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知識付費領域,毛豆網運用直播+連麥+文字轉錄三者集成的方式...

2020-12-05 i黑馬

來源 | 獵雲網(ID:ilieyun)

作者 | 胡磊

知識付費、內容付費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邏輯思維、得到、知乎Live等公司紛紛湧入,在資本的加持下,知識付費領域也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好。這個賽道擠滿了創業者,毛豆網就是這條賽道上的玩家。

經過兩年的發展,直播已經成為不可或缺非常重要的社交工具。現在,直播所承載的內容不再僅僅是以遊戲、娛樂為主,隨著直播+的生態慢慢形成,直播為線上的知識傳播提供了更多可能,這也成為毛豆網創始人李明開始開拓這一領域的原因。在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支撐下,毛豆網針對B端,為內容創業公司提供服務,毛豆網創始人李明告訴記者,毛豆網從直播領域切入,為內容傳播創造更便捷的方式,通過直播,實現多向互動性傳播,把知識的傳播的價值發揮到最大。

線下IT教育轉輾線上,偶然轉型內容服務

在轉型前的兩年時間內,李明和他的團隊一直在線下IT教育的行業中創業,這種線下教育因為太重度,遠離網際網路,讓他決定必須對公司進行轉型。李明給公司定位成為一家通過雲計算技術服務內容創業者的公司。

2016年10月,一個客戶提出需要毛豆網解決直播的問題,當時直播行業正處在風口之上,於是李明開始入局內容的音視頻直播領域。在經過不到一年研發,直播產品於2017年6月正式上線,此後,便是不斷更新迭代的過程。早期的產品主要以音頻+PPT為主,可以直接部署在客戶微信公眾號上的,集圖文、音頻視頻內容分享和付費為一體的音視頻直播工具。該工具基於微信平臺,聽眾只需要點擊連結就可收聽直播,無需註冊或下載app。

如今的毛豆網已經擁有了比較成熟的音視頻解決方案,雲平臺、私有化部署都成為他們產品所構成完整體系的一部分。

深度服務內容消費者,遊走於輕度知識付費和重度教育之間

李明表示,在內容付費的行業中,從輕到重分為三個級別:

1,最輕的當屬知識付費,面對C端去做,知乎Live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針對某一知識領域推出的系列專欄課程,例如得到推出了199元/年的專欄課程。

3,更像在線教育,因為周期較長,需要幾個月或者一年的時間去系統學習。

毛豆網的產品專注服務知識分享類的使用場景,主要服務的客戶包括自媒體人、傳統的教育培訓機構和各類出版社雜誌社等。

以微課模式為例,一篇直播課程推廣文章的閱讀量是15514,通過文中二維碼登錄系統後臺的用戶1484人,粉絲到用戶的轉換率約為10%;在課程單價19元的情況下,登錄用戶轉為付費用戶266人,用戶付費轉換率約為20%,最終一小時的課程收入5054元,較直播產品使用前的人數提升了22倍,營收效率提高了約7.5倍。

在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受眾很難沉下心來接受知識,碎片化學習成為一種常態。毛豆網希望用直播的方式去深度服務內容消費者和內容創業者,通過直播+連麥+文字轉錄三者集成的方式提供一站式雲服務。

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功利性和社交性都不可或缺。在這個過程中,知識生產工具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在直播行業發展的初期,直播基本都是單向傳播。而毛豆網視頻直播功能可以同時支持1對8的知識互動,打破以往的單項傳播,產出的內容更具互動性,這種互動視頻同時解決了學習和社交的問題。

目前毛豆網已經合作100家企業用戶,其中1/3為付費用戶,李明表示,接下來的重點深度內容服務,提高用戶粘性,提高企業客戶的復購率。

毛豆網現在處於李明規劃的第一階段,大量積累服務客戶,如果服務到1000家客戶,那麼客戶所創造的課程就會超過上萬門;第二階段,深度運營毛豆網,將角色從工具轉變成為內容聚合平臺。未來毛豆網將通過對C端的直接收費來盈利,並要在下一個三年服務上億用戶。在這一願景下,毛豆課堂被衍生出來,這是毛豆網旗下的一個平臺,內容主要從合作客戶產出,是一個內容聚合平臺。目前,毛豆課堂已經設有創新科技、社會人文、教育培訓、知識社區四大板塊內容,889門課程。用戶可以通過自己的喜好進行查詢。

據介紹,毛豆網目前團隊規模為14人。創始人李明,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碩士,在教育行業和技術領域有超過15年的經驗積累,主要負責產品和團隊建設。聯合創始人張乃乾,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有二次創業經歷,擅長市場營銷和客戶拓展,主要負責市場和運營。技術總監宋勁彬擁有超過十年的音視頻研發經驗。

