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文化(英文)》(Cultures of Science)期刊2019年編委會在北京...

2020-12-06 澎湃新聞

《科學文化(英文)》(Cultures of Science)期刊2019年編委會在北京召開

2019-11-13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1月3日,《科學文化(英文)》(Cultures of Science)期刊2019年編委會在北京召開。編委會名譽主任、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參加會議並致辭,編委會主任、中國科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主持會議。

韓啟德在講話中肯定了期刊創辦一年以來國際編委會的貢獻和編輯團隊的工作成績,並對編委會成員及編輯團隊提出了良好的希望:希望編委會成員繼續為提高期刊質量貢獻力量;希望編委會為期刊提升國際影響力、拓展合作網絡貢獻力量;希望編委會和編輯團隊恪守科研誠信、堅守倫理底線。

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任福君教授匯報了期刊創刊以來的工作進展、團隊建設、學術影響、市場推廣、國際合作以及出版倫理等工作。本次編委會經民主推薦和投票表決,增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物館館長John Durant教授,歐盟ITER項目政策與傳播負責人Michel Claessens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湯書昆教授、上海科技館館長王小明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趙延東教授五位專家為編委會成員,編委團隊擴大到20人,其中國際編委11人。

編委增補完成後,全體與會成員就期刊目標定位、打造《科學文化(英文)》的獨特性以及提高期刊信息量和可讀性等議題進行了討論並提出相關建議。

徐延豪在總結中表示,本次編委會務實高效,與會編委和專家群策群力,凝聚共識,對未來兩年的辦刊思路及編委會的工作機制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及建議,希望編委會以此為契機形成高效穩定的工作機制,促進《科學文化(英文)》期刊的可持續發展。

PUS(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現任主編Hans Peter Peters教授,土耳其伊斯坦堡比爾基大學Ahmet Suerdem教授、葡萄牙裡斯本大學學院項目負責人Marta Entradas博士、荷蘭特溫特大學Anne Dijkstra副教授等4位知名國際學者就期刊發展提出了各自的專業性建議。

《科學文化(英文)》(Cultures of Science)由中國科協主管,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主辦,是我國科學文化領域的第一本英文期刊。

