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蛇鷲就是人們平時說的走鵑?不對,二者相差了十萬八千裡

2021-01-08 溫晨動物園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動物大家可能平時經常聽說,但在道聽途說時卻受到了各方面的誤導,這就導致人們對這些動物耳熟能詳,但不識真容,常常搞錯。比如我之前寫了一篇關於戴勝的文章,下面有很多朋友評論說「這明明是布穀鳥,叫聲就是布穀布穀」。完全搞錯了啊,戴勝是戴勝,布穀鳥是大杜鵑,長得完全不一樣,戴勝的叫聲也不是布穀布穀。還有前幾天我寫的關於蛇鷲的科普文章,下面至少有兩位朋友說「這個是走鵑」。為了防止大家說我胡說八道,在此放上評論截圖。

第一個有此評論的朋友語氣倒還算客氣,用的是疑問句,而後面評論的這位同志,就完全用一種確鑿的語氣在說「蛇鷲就是走鵑鳥」,鵑字還寫錯了。其實做科普的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事,大部分網友都還是比較懂禮貌並且理智的,跟作者產生正向的互動。但也不乏那種抖機靈、愛找茬的槓精存在,如果科普作者寫的內容他們挑不出錯,就會試圖從別的方面入手,比如「的」字用得不規範(後來我很注意的得地的用法了)或是用強硬的語言發表一些自己錯誤的觀點,你要是反駁他,他就罵你。吐槽結束,我們來看看真正的走鵑是什麼樣子的。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前幾天寫蛇鷲的文章,看看蛇鷲的樣子對比一下就知道了,走鵑跟蛇鷲無論是身高、顏色還是造型都不一樣,相差了十萬八千裡。不說別的單說身高,蛇鷲高約1.4米,走鵑身高往大了說只有30釐米,踮著腳也還沒有蛇鷲的小腿肚子高。當然二者也不是完全沒有相同之處——都是鳥。

之所以有人出現把蛇鷲當成走鵑的情況,我個人猜測是因為他們只聽說過走鵑擅長走路,而蛇鷲的腿很長,應該也擅長走路,所以蛇鷲就被當成了走鵑。而真正的走鵑他們可能沒見過,或者是受了誤導,看到了錯誤的走鵑圖片,才會把走鵑跟別的鳥類弄混。還有人說戴勝是走鵑,原因也是經常見到戴勝在地上跑。但聲稱見過走鵑的大部分都是搞錯了的,因為走鵑只分布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地區,亞洲沒有,國內也不可能見到野生走鵑。

走鵑是鵑形目、杜鵑科、走鵑屬的鳥類,目前有兩種,即普通走鵑(Geococcyx californianus)和小走鵑(Geococcyx velox),其中普通走鵑又叫大走鵑,數量更多也更為常見,基本可以直接稱為走鵑。為了講述方便,本文中如果不單獨提起,所有的走鵑都是指普通走鵑,包括圖片。我們通過普通走鵑拉丁學名的種加詞californianus就能基本看出,這是一種主要分布在美國加州周圍的鳥類。實際也是如此,走鵑現今分布在北美洲的西南部到中美洲一帶,目前暫無滅絕危機。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看過《兔八哥》系列的動畫片,其中有一對經常出現的角色——歪心狼和嗶嗶鳥。其中歪心狼的原型是郊狼,嗶嗶鳥的原型就是走鵑。動畫片中歪心狼經常追逐嗶嗶鳥,但無論怎麼使用陰謀詭計都無法得逞,每次嗶嗶鳥都會高喊著「嗶嗶」一溜煙兒跑得無影無蹤,偶爾還能擺脫地心引力。畢竟是動畫片嘛,主要是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嗶嗶鳥身材高大,又善於奔跑,所以當時有很多人都誤以為嗶嗶鳥的原型是鴕鳥。但實際上嗶嗶鳥的英語名字叫Roadrunner,這個詞就是走鵑的英文名。

