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如何驗證量子晶片是否正確計算

2020-12-04 量子認知

當前,量子計算技術正在飛速發展。量子計算用的量子晶片使用稱為「量子位」的執行計算,這些量子位可以表示對應於經典二進位位的兩個狀態(0或1)或兩個狀態的「量子疊加」。獨特的疊加狀態可以使量子計算機解決經典計算機無法解決的問題。

在量子計算技術中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驗證所進行的量子計算是否正確,這個關於量子驗證的任務變得至關重要,是邁向實用量子計算的重要一步。

最近,由麻省理工學院、谷歌和幾個量子計算技術創新公司組成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穎的方法來驗證量子處理器何時能夠準確執行複雜計算。他們在定製系統(如下圖所示)上驗證了他們的方法,該系統能夠捕獲光子晶片(photonic chip)計算出眾所周知的難題的精確度。這一技術為驗證廣泛種類的量子系統提供了重要工具。這一最新研究成果發表在剛出的一期《自然物理學》雜誌上。

在過去的幾年中,研究人員已開始開發包含大約50至100量子位的「噪聲中級量子」(NISQ)晶片。這體現「量子優勢」,意味著NISQ晶片可以解決傳統計算機難以處理的某些算法。但是,驗證晶片是否按預期執行操作會非常低效。晶片的輸出看起來可能完全是隨機的,因此需要很長時間來模擬步驟以確定一切是否按計劃進行。

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新穎的協議,可以有效地驗證NISQ晶片已經執行了所有正確的量子操作。他們在定製量子光子晶片上運行的一個非常困難的量子問題上驗證了其協議。

研究人員實質上是將量子電路生成的輸出量子狀態追溯到已知的輸入狀態。這樣做可以揭示對輸入執行了哪些電路操作以產生輸出。這些操作應始終與研究人員編寫的程序匹配。如果不是這樣,研究人員可以使用這些信息來確定晶片上哪裡出了問題。

新協議的核心是「可變量子解採樣」,是一種「分而治之」的處理方法,它將輸出量子狀態分解為多個塊。不是一次完成整個過程,而是花了較長時間一步一步地進行。這樣能夠分解問題,從而有效地處理。為此,研究人員從神經網絡(通過多層計算解決問題的方法)中汲取了靈感,構建了一個新穎的「量子神經網絡」(QNN),其中每一層代表一組量子運算。

為運行QNN,他們使用傳統的矽製造技術來構建一個2 x 5毫米NISQ晶片,該晶片具有170多個控制參數,這些可調電路組件使操縱光子路徑更加容易。成對的光子從外部組件以特定的波長生成,並注入到晶片中。光子穿過晶片的移相器(它們會改變光子的路徑)相互幹擾。這將產生一個隨機的量子輸出狀態,該狀態表示在計算過程中將發生的情況。輸出由一組外部光電探測器傳感器測量。

該輸出將發送到QNN。第一層使用複雜的優化技術來挖掘嘈雜的輸出,以查明所有加在一起的單個光子的籤名。然後,它「解擾」該組中的單個光子,以識別哪些電路操作將其返回到其已知的輸入狀態。這些操作應與任務的電路特定設計完全匹配。所有後續層都進行相同的計算-從等式中刪除任何以前未加密的光子-直到所有光子都未加密。

例如,假設輸入處理器的量子位的輸入狀態全為零,NISQ晶片對量子位執行一堆操作,以生成大量的、看似隨機變化的數字作為輸出。輸出數量將一直處於量子疊加狀態,因此會不斷變化。QNN選擇該大量數量的塊。然後,逐層確定哪些操作將每個量子位還原回其輸入狀態零。如果有任何操作與原始計劃的操作不同,則說明出現了問題。研究人員可以檢查預期輸出與輸入狀態之間的不匹配情況,並使用該信息來調整電路設計。

在實驗中,研究小組成功運行了一項流行的計算任務,該任務用於證明量子優勢,稱為「玻色子採樣」,通常在光子晶片上執行。在模擬實驗中,移相器和其他光學組件將操縱一組輸入光子並將其轉換為輸出光子的不同量子疊加。最終,任務是計算某個輸入狀態與某個輸出狀態匹配的概率。從本質上講,這是一些概率分布的樣本。

但是由於光子的不可預測的行為,經典計算機幾乎不可能計算這些樣本。從理論上講,NISQ晶片可以相當快地計算它們。但是,由於NISQ操作和任務本身的複雜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方法可以快速、輕鬆地進行驗證。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能夠在其自定義NISQ晶片上「解採樣」遇到玻色子採樣問題的兩個光子-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傳統的驗證方法。

該方法是為量子驗證目的而設計的,但它也可以幫助捕獲有用的物理性質。例如,某些分子在激發時會振動,然後基於這些振動發出光子。通過將這些光子注入光子晶片,解擾技術可用於發現有關那些分子的量子動力學的信息,以幫助進行生物工程分子設計。它也可以用來解擾攜帶量子信息的光子,這些量子信息通過湍流空間或材料而積累了噪聲。

參考資料:Jacques Carolan et al. Variational quantum unsampling on a quantum photonic processor, Nature Physics (2020).

