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死亡病例家屬口述:一周內肺部全白,醫生起初以為是愛滋病

2020-11-27 手機鳳凰網

攝影/溫如軍

今年67歲的王壯壯是一名普通退休工人,家族有心臟遺傳疾病,和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無任何關係。從懷疑感冒住院到「重症肺炎」死亡,只有14天。

2019年12月23日起,王壯壯先後在武漢協和腫瘤醫院、協和醫院、金銀潭醫院治療,但最終於2020年1月7日在金銀潭醫院不治身亡。病人去世後,院方曾要求家屬捐獻遺體供醫學解剖,遭家屬拒絕後遺體於當天火化。

醫生告訴家屬,王壯壯是這場疫情中的第一個死亡病例。

就醫

王壯壯究竟是怎麼被感染的,家屬到現在也不知道。

2019年12月20日,他感覺身體不適並一直打嗝,連著3天,停不下來。

王壯壯的愛人處於胰腺癌晚期,一直在武漢協和腫瘤醫院治療,每隔半個月要到醫院取藥。因此,王壯壯也來到該醫院檢查。

當時,對普通市民來說「新冠肺炎」是一個完全陌生的概念,王壯壯只是懷疑自己感冒了。在這家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生給他把脈,並告知他心率不齊。

「我們家族確實有心臟方面的遺傳病。」王壯壯的妹妹王蘭告訴《中國慈善家》,但她並沒有把這一信息告訴醫生。

進一步聽診後,醫生建議王壯壯拍肺部CT,結果顯示肺部感染。醫生建議住院治療,王蘭於當天辦理了住院手續。

「醫院剛開始按肺氣腫來治療,用的是一些中藥。」王蘭說,由於自己住得離醫院遠,她經常在電話裡和哥哥溝通病情,每次通話都感覺他的病情在加重。

「我怎麼感覺住院之後越來越難受了。」12月29日,王壯壯告訴王蘭。電話裡,妹妹能聽出來他說話時在喘氣。

12月30日,王蘭花了一個小時坐地鐵來到腫瘤醫院,當時正是中午,她對值班護士提出想找主治大夫了解哥哥的病情,護士告訴她醫生兩點半上班。看到病情加重的哥哥,王蘭堅持要見主治醫生,情緒有些激動。護士通過電話將情況電話告訴了醫生。

隨後,王蘭見到醫生,問哥哥得的究竟是什麼病,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不見好反而加重了?雙方語言有衝突,醫生不滿王蘭對其「治療方案」的質疑。

「這個你要問X教授,方子是他開的。」醫生說。X教授出面沒有解釋太多,而是告訴家屬,如果對醫院不信任,今天就辦出院。

王壯壯在出院責任書上簽了字,他讓女兒王倩掛了第二天武漢協和醫院的普通內科號。由於已是晚上,他們沒有離開腫瘤醫院。

當天,坊間流出一份據稱是武漢市衛健委所發的《關於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緊急通知》。這份通知顯示,武漢市部分醫療機構陸續出現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要求各有關醫療機構做好醫療救治工作。這是「新冠肺炎」出現的最早的一個信號。

第二天,武漢市衛健委發布了第一則通報:近期部分醫療機構發現接診的多例肺炎病例與華南海鮮城有關聯,已發現27例病例,其中7例病情嚴重,其餘病例病情穩定可控,有2例病情好轉,擬於近期出院。

這是首次對於「新冠肺炎」的認知——「病毒性肺炎」,通報明確,此時病毒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

王壯壯在家屬的陪同下來到協和醫院,此時的他走路需要有人攙扶,而且走兩步就大喘氣。「你這病我們普通內科治不了,你現在必須去掛急診。」醫生看完後告訴他們。

急診科醫生要求拍肺部CT。結果出來後,家屬將23日拍的CT片一同給醫生看,時隔僅一周,醫生竟不敢相信這是同一人:肺已經全變白了。

醫生懷疑是愛滋病,肺部形態幾乎和愛滋病晚期病人是一致的。王壯壯又被安排做了甲流、梅毒、愛滋檢測,結果均呈陰性。隨後,醫生給家屬下了病危通知單,並告訴家屬:如果治療的話很可能人財兩空,治還是放棄?

