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要求救護車上生產被拒?家屬質疑胎兒已露頭遭醫生堵頭

2020-12-03 西部點評

章女士的寶寶出生後一個多月至今未醒

11月25日,廣西賀州市的章女士發來「雲求助」:10月5日,她在去醫院生產的路上,寶寶被賀州廣濟醫院的醫護人員延誤出生20多分鐘,導致重度窒息休克,已經連續昏迷一個多月,甚至還有成植物人的危險。章女士希望為至今還未甦醒的孩子維權。

章女士報料:

路上耽擱久了,孩子出生時沒心跳呼吸

據章女士介紹,10月5日上午,待產中的章女士在賀州市賀街衛生院住院部分娩發作。因為羊水已破,染有胎糞,出於安全起見,需要去上一級醫院進行救治。章女士的家人打電話給賀州廣濟醫院,請求派救護車急診。上午11點過,廣濟醫院的醫護人員到達衛生院對其進行產檢,醫生發現其宮口已開三指,胎兒的胎心聽了也正常。

章女士告訴記者,她當時很擔心羊水破裂危及胎兒,醫生安慰她說,這很正常,回醫院就可以生了。

醫護人員將章女士轉移到救護車裡,車開到了鵝塘路口,遇上紅燈。章女士說:「孩子已經見頭了,醫生才叫救護車闖紅燈,然後就用手堵住我孩子的頭。我當時要求在車裡生,醫生說不可以,因為救護車上沒有消毒,怕感染,加上救護車上沒有搶救設備,就一直堵到醫院住院部門口。」

章女士說,進了醫院電梯後,她實在忍不住了,哭著懇求醫生讓她在電梯裡生,醫生拒絕了她的請求,並對她說:「你要相信我們醫生。」

章女士回憶,到了4樓產科,又換了另一個醫護人員用手堵孩子的頭。好不容易到了產房,章女士生出來的孩子全身發紫,當時已經沒有了心跳呼吸:「無哭聲,四肢軟,刺激無反應,心率未聞及。」經醫生人工心臟復甦搶救,嬰兒恢復心跳,之後轉到新生兒科救治,直到現在還未清醒。

正在救治中的寶寶

章女士稱,衛生院到醫院的距離大概有20公裡,因為堵車而且沒提前開救護燈,導致路上耽誤了至少10分鐘。從進醫院到產房,又花了10多分鐘。

據了解,該新生兒是章女士的第四胎。

賀州廣濟醫院回應:

一路鳴笛闖紅燈,醫生沒有堵胎兒頭

記者在賀州廣濟醫院出具的一份《賀州廣濟醫院關於章×投訴的答覆》文件上看到,廣濟醫院對路上耽擱較久的說法是:「回院途中,孕婦訴腹痛漸密,囑孕婦放鬆。因國慶假期道路較擁堵,救護車一路鳴笛闖紅燈加速返院。途中電話通知二線醫生、兒科醫生及產房做好接產準備,開通急危重症孕產婦綠色通道。」

賀州廣濟醫院對章女士的投訴回復

至於章女士指責醫生堵著孩子的頭不讓其在車上順產的說法,院方的解釋是:「救護車行至我院路口時,孕婦訴腹痛有便意感,立即褪去孕婦褲子及護理墊,未見胎頭撥露。囑孕婦放鬆,因考慮孕婦第四胎,不排除急產可能,遂將手置於護理墊外,以防萬一。」

這份文件還明確寫道:「新生兒出生窒息病危,系產婦自身問題引起,並不是醫生用手堵住胎兒、不允許其在救護車上或電梯分娩延誤生產而導致的。出診醫師當時手未穿戴手套,不可能做出用手堵住胎兒頭部行為(違背院感要求,引發醫務人員自身感染可能)。」

