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浩劫 一場瘟疫 讓我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主題和意義

2020-12-05 宜惜2847

我相信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在元旦前夜腦子裡便開始不斷地斟酌新年願望,甚至規劃出了更遠的將來,我想要通過各種考試、取得各種證書;想要怕那些一不小心失去的都再拿回來;想找到愛情,想事業或學業有成;想實現徹徹底底的蛻變 ……可接連發生的一次歷史性的變故,使這些想法開始不斷地暗淡了下去~

一月中旬,看到了一條較早關於新冠肺炎的新聞推送,但毫不留意,一方面由於對事態嚴重性的預判不足,但更多的也或許是因為在這個紛繁複雜、燈紅酒綠的現代社會,人們都更願意去了解一些八卦緋聞、情情愛愛,又或者販賣夢想的成功學。相比之下,這樣一則新聞又怎能引起大眾的關注。

除夕前,到縣城去接工作的朋友回家,順便小聚一刻,朋友在藥店買了一袋口罩,當時已經有了很少一部分人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但絕大多數人仍不以為意,似乎他們驕傲於自己「勇氣」,似乎可以通過進行了自我防護的人來襯託他們「無畏」……當然,態度中立,靜觀其變的人也不少,自己便是其中一員,但我無法保證絕對的中立,我既膽小,又在意他人的目光,我為當時的自己感到蒙羞,也對曾因無知而感到驕傲的人感到遺憾~

大年初,身邊關於疫情的聲音已十分嘈雜了,大家不約而同地決定取消了每年一次的高中同學聚會,此時的我才更加明白我們毫無必要活在他人的眼中,開始有了對生命的敬畏……

隨後便是病毒開始舉國大面積的傳播,醫療物資、醫療設備開始緊缺,醫護人員犧牲,鍾南山院士指導防疫,雷神山、火神山等應急建築的搶修等新聞鋪天蓋地的接踵而來。此刻,社會各界都有了相當謹慎的防疫意識,甚至開始對身邊人一個不小心的咳嗽都會覺得膽戰心驚,只是可惜或許以為時太晚,今天的膽戰心驚是昨日的不屑一顧,一切皆為因果,只是可憐了相當一部分一開始便嚴加防範的人陪著一起多受了許多罪。

但即便如此,在這生死攸關、關係舉國存亡的時刻,仍有那麼一些人利慾薰心,他們看到的不是危機,是他們極致的個人私慾,是他們即將用良知撐得鼓鼓的口袋錢包,藉機販賣粗製濫造的口罩物質,利用大眾的熱情與愛心投機倒把、中飽私囊;當然,這個社會還是存在著許多美好的,還是存在著那麼一批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可愛可親的醫護人員,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志願者。

在這兒不做過多的批判和褒獎,但 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現代社會的物慾橫流,而有的人又是怎樣做到的不忘初心,這值得我們的不斷追問與沉思。回過頭來想想,年初時許下的那些願望、勾勒出的那些未來,竟都不是我在生命終結前真正想要獲得的,而是更加希望生命中的每一步都過得問心無愧,珍惜每一次的相遇,追求真實的自己,感恩擁有的一切,雖然不知道明天和意外誰先到來,但只要做到無怨無悔,也便無懼意外。

與君共勉!

