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如何管理轉基因?分為嚴格、寬鬆、中間三類型

2020-12-08 人民網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大兵做客人民網「再論轉基因」系列訪談。人民網記者 魏豔攝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記者 馬麗 魏豔)國外對於轉基因的態度眾說紛紜。「國外徹底禁止食用轉基因食品」,「美國吃的基本上都是轉基因」……到底什麼才是各國對待轉基因的真實態度?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教授張大兵今天在作客人民網科技頻道「再論轉基因」系列訪談時對此作出梳理。

張大兵表示,我們所處的世界極其多元複雜,全球民眾對待轉基因的態度因此十分多樣,但那種說「轉基因食品國外不吃、美國不吃,專門給中國人吃」的說法是徹徹底底的謊言。具體來說:

從市場和消費者層面來說,國外民眾也像中國人一樣,一些人對轉基因技術本身、安全性評價和管理了解不多,對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心存疑慮。由於消費習慣、宗教信仰、倫理文化和經濟利益的差異,歐盟比較保守,反對「轉基因」的人更多,更強烈;美國則比較開放。

但由於目前推廣的轉基因作物能節約農藥,降低生產成本,又適合機械化生產,因此在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和地區受到農場主的歡迎;中國、印度等國的農民也非常歡迎轉基因抗蟲棉。

在標識管理層面:國外對轉基因生物的管理因為國家不同而異。主要有三類,差異主要體現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第一類,管理寬鬆型。以美國為例,他們認為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應以產品的特性和用途為基礎。他們認為轉基因技術與常規技術管理沒有本質區別,只是將基因工程工作納入現有法規體系進行管理,在原有法規基礎上增加了轉基因產品的有關條款。日常管理的主要機構是美國農業部、美國環境保護署和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它們根據各自的職能對轉基因過程及其產品實施安全性管理,三個部門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美國對轉基因產品實行自願標識制度,沒有設定閾值限制。

第二類,管理嚴格類型。如:歐盟,他們認為轉基因技術本身可能帶來新的風險,因此,專門立法對轉基因產品實行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管理。生物安全管理的決策權在歐盟委員會和部長級會議,日常管理有歐洲食品安全局及各成員國政府負責。歐盟對轉基因產品實行強制性標識制度,歐盟法規規定其標識閾值為0.9%。即當食品中轉基因成分含量低於0.9%時,不需要標識含有轉基因成分;當食品中轉基因成分含量高於0.9%時,則需要標識。