10月4日,章女士在生產前一天的B超檢查

11月26日,記者致電賀州廣濟醫院的李副院長,他說:「當時出診醫師並沒有堵頭,而是用手置於護理墊外,屬會陰保護舉措,這是一個規範動作,而非用手堵住胎兒頭部行為。」而章女士的胎兒生下來大腦缺氧除了有窒息原因,李副院長稱,還有另外一個可能性,「患者生產前兩天的胎檢顯示,胎兒的胎動已經減少。」李副院長表示,院方已經給患者進行過多次解釋,但對方一直表示不理解。「希望患者可以通過向醫療衛生主管部門申訴,或者走司法程序,法院判醫院該承擔多少責任,我們就承擔多少。」

賀州市衛健委建議:

患者和家屬可通過正當途徑維護權益

賀州廣濟醫院對「在救護車上及電梯上生產而導致新生兒窒息病危的答覆」,令章女士很不滿意。她說:「當時在救護車上還有我的婆婆,她有看到醫生堵著孩子的頭,孩子的頭髮我婆婆也看見了。」章女士還說,救護車最開始是正常行駛,連救護燈都沒開,是醫生看到嬰兒露頭情況緊急後,才開始一路鳴笛闖紅燈的。

章女士孩子的入院記錄

目前,章女士和院方的爭論焦點之一是:當時在救護車上和在電梯裡有沒有人為堵住新生兒的頭?

那輛救護車上沒有裝監控,所以沒有直接證據顯示當時醫生的行為。10月9日,章女士要求醫院封存10月5日那天的院內監控,後來又報警並數次向賀州市衛健委投訴。「當時我老公在醫院有看到入院的監控,監控畫面中醫生有堵頭的動作。」

10月29日,章女士接到賀州市衛健委的通知,可以去醫院封存監控。讓她失望的是,院方告知她,10月5日白天的監控已被覆蓋,只有當晚的監控錄像。

章女士說:「警方和衛健委都介入了,可醫院以覆蓋為由,事發當天也不拷貝保存(監控視頻)。如果他們是清白的,為什麼不備份來應對這種醫患糾紛?」

李副院長也解釋了為何監控錄像被覆蓋的原因,「事情發生後,我們給患者家屬調看了現場監控,也跟對方說了如果要封存監控,需要先向公安機關申請,但後來他們有一段時間都沒有和我們對接,這樣耽誤了20多天後監控就被覆蓋了。」李副院長表示,如果患者認為院方這方面有問題,那更應該走司法途徑,因為司法機關會認為醫院有銷毀證據的嫌疑,這樣對患者會更有利。

賀州市衛健委對患者要求封存監控錄像的答覆建議

近日,賀州市衛健委介入這起醫患糾紛後,對章女士提出了4點建議:「建議患者或家屬通過《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途徑維護自已的合法權益。1.醫患雙方共同協商解決糾紛;2.通過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第三方協商解決糾紛;3.通過賀州市醫學會醫療事故爭議技術鑑定途徑解決糾紛;4.通過人民法院的訴訟程序解決糾紛。」