相關焦點

  • 如何驗證量子晶片的計算是否正確?科學家想出了一種「分而治之」的...
    在向實際量子計算邁進的過程中,來自MIT、谷歌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系統,可以驗證量子晶片何時能夠準確執行傳統計算機無法完成的複雜計算
  • MIT發布「黑科技」,可驗證量子晶片的計算是否正確
    一種新的方法可以確定電路是否正確執行了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複雜操作。為了邁向實用的量子計算,麻省理工學院、谷歌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系統,可以驗證量子晶片何時能夠準確執行傳統計算機無法完成的複雜計算。
  • 驗證量子晶片正確執行複雜計算的新方法
    他們在定製系統(如圖所示)上驗證了他們的方法,該系統能夠捕獲光子晶片(「 PNP」)計算出眾所周知的難題的精確度。圖片來源:Mihika Prabhu一種新的方法可以確定電路是否正確執行了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複雜操作。
  • 碳基晶片與量子晶片誰更強?我國量子計算迎來新進展,或超越谷歌
    甚至還被一些不良商家炒作,導致不少網友對量子概念提出質疑,而量子其實也是真實存在的,而量子作為計算主要是其本身的特性,量子的糾纏性和疊加性,相對於碳基晶片只是提升材料的傳導性,量子晶片的應用應該是目前人類中能操控的量子極限了。
  • 【芯視野】量子計算晶片與傳統晶片有何不同?
    相比於如今火熱的量子通信,神秘的量子測量,量子計算憑藉計算能力上所具有的想像空間,近年來,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爭相布局的前沿科技領域。量子晶片作為量子計算機最核心的部分,是執行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處理的硬體裝置。但由於量子計算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律和屬性,傳統的經典集成電路晶片而言,量子晶片在材料、工藝、設計、製造、封測等方面的要求和實現路徑上都存在一定差異。
  • 中科大、浙大出手量子晶片:一個破紀錄,一個創新了基礎粒子研究
    中國的量子計算機又迎來重要進展。在一周之內,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浙江大學主導的兩支研究團隊分別在《物理評論快報》和 Science 上發表了其在量子計算上的最新研究。兩個研究的重點並不相同,但都採用了高量子比特晶片作為基礎物理研究課題的實驗平臺,顯示了中國作為量子計算第一梯隊的實力。
  • 英特爾詳解計算趨勢: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神經擬態計算如何提升性能?
    面對數位化、雲化的未來世界,底層的計算平臺正發生變革,全球科技巨頭們都爭相布局下一個十年的計算能力。12月4日,英特爾在2020年英特爾研究院開放日上,公布了集成光電、神經擬態計算、量子計算、保密計算、機器編程等前沿計算技術的最新進展並進行解析。近日英特爾首席架構師Raja Koduri談道,英特爾的目標是讓每個人都能獲得百億億次級計算。
  • 英特爾詳解計算趨勢:量子計算如何商業化?神經擬態計算如何提升性能?
    面對數位化、雲化的未來世界,底層的計算平臺正發生變革,全球科技巨頭們都爭相布局下一個十年的計算能力。12月4日,英特爾在2020年英特爾研究院開放日上,公布了集成光電、神經擬態計算、量子計算、保密計算、機器編程等前沿計算技術的最新進展並進行解析。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面對較為複雜的計算問題,經典算法需要進行各態遍歷等重複操作,算法的複雜度較高,而量子算法則能較快得到結果,只需少數測量取樣得到計算結果概率即可知道正確結果。主要聚焦在小分子本身的性質功能、穩定性和與病變生物蛋白的反應,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運算模擬,雖然藥企本身都設有計算部,但部分驗證模擬需要同時動用幾萬臺伺服器支撐,在這過程中的把控和管理,都不得不交給專業計算機構完成,這便形成了未來量子計算切入的市場。
  • 英特爾公布量子計算低溫控制晶片,與谷歌和 IBM 差異化競爭
    Horse Ridge 為什麼重要 一直以來,在實現量子計算機功能、激發其潛力的競賽中,研究人員更關注量子比特的製造,構建了測試晶片,以證明少數以疊加態量子比特強大的能力。
  • 「芯視野」量子計算晶片與傳統晶片有何不同?