走鵑確實很擅長走,它們在地上全速奔跑時可以達到每小時27~40公裡,腿雖然不長,但是步幅邁得大,兩條腿搗騰的頻率也很快,一般人還真不一定跑得過它。雖然走鵑很擅長奔跑,但也不是完全不會飛,只是相對來說不是很擅長,也容易累。畢竟走鵑在演化策略上特化了奔跑速度,雙翼和尾羽都更偏向於為奔跑服務,所以飛行能力變弱也是難免的。

另外,走鵑是偏肉食的鳥類,由於體型小又不擅長飛行,所以它們的主食都是地面上可以找到的小動物:蜘蛛、蠍子、昆蟲、蜥蜴、蛇、鼠,甚至其他小鳥。捕獵時,走鵑會一邊逛街一邊到處看,靠視覺發現獵物,然後再猛衝過去把獵物叼在嘴裡吃掉,如果獵物體型較大,走鵑會叼著獵物往地上撞,撞暈或撞死後再吃。如果走鵑看中的昆蟲飛起來了,走鵑則會跟著飛起來把它吃掉——掌握點兒飛行能力還是有好處的。

超強的奔跑能力還能幫助走鵑擺脫敵人的追趕。郊狼、浣熊、鼬、大型猛禽、流浪(或散養)貓狗都會試圖捕食走鵑,但是走鵑在速度方面比較強,它們的腳趾類似攀禽,呈前二後二分布,很方便奔跑;走鵑的腿部肌肉、尾羽和雙翼也能提供有效的衝刺、折返、急轉彎、緊急制動等操作,實在逃不過地面追擊者就用跑步+飛行的方法來逃脫。