來源 封面新聞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產婦跳樓事件:到底有多絕望,才會選擇一屍兩命!
    前天到今天,從醫院的失責、到家屬的愚昧;從質疑制度的冰冷、到猜測人性的黑暗,這條新聞一次次的翻轉,卻讓人覺得越來越背上發冷。41周+1天的孕程、頭頂徑99mm的巨大兒、胎兒臍帶異常初步診斷、產婦掙扎著爬上窗臺時凌亂的手印腳印,是無論多少翻轉都不可抹殺的殘酷現實。
  • 高齡產婦不聽醫生意見堅持順產,被迫下產鉗,女兒如今仍「毀容」
    到了醫院之後,找到了當時接生的醫生,周女士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氣憤的情緒,上前大聲質問醫生「我孩子都一歲了,臉上的產鉗印字還是非常明顯,這讓孩子長大以後可怎麼見人啊。」醫生一臉疑惑地回想,後來翻看的當時的病例才回憶起周女士生產時的情景。
  • 剖腹產後 嬰兒肚開腸露死亡(組圖)
    而該院院長表示,嬰兒是先天性腹壁部分缺損,產婦懷孕時一直在醫院做常規檢查,並稱醫院願意接受醫療事故鑑定。  產前胎兒發育好一切正常  昨日下午4時許,在職工醫院門口,嬰兒的遺體正放在一個搖籃車裡,用一瓶瓶冰凍礦泉水冷凍起來。
  • 梧州一患者家屬舉報醫生推銷人血白蛋白,涉事醫院想「私了」被拒
    周先生稱,自己和家人未答應,要求醫院依規處理。11月26日,岑溪市衛生健康局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稱,涉事醫院醫生沒有明確要求患者家屬購買、使用指定名稱、供貨商的生物製品,患者家屬購買的人血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均在參考價格範圍內,不存在價格偏高及亂收費行為。12月11日,被指向患者家屬推銷免疫球蛋白的岑溪市人民醫院ICU陳醫生(音)表示,自己正在上班,有事請聯繫醫院。
  • 為啥醫生都建議產婦開三指後再打無痛?原因有三,你好娃也好
    畢竟孕媽開宮口的力量基本來源於宮縮,到後期,只有持續性高強度的宮縮才能讓宮頸充分打開,推動胎兒順利進入產道進入下一個產程。如果過早打無痛,產婦早早就開始出現宮縮無力,就沒有足夠的推動力量來讓宮頸擴張,同時也無法推動胎兒通過產道,導致出現難產。
  • 順產時,產婦真的要剪「下面」嗎?產科醫生說出了實情,別不知道
    臨近預產期,全家人都會進入一種備戰的狀態,這時的產婦要了解學習的也不少。現在醫學都在提倡順產,鼓勵產婦自己生,減少不必要的剖腹產,因為順產的優點實在太多,恢復快,對孩子身體更好,下奶也快等等。所以,很多產婦在生產前就開始了解順產的知識。
  • 英國產婦要求剖腹產屢次被拒 胎兒因感染和缺氧而死亡
    2017年3月,英國一對夫婦本在期待兒子的降生,但媽媽Alison經過32小時順產仍不能成功,在要求剖腹產時屢次遭到醫生拒絕。最終孩子因腦部受傷而死亡。  2019年1月,關於此次事故的調查報告發布,報告指出,嬰兒在Alison長期分娩過程中死於感染後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大腦缺氧。
  • 患者家屬舉報醫生推銷人血白蛋白,廣西涉事醫院想「私了」被拒
    周先生稱,當事醫院、醫生分別向其道歉並提出「私了」,希望其撤銷投訴,並願意退還購藥款項。周先生稱,自己和家人未答應,要求醫院依規處理。11月26日,岑溪市衛生健康局的信訪事項處理意見書稱,涉事醫院醫生沒有明確要求患者家屬購買、使用指定名稱、供貨商的生物製品,患者家屬購買的人血白蛋白及免疫球蛋白均在參考價格範圍內,不存在價格偏高及亂收費行為。
  • 產鉗會夾傷胎兒不能用?婦產科醫生坐不住了……
    在分娩過程中,醫生可以採用一些助產方式和工具,來輔助生產。但我發現,很多人對助產有很深的誤解,尤其是——產鉗。 下面,先聽我講兩個真實的故事。 惠子是一名老師,懷孕期間做足了功課,產科理論知識都能趕上我這個科班出身的醫生了。
