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骨灰堂 大大民生事

2020-12-06 經濟參考網

  「小小骨灰堂,大大民生事。」浙江省永康市委書記金政說,「永康骨灰堂建設全面完成後,市政府需累計投入2億多獎勵資金。但是,當地農民群眾每年可因此節省5000多萬元喪葬支出。30年至少可減農民負擔15億元。還有大量減少佔地、促進移風易俗、建設美麗永康等,這個錢花得值!」

  永康地處浙江中部,以五金製造聞名遐邇。這個人多地少的縣級市,自2015年4月在全市農村推行實施骨灰堂建設以來,已建成350多座骨灰堂,覆蓋了90%以上的行政村。當地民政部門介紹,可以滿足未來30年該市農村的殯葬需求。

  在永康芝英鎮柿後村一座荒山坡上,記者看到,這個村建成的骨灰堂就像一處景點,取名「萬年堂」。其外觀造型仿宋代建築風格,主堂樓內設有階梯式的骨灰存放格位,用大理石板材分格,每個格位前可放身故者照片和刻字。主堂樓的一側是告別廳和管理房,還有假山、水塘等。

  「一個骨灰格位只需2000元,一次交清後不再有任何費用。骨灰堂建設不僅讓村民喪葬省錢,還消除了以前喪葬相互攀比的現象。」村支書陳建勇說。

  記者注意到,永康農村的骨灰堂外觀與想像中的骨灰堂模樣大相逕庭,給人觀感像園林和亭臺樓閣,莊重美觀。而且,都有個好聽的名字,如「安居堂」「安樂園」「百歲堂」等。規模則有大有小。最大的有當地龍山與西溪兩鎮81個村聯建的骨灰堂,佔地近5畝,設計了3萬個骨灰存放格位,祭拜區、休閒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最小的佔地不足半畝,也有150個骨灰存放格位。

  「骨灰堂生態葬法改革關係到人文、歷史、血脈、情感等諸多因素,農村群眾非常在意骨灰堂選址的好壞。」永康市民政局副局長汪渭說,永康的做法是,只要不違反政府規定,各村的骨灰堂建在哪、怎麼建,由村級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自主決定。

  永康市政府規定,農村骨灰堂建設要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等非耕地,嚴禁佔用耕地。並且,要避開在鐵路、公路、河道沿線,以及水源保護區、文物保護區、風景保護區、耕地區、住宅區、自然保護區等區域選址建設。各村擬建的選址位置需要上報,由民政、規劃、國土、農林、水務等5部門聯合勘察、審批。

  永康市副市長胡增強說,推行方式上,當地政府允許既可單村獨建,也可若干個相鄰村統一聯建。一切從實際出發,因村制宜,有效發揮了鎮、村兩級黨員幹部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市政府採取以獎代補方式政策激勵,按骨灰堂服務區域的戶籍人口數,給予參建的各村25萬元至65萬元不等的獎勵,並免徵殯改類項目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大大調動了各村參與建設的熱情。

  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永康推行建設骨灰堂生態安葬改革,不僅有效遏制了亂埋亂葬現象,也帶動了「青山白化」治理。比如,唐先鎮大後村建成骨灰堂後,兩個月內搬遷了800多座墳墓,骨灰堂入駐率達100%。通過退墳還林還地,為地方經濟發展騰出空間,還能有效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率。

  以建堂形式立體存放骨灰的生態安葬,可以大大減少佔地、少耗資源,也保護了環境。然而,在農村推行建設骨灰堂,難在村民對這種葬法改革觀念上的接受。

  「儘管多年移風易俗的宣傳教育,農民群眾已經接受了從土葬到火葬的改革。但是,要轉變『入土為安』和挑選『風水寶地』觀念還要有一個過程。」永康市石柱鎮下裡溪村幹部章康傑說。

 