第三類,管理中間型。介於美國的寬鬆和歐盟的嚴格之間。以日本和韓國為例,但對轉基因產品的控制並不像歐盟那樣嚴格,實行的是部分強制性標識,標識閾值分別是5%和3%。

相關焦點

  • 農業部:中國分級分階段評價管理轉基因作物—新聞—科學網
    我國政府如何對待和管理轉基因作物、轉基因食品?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學者。 依照《條例》及配套規章,我國對農業轉基因生物實行分級分階段評價管理。分級管理,即按照對人類、動植物、微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危險程度,將農業轉基因生物分為四個等級:安全等級I,尚不存在危險;安全等級Ⅱ,具有低度危險;安全等級Ⅲ,具有中度危險;安全等級Ⅳ,具有高度危險。
  • 政策層面高度重視種子問題,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機會凸顯!
    轉基因作物種植集中度高,前五大主產國轉基因應用率接近飽和。全球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種植始於1996年,1996-2019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從170萬公頃攀升至1.904億公頃,年複合增長率22.8%,2013-2019年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趨於穩定,年複合增長率1.4%。
  • 農業農村部通報10起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違規行為
    一、關於三北種業有限公司違規開展轉基因玉米中間試驗問題河北省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檢查發現,三北種業有限公司在試驗基地開展轉基因玉米中間試驗,儘管試驗已向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報告,但檢查中發現存在管理不規範、控制措施不到位等問題。河北省農業農村行政主管部門已依法銷毀轉基因玉米材料並責令三北種業有限公司整改。
  • 種業專題報告:轉基因玉米商業化漸近,龍頭公司共享行業擴容
    ② 美國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法規和管理機制在立法方面,美國對轉基因食品採取寬鬆的監管政策,沒有單獨立法設立轉基因管理體制對轉基因作物及食品進行專門管理,而是將轉基因食品納入現有法律中進行監管。轉基因生物安全 管理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轉基因生物的研發,由國立衛生研究院根據《DNA 分子研究指南》進行管理,由於 農業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水平和實驗類型較低,一般不需要審批;第二階段是轉基因生物的釋放和應用,由農業部、 食品藥品局和環保局根據《生物技術管理協調框架》進行管理。
  • 中國為何三次退運美國MIR162轉基因玉米?
    (更多獨家財經新聞,請加微信號cbn-yicai)彭於發表示,農業部最早的轉基因的條例是1996年發布的,國務院的條例是2001年5月份發布的。應該隨著科技的額進步及時進行修訂。轉基因技術跟一般技術相比,確實日新月異,每天都在進步。「過去制定的法規,主要是基於當時形勢。」彭於發說,因為中國雖然有較好的技術,但是跟國外發達國家仍然感到競爭壓力。
  • 農業部:新疆轉基因玉米種子系從國外流入
    就近期新疆一研發單位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一事,農業部科教司相關負責人昨日在轉基因媒體研修班上回應稱,這是研發單位為追求個人商業利益有意而為之,種子是從國外偷帶來的。同時,在試驗性種植中,轉基因作物偷偷流入市場進行違規種植的行為也完全有可能。
  • 專家談美國轉基因食品標識新規: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
    美國此次要求對轉基因食品強制標識,對轉基因食品發展利大於弊,一是因為只要求對轉基因成分超過5%的食品進行標識,顯然比一些州的規定寬鬆很多;二是因為對標識方式不做硬性規定,比如某種轉基因大豆的油酸含量增加,相應的轉基因食品可標識為『高油酸大豆油』,反而有利於轉基因食品的宣傳。」1月1日,科普作家、中國農業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湯波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 歐盟的轉基因食品管理
    歐盟法律明確向世界宣布它對轉基因產品是不歡迎的,同時,歐盟在國際上極力主張對轉基因產品採取「預先預防態度」。歐盟食品工業要經政府主管部門審批,管理非常嚴格,在沒有得到官方授權的情況下,轉基因產品不能投放到歐盟市場。
  • 農業部再度明確發展轉基因 國內轉基因產品名單一覽
    中央對轉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即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堅持依法監管。今年中央1號文件強調,要「加強農業轉基因技術研發和監管,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慎重推廣」。  廖西元稱,目前全球轉基因研發發展勢頭強勁。
  • 轉基因食品安不安全,能不能吃?
    關於轉基因食品,大家都一直心存疑慮。那麼,轉基因食品究竟能不能吃呢?其實在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戴景瑞院士看來,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什麼吧。轉基因食品安全性是經過科學評估的每一種投入商業種植的轉基因作物,其安全性都經過了嚴格的科學評價。
  • 揭秘轉基因十大謠言真相
    阿根廷是全球率先採用轉基因作物的幾個主要國家之一。2016年,阿根廷仍然保持其全球第三大轉基因作物生產國的排名,僅次於美國和巴西,佔全球種植面積的13%。該國種植了2382萬公頃轉基因作物,包括1870萬公頃轉基因大豆、474萬公頃轉基因玉米和38萬公頃轉基因棉花。
  • 聖女果、紫薯不是轉基因!記者權威求證:市面上到底有哪些轉基因農...
    記者近日採訪了江蘇省農業轉基因管理部門負責人和從事農業轉基因研究的農業科技專家。  江蘇省農委科教處處長、省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人姜雪忠說,首先我們要告訴讀者的是,中央對轉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即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堅持依法監管。
  • 2020年上海市農業轉基因生物監管工作方案內容是什麼?
    對研發單位全覆蓋檢查,嚴格農業轉基因生物試驗審批制度,嚴查中間試驗是否依法報告,環境釋放和生產性試驗是否依法報批,基因編輯等新育種技術研究、中外合作轉基因生物研究是否依法開展。對批准開展的轉基因試驗嚴格按《條例》和《轉基因農作物田間試驗安全檢查指南》要求進行全程、動態監管,備案前核查中間試驗地點,批准後檢查制度建設情況、控制措施落實情況以及繁殖材料存貯和處理情況。
  • 農業農村部:嚴防嚴查非法轉基因育種、銷售
    《方案》要求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嚴格按照《種子法》《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以強化制度執行力為主要抓手,堅持原則、敢抓敢管,嚴厲打擊非法研究、試驗、制種、經營、種植、加工和進口等行為,確保各項管理制度不折不扣貫徹執行、落地生根,促進我國農業轉基因生物技術研究和應用健康發展。
  • 科學解讀公眾關注熱點:理性看待轉基因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依據《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及其相關辦法對進口轉基因大豆進行嚴格的安全性評價,獲得進口安全證書的大豆及其產品是安全的。    11.我國轉基因安全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能保障安全嗎?  答:我國轉基因安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規範、嚴謹,可以確保安全。
  • 水稻種子是否有轉基因?
    我國現在已經有一些轉基因水稻在進行試驗性的推廣和種植,而且很多的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也在進行水稻以及其他農作物的轉基因研發工作。只不過由於我國對轉基因農作物管控的相對較為嚴格,目前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農作物在市場上流通的還比較少。
  • 農業部就推進轉基因技術研究與應用答記者問
    問:國際上轉基因技術產業的發展態勢如何?    答:自1996年首例轉基因農作物商業化應用以來,發達國家紛紛把轉基因技術作為搶佔科技制高點和增強農業國際競爭力的戰略重點,發展中國家也積極跟進,全球轉基因技術研究與產業快速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技術創新日新月異。
  • 農業部:理性看待轉基因 理性選擇轉基因產品
    因此,能否雜交產生出預期目標新品種具有相當的不確定性;三是品種之間究竟發生了多少基因轉移,無法掌控,也不得而知。因為,有些品種究竟包含多少基因,目前仍有很多未解之謎。而且,僅靠雜交育種,已經不能適應全球食品消費快速增長的需求。    轉基因工程育種技術是建立在雜交育種技術基礎之上的先進育種技術。
  • 我們該如何冷靜看待轉基因?
    轉基因食品是有史以來受到最嚴格檢驗的食品,同時也是引發最大爭議的食品。南都:轉基因作物會不會通過花粉傳播,汙染傳統作物?林基興:科學家已經有答案了,會不會汙染其他作物,產生所謂「超級雜草」?沒有。而且科學家有規定,你種植轉基因玉米,要照規矩,旁邊不能有野生的玉米。其實在天然的環境裡,沒有人類保護,可能所有作物都要完了。有科學家就表示,到今天為止,幾乎沒有可以戰勝雜草的人類種植的作物。如何普及轉基因的常識?
  • 專家:轉基因水稻產業化不能再等 再遲緩就是誤國
    2001年,中國頒布總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又相繼出臺《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管理辦法》 、《農業轉基因生物進口安全管理辦法》、《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 、《農業轉基因生物加工審批辦法》和《進出境轉基因產品檢驗檢疫管理辦法》等多個配套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