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圖片
公益性骨灰堂該如何管理?南京市政府近日公布了《南京市公益性骨灰堂管理辦法》(簡稱「辦法」)。根據辦法,南京市公益性骨灰堂實行骨灰免費安放,簡化服務流程、提供便民服務,方便群眾安葬、祭奠。公益性骨灰堂骨灰安放、遷出實行實名制管理。該辦法自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公益性骨灰堂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集中安放本轄區村(居)民骨灰的公共殯葬設施。
根據辦法,南京市公益性骨灰堂骨灰安放、遷出實行實名制管理,嚴禁預定骨灰安放格位。辦理骨灰安放、遷出,經辦人須攜帶相關材料到逝者戶籍所在地的公益性骨灰堂辦理相關手續,籤訂安放協議,領取骨灰安放證。拆遷墳墓及散墳整治中產生的骨灰(遺骨),須至殯儀館辦理焚燒、烘乾、裝盒、密封等手續,再安放至公益性骨灰堂。
南京將建立公益性骨灰堂信息管理系統和檔案管理制度,公益性骨灰堂工作人員負責及時將信息錄入系統,並妥善保管紙質檔案,做好電子檔案備份。公益性骨灰堂合理設置安放區、祭悼區、工作區等場所,保持肅穆、明亮、整潔的服務環境。在明顯位置設置告示牌、宣傳牌、道路指示牌、警示牌等標識,方便群眾祭掃。
辦法明確,公益性骨灰堂所需的管理、運行經費由各區政府負責,各街鎮負責公益性骨灰堂的資金監管。對考核合格的公益性骨灰堂,市級財政根據星級標準每年給予每座平均5萬元的管理運行資金補助。
同時,辦法要求,倡導文明、低碳祭掃,提倡以鞠躬、行注目禮、網上祭掃等寄託哀思,禁止室內焚燒祭祀物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