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機械蝗蟲或很快能幫助人類探測爆炸物

2020-08-17 cnBeta

據外媒報導,根據一項新的概念證明研究,在不遠的將來,人類可以使用半機械蝗蟲作為嗅探犬來探測爆炸物。一個研究小組發現,蝗蟲可以嗅到空氣中不同數量的爆炸性化學物質從而追蹤到炸彈的位置,而這些探測結果可以通過讀取它們的腦電波獲取。

儘管我們人類自認為很聰明,但大自然總是以比我們自己發明的更好版本超越我們。嗅探犬就是最常見的例子之一,它們強有力的鼻子可以嗅出毒品、爆炸物或其他違禁品的痕跡。但蝗蟲也能做到這些嗎?

來自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就找到了一種方法。據了解,蝗蟲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敏銳嗅覺,當它們聞到一種特殊氣味時它們的腦電波會產生一種特定的模式。一旦它們接受了識彆氣味的訓練,讀取它們的腦電波就可以成為一個可靠的指示器,以此來顯示它們想要的氣味是否出現在樣本中或環境中。

該團隊表明,他們在此前的工作中像訓練狗一樣訓練蝗蟲探測氣味。研究人員在餵食前向籠子裡噴灑了正醇的氣味。果然,經過幾輪訓練後,單憑氣味就能讓昆蟲表現出期待食物的樣子。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小組則測試了蝗蟲探測不同爆炸物如TNT、DNT、RDX、PETN和硝酸銨蒸汽的能力。他們對之前開發的一套系統--用於讀取蝗蟲大腦中神經元放點模式--進行了微調以此來顯示昆蟲是否察覺到了這種經過訓練的氣味。

研究人員通過外科手術將電極連接到蝗蟲身上,他們可以在不影響昆蟲運動的情況下記錄下它們的腦電波。結果他們發現,電極可以記錄蝗蟲在500毫秒內探測到所需氣味。

在接下來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對蝗蟲能否通過辨彆氣味來自何方來定位炸彈進行了測試。不過要想做到這一點需要一個不同尋常的裝置--一輛載著蝗蟲的機器人汽車,這種昆蟲被裝在了一個透明的塑料盒子裡。