目前,毛豆網已完成清華x-lab創業DNA基金領投的200萬天使輪融資,計劃啟動Pre-A輪600萬融資,主要用於產品研發、市場推廣和硬體成本方面。

相關焦點

  • 語音直播系統開發:解鎖新的直播方式和玩法
    一、產品功能:連麥+播放圖片成語音直播標配直播上傳圖片、視頻的功能以後將成為語音直播系統開發的標配。 2、互動形式:多人連麥與付費問答功能,付費問答可以說即是互動也是變現功能,用戶可以付費向主播提問問題,系統按照價格高低進行競價排名,在增加了主播與用戶互動性的同時,也為主播帶來了變現。
  • 知乎產品分析:問答社區的領頭羊,知識付費的初入者
    為增加其在知識付費領域的用戶數,增強用戶粘性,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1)做以解決問題為立足點的知識付費知乎知識付費的目標用戶是活躍於問答社區的瀏覽者,所以其知識付費不應模仿專注於知識教育的得到,也不應模仿專注於職場培養的在行;而應基於自己的問答社區,通過更專業化的解答,從問題出發的課程,將問答社區的用戶逐漸遷移至知識付費。
  • 紅豆Live牽手小站教育 打造多元化留學英語直播課程
    」劉薇入駐紅豆Live進行雅思口語的付費+免費直播授課。根據紅豆Live的數據顯示,「雅思天后」劉薇目前在紅豆Live單場付費直播最高收入超過4萬元,單場免費直播課程播放量也達到16萬。在劉薇的帶領下,小站教育的雅思名師盛濤也在今年1月入駐紅豆Live開啟直播授課,單場付費直播最高收入達到2萬元,直播頻率達到一周三到四場。
  • 得到、知乎和喜馬拉雅搶佔知識付費風口,行業還有哪些機會?
    二、內容覆蓋廣度大+音頻內容:音頻類綜合知識付費平臺,以喜馬拉雅、蜻蜓FM為主。喜馬拉雅、蜻蜓FM原本屬於電臺類移動網際網路產品,讓UGC、PGC都可以在平臺上提供音頻內容,但由於知識付費裡「聲音」不可或缺,因此也順勢切入知識付費戰場。由於原本就是音頻產品,用戶對付費音頻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對比知乎以文字為主的社區,提供知乎live的音頻產品,轉換成本較高。
  • 策略層直播競品分析:以陌陌為例
    這個階段的各家產品核心以「挖掘增量用戶」為主,各家利用各種方式拉攏用戶,主要產品模式基本以全民直播為主,力圖吸引獵奇/有表現欲的年輕群體前來開播或者觀看直播,內容模式基本以UGC為主PGC為輔的運作方式
  • 虎牙攜手華為高科技+AI互動,微美全息AR+直播系統數字展示亮眼
    日前,虎牙與華為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確立了雙方全方位深度合作關係,並將成立「聯合創新中心」,旨在立足於以5G為代表的通信新技術對直播的影響,瞄準5G+Cloud+X直播新業務場景的研究與落地,協同打造更加繁榮的內容生態,為未來的交互創造更多可能性,並結合AI給直播內容帶來革命性升級。兩家公司之所以合作,是瞄準了5G+Cloud+X直播新業務場景市場。
  • 抖音主播怎麼樣才能連麥 互相打PK的辦法
    抖音如何進行PK連麥?PK連麥有哪些技巧?本文一一為你道來。 直播PK,這就是連麥。
  • 不陪跑知識付費的蜻蜓FM,品牌新升級後怎麼飛?
    在知識付費進入下半場、越來越多大咖開播音頻節目的此時,蜻蜓FM這一次卻沒有過多提及知識付費。「知識付費興起後,外界對音頻業有了新的認識,但是,知識付費也有其局限性。」蜻蜓FM副總裁王韻坦言,知識付費的興起確實讓略顯沉寂的音頻行業煥發生機,但對於強調伴隨性的移動音頻來說,知識付費節目中高密集性的內容和信息,又難以持續和長久留存用戶。
  • 從知識付費不同時期演化,看其蛻變之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他技術驅動的風口不同,知識付費這一輪崛起,與其說是技術上的演進,不如說是社會需求的爆發所致。具體而言,知識付費既借力於知識付費平臺的演進、付費方式的便利,也得益於中國中產階層及準中產階層學歷教育需求的爆發。但這並不意味著知識付費只是一種應對當下中產焦慮的「止痛劑」,也不僅僅是IP變現的另外一種方式。
  • 知識付費的未來:下沉市場,從「平面化」向「垂直化」縱深
    知識付費產業不斷發展,嘗鮮用戶逐漸減少,用戶對知識的獲取目的已經由追求「了解」 轉向追求「掌握」 ,對於與知識生產者的溝通和與共同學習者的交流需求提升。 此外,尋求深度解決方案的用戶對於「一對一」和「直面」 交流方式的需求也增強。
  • 2018知識付費市場的「殘酷流量法則」
