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起偉大真理的望遠鏡(鐘聲)

2020-12-02 人民網

世界發展的腳步如此迅猛,我們格外需要端起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只有能夠正確辨析方向者,方能抵達人的全面發展的光明未來

今年的5月5日備受矚目,世界範圍內升騰著對馬克思的敬仰之情。從馬克思的故鄉德國特裡爾市,到英國倫敦,再到中國北京,各地將掀起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的熱潮。放映電影、電視片,舉辦展覽,召開研討會、讀書會和紀念大會……人們以多種多樣的方式走進偉人的思想世界,讚嘆「他是偉大的思想家,不僅僅是德國的偉大思想家,也是世界的偉大思想家」「他最大的權力就是思想」……

歷史就這樣又一次證明:一個能思想的人,才是真正力量無邊的人。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為人類提供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工具,並通過獨特觀察和分析,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特殊的運動規律。人們猶記得,在英國廣播公司和路透社1999年先後舉行的民意測驗中,馬克思都被公認為「千年第一思想家」。至今,馬克思都是網際網路搜索量最大的思想家。

在西方,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頗具反思的味道。馬克思逝世已有135年,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輝非但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掩蓋,反而越發深入人心。歷史的圖景不乏反諷的對比——隨著蘇聯解體和柏林圍牆的倒塌,一些西方學者曾高興地認為歷史已經終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讓西方世界再次將目光投向馬克思主義。距離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已有10年,歐美貧富分化導致的各類問題頻發,民粹主義、保護主義、孤立主義難以退燒。豈不是「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人們無法不問:資本主義是否在每一次大危機過後,都能完成自我糾錯並繼續發展?

在中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昂揚信仰的味道。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繼承和發展,中國在偉大實踐中增強理論自信。中國共產黨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果,為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各個階段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資本主義幾百年走過的歷程,蹄疾而步穩地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實踐出真知,中國實踐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重要價值,並使其在21世紀煥發新活力,在世界範圍內具有更強說服力。新時代,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增強運用馬克思主義解決當代中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意味著中國的探索和實踐能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

「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強調深刻感悟和把握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的話語具有重要啟示意義。在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當下,馬克思主義正是審視和分析當今世界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如何掌握並運用好這一有效工具,真正為國家、為全體人民謀福祉,是值得人們深入思考的重要課題。

「思想是會享用它的人的財產。」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是對馬克思的最好紀念。世界發展的腳步如此迅猛,我們格外需要端起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只有能夠正確辨析方向者,方能抵達人的全面發展的光明未來。

《 人民日報 》( 2018年05月04日 03 版)

