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波寒潮讓「潑水成冰」遊戲風靡全國。其實,玩這個玩意兒還存在一定的危險呢。由於熱水更易蒸發形成水蒸氣進而凝華成冰,有不少挑戰者被燙傷。專家提示,「潑水成冰」是很好的教學實驗,也是有趣的遊戲,但要注意安全,以免傷人傷己。(1月15日《北晚新視角》)
「潑水成冰」是一款什麼樣的遊戲!有必要普及一下有關知識。中國氣象局高級工程師卞贇解釋說:「潑水成冰」的原理在於熱水更容易蒸發形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迅速凝華成小冰晶;同時熱水張力小,易甩出小水滴,與空氣接觸降溫凝結成冰。
從這個角度來看,「潑水成冰」遊戲能算得上是小小的科學實驗。市民之所以愛上了「潑水成冰」遊戲,就在於這個遊戲,讓很多人有了新鮮感,打破了人們「冷水容易結冰」的認知,原來「熱水才更容易結冰」!而且,「潑水成冰」還能錄製好看的視頻,通過慢鏡頭的展示,看到「熱水結冰」的「美麗景象」。因此,最近這段時間「潑水成冰」遊戲火得「不要不要的」。
但是,「潑水成冰」遊戲再好玩,也不能逾越了文明的底線,也不能凍傷了文明行為和文明素養。現實的情況是,「潑水成冰」遊戲已經被玩壞了。不少人在玩「潑水成冰」遊戲的時候,不加選擇,造成了傷害事件的發生,引發了熱議。
近日,網上一位大爺就因為「潑水成冰」搞砸上了熱搜。視頻中,他拿了一個大碗,盛上熱水紮好馬步開始挑戰。沒想到,潑水的瞬間大爺卻將碗一起扔了出去,開水劈頭蓋臉澆下來,燙到了他的腦門兒。因氣溫不夠低,盲目跟風效仿而被燙傷的案例也不在少數。有的中小學生也因為「技不如人」被燙傷了。
「潑水成冰」,結了一層「不文明的冰」。許多人不分場合亂潑,給環衛、保潔人員增加了負擔,也給行人出行帶來安全隱患。比如,有的學校的學生,在學校的道路上,教室裡玩「潑水成冰」遊戲,結果地面布滿了「冰點」,滑倒了不少同學;比如,有的市民在城市的公共場所玩「潑水成冰」遊戲,讓過路的市民需要小心翼翼才能通過,環衛工人還需要「額外清理」,在寒風裡增加了勞動量。
鑑於「潑水成冰」的火熱,有專家還開始「蹭流量」,在網絡上講解「潑水成冰」的技巧:需要通過甩的動作,把水打散成足夠細小的水霧,充分與冷空氣接觸,縮短水變冰的時間。對於這樣的「技能傳播」筆者並不認可。「潑水成冰」可以作為學校的科學課或者是實驗課,卻不應該成為社會廣泛參與的一種遊戲,因為既可能因為「技不如人」給自己造成傷害,還會成為出行的一種安全隱患。
「潑水成冰」遊戲還是少玩的為好,別讓「潑水成冰」遊戲,凍傷了「社會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