    但由於量子計算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律和屬性,傳統的經典集成電路晶片而言,量子晶片在材料、工藝、設計、製造、封測等方面的要求和實現路徑上都存在一定差異。因為當晶片集成比特數達到數千個以後,按照現有的模式,用室溫電子學控制設備控制每一個比特幾乎不可能實現,需要將比特的控制部分和量子晶片集成,能夠達到這個目標的唯一技術是超導電子學。目前超導電子學技術還處在非常基礎的階段,實際應用非常少,如何與量子晶片集成更是有待研究的全新課題。
  • 金融工程的未來,量子計算
    2019年,IBM說服西班牙的Caixa銀行在兩個具體的案例中測試量子計算的貢獻。為了實現這一概念驗證(POC),Caixa銀行的研發部門在真實數據的基礎上構建了兩個虛擬的投資組合。POC的目的是驗證使用量子算法來度量這些投資組合的風險,以及使用量子計算機來運行該算法,是否會改善風險評估過程。
  • 量子計算,巨頭如何布局?
    隨著摩爾定律漸近極限,以後的計算能力的提高只能依靠堆積更多的計算晶片,這將導致更大的能耗。這方面的突破只能依靠量子計算的發展。受滯於摩爾定律的上限、晶片大小的極限、晶片散熱等問題,傳統計算機在執行某些任務時遇到瓶頸,例如:1. 大數因數分解;2. 資料庫隨機搜索。
  • 中國量子計算團隊最新研究進展報告
    研究進展本源量子利用量子計算探索新冠病毒檢測方案新藥研發一直是人類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現代先進計算平臺最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這一重要進展在矽基半導體量子計算研究中,為優化矽基自旋量子比特的讀出、操控以及多比特擴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 量子晶片會是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佳方式嗎?現在量子晶片進展如何
    【量子晶片會不會是我們突破光刻機束縛的最主要方式?現在的量子晶片進展如何】從目前來看,我覺得我們聽到的所有突破的內容,很多都是新聞上的。比如之前的中科大和浙大的都採用了高量子比特晶片,並且還通過實驗驗證了24-Qubit量子晶片的正確性;浙大方面,經過多家研究院的合作,合作開發出具有20個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晶片,實現全局糾纏,更是刷新了固態量子器件中生成糾纏態的量子比特數目的世界紀錄。
  • 最大規模光量子晶片誕生,一枚「玻璃片」為量子計算提速
    一個量子計算過程完成,而其中最關鍵的就是這枚「玻璃片」。在燈光下,從某個角度看去,這枚完全透明的「玻璃片」上隱約閃現幾道光譜。原來一平方毫米的「玻璃片」範圍內「雕刻」了幾千個光波導,所以就像光柵一樣呈現為彩色。    這就是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最大規模的光量子晶片。
  • 中國晶片能不能彎道超車,就看量子計算了
    中國在晶片領域長期被「卡脖子」,量子計算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曙光。 2020 年 12 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成功研製出 76 個光子 100 個模式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這也是中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
  • 量子計算,巨頭如何布局?-虎嗅網
    隨著摩爾定律漸近極限,以後的計算能力的提高只能依靠堆積更多的計算晶片,這將導致更大的能耗。這方面的突破只能依靠量子計算的發展。受滯於摩爾定律的上限、晶片大小的極限、晶片散熱等問題,傳統計算機在執行某些任務時遇到瓶頸,例如:1. 大數因數分解;2. 資料庫隨機搜索。
  • 量子計算怎麼投?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面對較為複雜的計算問題,經典算法需要進行各態遍歷等重複操作,算法的複雜度較高,而量子算法則能較快得到結果,只需少數測量取樣得到計算結果概率即可知道正確結果。量子計算機如何應用?Google的研究團隊將專注於量子系統如何幫助建立更準確的模型,以用於從語音識別,網絡搜索到蛋白質摺疊的所有過程。NASA旨在研究量子計算和量子算法對優化空中交通管制,自主性,機器人技術,導航和通信,系統診斷,模式識別以及任務計劃和調度任務的促進作用。USRA將管理合作的科學運作,其中包括通過競爭性選拔程序將20%的計算時間分配給學術界。
  • 量子計算技術的研究現狀與趨勢
    量子計算機是量子信息技術中最有標誌性的顛覆性技術,只有當通用量子計算機獲得廣泛實際應用之時,我們才可斷言人類社會已進入量子技術新時代。量子計算機經典計算機按照摩爾定律迅速發展 每18個月,其運算速度翻一番。 20世紀80年代,物理學家卻提出「摩爾定律是否會終結」這個不受人歡迎的命題,並著手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