(責編:溫慶(實習生)、楊牧)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鐘聲:端起偉大真理的望遠鏡
    世界發展的腳步如此迅猛,我們格外需要端起馬克思主義的望遠鏡。只有能夠正確辨析方向者,方能抵達人的全面發展的光明未來      今年的5月5日備受矚目,世界範圍內升騰著對馬克思的敬仰之情。
  • 最後的鐘聲
    臘月十五的太陽剛摸到山頂,排捧村小學便響起了上課的鐘聲,剛烈、遼遠、透著一種滄桑,在這個位於湘西保靖縣呂洞山區的苗寨裡,穿心扯肺地迴蕩著……    這是一學年裡最後一天的鐘聲。    55歲的代課老師楊忠明,在這口鐘下敲了整整28年。
  • 牛頓:在望遠鏡的末端,我看到了上帝的蹤跡
    >—牛頓 Sir Isaac Newton也許這個渺小的理由普通到讓聰明的人類眼鏡碎一地但不可否認這個90度角每天發揮著超高使用率拿;抓;扶;擰;捏;撿;拎;端;在望遠鏡的末端,我看到了神的蹤跡。—牛頓 Sir Isaac Newton與神的偉大創造相比,我只是一個在海邊拾取小石和貝殼的小孩子。真理浩瀚似海洋,遠非我們所能盡窺。
  • 哈佛校長北大演講:偉大的大學堅持真理,追求卓越
    哈佛校長北大演講:偉大的大學堅持真理,追求卓越  Evelyn Zhang • 2019-03-21 13:44:26 來源:前瞻網
  • 望遠鏡鼻祖——伽利略
    1609年8月21日,伽利略展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學原理製造出來的望遠鏡。1642年1月8日卒於比薩。伽利略被譽為「現代觀測天文學之父」 、「現代物理學之父」 、「科學之父」 及「現代科學之父」。
  • [學子論文]「鐘聲」敲響了什麼?
    自此之後,署名為「鐘聲」的文章接連出現,也都基本延續了這一行文特徵。因此,「鐘聲」堪稱展露鋒芒的青年。 截止到2013年9月1日,相較於「國紀平」8年來共計48篇文章的數量,「鐘聲」在不到5年的時間內,已經發表了510篇評論文章。與國紀平針對重大國際問題的定位不同,鐘聲的內容指向更具有多向性,能夠相對全面地反映我國的政治主張。從這一角度看,「鐘聲」又是一個勤勞活躍的青年。
  • 偉大科學家牛頓的30條智慧名言,至今依然散發著真理的光芒
    291前的今天,也就是1727年3月31日,人類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去世了。這位研究宇宙、上帝奧秘的天才科學家,正如伏爾泰所說:「將世界上的一切天才放在一起,牛頓也是其中的佼佼者。」並稱他的工作把人類思想史提高到了「從未達到的最大膽的境界」。
  • 大學鐘聲:傳承文化命脈的歷史見證
    每年校慶時,都會有廈大人懷念起母校的鐘聲,也會有廈大人絮絮叨叨地話起與廈大鐘有關的故事,廈大鐘聲已經成為廈大人抹不去的回憶。我與廈大鐘聲的初次結緣是在1987年的五月份,懷揣著夢想,來廈門大學參加博士生考試。當時入住廈大南校門口的招待所,校園的鳳凰花吐蕊未放,每天晨曦初露,首先是南普陀的鐘聲將我從夢境中喚醒,然後在廈大鐘聲的牽引下,摸到圖書館,查閱、看書、複習。
  • 出遊也可以用新年的名義--聆聽吉祥鐘聲[組圖]
    撞鐘是中國傳統的迎新年節目,每逢新年零時,神州大地便會響起此起彼伏的迎新鐘聲。各地的新年鐘聲無一例外都是108響,因為人們認為人生有108種煩惱,敲108下鍾,便可消憂解愁。「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首千古流傳的絕句,成為寒山寺鐘聲的最好廣告。作為寺廟來說,寒山寺看起來很普通,但寺內那口清朝仿製的大鐘很抓人眼球——而張繼詩中所詠的古鐘據說早已流入了日本。從1979年起,到寒山寺聽、撞迎新鐘聲,成為蘇州旅遊的招牌之一,延續至今。第28屆寒山寺除夕聽鐘聲活動將於今年12月31日在楓橋景區、寒山寺舉行。  等候鐘聲的過程充滿詩意。
  • 忽如一陣來自月球的「鐘聲」激發起了人們的幻想
    歐、美報紙亦曾報導「月球鐘聲」,說整月艙在人們聽到鐘聲。那兒開無教堂,月球列學航員首次和用以學幾歡起飛時,於整個月球猶如一口特大的鋼神!這現現能種金屬闡品,是背面)像照特科月0日4點15分由「同破羅」12號製造了敵人工月題,1969年11. N細節加下:世果充分流用清球超中空的。
  • 巴黎聖母院鐘聲再次響起 向抗擊疫情醫護人員致敬
    巴黎聖母院鐘聲再次響起原標題:失火一周年,巴黎聖母院鐘聲再響4月15日,巴黎聖母院鐘聲再次響起。巴黎聖母院鐘聲再次響起 向抗擊疫情醫護人員致敬大火從塔尖燒起,煙霧迅速籠罩了聖母院整個頂部,明火燃燒兩小時後,塔尖轟然倒塌,整個屋頂都陷入了火海。現場的人們顯然都被這個突如其來的大火給嚇住了。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對真理的質疑
    這在當時與被羅馬教會奉為真理的地心說背道而馳,以至於他的擁護者布魯諾因為傳播「日心說」而被教會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儘管教會這座大山阻礙了日心說的發展,但隨著時間的檢驗,新理論必將取代舊理論。在這條漫長崎嶇的科學道路上,除了哥白尼,還有很多質疑權威和真理的科學家。
  • 牛頓or愛因斯坦,誰是最偉大的科學家
