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證量子晶片正確執行複雜計算的新方法

2020-09-17 工程學習

麻省理工學院,谷歌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新穎的方法,用於驗證量子處理器何時能夠準確執行傳統計算機無法執行的複雜計算。他們在定製系統(如圖所示)上驗證了他們的方法,該系統能夠捕獲光子晶片(「 PNP」)計算出眾所周知的難題的精確度。圖片來源:Mihika Prabhu

一種新的方法可以確定電路是否正確執行了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複雜操作。

在邁向實用量子計算的一步中,麻省理工學院,谷歌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系統,該系統可以驗證量子晶片何時能夠準確執行傳統計算機無法執行的複雜計算。

量子晶片使用稱為「量子位」的量子位執行計算,量子位可以表示對應於經典二進位位的兩個狀態(0或1)或兩個狀態的「量子疊加」。獨特的疊加狀態可以使量子計算機解決經典計算機幾乎無法解決的問題,從而可能在材料設計,藥物發現和機器學習等領域取得突破。

全面的量子計算機將需要數百萬個量子位,但這還不可行。在過去的幾年中,研究人員已開始開發包含大約50至100量子位的「噪聲中級量子」(NISQ)晶片。這足以證明「量子優勢」,這意味著NISQ晶片可以解決傳統計算機難以處理的某些算法。但是,驗證晶片是否按預期執行操作會非常低效。晶片的輸出看起來可能是完全隨機的,因此需要很長時間來模擬步驟以確定一切是否按計劃進行。

在2020年1月13日發表於《自然物理學》上的一篇論文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新穎的協議,可以有效地驗證NISQ晶片已經執行了所有正確的量子操作。他們在定製量子光子晶片上運行的一個極其困難的量子問題上驗證了其協議。

「隨著工業和學術界的飛速發展,我們已經超越了能勝過傳統機器的量子機器的風口浪尖,量子驗證的任務變得至關重要,」電氣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系博士後第一作者雅克·卡洛蘭(Jacques Carolan)說。 EECS)和電子研究實驗室(RLE)。「我們的技術為驗證多種量子系統提供了重要工具。因為如果我投資數十億美元構建量子晶片,那肯定會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麻省理工學院的EECS和RLE的研究人員以及Google Quantum AI實驗室,Elenion Technologies,Lightmatter和Zapata Computing的研究人員也與Carolan一同加入了論文。

分而治之

研究人員的工作實質上是將量子電路產生的輸出量子狀態追溯到已知的輸入狀態。這樣做可以揭示對輸入執行了哪些電路操作以產生輸出。這些操作應始終與研究人員編寫的程序匹配。如果不是這樣,研究人員可以使用這些信息來確定晶片上哪裡出了問題。

卡羅蘭說,新協議的核心是「可變量子解採樣」,它是一種「分而治之」的方法,它將輸出量子狀態分解為多個塊。「我們不需要一次很長時間地完成全部操作,而是逐層進行這項無擾的工作。這使我們能夠分解問題,以更有效的方式解決它。」 Carolan說。

為此,研究人員從神經網絡(通過多層計算解決問題)中汲取了靈感,構建了一個新穎的「量子神經網絡」(QNN),其中每一層代表一組量子運算。

為了運行QNN,他們使用傳統的矽製造技術來構建一個2×5毫米NISQ晶片,該晶片具有170多個控制參數,這些可調電路組件使操縱光子路徑更加容易。從外部組件以特定的波長生成成對的光子,並將其注入晶片中。光子穿過晶片的移相器(它們會改變光子的路徑)相互幹擾。這將產生一個隨機的量子輸出狀態-表示在計算過程中將發生的情況。輸出由一組外部光電探測器傳感器測量。

該輸出將發送到QNN。第一層使用複雜的優化技術來挖掘嘈雜的輸出,以查明所有加在一起的單個光子的籤名。然後,它「解擾」該組中的單個光子,以識別哪些電路操作將其返回到其已知的輸入狀態。這些操作應與任務的電路特定設計完全匹配。所有後續層都進行相同的計算-從方程式中刪除以前未加密的光子-直到所有光子都未加密。

