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朋友】十分高興地認識您!
萬分感謝您的關注!【老朋友】
金錢鰵魚(學名:黃唇魚 Bahaba taipingensis),閩粵人稱金錢鰵、金錢鮸,又名金錢猛魚,溫州人稱黃甘。因黃唇魚頭部有圓鱗排列成金錢狀,魚體銀元般櫛鱗,魚鱗像金子一樣閃閃發光,故稱金錢鰵。
金錢鰵體長1~1.5米,最長達2米;重15~30公斤,最重可達100公斤。屬硬骨魚綱鱸形同石首魚科,是世界上和南中國海石首魚科物種中體型最大的。僅分布在我國的東海和南海海域。金錢鰵是我國的特有、稀有的珍貴魚種,由於數量稀少,加上捕撈強度加劇,目前瀕臨滅絕。
金錢鰵魚鰾的形態已特化,鰾端向兩側作長管狀延長,形成了一種獨特類型,在系統發育上成為石首科一個小支,具重要的研究和經濟價值。
金錢鰵魚肉鮮美,營養豐富,各個部位價值不同,最具價值的是魚膠和魚頭。金錢鰵魚膠甚為珍貴,是上等大補品,有「貴如黃金」之說,具有滋補身體、活血壯陽的特殊功效,止血效果甚佳,尤其對孕婦產後血崩,有藥到病除之效。
美國一家媒體公布了9種全球最貴食物,其中我國的黃唇魚(金錢鰵)便位列其中,每公斤魚肉約為2000美元。
金錢鰵膘是名貴的中醫補品,有特殊的藥用價值,目前市面上500克重的幹膘(魚膠),售價在400萬元以上。
2010年2月,漁民在南海捕獲一條重達140多斤、長約1.5米的金錢鰵,在廣東湛江被三名溫州老闆以345萬元的價格買走。
2011年元月,平潭澳前鎮一漁民在牛山島附近,網獲一條體長1.93米、重150斤的金錢鰵。此後一名魚販以150萬元價格買走,轉手以180萬元賣給長樂魚販,而後這條魚又再次以300多萬元的價格賣出。
金錢鰵屬我國國家重點水生野生動物,生態環境的惡化直接影響了金錢鰵的回遊、繁殖、索餌、生長。如今金錢鰵已處於瀕臨滅絕的地步。
另外,虎視眈眈的人類也成為金錢鰵生存的「天敵」。巨額的利潤使得不少非法捕撈者不惜代價非法捕撈金錢鰵的親體、幼魚。使本來已經十分稀少的金錢鰵的生存更加困難。
黃唇魚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根據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不得捕撈、販賣黃唇魚(金錢鰵)。
本微信部分圖文資料來自摘自網絡,在此感謝!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特此聲明。
【藍寶】更多內容,詳見下期分享。我們由衷感謝您訂閱關注與分享,如果您對於我們微文喜歡或者有不同意見,請您務必告知我們,【藍寶】會儘量做得更好。【藍寶】公眾微信號【wzdlby】,個人微信號【wzd98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