    伏爾泰曾這樣評價牛頓:「 他用真理的力量統治我們的頭腦,而不是用武力奴役我們」。拉格朗日則直呼牛頓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作為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的愛因斯坦,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之後最偉大的那麼誰是你心目中最偉大的科學家呢?牛頓是一個百科式的全才,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重要的建樹。關於牛頓最經典的一個故事就是「一個蘋果砸出了萬有引力定律」,而牛頓發現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這兩種共同構成了經典力學的基石,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大門。在數學方面,牛頓和萊布尼茨共同創立和發展了微積分,開創了數學史上的新紀元。
  • 偉大的工程,哈勃太空望遠鏡,聚焦遙不可及的太空深處
    在我們日常所瀏覽到的太空圖片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來自於哈勃太空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成功,給人類探索太空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因為人類第一次看到銀河系以外的地方,就是哈勃通過一個巨型望遠鏡觀測到的。而哈勃也被後代天文學家所推崇,並以他的名字來命名這一偉大的望遠鏡。哈勃太空望遠鏡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就已經被送入太空,目前,哈勃太空望遠鏡已經在太空工作了30年。在成果發射後的使用初期,哈勃太空望遠鏡就面臨著一些嚴重的問題。
  • 真理、仁義、聖潔是什麼意思
    真理、仁義、聖潔是什麼意思呢?人被造是跟真理有關係的,人被造是跟仁義是有關係的,人被造是跟聖潔有關係的。這裡提到的真理,仁義,聖潔,就把上帝的本質從三個層次展開了,第一,上帝是真理,第二,上帝是仁義的,第三,上帝是聖潔的。在這三個範圍裡面,上帝是按著自己的形像造人。所以,人應當是在真理中間活的,人應當是因仁義而存在的,人應當過聖潔的生活,人的所有的行為符合這些原理。
  • 那些奇形怪狀的天文望遠鏡
    去年底圈梁合龍,今年二月索網編攏——支起鍋架:光學折射望遠鏡那折射光學鏡呢?這可說來話長。折射鏡資歷太老,是所有望遠鏡的祖宗,現在提得少了,可當年照樣叱吒過:1673年,偉大的赫維留造了一架20釐米細,46米長的折射鏡,跑道似的吊在27米高的桅杆上,吹口氣兒就打晃兒(見左下圖)。
  • 濱州「沉睡」十年的塔鍾 敲響2016年新年鐘聲
    在啟動儀式上濱州聯通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彤接受媒體採訪修繕後的塔鍾全貌80年代的惠民地區郵電局大樓活動現場照片  齊魯網濱州12月31日訊 12月31日中午12點,隨著十二次低沉有力的鐘聲響起
  • 科普,天文望遠鏡的新突破——水銀鏡面望遠鏡
    那是不是還有可以變形的天文望遠鏡?答案:是的。今天就要給大家介紹一臺可以流動的天文望遠鏡——「水銀鏡面望遠鏡」,它是如何工作的?又有什麼樣的優點和缺點?它能給天文學的未來帶來哪些不可思議的突破?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所有的天文望遠鏡都是類似於一個碗狀的原因了。
  • 倫敦大本鐘新年鐘聲重新敲響
    中新社倫敦1月1日電 (梁詩卿 張平)英國著名地標性建築——大本鐘1日凌晨敲響2020新年鐘聲。這是自2017年大本鐘開始修復工程以來,第一次敲響迎接新年的鐘聲。零點整,12記響亮的鐘聲響徹在節日煙火綻放的泰晤士河畔,河畔沿岸守候觀望的人群發出陣陣喝彩聲。建於1859年的大本鐘以準確報時聞名於世,每隔15分鐘敲響一次,鐘聲已為倫敦準確報時157年。
  • 堅持和發展對真理標準的科學認識
    內容提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馬克思主義真理觀的基本觀點。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真理觀,是4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偉大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一條重要經驗。40年來,依靠人民的實踐和智慧,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實現一次又一次突破,獲得巨大成就,創造和積累了無數有益經驗。我們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就是強調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對於真理的鑑別權和話語權,從根本上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正如習近平同志所說的那樣:「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