例如,假設輸入處理器的量子位的輸入狀態全為零。NISQ晶片對量子位執行一堆操作,以生成大量的,看似隨機變化的數字作為輸出。(輸出數將一直處於量子疊加狀態,因此會不斷變化。)QNN選擇該大量數的塊。然後,它逐層確定哪些操作將每個量子位還原回其輸入狀態零。如果有任何操作與原始計劃的操作不同,則說明出現了問題。研究人員可以檢查預期輸出與輸入狀態之間的任何不匹配情況,並使用該信息來調整電路設計。

玻色子「未採樣」

在實驗中,研究小組成功運行了一項流行的計算任務,該任務用於證明量子優勢,稱為「玻色子採樣」,通常在光子晶片上執行。在本練習中,移相器和其他光學組件將操縱一組輸入光子並將其轉換為輸出光子的不同量子疊加。最終,任務是計算某個輸入狀態與某個輸出狀態匹配的概率。從本質上講,這將是一些概率分布的樣本。

但是由於光子的不可預測的行為,經典計算機幾乎不可能計算這些樣本。從理論上講,NISQ晶片可以相當快地計算它們。但是,由於NISQ操作和任務本身的複雜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方法可以快速,輕鬆地進行驗證。

卡洛蘭說:「賦予這些晶片量子計算能力的相同特性幾乎使它們無法驗證。」

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能夠在其定製的NISQ晶片上「解採樣」遇到玻色子採樣問題的兩個光子-並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傳統的驗證方法。

「這是一篇使用非線性量子神經網絡學習黑匣子執行的未知unit運算的出色論文,」 約克大學量子技術專業的計算機科學教授Stefano Pirandola說。「很明顯,該方案對於驗證由量子電路(例如,由NISQ處理器執行)的實際門可能非常有用。從這個角度來看,該方案是未來量子工程師的重要基準測試工具。這個想法明顯地在光子量子晶片上實現了。」

卡羅蘭說,雖然該方法是為量子驗證目的而設計的,但它也可以幫助捕獲有用的物理性質。例如,某些分子在激發時會振動,然後基於這些振動發射光子。通過將這些光子注入光子晶片,Carolan說,解擾技術可用於發現有關那些分子的量子動力學的信息,以幫助生物工程分子設計。它也可以用來解擾攜帶量子信息的光子,這些量子信息通過湍流空間或材料而積累了噪聲。