相關焦點

  • 妖豔美麗的猛禽——蛇鷲
    妖豔美麗的猛禽——蛇鷲先看看它的樣子,你肯定會感嘆它的妖豔美麗,尤其是它那長長的睫毛,你會嫉妒的。它就是蛇鷲,一種大型陸棲猛禽。它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它體型似鶴,體長1.25—1.5米,體高1.2—1.5米,體重2.3—4.3千克,在我們熟悉的猛禽裡可謂是鶴立雞群。蛇鷲平均壽命18年。它體羽淺灰色,大腿黑色,飛羽黑色,有白色的羽玟。它頭上有20根黑色冠羽,貌似耳後帶著羽毛筆的文書,所以也叫秘書鳥。蛇鷲可以飛,但它更喜歡步行。蛇鷲的主要食物是大型昆蟲,小型哺乳動物,還有就是吃蛇,包括非洲有名的黑曼巴!
  • 烏魯木齊兩條不相干的道路,相差十萬八千裡,為何名字扯在一起?
    一個東西走向,一個南北走向,何況,中間還隔了迎賓北一路、迎賓路西四巷(迎賓路至機場高速之間的城北主幹道跨機場高速高架地下道路)、城北主幹道跨機場高速高架、北站三路等道路,根本就不沾邊嘛。今天拍攝建成通車,雙向10車道、全長1.7公裡的城北主幹道南延實際上,這個應該是未來規劃裡,將上述兩條路(迎賓北一路和迎賓西四巷上面的高架劃為成城北主幹道),而北站三路,就是目前改擴建通車後的城北主幹道南延,也就是說,未來城北主幹道包括現有的路段+迎賓北一路、城北主幹道跨機場高速高架,而南延,就是呈現
  • 蛇鷲:非洲最美的猛禽,性格溫順,卻是毒蛇的夢魘
    說到非洲草原上的蛇鷲,大家一定會聯想到禿鷲。雖然名字裡都帶一個「鷲」字,它們卻天差地別。蛇鷲為隼形目蛇鷲屬下的一種大型陸棲猛禽,全世界只有這一個品種,沒有其他的亞種。非洲最美的猛禽——蛇鷲蛇鷲可是出了名的「高顏值、大長腿」。它身形高大,直立時身高可達1.5米,體長為1.2-1.5米。而它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數那雙挺拔的大長腿了:上半部分長著黑色的短絨毛,下半部分纖細修長,走起路來,好像穿著一條塑形緊身褲一樣優雅。
  • 超算技術再進一步 IBM走鵑速度笑傲全球
    這款新型超級計算機名為「走鵑」(Roadrunner),由IBM和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聯合開發,未來將隸屬於美國能源部國家核安全管理局。IBM在聲明中稱,「走鵑」將主要用於美國核武器模擬,包括模擬核爆炸後零點幾秒的行為狀態。除此之外,「走鵑」還將用於天文、能源、人類基因科學、以及氣候變化方面的研究。據IBM稱,「走鵑」的造價約為1億美元。
  • 【蛇的天敵——蛇鷲】
    蛇雖然性情毒辣,但蛇也有很多天敵——如鷹、雕、貓頭鷹、犀鳥等猛禽,當它們盤旋於天空時,經常就是為了尋找蛇的蹤跡;而像是浣熊、刺蝟和狐狸等小型陸地哺乳動物
  • 大長腿,高顏值,蛇界的殺手,自帶職業屬性的「秘書鳥」--蛇鷲
    蛇鷲身形高大,雌鳥和雄鳥長得十分相似,直立時體高近1.5米,體長1.25-1.5米,翼展1.2-1.35米,體重2.3-4.27千克。外貌奇特,頭鉤喙似鷹,長腿似鶴。蛇鷲頭上有20根黑色冠羽,貌似從前的耳後帶著羽筆的文書,因此它們又被成為「秘書鳥」。羽冠在平時如髮辮般低垂,而當被激怒或者緊張時會高高豎起。
  • 十萬八千裡
    ▲摘自網絡    上圖展示了多種角度的彎頭,理論上角度越小的越好,但實施好的項目90度彎頭也沒出現上述承包商所說的蓋板問題。▲摘自網絡  後頭再看看CECS 31的要求,似乎對垂直彎頭沒有要求。這一說,就要仔細考慮考慮問題的根源了。類似下圖,電纜沒有固定,不按彎曲半徑來布線,蓋板當然無非上蓋。這種問題也有可能是電纜訂貨時長度不夠,造成布線時只能取短。這與電纜敷設的質量有關。
  • 罕見的生物;海蜘蛛、蛇鷲、孔雀蜘蛛及劍齒鹿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尊重其他物種生存的權利就是尊重人類自己。一,蛇鷲。
  • 自帶仙氣的蛇鷲:黑曼巴的夢魘,我的世界只有「喪偶」,沒有離婚
    蛇鷲就是毒蛇的剋星之一,別看它外表看起來弱弱的,顏值更是「更勝一籌」,但是對付毒蛇是一點不含糊。蛇鷲為隼形目,蛇鷲屬,它們是一種大型的陸棲猛禽,而且是獨此一種,沒有分化的亞種。
  • 走鵑快速,專注,天生奔跑,揭開不為人知的神秘面紗
    走鵑非常快,儘管它們是鳥類,它們確實不能飛得那麼好,所以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上衝刺尋找食物,像蟋蟀,青蛙,蜥蜴,蛇和小鳥一樣的食物。他們還將吃蠍子,蜈蚣和狼蛛,還有許多其他毫無防備的生物。在麥可·利普斯克(Michael Lipske)撰寫的國家野生動物雜誌的一篇文章中,作者將走鵑稱為「一部分終結者和一部分胡佛真空吸塵器」。一個走鵑就會吃黑寡婦蜘蛛以及刺梨仙人掌的果實。更大的獵物需要在走鵑身上做一些額外的努力。他們將啄食獵物直到它變得無助,然後在堅硬的表面上擊打身體直到足夠的骨頭被破壞以允許消化。這個過程通常需要一個小時。