得到家屬肯定回答後,協和醫院將呼吸科的專家請來會診。2020年1月1日,王壯壯轉到呼吸科ICU病房。醫生告訴家屬,王壯壯得的病只知道是病毒性感染,但查不到病毒是什麼,沒有辦法治療,只能把現有的抗生素全用上。

王壯壯在重症監護室。圖/受訪者提供

「我們也表示理解,畢竟得了一種之前沒有見過的病,誰也沒有辦法。」不管是女兒王倩還是妹妹王蘭,都只有一個願望,就是讓親人好起來,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試試。

在各種方法和藥物都用完的情況下,1月3日,醫生建議家屬將病人轉到金銀潭醫院救治。在轉院問題上,王蘭和王倩商量後一致認為,只能聽醫生建議,沒有別的辦法。

這時,王壯壯要靠呼吸機續命,但神志清醒。王蘭問他:「插上呼吸機感覺好點了嗎?」,得到的回答是「一下子感覺從地獄上了天堂」。想不到的是,這竟成了王壯壯留給家屬的最後一句話。

家人感染

從1月1日來到協和醫院,到1月3日,王蘭一直在醫院陪著哥哥看病,3天幾乎沒有合眼。1月4日,疲憊不堪的王蘭感覺渾身乏力,她來到武漢陸軍總醫院就醫,體溫37.3度。根據醫院要求,王蘭拍了肺部CT,結果顯示雙肺感染,她隨後被隔離治療。

王蘭心裡充滿恐懼,她知道可能是被哥哥傳染了,因為哥哥是唯一的傳染源,自己沒有接觸過其他人。她特意叮囑王倩要格外注意。

「我不知道我的命最終能不能保住,但那時也想不了那麼多,就是配合醫生治療。」王蘭對《中國慈善家》說。武漢官方通報中「未發現人傳人」的說法,讓她不能確定就是哥哥傳染給她的。對於「肺部感染」,王蘭沒有任何概念,但從哥哥的痛苦中,她體會問題的嚴重性。

官方通報的口徑直到1月14日才有了變化。當天武漢衛健委發出第七則通報,除了通報感染和死亡病例外,「未見明顯的人傳人」變成了「不排除有限人傳人」。正因如此,在陪王壯壯看病的時候,王蘭和王倩都沒有採取任何防護措施。

在陸軍總醫院,王蘭由於長期服用頭孢抗生素出現嚴重腹瀉,在服用益生菌後情況有所好轉。1月8日,她被轉到金銀潭醫院。此時,所有醫院都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明確治療該案,所有治療都是和患者商議。

由於長時間腹瀉,醫生建議王蘭先吃一些護胃的藥物,讓身體恢復正常功能。用了護胃藥後,王蘭可以勉強進食,這讓她有了一點力氣,但血液指標仍不好,有感染越來越嚴重的跡象。主治醫生還告訴王蘭,其免疫力低下,建議注射血漿。從那之後,王蘭精神逐步好轉。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月10日,王倩和愛人出現發燒症狀,到醫院去做了肺部CT,兩人雙肺感染。

1月24日,王蘭康復出院。和很多患者一樣,直到出院,王蘭也沒有被確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保住了一條命的她認為,是救治比較及時,病情才得以控制。

死亡

1月4日,就在王壯壯被轉到金銀潭醫院的當天,北京的部分專家已來到金銀潭醫院。

在轉院之前,協和醫院對王壯壯進行了生命體徵測試,評估出的死亡率為70%。而到金銀潭醫院後,評估數據竟高達90%。

此時的王壯壯已經神志不清,一直到1月7日死亡,家屬也沒能見到他最後一面。在此期間,家屬接到醫院的4通電話,其中兩次是催費,一次是下病危通知,另一次是通知死亡。

看到父親全身插滿管子、天天抽血化驗的苦痛,王倩曾想為他撥管放棄治療。她把這個想法告訴醫生,醫生向領導匯報後告訴王倩:「病人的生死不由家屬決定,我們還在做搶救措施」。