卡羅蘭說:「夢想是將其應用於物理世界中有趣的問題。」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如何驗證量子晶片是否正確計算
    在量子計算技術中有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就是如何驗證所進行的量子計算是否正確,這個關於量子驗證的任務變得至關重要,是邁向實用量子計算的重要一步。最近,由麻省理工學院、谷歌和幾個量子計算技術創新公司組成的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新穎的方法來驗證量子處理器何時能夠準確執行複雜計算。
  • MIT發布「黑科技」,可驗證量子晶片的計算是否正確
    一種新的方法可以確定電路是否正確執行了傳統計算機無法解決的複雜操作。為了邁向實用的量子計算,麻省理工學院、谷歌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系統,可以驗證量子晶片何時能夠準確執行傳統計算機無法完成的複雜計算。
  • 如何驗證量子晶片的計算是否正確?科學家想出了一種「分而治之」的...
    在向實際量子計算邁進的過程中,來自MIT、谷歌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系統,可以驗證量子晶片何時能夠準確執行傳統計算機無法完成的複雜計算
  • 【芯視野】量子計算晶片與傳統晶片有何不同?
    相比於如今火熱的量子通信,神秘的量子測量,量子計算憑藉計算能力上所具有的想像空間,近年來,成為全球主要國家爭相布局的前沿科技領域。量子晶片作為量子計算機最核心的部分,是執行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處理的硬體裝置。但由於量子計算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律和屬性,傳統的經典集成電路晶片而言,量子晶片在材料、工藝、設計、製造、封測等方面的要求和實現路徑上都存在一定差異。
  • 新技術有助提升光量子晶片計算性能
    中國證券網訊 新華社3月9日消息,中國學者參與的國際團隊8日發表報告說,他們研發的大規模集成矽基納米光量子晶片技術,實現了對高維度光子量子糾纏體系的高精度和普適化量子調控和量子測量。這有助大幅提升相關晶片的計算性能。  儘管量子計算機理論上有眾多突出優勢,但在實現大規模應用前還需解決不少技術難題。
  • 碳基晶片與量子晶片誰更強?我國量子計算迎來新進展,或超越谷歌
    甚至還被一些不良商家炒作,導致不少網友對量子概念提出質疑,而量子其實也是真實存在的,而量子作為計算主要是其本身的特性,量子的糾纏性和疊加性,相對於碳基晶片只是提升材料的傳導性,量子晶片的應用應該是目前人類中能操控的量子極限了。
  • 「芯視野」量子計算晶片與傳統晶片有何不同?
    量子晶片作為量子計算機最核心的部分,是執行量子計算和量子信息處理的硬體裝置。但由於量子計算遵循量子力學的規律和屬性,傳統的經典集成電路晶片而言,量子晶片在材料、工藝、設計、製造、封測等方面的要求和實現路徑上都存在一定差異。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突破,量子技術刷新世界紀錄,其實原理並不複雜
    而研發新材料的半導體晶片迫在眉睫,除了我國正在研發的碳基晶片之外,在量子晶片的研發中,我國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甚至在部分技術領域中已經打破了世界紀錄。量子晶片計算的原理講到量子晶片的工作原理就需要講到量子的基本特性:量子糾纏性和疊加性,那麼什麼是量子的糾纏性和疊加性呢?
  • D-Wave發布下一代量子退火晶片
    今天,量子計算公司D-Wave宣布推出其下一代量子退火器,這是一款利用量子效應解決優化和最小化問題的專用處理器。這款硬體本身並沒有太多驚喜--D-Wave幾個月前就在討論它的細節--但D-Wave與Ars談論了構建一個擁有超過100萬個獨立量子器件的晶片的挑戰。
  • 量子計算將帶來大規模破壞
    有關量子計算機的教程,請觀看以下短片:量子比特的力量在於它們成倍地擴展。一個兩位數的機器允許您一次執行四個計算。一臺三位數的機器可以進行八次計算。一臺四比特的計算機可以同時進行16個計算。到您達到300量子比特時,您已經擁有了一臺可以執行比宇宙中原子更多的「計算」的計算機。這就是為什麼博客TechTarget如此描述量子計算的原因:「開發量子計算機,如果可行的話,將標誌著計算能力的飛躍,遠遠超過了從算盤到現代超級計算機的飛躍,性能提升了數十億倍。
  • 量子計算發展歷程_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 計算部分 - CSDN
    面對較為複雜的計算問題,經典算法需要進行各態遍歷等重複操作,算法的複雜度較高,而量子算法則能較快得到結果,只需少數測量取樣得到計算結果概率即可知道正確結果。m表示量子比特的數目,而d(m)為線路可達的最大深度(已包含錯誤率等其他指標信息)。由於量子體積的測算和驗證較為複雜,IBM的Qiskit量子程序提供了量子體積的測算接口。但是量子體積概念並不是完美無缺,其不足在於:計算時將線路深度和比特位數相等, 整合為正方形。但絕大多數量子算法並不是正方形結構。