爆炸氣體通過管道在一定的位置進入盒子,車輛沿著盒子的長度上下移動。果然,當蝗蟲聞到不同濃度的蒸汽時它的腦電波會變得相對更強。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幾乎已經到了美國土安全部和其他組織可以利用蝗蟲來搜尋爆炸物蹤跡的階段。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X》上。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半機械蝗蟲,擁有很強的嗅覺,能替人類檢查爆炸物
    人類主要是通過視覺來感知外界,獲取信息的,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其他感官不重要,事實上,聽覺、觸覺和嗅覺都能在特定領域發揮獨特的作用。今天小編要給您介紹的這個半機械蝗蟲就是通過嗅覺來替人類服務的,它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感知到危險爆炸物的存在,因此,它在保障人們的安全上能發揮很大的作用。
  • 半機械蝗蟲:能檢測爆炸物
    導讀據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劫持」蝗蟲的嗅覺系統,以監測和辨別不同的爆炸物氣味,所有這些都是在幾百毫秒內完成的。然而,蝗蟲高度發達的嗅覺卻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濃厚興趣,這種嗅覺有望應用於爆炸物檢測。可是,如果你想要增強蝗蟲的功能,使其成為一種嗅探炸彈的昆蟲,那麼在將它送到野地之前,還有一些技術難題需要解決。有什麼方法可以指揮蝗蟲嗎,告訴它去哪裡嗅探?因為蝗蟲不會說話(目前是這樣),有沒有辦法可以讀懂這些半機械蟲的大腦,從而知道它們聞到了什麼?而且,蝗蟲甚至能聞到爆炸物?
  • 利用蝗蟲辨別爆炸物
    據外媒報導稱,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研究人員表示,已掌握利用蝗蟲嗅覺系統辨別爆炸物氣味的技術,在機械蝗蟲嗅探炸彈項目上取得重大進展。此項研究是該大學機器昆蟲傳感器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人員希望利用蝗蟲嗅覺系統研發新型生物嗅覺傳感系統,用於爆炸物探測等安全領域。研究人員稱,不同於人類,爆炸物氣味對蝗蟲來說並無特殊意義,所以先要確定蝗蟲能夠嗅探爆炸物氣味。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研究人員通過優化生物感應系統,可探測到蝗蟲面對不同氣味時的神經元放電活動。通過解讀其信息,掌握蝗蟲在不同環境下對不同氣味的反應。
  • 能檢測爆炸物的半機械蝗蟲
    研究結果進一步強調了以康復為導向的幹預措施的重要性,包括為患者保留希望的火種,以及幫助患者相信,從精神病中康復是完全有可能的。 5,半機械蝗蟲:能檢測爆炸物!8月6日發表在期刊《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X》上的一篇預校樣論文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他們能夠「劫持」蝗蟲的嗅覺系統,以監測和辨別不同的爆炸物氣味,所有這些都是在幾百毫秒內完成的。 拉曼實驗室之前研究發現,蝗蟲嗅覺系統可以被解碼為「與或(or-of-ands)」的邏輯操作。這使得研究人員可以判斷蝗蟲在不同情況下聞到的味道。
  • 通過訓練,都有哪些小動物,可以辨別爆炸物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常見的能夠快速辨別爆炸物的就是警犬,犬的嗅覺發達人人知曉,所以經過訓練後,其能快速進行嗅出爆炸物來。但其實在動物界,還有其他一些動物,經過訓練也能識別出爆炸物來。小狗,探雷先鋒說到動物探測爆炸物,可愛的小狗可是一大功臣,狗是出現在探雷和反恐行動中最多的動物。
  • 科學家創造出能嗅出炸藥氣味的半機器人蝗蟲,能通過手機顯示信息
    據多家外媒2020年8月14日報導,美國聖路易斯的華盛頓大學科學家們創造了一種能夠嗅出炸藥氣味的機器人蝗蟲,有朝一日可以用它來幫助人類搜尋炸彈這種經過增強改造的蝗蟲是由華盛頓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發明的。他們早在2016年就發表過論文,稱發現蝗蟲有嗅覺系統,可以被人類分解,獲取其感知信息。這使得研究人員能夠確定蝗蟲在不同環境下聞到的是什麼氣味。該校生物醫學工程教授巴拉尼·拉曼(Barani Raman)說:「我們不知道它們是否能夠聞到或精確定位爆炸物,因為這對它們沒有任何生物意義。」
  • 蝗蟲可通過氣味鑑定爆炸物
    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科學家開展的新研究發現,美洲沙漠蝗(Schistocerca americana)能通過氣味區分不同的爆炸物,包括TNT、黑索金、泰安和硝酸銨。為研究昆蟲的嗅覺系統,科學家將電極植入蝗蟲大腦,記錄其神經元的活動。
  • 給蝗蟲做手術,秒變機器人
    2020年8月,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電子學:X》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研究人員利用電極、發射器、少量膠水和昆蟲手術,成功地展示了由人控制的半機械蝗蟲探測爆炸性化合物的能力