    同樣,在出版機構領域,不少出版社也開始尋找適合自身的轉型方式來擁抱知識付費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成為多數出版社的主要合作方式。 擁有技術實力的千聊直播、荔枝微課直接將微信流量收割,上線知識付費聚合平臺,被譽為「知識付費領域的小淘寶」,課程包羅萬象。
  • 果殼網&網易雲課堂:70%在線學習者在過去的一年中為在線學習付費
    、喜馬拉雅FM、千聊等知識共享領域頭部產品,共同發布調查問卷,以期獲得更多的不同類型學習者樣本。在線學習百家爭鳴,視頻課程仍為主流在線學習的形式層出不窮,文字直播、音頻直播等方式相較往年,獲得了相當一部分在線學習者的青睞。
  • 社交+模式的移動直播競品分析:陌陌哈你直播 VS 微博一直播
    在成熟領域,直播大頭紛紛泛娛樂化,如映客、花椒的素人直播填補了女性直播空白。在新領域,電商直播逐漸佔據女性市場,音樂、財經、健身等新領域不斷進入。2)真人秀場發展較為成熟,用戶規模最大當前的移動視頻直播應用可分為真人秀場、體育、遊戲、商務、明星直播,以及電商、新聞、健身等等垂直化的直播類型。在各細分領域中,以真人秀場、遊戲直播、體育直播三大應用的規模最大。
  • 網際網路內容產業報告:內容付費崛起,優質內容為王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
    網際網路內容產業按內容展現方式可分為文圖(網絡文學、資訊、漫畫)、音頻(音樂、有聲平臺)、影音(網路遊戲、長短視頻、直播、在線課程等),多樣的產品體驗,催生多種內容付費方式。先支付後消費的「消費前付費」是主流內容付費類型,以打賞型為主的「消費後付費」最適宜粉絲經濟。在線音頻、長視頻、漫畫行業用戶集中度最高,用戶和內容資源向頭部平臺聚集。
  • QUQU與pasha世紀連麥!獲悉傳奇選手肌肉秘訣和退役原因
    這已經不是虎牙第1次邀請職業選手入駐平臺,上一次絕地求生熊大入駐虎牙的時候,也引起了一陣轟動,甚至還在虎牙直播平臺進行退役直播。當時擔任中文教師的是蜜蜂仔,這一次擔任pasha中文教師的是虎牙CSGO一哥QUQU!QUQU作為虎牙CSGO一哥在pasha首播自然是第一時間就前來助陣,同時也是攜帶著豪禮過來的,「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
  • 主播與主播之間連麥PK怎麼玩 適合主播間打PK的遊戲
    主播與主播之間連麥PK怎麼玩?適合主播間打PK的遊戲?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百度視頻涉足知識付費:和喜馬拉雅合作 推出「聽吧」
    比如,八姐發現,這幾天,百度視頻也開始涉足知識付費了。目前,百度視頻上線了音頻知識付費產品「聽吧」,與影視劇、短視頻、直播等內容並列,基於算法和用戶主動訂閱等功能實現音頻內容的個性化推薦。簡單來說,喜馬拉雅FM的大量免費音頻節目內容已發布在百度視頻的「聽吧」產品,近期還將上線知識付費內容。百度視頻與喜馬拉雅的這一合作也是進一步拓寬場景、增強用戶黏度並將流量變現的舉動,因為,音頻內容現在是剛需,同時,知識付費的市場教育已經基本完成,市場空間很大。
  • 「知識付費」概念普及 付費講座正越來越多
    在大眾以往的印象中,絕大部分講座是以免費和公益形式舉辦的,但隨著「知識付費」概念的普及,付費講座正越來越多。  機遇:線上付費講座被指「販賣焦慮」  「知識付費」概念自2016年起在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得到、知乎、喜馬拉雅、蜻蜓FM等線上平臺陸續推出多款付費產品,內容品類遍布各個領域。
  • 知識付費的商業本質是什麼?
    我在2017年底的時候無意間「滑」入了音頻知識付費領域,算是趕上了它高峰的尾巴,見證了它下滑的過程,今天想和各位分享一下我的觀察與體會,特別是談談人文內容產品的一些想法。01、知識付費的合理邏輯「知識需要付費,付費能保證獲得知識的媒介,但不保證獲得知識」提到知識付費,有人會覺得這似乎是一個過氣的行業。
  • 易觀:音頻泛知識付費用戶年輕高學歷 喜馬拉雅用戶付費滲透率增強...
    近日,易觀發布了《2020年音頻泛知識付費市場洞察》(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泛知識付費行業市場規模超230億,用戶規模突破5.4億。今年,在政策、技術等多方支持下,2020年泛知識付費市場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年輕、高學歷用戶是音頻泛知識付費主要群體,60後、00後用戶付費滲透率逐也在逐步加強,用戶泛知識付費習慣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