  • 陝西24歲產婦順產一女嬰後死亡 醫生將病歷損毀
    11月14日清晨,華陰市桃下鎮武旗營村24歲的產婦潘豔青在該市婦幼保健院順產一女嬰後於次日凌晨死亡,令其家屬蹊蹺的是,潘死後他們發現有醫生將原始病歷損毀,其中一部分病歷被家屬在垃圾袋裡找到,而原始病歷也與後來所開的病歷內容有很大出入。
  • 崇明新生兒遭家人毒殺 涉事醫生是先進典型
    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今(7月22日)在該院採訪採訪中了解到,該男嬰被注射的化學藥劑為氯化鉀,而涉事醫生已經在醫院工作近20年,不僅被公認為技術好,還一直是先進典型。據崇明第二人民醫院稱,7月14日23時許,孕婦入住該院待產,7月15日5時45分分娩出一名帶有先天性畸形的男嬰。男嬰在今年7月前後已被查出唇裂,但因當時胎兒已經很大,孩子順產娩出。17日下午2時例行查房時一切正常。
  • 近40人參與的一場「浴血」奮戰:產婦突發胎盤早剝和大出血 五小時...
    內容提要:6月11日下午5點,紅橋醫院產科門診處,隨著一聲聲疾呼,幾位醫護人員推著一輛平車急速奔向手術室,平車上一位孕產婦臉色蒼白,意識昏迷,身下的被褥已被大量鮮血浸透。「產婦心率120,胎兒心率60至100!」
  • 生產10個常見問題,醫生來解答!
    A:子宮收縮時會把胃往上頂,如果食道下端和胃交界處的胃括約肌閉鎖不全,就會造成胃食道逆流;太緊張也會使腸胃痙攣產生反胃的感覺。Q3:打催生針就能馬上生?A:不能。催生的目的是讓產兆發動,之後還是要經歷潛伏期、活動期等階段才能正式進入第2產程(生產)。
  • 新生兒頭上有個包,產婦怪醫生粗心!醫生:這是你的原因,別怪我
    案例:凌晨一半多由於肚子疼得厲害,老公開車帶我去縣醫院,結果住院兩天後,在凌晨五點宮口才開到九指,醫生將我推到分娩室,在裡面順產了一個小時左右,由於胎兒不正,生不出來,後轉成剖宮產,順產轉剖宮產是最痛苦的!而且沒有採取任何分娩鎮痛的措施。
  • 分娩時經常提到的催產素和無痛,對胎兒有影響嗎?
    哎……@午後的暖陽:分娩的時候,我足足順了十二個小時才開三指,打上催產素後,宮縮疼的死的心都有,半夜孩子胎心不好被醫生告知需要剖腹產,遭了兩遍罪!!!@Mary:我生寶寶的時候,由於寶寶臍帶纏脖,胎盤又出現老化,所以直接就辦理了入院。
  • 產婦15分鐘順產7斤寶寶,被稱「教科書式分娩」,只因孕期這樣做!
    眾所周知,分娩是十月懷胎的最後一關,但是在應對最後一個關隘的時候,每個產婦的情況都有所不同,有的人從宮縮開始,到生產結束,輕鬆順利,費時很少,但有的人卻異常艱難,甚至會由順轉剖,讓人頗為唏噓。
  • 英產婦生娃破紀錄,抬個腿娃就落地了,殊不知「急產」傷娃還傷己
    臨床上對於分娩時長有標準,從子宮開始出現有規律的宮縮到胎盤完全娩出,正常情況下,初產婦整個完整過程大約需要16~18個小時,經產婦則大約是6~10小時。急產分娩其實就是指在產道無阻力的前提下,產婦的宮口迅速全開,總產程小於3小時,胎兒娩出用時低於30分鐘結束分娩。
  • 首個死亡病例家屬口述:一周內肺部全白,醫生起初以為是愛滋病
    病人去世後,院方曾要求家屬捐獻遺體供醫學解剖,遭家屬拒絕後遺體於當天火化。醫生告訴家屬,王壯壯是這場疫情中的第一個死亡病例。就醫王壯壯究竟是怎麼被感染的,家屬到現在也不知道。2019年12月20日,他感覺身體不適並一直打嗝,連著3天,停不下來。
  • 95後產婦生娃太用力,出現「生理需求」怎麼辦?醫生:正常現象
    生產過程還是很順利,醫護人員也告訴自己,估計在等一會孩子就出來了,就在小路最後一刻用力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突然有了「生理需求」,這讓她莫名的尷尬,不由得想起之前看到一篇帖子上說到:生產時經歷的尷尬事,你經歷過幾個,其中最後一個就是「大小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