相關焦點

  • ——浙江永康骨灰堂節地生態葬法...
    ——浙江永康骨灰堂節地生態葬法改革調查新華社記者謝雲挺清明臨近,浙江永康市農村已有不少群眾到新建的骨灰堂祭奠已故親人。自2015年4月在全市農村推行建設骨灰堂方式的節地生態葬法改革以來,永康農村已建成350多座骨灰堂,覆蓋了90%以上的行政村。2017年底,永康市被民政部確定為全國殯葬綜合改革試點地區。
  • 八寶山骨灰堂和骨灰牆的微妙區別
    我本以為事到此,算是一段白事告一段落,誰知死者家屬又提出,他爹屬於XX級,骨灰應入住八寶山裡的骨灰堂,不能擺在八寶山的骨灰牆。我說,反正人都死了,放在有琉璃瓦坐擋雨簾的骨灰牆和放在由一棟棟房子裡的四周也是擺滿了骨灰盒的骨灰堂又有多大區別?對方看來不但對官場的級別精通,對陰間的事也知道個八九,骨灰堂規格高,骨灰牆規格低。家屬執意讓我再打個報告,給上級有關部門。
  • 南京公益性骨灰堂管理出爐:骨灰安放、遷出實名制
    根據辦法,南京市公益性骨灰堂實行骨灰免費安放,簡化服務流程、提供便民服務,方便群眾安葬、祭奠。公益性骨灰堂骨灰安放、遷出實行實名制管理。該辦法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公益性骨灰堂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集中安放本轄區村(居)民骨灰的公共殯葬設施。根據辦法,南京市公益性骨灰堂骨灰安放、遷出實行實名制管理,嚴禁預定骨灰安放格位。
  • 天津骨灰盒樓走俏引熱議,我們來談談給小盒子安家這件事
    而這件事背後,看似是一個盒子的事兒,背後其實是延續已久的喪葬觀念。骨灰盒是用來盛放骨灰的,而死後變成骨灰,是火葬和土葬的區別。媒體不時曝出某地有平墳或者燒棺之事,但大多都不了了之了。在一些地方,哪怕屍體火化了,最後還是入殮骨灰,下葬棺木,很少聽說農村人直接下葬骨灰盒的。
  • 瀋陽骨灰安葬在墓地好還是寄存在殯儀館好?
    這幾年瀋陽墓地價格可以說是高居不下,這直接導致了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家庭買不起墓地,將逝者的骨灰寄存在殯儀館或者骨灰堂,這也導致了大部分瀋陽市民都存在一個誤區,認為人去世後還是骨灰寄存在殯儀館比較好,其實瀋陽陵園網小編想告訴大家,無論是在瀋陽還是其他地區,逝者去世後安葬在墓地都要比寄存要好
  • 【評改特訓營】呂佳憶《小小地球儀,大大的世界》
    小小地球儀,大大的世界在我的書桌上擺放著一個精緻的地球儀,這是期末時老師獎勵的。這個地球儀令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對我學習地理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這個地球儀表面光滑,上面標繪的大陸板塊和字體也十分清晰,在燈光的照射下還能反射出光來。相鄰的不同國域用不同顏色填充,便於察看。
  • 欣欣骨灰安放開元寺骨灰堂 網友千條祝福送別
    從廣州回來兩天後,昨日,爸爸李少泉按照欣欣的遺願,將她的骨灰安放在開元寺地下骨灰堂,有她生前喜愛的洋娃娃、許願瓶、書本陪著她。如有牽掛欣欣的熱心讀者,可前往看望。  走進開元寺地下骨灰堂,李少泉小心翼翼地從背包裡掏出欣欣生前的照片,擺放在骨灰盒旁。彩色照片上,戴眼鏡的欣欣,露出一抹淺笑,靦腆而純真。洋娃娃、許願瓶、巧克力、眼鏡、課本……這些欣欣生前用過的東西,都擺放在欣欣旁邊,「都是女兒喜歡的,可以陪著她。」李少泉說,臨終前,愛熱鬧的欣欣悄悄告訴媽媽:「不要把我放在荒山野嶺,那裡很孤單,很悽涼,我不喜歡。」這句話出乎李少泉的意料。
  • 扁家官司纏身 風水師:扁妻父親骨灰存放風水不好
    圖片來源:臺灣「今日新聞」中國臺灣網9月4日消息 臺南縣左鎮的八德安樂園靈骨塔日前遭到民眾檢舉,園內除了一座靈骨塔外,其它部分都是違章建築,而陳水扁妻子吳淑珍父親吳昆池的骨灰剛好就安置在這裡。有臺灣周刊報導稱,風水師說違章價值破壞了風水,可能因此對陳水扁家的官司造成不好的影響。
  • 侯耀文骨灰兩年未入土 兩女兒爭8000萬遺產
    侯耀文墓前還有個亭子(2/4張)【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6月23日,侯耀文去世已兩年,不過讓人意外的是,侯耀文的骨灰到現在都還沒有入土為安墓已經空了一年據侯耀文的徒弟馬雲路介紹,目前侯耀文的骨灰依然存放在八寶山骨灰堂,但實際上,侯耀文的哥哥侯耀華和侯耀文的徒弟早就在八寶山給他建好了墓。之所以侯耀文一直未能入土為安,是因為侯耀文的親屬對遺產分配不清。徒弟劉路也證實了馬雲路的說法,「財產沒處理完,所以侯耀文的骨灰遲遲未能下葬」。
