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新型機器人偵查、打擊、救護瞬間完成,是機器人中的豪傑

2021-01-09 谷火平觀察

【NO.01】戰場機器人的使用革新了陸戰戰法,中國也需重視這樣的裝備,尤其是小型戰場機器人、小型無人機的普遍應用,減少了一線部隊人員的危險性,提高了作戰效能。這裡設想一系配備於班級作戰單元的戰場機器人及無人機,其低成本和多功能性便於在基層部隊廣泛配備,偵查、打擊、救護瞬間完成,是機器人中的豪傑。

一臺「蠍子」小型戰場機器人配備於一個編制班,可由專人使用軍用單兵平板電腦遙控控制,班中其他隊員則為戰鬥人員。該機器人可執行偵查、警戒、槍械及榴彈射擊、小型無人機及小型飛彈發射、探雷排雷、拖救傷員、戰場傳遞彈藥藥品等任務。

【NO.03】「蠍子」小型戰場機器人由底盤電機動力系統(單軸雙輪驅動);輪履擺臂;蓄電池;電腦主機;探雷器;微聲95突擊步槍及300發彈箱;榴彈發射器4支(可發射殺傷彈、散彈、破甲彈、煙霧彈等);多功能氣動發射筒1個(可發射殺傷人員車輛及固定目標的小型偵查自殺無人機1架;或殺傷輕型裝甲車和直升機的小型雷射制導飛彈1枚);光電瞄準具;觀察設備。

【NO.04】「蠍子」遙控半徑10公裡,由於其具有輕便性和多功能性特點,可勝任多種地形和任務類型,如特種作戰、巷戰、沙漠戰、丘陵戰、叢林戰及多種偵查、反恐任務。小型機器人+微聲衝鋒鎗是絕佳組合,阻嚇威力甚至超過大型機器人+大口徑機槍(如以前刊載過的WJ-01戰場機器人),在巷戰中無聲無息的滲透狙殺會讓守軍精神崩潰。在巡邏警戒時可以讓對手的滲透部隊不戰而潰。

【NO.05】「蠍子」小型戰場機器人前部配有一部探雷裝置,當發現爆炸物後,可以標記後用槍射擊引爆,達到排雷排爆目的。

【NO.06】「蠍子」小型戰場機器人尾部還裝有拖救把手,可供失去行走能力傷員抓握,以拖離高危區域。此外該把手還配有綁帶,可以作為貨物架,在火力密集的戰場上運送彈藥或藥品等緊急物資。

【圖07】「鷹眼」小型無人機可由戰場機器人攜帶的發射筒發射,由單兵電腦遙控,氣動彈射出膛後展開機翼,全長68釐米,直徑10釐米,重6公斤,電力驅動,最大飛行速度150公裡/小時、飛行控制半徑20公裡、最大滯空時間兩小時,攜帶高爆炸藥,紅外被動制導,具有晝夜全天候偵查攻擊能力,能讓一線官兵在自身安全隱蔽的情況下,第一時間遙控無人機繞過地形障礙或者敵方的火力壓制體系、進入危險和未知區域。

【圖08】「鷹擊」小型飛彈可由戰場機器人攜帶的發射筒發射,氣動彈射出膛後展開單翼,全長68釐米,直徑10釐米,重6公斤,射程6公裡。該飛彈由機器人配備的雷射制導發射器指引,半主動雷射尋的攻擊目標,可用來對固定或運動目標,如對防禦工事、火炮、雷達、輕型裝甲車輛、直升機等進行打擊。飛彈出膛3米後點火,無煙發射和飛行,增大了探測難度。這種飛彈價格低廉,適合大量部署前沿部隊打擊非大型高價值目標。

