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看不懂?那就先看看這8個細節

2021-01-09 娛e家

《信條》已經上映了,但不少粉絲都說沒看懂,畢竟裡面時間,空間都太亂了,看完這8個細節你就恍然大悟。

一,信條的英文名字叫《tenet》,這不是導演隨便起的,而是意味著電影開頭和結尾對稱,電影的開頭就是結尾,電影的結尾也是開頭,世界毀滅與誕生不停的循環。

二,電影中已經發生的故事將一定會發生,無法通過時間改變。

三,還記得哈利波特的情節麼?現在的自己會與過去的自己相遇,但如果超越時間就再也回不去了。信條在此之上加入更多元素,超越時間後一切都是逆反的!

四,在信條中沒有所謂的穿越,而是時間逆流,什麼叫時間逆流呢?就像你坐在原地等待24小時,你就會遇到曾經的自己。

五,電影中所有帶有呼吸器出現的人,全部是在時間逆流裡的人,至於為什麼會帶呼吸器呢?因為在時間逆流裡所有事物都是相反的,水倒著流,汽車也倒著走,當你吸入空氣意味著呼出空氣,

六,電影中出現了「熵」的概念,熵在現實中意味著物體混亂程度,而逆熵並非代表扭轉時空,而是將時間線倒過來。

七,全篇最大的主角就是黑人小哥,他在未來創建信條組織,招募尼爾逆流時間引導小時候的自己,從而拯救世界。沒錯黑人小哥沒有名字,導演用黑人小哥暗語世界上的無名英雄。

八,麥克斯就是尼爾的小時候,他早就知道自己會死,還選擇義無反顧的逆流時間。整部電影就是一個死循環,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的這10個信條,很經典,看看哪一個是最適合你的?
    人們稱他為天才,因為他很聰明,在物理學領域,做出了許多卓越的貢獻,當然,最著名的就是「相對論」了,除此之外,愛因斯坦很清楚一個人的成功法則,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這10個人生信條,它們很經典,看看哪一個是最適合你的?值得一提的是,要明白為什麼一個人會成功,它是有原因的,而且這10個信條會讓我們受益匪淺,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你可以每天用它們。
  • 看不懂《信條》?你需要的是這份「時間指南」
    無數影迷年度期待的《信條》終於上映了。這是繼《敦刻爾克》之後,時隔3年諾蘭重返大銀幕之作。這也是今年全球電影市場復工以來,被寄予眾望的一部頂級大片。 時間,是科幻最古老的主題之一。諾蘭被稱為「時空三部曲」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信條》,每一部都探索了一種時間的呈現方法。
  • 關於《信條》的4大熵腦筋迷思
    原創 畢導 畢導 收錄於話題#畢導影視辣評8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諾蘭的《信條》了,沒看的也被劇透的差不多了。故事是這樣的:大反派薩託身患癌症命不久矣,決定集齊九大神器毀滅世界。
  • 《信條》到底在講什麼 被譽為今年最值得期待也最燒腦的外語電影
    那這部《信條》究竟有多難懂,連電影主演們都看不懂劇本。 9月4日本周五,《信條》將正式登陸中國大銀幕。 在影片上映之前,我想用完全不劇透的方式來聊聊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影片。 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讀過這篇文章的朋友,在進影院前能帶著更加準確的預期,並且更好的體會這部獨一無二電影的魅力。 《信條》難懂嗎?
  • 看懂《信條》不用懂科學,讀完這篇就全明白了
    不過,諾蘭塞的這些科學點,其實是相當用心的,我先幫大家簡單梳理一下。本文有一點點劇透,但真的、絕對不會影響你觀影,而且反而會讓你看的更爽。那你說,如果我們強行造出了一種熵會自動減少的東西,是不是就能逼著它時間倒流了呢?霍金老人家當年就琢磨過這事兒。他曾經設想,你看我們的宇宙現在是在膨脹吧,那如果膨脹到頭了沒準就會開始收縮。膨脹的時候,熵增加,時間指向未來。那麼收縮的時候,是不是熵就會減少,而時間指向過去呢?生活在收縮宇宙裡的人,是不是會越活越年輕?
  • 燒腦巨製大片《信條》上映,想看懂電影,你得先懂這些!
    小夥伴們,由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的全新燒腦力作《信條》今天終於上映了。一路從《星際穿越》《記憶碎片》《盜夢空間》看過來的大家,內心是不是激動中又帶有些許慌張呀?萬一電影的信息量太大,一刷「看不懂」怎麼辦?別擔心,今天就先給大家簡單的「補補課」,說一說電影裡的一些概念,希望能減輕小夥伴們觀影時的壓力。
  • 如果說《盜夢空間》是喝喜酒,那《信條》就是密室逃脫
    這一次,他帶來的是一個「密室逃脫遊戲」,觀眾需要更主動地一層一層地往下探索。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興趣和耐心堅持到最後。但能堅持到最後的,就算不覺得遊戲好玩,也至少有些許的成就感。和《盜夢空間》的故事類似,進入《信條》的世界需要經歷4個層級。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諾蘭是誰?