「當時我做這個決定,是下了好大決心,不管社會還是家裡人給我的壓力,我都一個人承擔,我就是不想讓我爸爸太難受,太可憐了。」王倩對《中國慈善家》說。

1月6日晚上,王倩徹夜未眠。7日一早,她和愛人來到超市,按照醫生的叮囑給父親買溼巾紙和護墊,就在排隊結貼時,她接到醫院電話:「病人剛剛心跳已經停止了。」

放下手裡的東西,兩人立即駕車前往金銀潭醫院。和往日不同的是,在醫院見到很多警察。由於保安把守無法上樓,直到下午1點多,醫院領導打來電話,讓她上7樓。

迎接他們的是三位穿著嚴實防護服的醫護人員,其中一人是剛才給電話給她的院領導,另兩位是北京來的專家。

「我們都盡力搶救了,但是確實沒辦法。我們也不希望是這個樣子,你們家屬要體諒一下。」院領導告訴王倩。

深入交談中,一位專家對王倩表示,希望她能把父親的遺體捐獻出來做醫學解剖,並拿出單子讓她籤署同意書。這個要求被憤怒的王倩一口回絕,在單子上寫下「不同意」三個大字。醫院告訴王倩,不同意的話,遺體當天就要火化。

王壯壯的遺體被120救護車運往火葬場。圖/受訪者提供

王倩要求見父親遺體一面。由於是傳染病,出於家屬安全考慮,醫院沒有同意。在她的再三要求下,醫生進去幫她拍了8秒鐘的視頻。看完視頻後王倩再也忍不住,癱坐到地上,愛人將她扶起,她放聲痛哭。

