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結果揭曉,美國CDC這次要親自為武漢正名了|張文宏|新冠...

2020-12-05 健康界

朋友們,早上好!今天是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歡迎來到健康界早報時間,一汽-大眾奧迪邀您共同關注全球醫健新鮮資訊!

【美國疾控中心:新冠去年12月中就在美國出現】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CDC)研究人員11月30日發表的研究顯示,在對收集於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的全美9個州居民的7389個獻血樣本檢測中,有106個發現了新冠病毒抗體,說明早在去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在美國出現,且新冠在美國的傳播比檢測結果表明的還要廣泛得多。【詳情點擊】(@央視新聞)

【口罩入法!制止不戴口罩者更有底氣】

《上海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條例》近日正式實施,條例明確要求,在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進入公共場所應當按照要求佩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上海是國內首個將公民戴口罩寫進地方立法的城市,條例實施一個月效果顯著,尤其在公共場所單位,面對拒戴口罩者,工作人員表示:「有法規撐腰,底氣更足了」。(北京日報客戶端)

【內蒙古滿洲裡新增3處中風險地區】

最新通報顯示,11月30日7時至12月1日7時,內蒙古自治區報告滿洲裡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4例(均在滿洲裡市)。根據疫情發展情況,滿洲裡市將南區街道辦事處、興華街道辦事處、扎賚諾爾區第四街道辦事處劃定為中風險地區。(北京日報客戶端)

【世衛組織: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6284萬例】

根據世衛組織最新實時統計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月1日19時08分(北京時間12月2日2時08分),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62844837例,累計死亡病例1465144例。12月1日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新增453170例,死亡病例新增7837例。(央視新聞)

【「網際網路+」藥品配送費由醫保承擔?國家醫保局回應】

11月30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472號建議的答覆》。《答覆》稱,藥品配送不屬於基本醫療保險診療項目,不在基本醫療保險的支付範圍內,因此,「網際網路+」藥品配送費用無法由醫保基金承擔。下一步將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的相關精神,加強診療項目醫保支付管理,根據醫保基金支付能力,逐步擴大支付範圍,更好保障參保人員基本醫療需求。(國家醫保局)

【山東:中醫入列緊急醫學救援隊】

近日,山東省出臺的《山東省中醫藥條例》規定,要求將中醫藥專業技術人員納入緊急醫學救援隊伍,發揮中醫藥在傳染病防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中的獨特優勢。山東還對鼓勵、支持社會力量舉辦中醫醫療機構並牽頭組建醫療聯合體等進行了規定。條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新華網)

【日門診量可達4000人次,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基本建成】

目前,位於通州區漷縣鎮的北大人民醫院通州院區地上部分的室內裝修已經基本完成,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和調試,地下部分裝修預計年底前完成。據介紹,該院區設有婦產生殖中心、腫瘤精準治療中心、國家創傷救治中心和20餘個科室,日門診量約4000人次,住院部床位總規模800張,為大型綜合型三級甲等醫院。(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同仁醫院慢性鼻病研究團隊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危險因素】

近日,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和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的慢性鼻病研究團隊研究發現,新型冠狀病毒受體ACE2在鼻黏膜中受I型免疫細胞因子IFN-γ調控,從而導致ACE2在I型免疫炎症為主的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中高表達,可能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在危險因素。論文在《Allergy》(IF=8.706)發表。王明助理研究員為第一作者,張羅和王成碩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同仁之聲)

【愛滋病毒比新冠更狡猾?張文宏這樣解釋】

愛滋病病毒和新冠病毒相比,哪個更狡猾?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說:「愛滋病病毒會直接鑽到我們的免疫細胞裡,不僅如此,愛滋病病毒還能把自己的模板,整合到T細胞的基因裡,那就意味著患者除了自殺以外,沒有第二種辦法。當免疫細胞低到一定程度後,所有的愛滋病症狀就會出來,比如生腫瘤、生感染等。所以到現在為止,我認為最狡猾的病毒應該是愛滋病病毒。」(@央視財經)

【京東健康或成亞洲醫健行業最大IPO】

彭博12月1日消息,京東健康香港IPO發行價定在了招股區間上限,籌集到270億港元(35億美元),成為亞洲醫療保健行業史上最大IPO。知情人士稱,12月8日將開始掛牌交易。(界面新聞)

【海爾施基因科技A輪融資2.2億元】

12月1日,多重核酸檢測解決方案提供商寧波海爾施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2.2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次融資由啟明創投領投,德福資本、博遠資本、景旭創投和藍湖資本跟投。該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海爾施基因科技在新技術方面的探索、新產品開發的研發投入,及團隊與業務拓展。海爾施基因科技專注於臨床檢驗、法庭科學兩大業務領域的發展,目前擁有臨床檢驗分子診斷試劑、核酸檢測儀器、法庭科學DNA檢測試劑三大產品系列。(動脈網)

