。碧綠的草葉和莖,起勁生長,顯現碧綠和蒼勁。一些花正在開放,大的,小的,一簌一簌的,燦爛開放。你看,那黃黃的野菊花,一叢叢的;那紅紅的步步高的花朵,鱗次櫛比;還有那些不知名的野花,深深淺淺的藍花,高潔亮麗的白花,都在默默的開放。
  • 中山公園近半螢火蟲死亡 將每周調5千隻救場
    「怎麼感覺發光的螢火蟲好像比第一天少了? 」昨天晚上,在青島中山公園歡動世界湖心島岸邊,青島市民張敏又帶著女兒來看螢火蟲,她發現螢火蟲發光的面積少了。記者從歡動世界獲悉,經過初步的清點,有近半的螢火蟲死亡。專家表示螢火蟲本身的壽命就很短,再加閃光燈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對於如此大面積的死亡是在計劃之內的。
  • 冷知識科普 | 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今天的話題是:為什麼螢火蟲會發光?                                                 螢火蟲是一種神奇美麗的昆蟲,喜歡在夜晚飛行,它尾巴上的小燈,好像是與繁星爭明。夏天的夜晚,灌木叢間、草叢裡,有時可以見到一盞盞飛動的小「燈」。如果抓住它一看,發現它不過是一隻不顯眼的小昆蟲:螢火蟲。
  • 懷念螢火蟲
    ,夏夜裡夏夜裡風輕吹,怕黑的孩子安心睡吧,讓螢火蟲給你一點光,燃燒小小的身影在夜晚,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有一種濃濃的鄉間味道,隨著歌曲的旋律,那夏日黃昏後的螢火蟲也一閃一閃地飛到了我的童年。老遠就見那一個個亮晶晶的小精靈在鄉間小道旁、草叢中、池塘邊飛舞穿梭,那晶晶閃閃,飄忽不定,輕盈悠遊,忽高忽低,忽前忽後的小精靈就是螢火蟲,它們在微風蕩蕩的夏夜裡輕輕的舞蹈,輕輕的歌唱著。  它們的光比不過路燈,但發出的卻是天使般的光芒,指引這我們跑來跑去的目標。它們飛到東,我們也追到東;它們飛到西,我也追到西;它們往上飛,我們就跳起來;它們飛入草叢,我們就撲向叢中。
  • 昔日震撼的"燈籠聚會"不復存在 青浦螢火蟲陷"滅絕危機"
    東方網6月6日消息:據《i時代報》報導,前天晚上記者來到本市知名螢火蟲觀賞地青浦區岑卜村,往年群星閃爍的美景已不復存在,零星的螢火蟲在夜色中顯得孤獨。據資深環保志願者反映,岑卜村螢火蟲近年來連年銳減,當晚觀測量僅為前年同期的約十分之一。專家認為已陷入「滅絕漩渦」,如不加以保護,該處螢火蟲種群五六年後恐將滅絕。
  • 《螢火蟲之墓》:尤憶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描寫戰爭的動畫片是有的,但是像《螢火蟲之墓》這樣讓人痛心的真的不多見。片中並沒有太多對戰爭的描述,只是通過時不時響起的轟炸警報、遍地的廢墟和屍體來提醒觀眾這是個殘酷的戰爭年代。想到《螢火蟲之墓》,就想起那催人斷腸的兄妹之情,筆未動,淚先行。
  • 螢火蟲為什麼閃閃發光? 螢火蟲發光的小秘密
    螢火蟲為什麼閃閃發光? 螢火蟲發光的小秘密時間:2017-07-27 13:29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螢火蟲為什麼閃閃發光? 螢火蟲發光的小秘密 夏天的黃昏,人們常常可以看到,螢火蟲三三兩兩在樹叢中、小河邊,飛來飛去,時隱時現。
  • 《暖暖閱讀》《螢火蟲》——低年級親子閱讀第六十一期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閱讀是最美麗的風景 碰上了一隻在草叢中遊蕩的螢火蟲。螢火蟲屁股上一閃一閃的亮光讓小青蛙產生了強烈的興趣。
  • 夏夜裡發光的小精靈——螢火蟲
    (圖源:sciencenews.org) 程江華編譯 「徂暑初殘夜,飛螢遍曲塘」 「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 …… 古代有不少描寫螢火蟲的優美詩句,夏季的夜晚,我們總能看到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小小螢光。