「真的是太可憐了,我爸爸的心臟那一塊已經塌陷下去了。」王倩說。遺體在死亡當天被火化,在給家屬的死亡證明上,直接死亡原因為「重症肺炎」。

死亡證明上,王壯壯的直接死亡原因為「重症肺炎」。圖/受訪者提供

女兒王倩拒絕在父親的屍體解剖告知書上簽署同意。圖/受訪者提供

(為保護逝者及家屬隱私,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患愛滋病不等於死亡 按時吃藥能活到七八十歲
    昨日凌晨3點,一位27歲的年輕人被送到哈醫大四院感染科搶救,他已經進入了愛滋病感染的最終階段,免疫功能全面崩潰,醫生拼盡全力,卻無力回天。「他如果能早點發現早點吃藥,也不至於這麼年輕就去世。」感染科主任王福祥說,現在愛滋病患者吃藥全免費,而且副作用相當小,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活到七八十歲都沒問題。據悉,今天是第30個「世界愛滋病日」,我省現有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9276例。
  • 一周大事兒|我國首個自主研發抗愛滋病新藥獲批上市
    人社部公布第一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  三大電信運營商亮出5G商用時間表;  我國首個自主研發抗愛滋病新藥獲批上市;  國內油價迎來年內最大漲幅!  ……  過去一周發生了很多大事,哪些值得關注?哪些與您息息相關?讓我們一起來看《一周大事兒》。
  • 廈門新增確診病例2例,為境外輸入!
    截至11月30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現有確診病例277例(其中重症病例8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81631例,累計死亡病例4634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86542例,現有疑似病例6例。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880179人,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7147人。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出院
    昨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當天上午,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感染與免疫科一位特殊的患者出院了。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他也成為了本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  雪上加霜遇絕境  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上海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_新聞中心_中國網
    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患者順利出院 採訪對象提供今天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治療,作為上海市首例愛滋病合併尿毒症腎移植的李明(化名)激動萬分:「謝謝公衛中心的醫生和護士,讓我在這裡重獲新生。」為了向醫護人員表示感謝,公衛中心醫務部門專程向白衣天使送上了鮮花。愛滋病合併尿毒症 雪上加霜遇絕境今年52歲的李明,患有遺傳性疾病多囊腎,2016年開始出現終末期腎功能衰竭,依靠血液透析維持生命。
  • 愛滋病被定為世紀殺手 全球2500萬人不治死亡
    全球2500萬人死於愛滋病這種人類生存「世紀殺手」  新華社多倫多(加拿大) 8月13日電(記者顏亮 楊士龍)自1981年美國公布世界首個愛滋病病例以來,全球因愛滋病而死亡的總人數已達到2500萬。愛滋病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世紀殺手」。
  • 北京現熱射病死亡病例 「熱」的傷害值有多重?
    原標題:北京現熱射病死亡病例 戶外作業高發  紅十字會急救中心ICU一周收治20餘熱射病人;醫生提示長時間高溫工作者、年老體弱者為高發人群  黃髮建怎麼也想不到,28歲壯實的兒子突然就病危了。  在北京朝陽醫院急診科,就收治了數位熱射病患者,醫生稱,這些患者的器官「幾乎都像被蒸煮過一樣,迅速出現了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為了搶救這些患者,醫生們連續奮戰了30多個小時。  據紅十字會急救中心醫生魏彥芳介紹,紅十字會急救中心重症監護室一周收治20多位熱射病人,大部分出現肝功能腎功能衰竭情況。
  • 河南愛滋病報告病例數同期下降17.5% 性傳播成新的主要途徑
    河南商報記者 王苗苗/文 圖、視頻河南省疾控中心提供談「艾」色變,是因為人們都知道患上愛滋病意味著什麼。但您是否知道,即便發生了愛滋病高危行為,在72小時內連續服用28天阻斷藥,也能阻止90%以上愛滋病的發生?
  • 愛滋病也能治癒?史上第一個愛滋病治癒者患癌死亡
    最近這個人死亡了,他的死亡和愛滋病有關係嗎? 蒂莫西·雷·布朗 蒂莫西·雷·布朗是一位美國人,在他29歲的時候診斷出了愛滋病,又在40歲的時候確診了急性骨髓性愛滋病。這兩種病的其中一種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致命的。 前途渺茫的他,在柏林找到了一位叫做修特的醫生。
  • 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留觀檢查中,他們被確診為愛滋病