相關焦點

  • 黑死病:14世紀那一場席捲歐洲的恐怖浩劫
    這場瘟疫就是永遠刻在歐洲人心目中的黑死病。這場肆虐歐洲的黑死病起源於中亞的沙漠地區,然後向西傳播至中東、地中海、西歐地區,然後再向北傳播至北歐、東北歐地區。黑死病從中亞傳播到歐洲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13世紀早期,中亞地區發生多種自然災難,導致此地的老鼠四處亂竄逃避災難;二是13世紀蒙古鐵騎的軍事和商業擴張造成了黑死病的擴散;三是13、14世紀東西方商業交往變得密切,西方大批商人、教士克服各種困難來到東方尋求交往,返回的時候也將黑死病毒帶回歐洲。
  • 穿上「黃馬甲」,他們更加理解了生命的意義…
    穿上「黃馬甲」,他們更加理解了生命的意義… 2020-11-17 18: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聊一聊對生命的感悟與意義!
    張愛玲說過,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子,爬滿了跳蚤。我們可以無視跳蚤的存在,繼續華美;也可以去一隻一隻捕捉它們,使袍子更加華美。或者,我們承認跳蚤的存在,接納它們,甚至認為它們是袍子的一部分,生命因它們的存在才變得生動。華美與否,已經變得不重要了。我不知道你們的對生命怎麼理解?或許你們有不一樣的見解。因為,我們不一樣。
  • 十大克蘇魯主題桌遊 ④|《瘟疫危機:克蘇魯王朝》
    瘟疫危機 浪潮洶湧》(Pandemic:Rising Tide),《瘟疫危機》都以各種不同的風格和形式,帶給玩家不一樣的震撼。,在洛夫克拉夫特筆下的經典新英格蘭城鎮阿卡姆、敦威治等等創造出了一個更加恐怖和緊迫的災難事件。
  • 人類的未來將何去何從,生命的意義究竟怎麼理解?
    人類自出現在地球上起,再到發現新大陸,實現世界性交流…近萬年的發展歷史,期間我們經歷過無數次戰爭,掠奪,各自統一,再分散,再統一…反反覆覆,我們從宗教信仰,到哲學,再延伸至物理學…不斷經歷災難,死亡,瘟疫…一次又一次,卻從來都沒有去真正弄明白一個根本問題!我們從何而來?要到哪裡去?生命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 盤點人類史上可怕的三場大瘟疫!
    今天,讓我們來盤點下,人類史上留名的三大瘟疫。正是這一場瘟疫,改變了歐洲的文明進程,摧毀了舊有社會體系,使歐洲迎來了文藝復興的黎明。因此15世紀末歐洲人將天花患者使用過的物品送過去美洲大陸,這是一場人為主導的毀滅性大瘟疫,最終導致三分之一的印第安人因此喪命,繼後麻疹,淋病等惡性傳染病在美洲肆虐,印第安人也差點因此團滅。
  • 以生命為主題的(作文素材)
    一會兒就把它忘得一乾二淨,拋到九霄雲外去了,而必定迎來的是一場橫禍,父母的嘆息聲和無可奈何的守護在你的身旁。就像下面這個孩子一樣:有一個小男孩,他對自己的生命,似乎事不關己,愛理不理,整天就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竄,這會兒騎「英雄車」,那會兒爬上正在火速前進的車輛,一會兒……他那是鬼迷心竅越玩越有勁,因為一直以來他都相安無事,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終於有一天,傳來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後果;他被疾速行駛的大卡車撞倒了,他倒在了血泊裡,他對父母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如果我能再擁有一次生命,我一定好好做人,我終於明白了父母讓我注意安全的良苦用心了
  • 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病毒和十大最慘烈瘟疫
    目前還還沒有有效抵禦這種病毒的疫苗和藥物。它以極其恐怖的傳播方式和速度像幽靈一樣在非洲遊蕩,從1976年至2012年爆發了23次。2014年7月,伊波拉病毒再次在非洲大爆發,其感染和死亡人數已經超過以往任何一次,並且還在繼續蔓延,並無被控制的跡象。
  • 瘟疫之鏡映照出人類之本相
    一場瘟疫,正在將人逼迫到現代性的牆角,拷問人的現實生存與未來走向。但是,瘟疫又何曾只是在今天如此咄咄逼人呢?翻開馬克·霍尼斯鮑姆的《人類大瘟疫——一個世紀以來的全球性流行病》一書,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人類歷史與瘟疫的纏繞關係,也能由此反思人類的現代性基調與全球化歷程,更會見識人的「多面」。
  • 瘟疫(新冠病毒)是如何摧毀又重塑我們的城市?-從《瘟疫公司》的...
    在遊戲中我們可以取勝,但在現實生活中,全人類被病原體感染而被消滅是所有人都不願目睹的。而在人類歷史上與瘟疫傳染病搏鬥的過程中,我們的城市一次次真實面臨著被瘟疫侵襲的挑戰,疫情帶來了慘重的傷亡,但這也使得城市不斷有機會提升並應對未知的公共衛生危機。現代西方城市規劃的起源,正在於解決因城市人口快速增長而帶來的公共衛生問題。
  • 人類歷史上的10次大瘟疫(深度)