  • 推薦幾部結局大反轉的電影,最後一部不看解說真的看不懂
    ,沒看過的小夥伴也可以嘗嘗看,是不是也和你的胃口。《dao'meng'kong'j》劇照燒腦電影不得不提的就是諾蘭大神的《盜夢空間》了,好看電影就是要反覆看,而且每一次都會看到不一樣的細節「藏起來」的兇手,大家看到的,就是一個普通人而已;兇手是兇手也不是兇手,律師了解了「真相」並為之開脫,塵埃落定的時候卻發現,曾經反對的聲音是對的,而自己才是錯了的那一個;一級恐懼,真的要給愛德華·諾頓一個贊。
  • 《信條》有多燒腦?看完這篇解析就全明白了!
    先列個目錄:《信條》應該怎麼看?我相信大多數觀眾在第一次觀看《信條》的時候,都很難把握住電影中的細節,這主要是因為第一遍觀看,光是消化電影時間逆行的設定就需要一番功夫,這就導致初看《信條》之後,一般都是似懂非懂、一臉懵逼的狀態。不同人的區別只是懵逼的程度不同,有的理解的多點,有的理解的少點,一遍能全看明白的人應該很少。
  • 《信條》深度解析:諾蘭的時間詭計(下)——隱藏劇情和原理
    看這篇文章之前,我們先達成一個共識:「用全新的視角看世界」,這也是在《信條》預告片裡以及小黑在結尾處說的話。如果你堅持呆在自己的常識和邏輯裡,那麼就不要讀下去,因為後面要聊的東西,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認知。
  • 解析《信條》:如何讀懂諾蘭「操控時空」的花樣
    十年後,很多人在這一幕中,看到了《信條》散場後放空的自己。而每一位聲稱「看不懂」的觀眾,無非經歷了一場植入式「盜夢」——抑或,只是一場被盜夢的幻覺。不得而知的我們,只能在觀眾一聲聲「看不懂」的反饋裡聽到創作者「抓到你了」的竊笑。《盜夢空間》曾言:當你回想自己的夢時,是永遠記不得開頭的。
  • 腎上腺素+燒腦,《信條》必進我的年度前十,諾蘭是用電影在做科研吧
    「看不懂」。 當年《盜夢空間》的結局至今還有人在爭議主角們到底是不是還在夢境中,而《信條》比起《盜夢空間》擁有更多值得反覆推敲的細節。 在掌握了接下來講述的幾個思維邏輯後,再去影院看《信條》你就會享受到那種腦洞大開的快感了。 這次的故事,不是開放式結局卻留了更龐大的開放式背景故事。
  • 《信條》燒腦?看看這篇解謎降溫
    因此逆轉狀態下的人物由於無法適應常規狀態下的氧氣,要時刻戴著面罩,這也成為了區分人物正、逆向狀態的一個重要標誌。 【數讀】 ●《信條》只有280個視覺特效鏡頭,比大多數浪漫喜劇都要少。對於導演諾蘭執導的影片來說,這個數字很低。《黑暗騎士》有650個視覺特效鏡頭,《黑暗騎士崛起》有450個,《盜夢空間》大約有500個,《敦刻爾克》有429個。
  • 據說,能看懂《信條》裡熵減時空逆轉的,都是頭腦王者
    《信條》到底講了啥?一句話概括就是現代人類阻止未來人類逆轉時空滅絕現代人類的故事。未來人類生活環境劇變,瀕臨滅絕,科學家通過改變「熵」的方向性,製造出逆轉機器——逆轉門,穿越回現代。很多觀眾不懂利用熵增熵減進行時空逆轉的硬核物理學知識,自然也就「。影電懂不看」。
  • 諾蘭《信條》在講什麼?堪稱史上最燒腦的外國電影!
    朋友問:你看過《信條》了嗎?我回:看過了朋友:那電影講的是什麼?朋友:問你電影細節呢我:不是,我說的是你問的第一個問題朋友:看過信條了嗎?很多看完電影的朋友都說這部影片邏輯混亂完全看不懂,還有更多有趣的評論讓人啼笑皆非。稍微專業一些的影評人是這樣分析的:不過這部電影確實不太推薦情侶以及不喜歡燒腦電影的朋友們觀看,畢竟還得二刷三刷看分析才能明白。你看完《信條》了嗎?
  • 據說,能看懂《信條》裡時空逆轉的,都是頭腦王者
    《信條》到底講了啥?一句話概括就是現代人類阻止未來人類逆轉時空滅絕現代人類的故事。未來人類生活環境劇變,瀕臨滅絕,科學家通過改變「熵」的方向性,製造出逆轉機器——逆轉門,穿越回現代。很多觀眾不懂利用熵增熵減進行時空逆轉的硬核物理學知識,自然也就「。影電懂不看」。那麼「熵」是啥?熵減是如何引起時空逆轉的?
  • 諾蘭《信條》看不懂,斯科特《異星災變》行嗎
    那部影片講述的也是一個小隊的成員們被困在偏遠的哨站,他們發現了一隻處於長眠狀態的異形,並把它帶了回來。在它經常出沒的走廊上,成員們被它一個接一個地除掉。看看那一部電影,你就會知道《異形》的雛形什麼樣的。電影《怪人》但另一方面,雷德利·斯科特這部1979年的電影又是高度原創性的。
  • 「星期五文藝」360度解讀諾蘭《信條》
    星期五言:如果你看完諾蘭的《信條》後一臉懵,再或者乾脆你中途睡過去了,千萬彆氣急敗壞,責任不在你!本人壓根就沒覺得諾蘭算的上是好萊塢式的合格編劇。換句話說,他的強項並不是講故事!再退一步說,即便諾蘭是個好編劇,在我看來,要把如此一個複雜的「時間」概念講明白,那麼電影150分鐘的時長至少要翻倍。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在網友們看來:其他導演的電影看不懂:是部垃圾。諾蘭導演的電影看不懂:你是垃圾。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去琢磨諾蘭在影片裡,埋下的所有伏筆和深意。你就會不由自主愛上他,大讚一句:這個男人的腦子,實在太牛逼了!9月初的《信條》,剛上映就直接破億。雖然在評分評價上,觀眾褒貶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