【為防醫療物資短缺,德國擬建19處國家儲備中心】

德國衛生部長延斯·施潘11月30日宣布,聯邦政府決定在國內建立19處國家醫療物資儲備中心,以確保未來應對類似新冠疫情的衛生危機時不再出現醫療物資短缺的情況。據介紹,聯邦政府將撥款10億歐元用於建設國家醫療物資儲備中心。按計劃,這些儲備中心最多可儲備滿足全國半年所需的醫療物資,實際使用時至少要儲備可供全國使用1個月的醫療物資。(新華網)

【中方向金正恩提供新冠疫苗?外交部回應】

12月1日,外交部舉行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一名美國分析人士援引日本情報稱,中方向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及其家人提供了實驗性新冠肺炎疫苗。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不知道這一消息從何而來。中國已有多支疫苗進入Ⅲ期臨床實驗,同時已承諾疫苗研發完成並投入使用後將作為全球公共產品,積極考慮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中國將積極履行這一承諾,「這是我們總的原則態度」。(界面新聞)

【我國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

民政部部長李紀恆近日撰文表示,我國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要引導生育水平提升並穩定在適度區間,增加勞動力供給。目前,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生育意願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第一財經、網易財經)

【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心臟移植成功】

1982年12月2日,61歲的巴尼·克拉克博士成為第一位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臟的心臟病患者。克拉克是西雅圖地區退休的牙醫師。該年12月,由鹽湖城猶他大學醫學中心威廉·迪弗律茲博士領銜的外科小組,為他完成了7.5小時的人工心臟移植手術。

人工心臟的使用始於1953年,至1965年美國外科醫生邁凱爾·貝克才首次成功地在動物體內移入人工心臟,來輔助心室的運作。

今天的全球醫健資訊,就為您播報到這裡,歡迎下載健康界APP,獲取更多價值資訊。明天見!