相關焦點

  • 我國造出耐核輻射機器人 可在「生命禁區」偵查救援
    (原標題:我國造出耐核輻射機器人 可在「生命禁區」偵查救援)
  • 機器人學_中國機器人網
    客座講座:軌跡生成_史丹福大學公開課:機器人學[第10集]機器人學第10課是由客座教授Krasimir Kolarov來上的,主要的內容是軌跡的生成。教授首先介紹了基本的問題:為機械手設計一個移動的方案。然後討論了在關節空間和笛卡爾空間中的軌跡規劃問題,並用一些例子說明設計中的難點。
  • 救援機器人來了!
    消防機器人在危險性大或者普通消防設備無法有效實施的場地,可以代替消防人員進入有毒、濃煙、高溫、缺氧等高危險性滅火救援現場完成偵查檢驗、搜索救人、滅火控制等任務,在保護消防員安全的同時提高了消防部隊滅火救援能力。
  • 機器人時代到來 未來戰爭這麼打?(組圖)
    機器人包辦未來巷戰    機器人部隊和無人機對敵方陣地實施打擊,空降式機器人在敵後方秘密著陸,人類士兵只需完成最終意義上的佔領,一場未來的巷戰就結束了。主要執行偵察、救護、勘探或者運送裝備的任務。它能夠在建築物中進行搜索,能拋擲手榴彈,並向敵人射擊。    提起巷戰,許多人頭腦裡會浮現出一幕幕血腥而慘烈的畫面:狙擊手互相躲避射擊、城市變成瓦礫場、四處躺滿屍體。    為尋找對付巷戰的最佳方法,新加坡國防科技局日前斥資65萬美元啟動一場別開生面的「巷戰機器人」設計大賽。
  • 湖南千智機器人:深入「禁地」的「特種尖兵」
    「險境」中的防疫戰士2020年3月2日,湖南千智機器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最新研發的防疫機器人(以下簡稱「湖南千智」)成了湘潭新流量網紅。一時間媒體爭相報導,照片、視頻在網絡中廣泛傳播。畫面中,兩臺防疫機器人在工作人員遙控下,對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進行全方位、無死角噴霧消毒。
  • 研發團隊解密中國造核電機器人:打造核輻射環境中的最強身軀
    研發團隊解密中國造核電機器人:打造核輻射環境中的最強身軀 2017-06-19 20:22: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湃
  • 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掃地機器人十大排行榜
    掃地機器人的出現讓我們打掃衛生的方式得到了改變,但是去找一款自己喜愛的掃地機器人不是那麼簡單的,自從掃地機器人進入中國市場以後,有數據顯示每年需要掃地機器人的家庭在不斷增長,選購掃地機器人和找到一個優秀品牌的掃地機器人就需要我們好好去辨認了。今天就帶大家去了解一下掃地機器人,以及掃地機器人十大排名。
  • 中國軍用智慧機器人發展到非常高的程度
    從目前各國軍用機器人的研發與使用現狀來看,機器人「參軍」已是大勢所趨。軍用機器人屬於特種機器人,主要作用分為:偵察和觀察、直接執行戰鬥任務、指揮控制、後勤保障等。今天,機器人網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常用的幾款軍用機器人。
  • 全球工業機器人最新市場現狀分析
    現狀:長期穩健增長最新的《2020年世界機器人報告》數據顯示,在世界各地的工廠中運行的270萬臺工業機器人,創下紀錄,增長了12%。12月1日,工信部發布信息,今年1-10月,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183447臺,同比增長21%;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機器人製造企業營業收入396.2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利潤9.2億元,同比下降58.6%。10月份,全國工業機器人完成產量21467臺,同比增長38.5%。
  • 從電影看未來 機器人真的會毀滅人類?
    從理論上講,這種機器人類似偵查作用,不過和終結者中、或者說電影中的偵查機器人相比,可謂是弱爆了,而且看著形象,怎麼看怎麼覺得怪怪的  裝:完全沒有  力量:(弱不禁風)  速度:(看起來還挺能跑的)  智力:(不想給0,不過應該是弱智)  生存能力:(以現在的科技水平說
  • 掃地機器人哪個牌子好,掃地機器人十大排名
    >掃地機器人一般是以圓盤型為主,搭載智能導航,的一種無線機器。是智能家電的一種,能購憑藉一定的人工智慧,在房間內完成地板的清理工作。一般採用掃刷和真空吸掃兩種方式,將地面的雜物和灰塵清掃到自己的塵盒當中去,從而完成衛生的清掃,掃地機器人早期在歐美比較流行隨著國內人民生活水平漸漸提高,慢慢走進中國市場。