來源:中國科協網

原標題:《《科學文化(英文)》(Cultures of Science)期刊2019年編委會在北京召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管理科學學報(英文版)》國際編委會召開
    2020年12月17日晚,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簡稱JMSE,亦即《管理科學學報(英文版)》)國際編委會在線召開。吳啟迪教授對本屆編委會四年以來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謝,JMSE編輯部向編委會成員匯報了期刊自成立以來的工作進展。與會編委就期刊未來的發展進行了熱烈討論,針對如何進一步提高期刊影響力提出了積極的措施建議。
  • 英文期刊《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Marine Life Science &...
    由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與中國海洋大學共同主辦的英文期刊《海洋生命科學與技術》(Marine Life Science & Technology,MLST)將於2019年11月30日正式刊行,刊期為季刊,主編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宋微波教授,國際出版商Springer Nature負責全球領域電子版出版與發行。
  • NEWS│北林大英文學術期刊《森林生態系統(英文)》居中科院JCR一區,為農林科學類TOP期刊!
    《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於12月17日正式發布!該分區表在秉承方法科學和數據客觀的基礎上,延續使用2019年基礎版分區表的方法體系;繼續突出支持本土品牌期刊國際化的導向,形成了「中國SCI期刊評價方案」。
  • 北京科愛森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期刊建設之路
    科學出版社 供圖    從零起步,5年時間裡,北京科愛森藍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愛)期刊業務發展勢頭強勁,目前已經編輯出版國際化英文版科技期刊63種,其中合作期刊中已有3種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影響因子均位於Q2區),7種被ESCI(新興資源引文索引)收錄,16種被Scopus(全球最大的文摘和引文資料庫)收錄,5種被醫學文獻檢索系統PubMed
  • 《地球與行星物理(英文)》編委會會議紀要
    在2020年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學術年會期間,《地球與行星物理(英文)》(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 北林英文期刊進入JCR林學領域Q1區
    來自全球8個國家的14位特邀嘉賓聚首北京林業大學,研討交流全球氣候變化與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維持。這是北京林業大學英文學術期刊《森林生態系統(英文)》(Forest Ecosystems,簡稱FE)第5年組織此類國際學術會議。        5年來,《森林生態系統(英文)》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教授與國際著名林學家Klaus v.
  • 2019年Science期刊最後一期,2019年12月20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9年12月31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12月20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相關研究結果於2019年11月7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Adaptive mutability of colorectal cancers in response to targeted therapies」。他們首先用西妥昔單抗(cetuximab)治療結直腸癌細胞系。西妥昔單抗是一種抗體,可封堵結直腸癌細胞表面上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從而阻止它們增殖。
  • ...食品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被SCI...
    10月25日(記者 王城)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以下簡稱:FSHW,中文譯名《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9月21日正式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以下簡稱:SCI)資料庫收錄。
  • 我校創辦的英文期刊「Underground Space」入選Web of Science資料庫
    我校創辦的英文期刊「Underground Space」入選Web of Science資料庫 來源:土木工程學院   時間:2020-11
  • 期刊鑑賞-Cell子刊iScience到底怎麼樣
    生命科學前沿將開設期刊鑑賞欄目,分析熱點期刊走勢。 iScience是Cell Press於2018年新開的綜合性開源期刊。該雜誌主要發表包括生命科學、物理學和材料科學在內的基礎和應用研究。該雜誌將成為一個多學科交叉和開放獲取的同行評閱期刊。
  • 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食品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5日(記者 王城)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以下簡稱:FSHW,中文譯名《食品科學與人類健康》)9月21日正式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以下簡稱
  • 《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躋身SCI體育類期刊前五
    中國大陸第一本英文版體育學術期刊——《運動與健康科學(英文)》(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日前再迎喜訊:根據科睿唯安公布的最新期刊引證數據,該刊影響因子躍升至5.2(去年為3.644),在85種被SCI(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體育類期刊中排名第五(去年排名第十)。
  • 北林大主辦英文學術期刊《森林生態系統(英文)》居中科院JCR一區
    12月17日, 《2020年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正式發布。北京林業大學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森林生態系統(英文)》(Forest Ecosystems)在全球農林科學類609種期刊中排名第41位,居農林科學大類一區(41/609),為TOP期刊;在林學類68種期刊中排名第5位,居林學小類一區(5/68)。Forest Ecosystems進入農林科學大類和林學小類的一區,創造了中國林學、生態學等相關學科的英文科技期刊的歷史!
  • 中國英文科技期刊推介: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
    2015-2019年以來,我國在SCI的食品科學與技術領域發文量穩居全球第一,遺憾的是在2018年以前,我國在該領域還沒有被SCI收錄的期刊。直到2019年《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進入國際學術界的視野,填補了該學科領域的空白,入選卓越期刊計劃高起點期刊,成為我國食品科技領域國際學術話語權的排頭兵。
  • 祝賀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被 「 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2019-2020年度)」收錄
    2019年4月20日,「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2019-2020年度)」 正式發布,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辦的
  • 2019年5月17日Science期刊精華
    2019年5月18日訊/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9年5月17日)發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讓小編一一道來。圖片來自Science期刊。1.Science:揭示西蘭花抗癌新機制!
  • 上海英文學術期刊已進入國際頂尖評價體系
    多種上海英文學術期刊拿下多個國際影響力排行榜第一 學術期刊是科學評價、學術交流、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也是國家創新成果積累和科技競爭力的重要標誌。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認為,上海學術期刊已經成為上海文化發展的"金名片"之一。 作為中國期刊出版的發源地和重鎮,上海一直走在全國期刊發展的前列。
  • 北林大主辦英文學術期刊《森林生態系統(英文)》居中科院...
    北京林業大學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森林生態系統(英文)》(Forest Ecosystems)在全球農林科學類609種期刊中排名第41位,居農林科學大類一區(41/609),為TOP期刊;在林學類68種期刊中排名第5位,居林學小類一區(5/68)。
  • 《衛星導航(英文)》期刊上線出版
    這是我國衛星導航領域的第一本英文期刊。  期刊由中國衛星導航年會科學委員會、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中科院科學傳播局、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科學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團共同支持、發起創立,基於施普林格·自然開放獲取信息平臺(Springer Open)和先進辦刊理念,採用國際同行評議、完全開放獲取的辦刊模式。
  • Science關注:176種科學期刊都去哪兒了?
    該研究稱,另外900種僅在線出版的期刊也可能因為不活躍而面臨消失的風險。該研究作者們寫道:「從2009年到2019年,OA期刊的數量增加了兩倍,而那些消失的期刊在消失前平均運營了也將近10年。這意味著仍然有大量的網絡期刊即將消失。」該研究沒有發現有著名學術期刊或論文消失的例子,也沒有收集有關期刊影響因子和文章引用率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