相關焦點

  • 第四屆國之名醫榜單揭曉|新冠病毒|武漢大學|...
    印度成第二個確診超500萬例國家】當地時間16日,據《印度時報》報導,印度衛生部通報該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突破500萬例,繼美國後,印度成為全球第二個確診超500萬例的國家。據印度衛生部16日通報,該國新增1290例死亡病例,創下單日死亡數新高,印度死亡病例目前已累計超過8萬例,為全球新冠死亡病例第三多的國家。(中新網)【可控!
  • 世衛稱新冠真實死亡人數被低估!張文宏:第二波確實在展開…
    最新發布的新冠疫情統計數據顯示,全球累計死亡病例超過100萬例。世衛稱新冠真實病亡數據被低估世衛組織緊急情況計劃執行主任邁克·瑞安28日日表示,真實的感染和死亡數字很可能被低估了。「當你統計任何東西時,你都無法完美地統計出結果。
  • 張文宏:面對新冠疫情要打「科普組合拳」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2020年會現場,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了一場題為《從新冠疫情應對看科普》的視頻報告。報告中,他復盤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的團隊做科普的過程,並分享了自己由科普實踐引發的思考。以下為報告內容。張文宏作視頻報告新冠疫情的到來非常突然。
  • 直播:張文宏談新冠疫情科普是一套組合拳 科普持續跟進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科普作家協會2020年會現場,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了一場題為《從新冠疫情應對看科普》的視頻報告。報告中,他復盤了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他的團隊做科普的過程,並分享了自己由科普實踐引發的思考。以下為報告內容。
  • 新冠和流感出現合併感染,已發現4例!鍾南山、張文宏給出建議
    11月27日,在深圳舉行的首屆中國衛生健康科技創新發展大會上,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發表《中國臨床科技進展與新冠疫情防控》主旨演講,對當前疫情、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共同感染等問題作出最新研判。
  • ...張文宏:武漢解封後或成中國最安全城市;自然雜誌為曾將病毒與...
    2丨俄羅斯新冠肺炎確診超萬例據央視新聞,俄羅斯新冠病毒防疫官網,截至莫斯科時間4月9日10時45分,全俄累計確診10131例新冠肺炎,其中莫斯科累計確診6698例,為全俄疫情最嚴重的地區。過去24小時內,俄羅斯境內新增1459例新冠肺炎感染病例。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張文宏稱,最近國際疫情持續蔓延,證明新冠病毒獲得了非常強的在人類社會中生存的能力。「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時新冠病毒能離我們而去,現在看起來,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人類要增強對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終真正控制住疫情
  • 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最新判斷
    張文宏稱,最近國際疫情持續蔓延,證明新冠病毒獲得了非常強的在人類社會中生存的能力。很多流行病學專家一致同意,它已經成為一個常駐病毒,就像大家熟知的流感病毒一樣。「最早大家希望在夏季時新冠病毒能離我們而去,現在看起來,我們得學會如何與病毒共存,人類要增強對疫情控制的智慧,最終真正控制住疫情,讓生活回歸正常。」關注2:荷蘭出現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死亡病例,新冠病毒是否在不斷變異?
  • 「新冠去年12月中旬就在美國出現。」
    據央視援引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11月30日發表在《臨床傳染病》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根據對美國9個州的居民獻血樣本的檢測,早在2019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經在美國出現北京日報 #新冠去年12月就在美國出現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疾控中心研究人員近日發表的研究顯示,早在去年12月中旬,新冠病毒就已在美國出現,且新冠在美國的傳播比檢測結果表明的還要廣泛得多
  • 新冠源頭找到了?美國疾控中心承認:美國病例出現早於中國數周
    12月1日,美媒《華爾街日報》報導了一個重磅消息,美國疾控中心專家研究認為,美國出現新冠確診病例的時間,要早於中國數周,甚至比美國官方公布的首個確診病例還要早上一個月。 2020年迎來了最後一個月,在這一年中"新冠病毒"貫穿全程,而中國也成了索賠軍團競相潑髒水的對象。
  • 新冠源頭找到了?美國疾控中心承認:美國病例出現早於中國數周
    12月1日,美媒《華爾街日報》報導了一個重磅消息,美國疾控中心專家研究認為,美國出現新冠確診病例的時間,要早於中國數周,甚至比美國官方公布的首個確診病例還要早上一個月。"新冠病毒不是在武漢起源的"這句話我們已經說倦了,如今美國的科學研究擺在眼前,證據確鑿,這次誰也不能再無緣無故冤枉中國。
  • 新冠病毒已成常駐病毒?何時能打上新冠疫苗?張文宏回應
    在9個月的新冠防治中,青年醫生、青年科技工作者起到了 主力軍作用。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她認為要對發熱患者進行常態化監測,設置發熱門診非常重要,讓新發突發傳染病「前哨」更響。同時要加大對冷鏈載體、物流貨物、交通工具等的檢測力度。
  • 顏寧、張文宏等對話祁海:免疫系統是如何對抗新冠病毒的?
    「所以,病毒和免疫系統實際上是矛和盾的關係,」祁海表示,基於免疫系統的作用原理,最理想的對抗新冠病毒的辦法就是研發中和抗體疫苗。  本次講座由生物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顏寧主持,中日友好醫院副院長曹彬、復旦大學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長姜世勃、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文輝、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轉化醫學研究院副院長牛俊奇、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等專家共同討論。
  • 張文宏最新分析衝上熱搜
    新冠肺炎醫療救助上海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作為第二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的主持人,拋出了這個問題後引起了多個專家的熱議。張文宏:今年最美好的季節可能出現在金秋,10月後或有疫情高峰張文宏分析表示,金秋10月可能會是疫情低谷,之後可能還有高峰。
  • 張文宏最新英文專訪:武漢終於「解封」意味著什麼?
    從1月23日封城開始,歷經差不多兩個半月的時間,這一天終於到來,武漢終於解封了!張文宏教授最近接受CNGT World Insight節目專訪,談到了武漢解封。很可能讓自己在本地更加如魚得水,心想事成。這時候,門外王員外正慌慌張張的從外面跑了進來,一進門便把外面的們給關了上來。雖然一臉緊張的問道「兄弟,你剛剛所說我家是不是少了東西,你怎麼知道?」
  • 張文宏:武漢可能是最具群體免疫的地方,解封後或成最安全的城市
    近期,在CCTN的一次採訪中,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英文作答稱:「解封」後的武漢,或成為對新冠病毒最具群體免疫的地方。從流行病學的角度,張文宏教授提出:武漢也許會成為中國最安全的城市,城中的許多人可能已經具有免疫力。
  • 「硬核教授」張文宏最新英文專訪:武漢終於「解封」意味著什麼?
    從1月23日武漢封城到4月8日, 整整70多天, 武漢這座被按下暫停鍵的城市, 終於逐步解封了!
  • 最新論文表明,武漢爆發的新冠病毒的來源指向美國!
    截圖來自論文的原文圖表研究人員發現該新冠病毒開始的原始形態為「A型」,雖然它出現在我們英雄的城市——武漢,但是並沒有傳播開來,反而在美國更加常見。後來在我們武漢市爆發的新冠病毒則為該種病毒的變異「B型」。
  • 美國科學家:武漢絕不是新冠病毒源頭!終於真相大白了!
    美國科學家日前進行的一項關於新冠病毒最新研究顯示,「武漢絕不是該病毒的源頭」。
  • 張文宏:50%的新冠病例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在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上的一場全球抗疫主題對話中表示:「數據分析顯示, 50%的新冠病例是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所以我們要堅持做檢測,檢測到無症狀感染者後,必須要立刻做隔離,否則檢測也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