  • 我國量子計算新成果!全新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有望實現多量子比特...
    近日,本源量子與中科大郭光燦團隊合作,在利用微波諧振腔耦合與擴展半導體量子比特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實現兩個半導體量子比特與微波諧振腔強耦合,並初步探索了利用片上微波光子耦合多量子比特的半導體量子晶片架構。該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表在國產綜合性旗艦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
  • 照亮未來的離子阱量子計算機
    近年來,量子計算發展突飛猛進,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無論是學術界、產業界還是政府,全世界諸多國家都已經認識到量子計算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並投入了眾多資源來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目前國際上實現量子計算的主流路徑有多個,包括超導量子計算、半導體量子計算、離子阱量子計算、原子量子計算、核自旋量子計算和拓撲量子計算等等。
  • 照亮未來的離子阱量子計算機
    近年來,量子計算發展突飛猛進,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無論是學術界、產業界還是政府,全世界諸多國家都已經認識到量子計算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並投入了眾多資源來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目前國際上實現量子計算的主流路徑有多個,包括超導量子計算、半導體量子計算、離子阱量子計算、原子量子計算、核自旋量子計算和拓撲量子計算等等。
  • 照亮未來:離子阱量子計算機
    無論是學術界、產業界還是政府,全世界諸多國家都已經認識到量子計算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並投入了眾多資源來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目前國際上實現量子計算的主流路徑有多個,包括超導量子計算、半導體量子計算、離子阱量子計算、原子量子計算、核自旋量子計算和拓撲量子計算等等。
  • 量子計算理論專家Scott Aaronson解讀「谷歌實現量子霸權」,你看懂了嗎? | 新智元
    】最近,谷歌聲稱實現 「量子霸權」,打造出第一臺能夠超越當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能力的量子計算機!該計算機能夠在 3 分 20 秒內執行一個計算,而同樣的計算用當今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 Summit 進行,需要約 10000 年。這被認為是量子計算裡程碑式的進展!
  • 一種預測複雜量子系統性質的方法
    儘管世界各地的研究團隊已經設計出許多技術來研究量子系統的特性,但大多數僅在某些情況下才被證明是有效的。加州理工學院的三名研究人員最近推出了一種新方法,該方法可用於通過有限數量的測量來預測複雜量子系統的多種性質。他們的方法,在發表於《自然物理學》上的一篇論文中概述,被發現是高效的,並且可以為研究機器處理量子信息的方式開闢新的可能性。
  • 我國量子晶片迎來重大突破,將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打造量子霸權
    晶片的發展,帶動了整個世界科技的發展,晶片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晶片的誕生讓設備變得越來小,集成度越來越高,計算能力也越來越強。但隨著晶片工藝日新月異的升級,傳統矽材料的晶片已經快要到達瓶頸。目前臺積電的2nm工藝也已經進入研發階段,但受到矽材料特性和設備的限制,2nm或成為矽基晶片的極限,那麼尋找一種新材料的迫在眉睫。
  • 量子計算怎麼投?一文讀懂量子計算的未來
    面對較為複雜的計算問題,經典算法需要進行各態遍歷等重複操作,算法的複雜度較高,而量子算法則能較快得到結果,只需少數測量取樣得到計算結果概率即可知道正確結果。m表示量子比特的數目,而d(m)為線路可達的最大深度(已包含錯誤率等其他指標信息)。由於量子體積的測算和驗證較為複雜,IBM的Qiskit量子程序提供了量子體積的測算接口。但是量子體積概念並不是完美無缺,其不足在於:計算時將線路深度和比特位數相等, 整合為正方形。但絕大多數量子算法並不是正方形結構。
  • D-Wave發布其下一代量子退火晶片
    今天,量子計算公司D-Wave宣布推出其下一代量子退火爐,這是一種使用量子效應解決優化和最小化問題的專用處理器。硬體本身並不令人驚訝,因為D-Wave在幾個月前就公布了其細節,但在本文裡,D-Wave與Ars討論了用超過一百萬個單獨的量子設備構建晶片的挑戰。該公司正在將硬體的發布與新軟體堆棧的可用性相結合,該軟體堆棧的功能有點像量子硬體和經典計算機之間的中間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