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凌晨一半多由於肚子疼得厲害,老公開車帶我去縣醫院,結果住院兩天後,在凌晨五點宮口才開到九指,醫生將我推到分娩室,在裡面順產了一個小時左右,由於胎兒不正,生不出來,後轉成剖宮產,順產轉剖宮產是最痛苦的!而且沒有採取任何分娩鎮痛的措施。從手術室出來已經上午八點,由於手術的原因渾身發抖,但想到兩個媽媽和老公,沒日沒夜、一心一意地照顧和陪伴我,看到小寶貝慢慢長大,也感覺之前受的所有罪都值了!以後的日子願我們都能健康、快樂、幸福滿滿地生活下去。
寶寶出生時,即使是頭位分娩,也劃分出很多種,比如枕前位、枕後位、臉位(額位)等,有時候胎兒的眉毛對著宮口,這種情況也順產不了,至於說哪個寶寶會出現這樣的胎位,醫生無法提前預知的。所以,事先無法確定哪個寶寶,他的腦袋是什麼樣的姿態。只能檢查後才能知曉,然後選擇繼續順產,還是剖宮產。除了這些,還有沒有其他的胎位呢?
頭橫位
寶寶在娩出時,腦袋歪向一邊,這種情況還好,有可能可以完成娩出過程。寶寶生出來之後,其頭部一些地方會由於壓迫出水腫,大部分是在頭頂中央的位置,胎頭正對著宮口;有些寶寶出生後,水腫的部位在頭頂的一側。
有位媽媽責怪醫生,「你看你把我的寶寶弄得頭部長包了!」醫生有些委屈地告訴她,「這是你的原因,不是我的原因!你的產道窄,讓寶寶受到擠壓的結果,寶寶的頭部腫起來,腫起來的位置不是中間,而是頭頂旁邊,明明是寶寶的胎頭向前擺,歪出來的!如果寶寶頭部的水腫在頭頂的左邊或右邊,你只能怪自己,不要怪我!好吧?」
分娩總結
頭位分娩有枕前位、枕後位、歪頭位、眉位、臉位、手撫頭位等,最後一個需要重點強調一下,雖然比較少見,但是仍有這樣的情況,寶寶一隻手放在頭頂出生,這種情況同樣無法順利娩出,因為產道剛剛能夠容納胎頭通過,就是這麼彌合地娩出。有人會說,雙頂徑是10公分就生不出來了,實際上不見得,還是有人能夠生出來。其實,9.5公分和10公分的差距很大,雖然只有0.5公分的差別,可是對產婦生孩子來講,會增加很大的挑戰。
尋一縷陽光:睡不著,到處查別人胎位不正後期能不能轉過來,一胎順二胎剖,有點讓我接受不了,疤痕性體質傷不起,兒啊,給我個機會體驗下無痛分娩吧,你快點轉成頭位啊,媽媽謝謝你,以後多餵你倆月奶啊!20號晚上8:30左右突然破水,迅速坐車去醫院;9:30左右做了B超,胎兒頭位入盆,謝天謝地!宮口已經開到三指,寶寶順利娩出。
可見,寶寶的胎位會對母嬰生產體驗帶來直接的影響,看完這個內容後,你的是不是漲知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