    2020年12月1日是第33個「世界愛滋病日」。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留觀檢查中,他們被確診為愛滋病疫情期間,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發熱門診對發熱、呼吸道症狀患者進行新冠篩查,其中有三例診斷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留觀患者,在進一步檢查中排除了新冠的診斷,但是被確診為愛滋病。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王慧提醒,在防疫防控工作中,也需重視鑑別診斷,一定不能漏診新冠肺炎患者,同樣也不能漏診愛滋病的患者,以免延誤患者的治療。
  • 逝世患者和家屬同意捐出遺體令人尊敬,遺體解剖為何意義重大?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對法醫解剖工作的了解與想像,大都來自《非自然死亡》,《不死法醫》,《法醫秦明》等影視作品。解剖工作的意義與價值,正如《非自然死亡》裡的主角三澄醫生所言,「法醫學是為了未來的學問」。隨著新冠肺炎逝世患者遺體解剖工作的開展,將為臨床醫生與專家的診治,提供新冠肺炎的病理學依據,搶救更多寶貴生命。
  • 如果你是醫生,願意給愛滋病感染者做手術嗎?
    ▲圖/視覺中國在12月1日第31個世界愛滋病日到來之前,中國疾控中心、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評估,截至2018年底,我國估計存活愛滋病感染者約125萬。這個龐大群體所面臨的手術問題,讓醫生和患者,遊走在刀鋒兩端。
  • 11/10 波士頓新聞匯總| 新英格蘭過去一周內出現近2.5萬例新增病例,超過200人死亡 大學生們開始權衡感恩節回家過節的風險
    根據周五(6日)公布的州數據顯示,只有16個社區被歸為紅色區域,低於前一周的121個社區名單。 105個社區從高危類別中下降與州官員重新制定相關措施有關。舊的標準是計算兩周內每10萬居民每天的平均患病率,這一標準被批評為在計算特定城鎮的人口規模時缺乏細微差別。
  • 梅毒再次席捲歐洲,病例首超愛滋病
    最新報告顯示,梅毒在歐洲死灰復燃,歐洲國家自2000年以來報告的梅毒病例達到監控以來的最高記錄,首次超過了愛滋病感染病例。據法國《費加羅報》17日報導,梅毒曾在20世紀中葉奪去歐洲數十萬人的生命,但它的影響遠未消失,且有捲土重來之勢。
  • 央視面對面:揭開中原愛滋病爆發實情的普通醫生
    1999年,一位來自河南的進修醫生告訴他,老家上蔡縣文樓村有許多人染了怪病相繼死亡,多年養成的職業敏感驅使桂希恩要去實地考察一番.     記者:是你的學生帶你一塊兒去的?因為他的血還可能給別人了,而且這個賣血的人口很多,可能這個病還不局限於我發現的這幾個。所以我去以後,我堅持覺得我還是應該做,他們要收我的錢我也交了,我把口袋裡1600塊錢給他們,他們要求是400塊錢做一個人,但是他們給我了優惠,1600塊錢他讓我做了6個,結果這6個全是陽性。     通過這個結果,我對我那10個我有信心,我相信那10個大概都沒有做錯。
  • 重慶新報告愛滋病病例較去年同比減少9.8%
    來自市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2020年1—10月,全市新報告愛滋病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6525例,比去年同期減少9.8%;新報告死亡1872例。截至2020年10月,全市報告現存活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愛滋病病人5.4萬例,報告死亡1.6萬例。
  • 小夥拔牙10天後, 竟腦出血死亡
    於是他主動加了醫生的微信,可醫生回答他是正常現象,後面他就開始發高燒!緊急送醫6月4日晚6點多,劉先生在開車,因身體不適,被交警發現後緊急送往當地醫院。第二天下午就住進了ICU……發生不幸6月9日上午劉先生不幸去世!
  • 醫生回顧2019北京鼠疫病例診治經過 曾有一周難以確診
    導讀 北京自建國以來還沒有出現過輸入性鼠疫病例,許多醫生也未見過鼠疫病人,兩名患者從內蒙古轉運至北京市朝陽醫院後,過了大約一周才經由基因測序結果提示鼠疫可能;由於防護措施到位,朝陽醫院並未出現院內感染
  •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
    機器人「醫生」做手術 順利切除肺部腫瘤在醫療手術中,外科醫生主刀是常見的場景,但在廈門一家醫院開展的手術中,執行手術的卻是機器人。在手術中,醫生先在患者的胸部開了3個不到1釐米寬的操作孔、1個約3釐米的輔助操作口,再將機器人的機械臂放置在胸腔內,人體胸腔通過攝像頭形成的三維影像可以被放大10-15倍。姜傑教授坐在操縱臺上,通過控制杆來操作,應用比手腕還靈活的機器人操作器械,切除了患者肺部的腫瘤。
  • NBC:30多年來,愛滋病發生的變化
    35年前,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發布了一份醫學報告,報告中記錄了5名神秘的肺部感染同性戀患者。當時,沒有人會將這種神秘的疾病與絕症聯繫起來。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免疫學家Michael Gottlieb博士是這份報告的撰寫人,同時也是5名患者的診斷醫生之一。一石激起千層浪。隨著報告的發表,來自於紐約、舊金山及其他城市的醫生開始陸續報導具有類似症狀和痛苦的患者。兩年後,科學家們發現這種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是因為愛滋病毒(HIV)感染所致。30年後,全球感染HIV病毒的人數超7100萬,其中死亡人數達到34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