    包括倫巴和威尼斯,此次瘟疫造成大約28萬人死亡。米蘭大瘟疫是黑死病開始後的所有流行性瘟疫中的最後一次大瘟疫。1629年,德國和法國士兵將傳染病帶到義大利曼圖亞。在三十年戰爭中,威尼斯軍隊感染了疾病,當他們撤退到義大利中北部時,將疾病傳染給了當地人。當時米蘭總人口為13萬,在這次瘟疫中染病而死的人數高達6萬人。
  • 《活出生命的意義》:一本書解決你有關生命意義的所有困惑
    幸運的是,即使在最艱苦的環境中,他也能從困境中找到一絲支撐他活下去的信念,並最終獲釋出獄。當生活又重新回歸平靜,弗蘭克爾在回顧這段經歷時驚訝地發現,一個人不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只要能找到生命的意義,就能激發出內在力量,從而改變外在的命運。這並不是心靈雞湯,而是弗蘭克爾在無數次與死神擦肩而過的過程中感悟出來的生命真諦和心理治療方法,他將之命名為「意義療法」。
  • 中世紀帶走歐洲三分之一人口的黑死病,到底是哪種病毒?
    根據統計和估算,鼠疫一共奪走過約一億三千五百萬條生命,對人類歷史的阻礙作用可以說是非常之大。我們熟悉的文藝復興時期巨著《十日談》、法國作家加繆創作的小說《鼠疫》都是以它為題材,可見其負面影響力之高。在歷史上,鼠疫先後三次大規模爆發和流行,給人類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那麼,這三次大爆發分別是哪三次,它們帶來的毀滅性後果具體來講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將目光放到公元六世紀的地中海地區,在地中海世界的東部,是強盛的東羅馬帝國。
  • 在這些科幻小說中,瘟疫是人類文明的B面
    某種意義上,科幻其實是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瘟疫的本質是什麼?一部分答案反倒在歷史學中。世界史名家威廉·麥克尼爾在其名著《瘟疫與人》中發現,大型瘟疫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之後出現的。瘟疫實質上是寄生於人類關係的網絡之上的存在,這個網絡越大,關聯越密切,可能發生的疫情也就越大。
  • 教育輿論場 | 珍愛生命 讓孩子理解生命的意義
    實際上對孩子進行死亡的教育,是一種愛的教育,能讓他們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能讓他們懂得人間的愛意。  死亡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直面的一個問題,可對於這個問題大家都不約而同地選擇避諱。《百年孤獨》裡說:「父母是隔在我們和死亡之間的一道帘子。」父母在的時候,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離去,你就直面死亡。
  • 沈祖新|瘟疫之鏡映照出人類之本相
    翻開馬克·霍尼斯鮑姆的《人類大瘟疫——一個世紀以來的全球性流行病》一書,我們會驚訝地發現人類歷史與瘟疫的纏繞關係,也能由此反思人類的現代性基調與全球化歷程,更會見識人的「多面」。由「病」向「疫」的現代潛流在《人類大瘟疫》一書中,瘟疫歷史的書寫首先是知識考古學的實踐,作者要呈現瘟疫的前世今生,尤其是個體的「病」如何擴張為群體的「疫」。
  • 可怕程度遠超恐龍滅絕事件,99%的地球生命在這場驚天浩劫中消失
    ,就被人們認為可怕程度遠超恐龍滅絕事件,因為大約有99%的地球生命在這場驚天浩劫中消失,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地球在那個時候發生什麼。 就在34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一個另類——藍藻,這是1種簡單的原核生物,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簡單的生物卻在地球上掀起的驚天浩劫,導致了99%的生命因此消失。為什麼要這什麼說呢?我們往下看。
  • 瘟疫一次次襲來:一部人類痛史
    正如惡毒的蒙古人所願,作為鼠疫的一種,此後黑死病在卡法城中迅速蔓延,並被城中逃出的殘存居民先是帶到了義大利,然後又傳染到了西班牙和法國、英國,隨後又急劇擴散到整個歐洲,僅僅從1347年到1353年短短六年間,黑死病就橫掃歐洲,奪走了2500萬人的生命,使得歐洲人口劇烈減少了三分之一還多,並在此後三百年間成為遊蕩在歐洲上空的恐怖幽靈。
  • 《鼠疫》,這一次我們不是局外人
    從鼠疫爆發之際,醫生裡厄始終站在前線,他是小說中第一個西西弗式的人物,在他的引導下,原本唯唯諾諾、藏著小心思和小幻想的公務員格朗加入進來,一開始只想著逃出城與妻子相見的記者朗貝爾也選擇留下來。
  • 瘟疫、符號和象徵
    ,整理最近的一些閱讀筆記:歷史上記載的瘟疫人類歷史中最為嚴重、最為著名的瘟疫莫過於黑死病(鼠疫),在很長的一段歷史中曾多次流行,奪去了幾千萬人的生命,使得歐洲平均壽命減少了20歲,對中世紀的社會、宗教都產生了重要和深遠的影響,因此這些歷史影響最終也符號化、象徵化,具有了獨特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