  • 杭州雲棲竹徑螢火蟲剛走紅 就快被人抓光了
    關注螢火蟲很久了,「當一個地方的螢火蟲沒有了,那就是沒有了,因為螢火蟲不會遷徙,所以,一個地方螢火蟲一旦消失,那就相當於滅絕。」Rae所說的圖片,是指網友近期在新西湖十景的雲棲竹徑中,利用7張照片堆棧而成的夜幕竹林間成群螢火蟲漫天飛舞的唯美照片。但讓她遺憾的是,不僅現實中的螢火蟲沒那麼多,更重要的是還有不少人在捕捉本就為數不多的螢火蟲。
  • 雲棲竹徑的螢火蟲火了沒幾天就快被人抓光了
    網友Rae就發朋友圈說:晚上又去找螢火蟲了,沒有圖片裡的那麼多,零星的幾隻,途中遇到幾個打著手電的,兩個逮螢火蟲的,兩個拿螢光棒拍螢火蟲的……  Rae說,關注螢火蟲很久了,「當一個地方的螢火蟲沒有了,那就是沒有了,因為螢火蟲不會遷徙,所以,一個地方的螢火蟲一旦消失,那就相當於滅絕。」她呼籲:請大家對大自然的生命好一些。
  • 螢光微冷:浩渺文化長河,螢火蟲詩歌拾貝
    在沒有電燈照明遙遠年代,長夜顯得格外漫長,在凝重的夜色中,看到星星點點,若隱若現的螢火蟲,古代先民必定喜出望外乃至心生敬畏,故而編織出許多動人的神話傳說。文人墨客更是為此怦然心動,寫下許多動人詩篇。 文人墨客留下許多描寫螢火的傳神詩句:「疏篁一徑,流螢幾點,飛來又去」,只十來個字,便把竹林小路上螢火蟲飛動的流光寫得活靈活現。北朝文壇宗師庾信的「露泣連珠下,螢飄碎火流」,以「碎火流」形容時斷時續的飛螢流光,逼真傳神;此外「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天星」;「夜久語聲寂,螢於佛面飛,半窗聞夜雨,四壁掛僧衣」;「月生河影帶,螄疏星。
  • 中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被飛進城市的流螢可能活不過3天
    根據付新華的介紹,這些展覽使用的螢火蟲從數萬隻到數十萬隻不等。一家環保機構估計,江西一場為期44天的螢火蟲商業展,每天至少損失3000多隻螢火蟲。44天下來,將會產生超過13萬隻螢火蟲屍體。去年一年,螢火蟲展在全國20多個省市舉辦了100多場。  這種對螢火蟲生命的消耗,看展覽的人多數並不知道。  在新聞畫面中,展覽現場「人比蟲多」。
  • 螢火蟲發光是為了照明嗎?
    夏日的夜晚,野外的草地間,總能看到一閃一閃的小亮光在空中飛來飛去,為靜謐的夜空增添了一顆顆「流星」。關於螢火蟲的文學作品很多,蟋蟀君在蟋蟀童書旗下的原版雜誌Spider中也看到了一首關於螢火蟲的韻律小詩。螢火蟲雖然會發光,但是卻無法照亮自己讀書的地方,那怎麼辦?互相照明唄,我看書的時候你照亮我,你看書的時候我照亮你,大家一起借光讀書。
  • 拍天台山螢火蟲贏千元大獎
    同心卡旅遊達人 大鬍子司機 每年的4月至10月是天台山螢火蟲活躍的季節,每到夜晚,景區裡17種螢火蟲翩翩起舞,為廣大遊客營造童話般的浪漫世界。今年5月,天台山景區將舉辦第四屆高山螢舞節系列活動,如夜遊天台賞流螢、「螢光」飛舞體驗之旅、螢火蟲攝影大賽、螢火蟲網絡博文大賽、昆蟲知識科普講座等一系列活動,讓更多人認識螢火蟲、了解螢火蟲。 據悉,天台山景區為提升旅遊基礎設施條件,改善旅遊服務形象,現已對「小九寨「步道進行了全面升級,並將此作為景區示範性遊線進行打造。
  • 男子跋涉上萬公裡保護螢火蟲 在深山為其築洞房
    追逐寒冬裡的螢火蟲 他在深山為它們築「洞房」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輕。與高叔先的遇見,是每一隻螢火蟲的良緣。他與螢火蟲的故事,猶如跌進愛河的男女,猝不及防,情難自禁。1深夜探密蛛網旁救下一隻扁螢大雪(節氣),入夜的邛崍山脈,山林溫度驟降,寒氣逼人。高叔先依舊不改每日的習慣,信步山中的密林,追尋山中的點點螢光。門口遇到村支書,問他,「哪裡去?」「看螢火蟲」,「這幾天哪裡來的螢火蟲喲!」「有的,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