  • 「機器人血」機器人ion魚,如何存儲能量,並完成機器人任務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創建了一個使用「機器人血液」的系統,該血液是機器人結構內的循環液體,用於存儲能量和為長時間的機器人任務提供動力。「機器人血液」增加了諸如水上機器人之類的軟機器人的系統能量密度,可用於複雜,長時間的任務。
  • 機器人了解多少?機器人都能做哪些事?了解一下!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機器人,不知道大家對機器人的了解有多少?喜歡的跟筆者一起多了解一些吧!機器人就是模仿人動作的機器。機器人有「智能」,能自動完成各種操作和做各種動作。機器人由電腦、傳感器、機械手、行走裝置組成。機器人的外形並不很像人,但可以代替人做事。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 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
    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機器人產業已成為「上海製造」的一張新名片。面對疫情逆勢上揚去年對於機器人行業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汽車行業下滑、新冠疫情衝擊等影響,上海工業機器人產值一度面臨下滑危機,但像新時達、中科新松等頭部企業積極化危為機,實現逆勢上揚。」上海市經信委智能製造推進處處長韓大東表示。
  • 讓中國機器人教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瑞森可為中國機器人教育而來
    對於職業院校而言,培養專業又實用的機器人技術工人更容易滿足中國製造2025的人才需求。有研究與預測顯示,未來90%的機器人作業系統將基於ROS平臺,提前接受ROS系統的教育與實踐將顯著提高就業的競爭力,也更適合未來機器人職業需求。
  • 機甲戰士身懷「十八般武藝」,軍用地面機器人戰場各顯神通
    在整個敘利亞戰爭中,論規模這只是一次不起眼的戰鬥,卻開啟了地面機器人「組團」作戰的先河,凸顯了正在崛起的機甲戰士的重要價值。有學者甚至將這次戰鬥的意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索姆河戰役相提並論——那次戰役中,坦克第一次被投入實戰,開創了新的陸戰格局。
  • 「機器人總動員」,服務機器人走進尋常百姓家
    並於2月11日中午12點,完成了首批50份餐食的無人配送,每車每趟最多可配送200份餐食。 中國電子學會相關負責人李光表示,本次展出中的亮點之一就是服務機器人,中國機器人發展時間不長,但在技術和落地應用上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在疫情防護期間,機器人配送迅速崛起,實現多場景應用,出現爆發式增長,未來機器人將更多參與到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中,更好地服務人類。此外,無人配送機器人還可以應用在垃圾分類、垃圾清運、新零售和外賣配送等領域。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82期:鍾南山團隊研發智能咽拭子機器人...
    上海本土人工智慧核心企業——上海快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快倉」)攜最新研發的一款複合機器人亮相大會,受到業界高度關注。這款機器人具備協作機器人及移動機器人的雙重功能,可更好服務於「無人工廠」,滿足企業柔性製造、智能製造需求。
  • 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 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在海南完成
    26日,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超級醫院,完成全國首例智能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據悉,來自海南的57歲患者吳先生接受了此次手術。  據介紹,膝關節置換術是治療中晚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黃金標準」,這個手術最重要的就是膝關節假體。
  •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誰來服務機器...
    袁婧攝  全球機器人1/3產量在中國,中國機器人1/3產量在上海——經歷連續多年的高速增長,特別是疫情下的逆市上揚,機器人產業已成為「上海製造」的一張新名片。未來三年,上海機器人產業將持續「爆單」,預計將新增1萬臺工業機器人,產能提升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