  • 機械蝗蟲來襲,美國海軍取得進展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詹姆斯-麥凱爾維工程學院拉曼實驗室拍攝的一張未註明日期的照片中,展示了一隻裝有傳感器以記錄其大腦活動的 &34;蝗蟲。TNT和其他爆炸物的氣味 -- -- 這一發展有朝一日可能預示著部署炸彈嗅覺、電子增強蟲群。
  • 新發現:蝗蟲可感知鑑別爆炸物,為什麼很多動物都有「超能力」?
    科學家發現蝗蟲可通過氣味鑑別不同種類的爆炸物,聽起來感覺非常的科幻,但它們的確可以做到這一點。來自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的一個科學家團隊,它們通過對美洲沙漠蝗(Schistocerca americana)進行研究發現,這些蝗蟲可以通過氣味來辨別區分不同種類的爆炸物,如TNT、黑索金(環三亞甲基三硝胺)、泰安和硝酸銨。當然最開始實驗的目的並非如此,他們只不過是為了研究昆蟲類生物的嗅覺系統。
  • 研究發現蝗蟲可以迅速地區分不同爆炸物的氣味
    研究已經確定蝗蟲可以聞到爆炸物的氣味,並確定臭味的來源-這是工程機器人嗅嗅蝗蟲邁出的重要一步。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先前研究表明,控制蝗蟲的能力和讀取大腦的能力都可以辨別它們的氣味。發表在《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電子學》上的預驗證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他們如何能夠劫持蝗蟲的嗅覺系統,以檢測和區分不同的爆炸性氣味-全部都在幾百毫秒的暴露時間內完成。
  • 蝗蟲,蝗災與人類
    序言 二月初,來自印度與巴基斯坦的「4000億」蝗蟲在網絡上肆虐,網友們紛紛出謀劃策,貢獻烹飪方法,甚至有傳言浙江省要出動「10萬鴨子大軍」幫助巴基斯坦消滅蝗蟲。
  • 哪些檢測手段可以讓爆炸物無所遁形?
    29日,一架埃及航空公司的客機被劫持,劫持者宣稱身上系了一條爆炸物腰帶,事件再次觸發大眾敏感的神經:爆炸物腰帶如何能通過安檢?儘管事後「爆炸物腰帶」被證實為虛假,但在日益增多的國際恐襲中,非常規的簡易爆炸裝置早已成為恐怖分子倚重的武器。相應的,反恐爆炸物探測技術研發應用,將變得越來越重要。
  • 拉曼光譜技術在爆炸物檢測領域的應用研究
    常見的爆炸物檢測方法有:離子遷移光譜技術、紫外螢光技術、質譜分析技術、核磁共振技術、中子技術、X射線成像技術、γ射線成像技術等,但每種檢測方法都有一些優缺點。拉曼光譜可實現爆炸物的遠程、高靈敏度、無損傷、微痕量的檢測,在爆炸物領域有巨大的應用市場[1-4]。
  • 小題速遞:蝗蟲災害
    在我國,蝗蟲災害發生頻率最高的地區在黃淮海平原、黃土高原等地區,該區域大部分位於我國北方半溼潤和半乾旱區,跟這裡的極端天氣(如異常乾旱、「久旱必蝗」)和生態環境破壞有關。蝗蟲災害屬於爆發性、群發性的生物災害,一般蔓延的速度很快。特殊地區的蝗蟲災害還跟當地的農業(如水稻、小麥、玉米的葉子等為蝗蟲提供了食物)、天敵數量(生物多樣性的突變,一般都需要考慮該因素)有關。ps:注意不同類型的蝗蟲災害原因,有時要具體分析。
  • 十九世紀那場人類最大蝗災 美國人究竟是如何「消滅」蝗蟲的?
    「一平方公裡的沙漠蝗蟲,數量約4000萬到8000萬隻,每隻蝗蟲都能吃掉相當於自身體重的食物,一天之內它們能吃掉3.5萬人的口糧」。這是來自世界糧農組織對於蝗災危害的分析。對於人類來說,蝗蟲吃掉的不僅是糧食,還帶來密集恐懼症的噩夢。
  • 為什麼東非有這麼多蝗蟲?
    肯亞、烏幹達和衣索比亞目前正經歷著鋪天蓋地的蝗蟲群,人們需要的糧食作物甚至在收割前就被吞噬了。這些蝗群也可能很快遷移到附近的國家。很難說這些蝗災會造成多大的損害,但是通過研究蝗蟲數量激增的條件,科學家們希望提前預測損害的範圍,並提出減輕損害的計劃。然而,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很難實施一個全面的計劃來對抗這些帶來饑荒的昆蟲,更不用說在新冠大流行期間了。
  • 印度蝗蟲肆虐,小小蝗蟲為何成為人類大敵?
    2020年伊始,在西亞,南亞和東非區域,正在爆發一場規模巨大的蝗災,最開始的時候這波蝗災出現在東非地區,索馬利亞,肯亞等國家,這場蝗災分為許多波,最大的一群蝗蟲數量足足有3000億隻,我們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蝗蟲所到之處可以說是寸草不生,很多人因此沒有了食用的糧食。
  • CRAIC拉曼光譜技術在爆炸物檢測領域的應用
    引言  目前,隨著各種恐怖事件的不斷發生,安全保衛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爆炸物品種繁多、隱藏手段多樣,檢測工作非常困難,因此及時有效的將經過偽裝、隱藏在行李中的爆炸物檢測出來,已經成為國際上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 數千億隻蝗蟲,不斷的侵蝕農作物,人類會因此而滅絕嗎?
    也因為它和人類爭奪同一樣東西,所以從根本上說,它是人類的天敵。而最讓人感到憤怒無比的是,和人類吃同樣的食物也就算了,居然還是一個「光明正大」的賊。它不像小偷般需要偷偷摸摸地偷取糧食,相反在光天化日之下,囂張地以強盜的形式去搶人們的農作物。蝗蟲吃東西的速度很快,還不用多花幾分鐘的時間就吃飽喝足,徒留一臉懵逼的人們在傷心哭泣跺地,除此之外,對蝗蟲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