  • 蛇鷲,擁有國鳥氣質的毒蛇殺手!
    我第一次看到蛇鷲的圖片,甚是喜歡,那時卻不知道它是蛇鷲!非常感謝攝友長白山人,感謝他的分享,分享圖片,分享知識,分享快樂!本文蛇鷲圖片是他的作品,拍攝於肯亞沃察。蛇鷲也是很難遇到的物種,他去過非洲兩次,就遇見過一次,不過有些許遺憾,因為沒有遇到它抓蛇的場景,我祝願他下一次能遇到,執著的人常常有奇緣!蛇鷲分布於非洲塞內加爾、索馬利亞到南非好望角一帶。蛇鷲的形象已被應用於非洲部分國家的國徽、錢幣和郵票,在蘇丹更被奉為國鳥,是非洲國家的驕傲!
  • 捕食就要跳舞的蛇鷲,一旦跳起舞來,黑曼巴蛇都逃不掉
    蛇鷲的外貌奇特,似鶴又像鷹,頭頂還有20根黑色冠羽,堅硬的向後豎起,看起來莫名有王者的傲氣。蛇鷲廣泛分布在非洲,它們熱衷棲息在熱帶大草原和半沙漠地區,食物主要以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為主。擁有細長雙腿的蛇鷲同時還擁有豐滿的羽翼,但卻不似其它鳥兒一樣喜歡在天上飛,更多時候喜歡在地上行走,這是為了方便捕食,且捕食的時候相當不安分。
  • 蛇鷲一出腳,毒蛇嚇得滿地跑,蛇:大哥,求放過
    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有些動物我們都沒有見過,它們外形看起來可愛但是非常有實力,最有名的是平頭哥蜜獾了,它們生活在非洲的草原上,平頭哥的體型和那些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大傢伙們跟本沒有可比性,但是平頭哥非常厲害,就連非洲草原上威武霸氣的獅子看到它都要繞道而行,它們寧願少一事也不願意多一事
  • 孫悟空的筋鬥雲,翻一個跟頭就十萬八千裡?十萬八千裡暗藏玄機
    不管是太上老君,亦或者是觀音菩薩,他們都是全身不動,擺好姿勢就可以飛走,腳下還冒著一股青煙,顯得很有格調,但孫悟空的動作像極了飛車,快是挺快的,但是絲毫沒有美感。所以在三界當中會筋鬥雲的只有孫悟空一個罷了,並不是大家不會,而是不願意去學。
  • 非洲發現一猛禽,頭上長有20根冠羽,平時如髮辮,發怒時高高豎起
    它就是蛇鷲,又叫秘書鳥、行軍鷹,是非洲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草原上。從茅利塔尼亞一直到索馬利亞,蛇鷲會在不同海拔的地方活動,海岸、平原至高原。其中,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是它們最喜歡的地方。01頭上約有20根黑色冠羽,平時如髮辮,發怒時會高高豎起由於蛇鷲的外形比較奇特,在它的分類問題上,一度讓鳥類學家犯難。
  • 繞地球一周才八萬四千裡,哪來的十萬八千裡路?莫非取經該往東走
    題:繞地球一周才八萬四千裡,哪來的十萬八千裡取經路?莫非取經該往東走?文/姜子說書《西遊記》故事裡,唐僧作為唐朝的欽差,替他的結拜哥哥李世民去西天求取大乘佛法,這一去,就是十四年春秋冬夏,歷經十四年的寒暑。那麼,西天取經之路,路程到底有多長呢?
  • 呆萌卻實際可怕的動物:蛇鷲會踢腿 大熊貓攻擊兇猛
    自然界一些動物看上去呆萌可愛、笨手笨腳,但是人們最好遠而避之,不要招惹它們,因為它們擁有「秘密武器」,會對人們造成傷害。有些動物看上去長著毛茸茸的臉,膽子非常小,個頭也不大,看上去一點也不危險。然而進化賦予少數動物一些特殊能力,使它們擁有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它們是大自然的秘密忍者。
  • 白鈴鳥、多毛蛙、藍紋章魚、琴鳥、雀尾螳螂蝦及蛇鷲的特異功能
    咔麥隆當地的人們用長矛和彎刀抓多毛蛙,以避免受到其利爪的危害。三,藍紋章魚會發出警告色。藍紋章魚遇到危險時,皮膚中的特殊色素細胞被激活,體表和腕臂上顯示多達60個虹彩藍環和斑點,這些青藍色螢光斑點和藍色環紋是警告色。唾液腺和卵巢含有河魨毒和胺類,亦具咬毒。
  • 孫悟空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飛往火星需要多久?
    網絡上什麼稀奇古怪的問題都有,這不,今年世界上掀起了一股探測火星的熱潮,先後有是四個國家或機構宣稱要發射探測器前往火星,中國的「天問一號」已經於7月23日成功發射出去了,美國、歐空局、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發射任務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由此,人們把今年航天稱為「火星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