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薦—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人物故事圖橄欖瓶

2020-12-05 高端古玩收藏圈

康熙(1662—1722)朝時間跨度長,器物類型豐富,工藝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發色前期較灰暗,中期以後青幽翠藍、明快亮麗。畫法早期以單線平塗為主,氣勢粗獷;中期以後則勾勒、渲染、皴法等並用,繪畫精細,並以青花色階(即所謂「青花五彩」)而備受推崇

藏品介紹

中文名稱:大清康熙年制款青花人物故事圖橄欖瓶

英文名稱:Qing Kangxi year blue and white figure story picture olive bottle

類別:瓷器

規格:一件

品相:美品

瓶的一種樣式。橄欖瓶 鼓腹,口足內斂,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欖。有素身與瓜稜式之分。為清代流行器形,始創於順治朝,雍正、乾隆時最為常見。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

此瓶觀賞器,手工製作.器形為小直口,細頸,長圓腹,尖底,器表繪有青花.燒結程度較好,質地堅實.汲水時由於重力作用,瓶口會自然向下,待水將滿時,瓶身自動倒轉,口部向上.十分神奇。

青花十分鮮豔發藍,為康熙年代典型的青花顏色。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花鮮豔,造型古樸多樣,紋飾優美而負盛名。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年號),經濟貿易發達,康熙十九年景德鎮恢復御窯廠,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

康熙青花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終,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為突出。其造型也是千姿百態,既有陳設瓷,也有日常生活用瓷、祭器、外銷瓷等等。

康熙青花裝飾題材廣泛,圖安布局巧妙合理,與造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尤其是民窯青花在紋飾方面,完全突破了歷代官窯圖案規格化的束縛,顯得更加生動活潑,形式多樣,充滿生活氣息。這種自然的民窯青花,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而官窯青花則代表著當時工藝的最高水平

康熙青花在繪畫技法上,改變了明代青花先勾勒花紋輪廓線,然後塗色的傳統方法,即單線平塗,而是採用渲染的技法,在瓷坯上繪畫,一種顏色能表現出濃淡深淺多種不同,最多能分出八九種色階。

最能體現康熙青花特色的是山水人物,風格上模仿名畫家的筆法,立體感很強,畫法精細,分色層次鮮明,濃淡相宜。畫面效果講究意境美,整體給人以疏朗清閒的感覺。人物紋中以耕織圖、漁家樂圖最具代表性,畫面有生活情趣。以長篇詩文作為裝飾,也是康熙青花的一大特點。

此青花膽瓶底足雙圈青花,落六字款大清康熙年制,書寫精美,落款規整,是官窯器的典型特徵,圈足極為細膩,為少有的糯米胎,最早稱之為「糯米汁胎」是形象描述胎體的質感,如同糯米經水磨後流出的米漿一般細膩、光滑。後被稱為糯米胎,此胎極其細膩,是瓷石經過多次提煉極其細膩後才有的極品瓷胎,這種瓷胎輕扣聲音清脆悅耳,胎質緊密,較一般瓷器硬度要高,抗熱漲冷縮能力強,很多瓷器經歷上百年時間就會自然的乾裂,我們成為陰裂現象,與窯裂不同,是後期形成的,而糯米胎瓷器就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由於瓷土極其細膩,也不會出現棕眼的現象,是美瓷的重要要素,關注小編,鑑賞更多美瓷。

