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獵雲網(ID:ilieyun)
作者 | 胡磊
知識付費、內容付費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邏輯思維、得到、知乎Live等公司紛紛湧入,在資本的加持下,知識付費領域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這個賽道擠滿了創業者,毛豆網就是這條賽道上的玩家。
經過兩年的發展,直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社交工具。現在,直播所承載的內容不再僅僅是以遊戲、娛樂為主,隨著直播+的生態慢慢形成,直播為線上的知識傳播提供了更多可能,這也成為毛豆網創始人李明開始開拓這一領域的原因。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支撐下,毛豆網針對B端,為內容創業公司提供服務,毛豆網創始人李明告訴記者,毛豆網從直播領域切入,為內容傳播創造更便捷的方式,通過直播,實現多向互動性傳播,把知識的傳播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線下IT教育轉輾線上,偶然轉型內容服務
在轉型前的兩年時間內,李明和他的團隊一直在線下IT教育的行業中創業,這種線下教育因為太重度,遠離網際網路,讓他決定必須對公司進行轉型。李明給公司定位成為一家通過雲計算技術服務內容創業者的公司。
2016年10月,一個客戶提出需要毛豆網解決直播的問題,當時直播行業正處在風口之上,於是李明開始入局內容的音視頻直播領域。在經過不到一年研發,直播產品於2017年6月正式上線,此後,便是不斷更新迭代的過程。早期的產品主要以音頻+PPT為主,可以直接部署在客戶微信公眾號上的,集圖文、音頻視頻內容分享和付費為一體的音視頻直播工具。該工具基於微信平臺,聽眾只需要點擊連結就可收聽直播,無需註冊或下載app。
如今的毛豆網已經擁有了比較成熟的音視頻解決方案,雲平臺、私有化部署都成為他們產品所構成完整體系的一部分。
深度服務內容消費者,遊走於輕度知識付費和重度教育之間
李明表示,在內容付費的行業中,從輕到重分為三個級別:
1,最輕的當屬知識付費,面對C端去做,知乎Live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針對某一知識領域推出的系列專欄課程,例如得到推出了199元/年的專欄課程。
3,更像在線教育,因為周期較長,需要幾個月或者一年的時間去系統學習。
毛豆網的產品專注服務知識分享類的使用場景,主要服務的客戶包括自媒體人、傳統的教育培訓機構和各類出版社雜誌社等。
以微課模式為例,一篇直播課程推廣文章的閱讀量是15514,通過文中二維碼登錄系統後臺的用戶1484人,粉絲到用戶的轉換率約為10%;在課程單價19元的情況下,登錄用戶轉為付費用戶266人,用戶付費轉換率約為20%,最終一小時的課程收入5054元,較直播產品使用前的人數提升了22倍,營收效率提高了約7.5倍。
在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受眾很難沉下心來接受知識,碎片化學習成為一種常態。毛豆網希望用直播的方式去深度服務內容消費者和內容創業者,通過直播+連麥+文字轉錄三者集成的方式提供一站式雲服務。
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功利性和社交性都不可或缺。在這個過程中,知識生產工具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在直播行業發展的初期,直播基本都是單向傳播。而毛豆網視頻直播功能可以同時支持1對8的知識互動,打破以往的單項傳播,產出的內容更具互動性,這種互動視頻同時解決了學習和社交的問題。
目前毛豆網已經合作100家企業用戶,其中1/3為付費用戶,李明表示,接下來的重點深度內容服務,提高用戶粘性,提高企業客戶的復購率。
毛豆網現在處於李明規劃的第一階段,大量積累服務客戶,如果服務到1000家客戶,那麼客戶所創造的課程就會超過上萬門;第二階段,深度運營毛豆網,將角色從工具轉變成為內容聚合平臺。未來毛豆網將通過對C端的直接收費來盈利,並要在下一個三年服務上億用戶。在這一願景下,毛豆課堂被衍生出來,這是毛豆網旗下的一個平臺,內容主要從合作客戶產出,是一個內容聚合平臺。目前,毛豆課堂已經設有創新科技、社會人文、教育培訓、知識社區四大板塊內容,889門課程。用戶可以通過自己的喜好進行查詢。
據介紹,毛豆網目前團隊規模為14人。創始人李明,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在教育行業和技術領域有超過15年的經驗積累,主要負責產品和團隊建設。聯合創始人張乃乾,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有二次創業經歷,擅長市場營銷和客戶拓展,主要負責市場和運營。技術總監宋勁彬擁有超過十年的音視頻研發經驗。
目前,毛豆網已完成清華x-lab創業DNA基金領投的200萬天使輪融資,計劃啟動Pre-A輪600萬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和硬體成本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