  • 在我們的生活中,地衣植物仿佛是隨處可見的,從大大小小……
    在我們的生活中,地衣植物仿佛是隨處可見的,從大大小小…… 2017-12-06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最「著名」的4大教堂,頂尖大大小小有6000個雕像,堪稱奇蹟
    這也是教堂的最大特點,大大小小的加起來有6000多個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德式教堂。而且這個建築非常的富麗堂皇,一點也不庸俗,這就是他的魅力,每一個角落都在吸引人們,而且這個地方能給人帶來福氣,能建成這樣也是一大奇蹟。
  • 骨灰鑽石葬?or中國寵物墓地?
    28日,上海亞太寵物博覽會上寵物骨灰鑽石再次吸引了人們的眼球,29日,上海寵物殯葬的一場豪華葬禮,把寵物骨灰做成鑽石收藏,讓人們再次關注了寵物殯葬這個行業,正反兩面的熱議,導致了各大媒體的跟蹤報導,30日,中國催淚的熱播電視劇「神犬小七」的也大結局,讓人們更加關注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情感。那骨灰紀念鑽石是否成功跨界了中國寵物墓地行業,也成了探討話題。
  • 親人骨灰可隨身攜帶 將骨灰做成生命晶石你接受嗎?
    如果將親人的骨灰做成生命晶石隨身攜帶,你會嘗試嗎?昨天,記者從浙江省殯葬協會了解到,該協會推廣全新的骨灰處理方式——生命晶石,並通過媒體等平臺,向社會推廣,徵集5名免費體驗者(暫限定為杭州戶籍的已故者)。那麼,生命晶石是如何實現讓親人隨身攜帶的呢?記者專門作了採訪。
  • 骨灰怎麼做鑽石?骨灰鑽石原理是什麼?
    骨灰鑽石的原理Manufacturing principle骨灰鑽石化學原理在於鑽石的基本成分是碳,而人體含有18%的碳,火化後的骨灰含有2%的碳,可被提取制煉鑽石。早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公司花費3年時間生產出世界上第一顆骨灰鑽石。到現在為止,骨灰鑽石的技術已經經歷了三次技術更新換代,製作材料也有所延伸、比如毛髮、指甲等。骨灰鑽石在肉眼上與天然鑽石無異,甚至在淨度和顏色方面超越超越了天然鑽石。
  • 上海墓園推出「生命晶石」 系骨灰製成可單顆定製
    生命晶石即骨灰經過二次高溫燃燒後,自然而然凝結成的球體晶石,直徑約一角硬幣大小,親屬可以將佩戴在身上,或放在家中。晶石會因逝者生前飲食成分差異,呈現出不同顏色。一般情況下,一具骨灰可形成100-200顆生命晶石。
  • 骨灰藝術化、人性化的處理方法-把骨灰做成鑽石
    每一個人在生命的終點都必經火化,然後將骨灰盛盒墓葬或寄存,也有少數供奉家中,由於中國十三億人口,每年有無數人死亡,若干年後許多風景勝地被毀林造墓、水土流失,遠遠望去成一片白茫茫石碑聳立。寄存同樣佔用地理空間,供奉家中平添悽涼哀傷和恐懼感。
  • 英國骨灰鑽石Heart In Diamond:中國殯葬博覽探奇
    骨灰鑽石新聞:骨灰也能做鑽石?在本次2016年由中國殯葬協會舉辦的中國殯葬博覽上,英國公司Heart In Diamond英國恆遠鑽石能用人或寵物的骨灰或頭髮做成真正的鑽石。這家英國骨灰鑽石科技公司向國人介紹了骨灰鑽石這一神秘而新奇的生命紀念科技。
  • 把骨灰製作成鑽戒,你知道有什麼寓意嗎?
    對那些從至暗之地回來的人們,這是件光明美好、積極向上的事,在國外就有位珠寶家通過把骨灰製作成鑽石的方式來紀念逝去人。骨灰鑽石,指的是將被火化的人骨灰轉變成「晶瑩的鑽石」,從而實現了讓最親愛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
  • 念世情|骨灰鑽石
    骨灰鑽石指的是將被火化的人骨灰,轉變成晶瑩的鑽石。從而實現了讓最親愛的人,真正永垂不朽。骨灰鑽石是一種高科技人工鑽石,它是用逝者身體中的碳,(通常以骨灰為樣本)所培養的實驗室鑽石。而將過世的人化成鑽石則被稱為鑽石葬。
  • 從科學角度來說,骨灰是什麼?多年後又會變成什麼?
    在過去,死亡是活著的人避而不談的話題,覺得晦氣不吉利,而如今,人們活得越來越通透,死亡似乎也不再可怕,人們會非常坦然的面對死後的世界,以及自己的身後事。在我們國家,人死亡後主流的殯葬儀式是火葬。火葬後,遺體就會變成一盒骨灰,由親人領走。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關於骨灰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