相關焦點

  • 美瓷鑑賞—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梅瓶
    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梅瓶也稱"經瓶",最早出現於唐代,宋遼時期較為流行,並且出現了許多新品種。
  • 青花為何會經久不衰,享譽世界?
    仿佛橫空出世一般,在出現後僅僅幾十年,就把青花瓷推上了第一個藝術頂峰,下一個頂峰的出現,就要等到清康熙年間了。這也是元青花的精品大量保存在中東阿拉伯地區,國內反而並不多見的原因。實際上,直到明代前期,青花還沒有被普通人接受,大部分只是為了出口而生產。明朝來了,情況一下發生了改變科舉恢復,讀書人又有了上升通道,元代短暫的繪畫高手進入制瓷業的時代過去了。在青花上繪製圖案的,又變成了普通工匠。明代的青花紋飾,就很快走向了固定紋飾的繪製。
  • 南京十竹齋2020文物藝術品拍賣會精品搶先看
    壺底中心青花書「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字體端莊雋秀。此式執壺原型為西亞銀制執壺,永樂御窯首創為瓷質作品。乾隆皇帝對永宣青花的蒼勁深沈極為尊崇,曾多次命景德鎮御窯廠仿燒,並一直燒造至道光朝。此式執壺即仿永宣時期青花執壺原樣而制,秀美而不失渾厚,壺身上秀下實,穩重典雅。
  • 精品瓷器鑑賞——轉心瓶和天球瓶
    託盞呈碟形,敞口,腹壁弧收,矮直圈足,外壁飾黃地回紋、蓮瓣紋和纏枝花卉紋,盞底施青釉,書六字三行朱書篆書款「大清乾隆年制」。此器為乾隆時期轉心瓶,整器製作精美,令人驚嘆。清代乾隆時期是中國制瓷技藝的巔峰時期,邵蟄民撰《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記:「清瓷至乾隆而極盛,器式之多亦莫與倫比」。 御窯廠為迎合皇室標新立異的追求,器形屢有新創,奇巧之物層出不窮,轉心瓶為此一潮流之下的產物。
  • Woolley & Wallis,這家精品迭出的英國拍行又帶來了哪些小驚喜?
    其在英國亞洲藝術品拍賣界享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每年都會有一些傳承有序並以高價成交的精品。例如,2005年以兩百六十萬英鎊的高價拍出了一件在亞歷山大收藏中發現的非常罕見的元青花葫蘆瓶。2009年春拍,威立士又以三百四十萬英鎊的成交價拍出了一尊水牛玉雕,刷新了當時倫敦以外藝術品拍賣的最高成交記錄。
  • 豔麗斑斕 奢華秀雅——清同治官窯精品瓷器賞析
    此時的瓷繡墩喜以抽象鏤空的錢紋為裝飾,以釉彩、粉彩、青花、琺瑯等多種工藝製作而成,並且引入了雕、嵌、繪、鏤等技藝,使瓷繡墩成為了華麗的家居藝術品,裝飾極盡奢華,而且使用極為普遍。它既可作為日常生活用具,又可作為觀賞陳設瓷,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 康熙的聖主胸懷,在戰爭中到底有沒有用?
    康熙帝聖主胸懷,一直本著求和不求戰的原則,這次對於噶爾丹事件康熙還是一心求和,噶爾丹會接受康熙的籠絡嗎?康熙的懷柔對於敵人真的有用嗎?接下來承圖講音樂給大家說一說。據清官方記載,康熙以聖主的胸懷,對噶爾丹抱以極大的寬容,力求雙方能和睦相處,誇張了點,不過這一次倒也符合實際。康大帝的性格為人就是這樣的,除了對付三藩、明鄭這樣危及大清統治的,極盡狠辣之手段,對外卻是求和不求戰,只要大家相安無事就行了。哪怕吃點虧也沒啥,對沙俄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
  • 【精品推薦】成化鬥彩天球瓶賞析
    鬥彩創燒於成化後期,所謂鬥彩是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爭奇鬥豔的藝術效果。鬥彩以成化朝最為著名,此時的瓷器造型珍瓏奇秀,胎質細潤晶瑩,色調柔和寧靜,繪畫談雅幽婉。以其輕盈秀雅的風格獨步一時,沒有永樂宣德瓷器的大氣派,而是追求中小作品,追求賞心悅目,特別講究線條美,使後人對成化鬥彩有極高的評價。
  • 身為萬人之上的康熙,為何在周培公去世後要為他守夜?
    但是在康熙平定了三藩以後,鄭氏臺灣又成了康熙的手足之疾,而朝中卻沒有平臺之人可用。所以康熙又想到了周培公,他要再度起用周培公,而這時離周培公被放逐已經過去了十一年的時間。康熙到了盛京以後,卻發現周培公奄奄一息,命不久矣。周培公也自知不起,在向康熙推薦了姚啟聖以後,又把自己歷十年之功完成的大清大清全輿圖獻給了康熙。
  • 富安國際精品推薦:康熙通寶鑑賞
    康熙元年清政府下令停鑄上代「順治通寶」錢,而改鑄「康熙通寶」錢,並規定以後凡是嗣位改元,所鑄錢制皆如此例。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