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元年的普通人②|堆肥達人:通過微生物獲得慰藉和快樂

2021-01-09 澎湃新聞

2020年的新冠疫情也許是人類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全球累計新冠確診病例已超過6000萬例。尚未平息的新冠疫情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什麼影響?我們應當如何反思此次疫情背後的問題?新冠元年的普通人,該如何生活下去?為此,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與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IDF)聯合製作了這個短片系列,紀錄了新冠元年發生的三個故事,讓大家看到普通人在如何反思和行動。

2020年8月下旬起,澎湃新聞市政廳欄目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堆肥的文章,平均閱讀量超過百萬。堆肥——這個聽上去只有少數環保主義者才會踐行的理念,怎麼轉眼之間成了「香餑餑」? 堆肥真的興起了麼?

9月底,我們來到王珏的家,她曾在文章裡寫道,可以把堆肥當作養了一群微生物寵物。

在她的院子裡,我們體驗到堆肥桶打開那一刻的神奇感受。在這個桶裡,層層疊疊的餐前「廚餘垃圾」——大家在學習垃圾分類時逐漸熟悉的物質,過了三個月,它們就成了深色的、沒有什麼異味的,質地和土壤接近的有機肥。這些肥,王珏都用在了她的花園裡。

2015年,王珏開始了她的堆肥實踐,這一方面是受到所學的「樸門永續」的設計理念影響;另一方面,也和她從小目睹母親種花種草有關。

以前,她不理解母親為何對看起來如此無聊的事情心心念念。等到她自己開始琢磨種植,不理解的人變成了她的丈夫。熱愛學習的丈夫找到一種大腦理論來支持她的這種「迷惑行為」:在種花、瑜伽、冥想時,工作時活躍的大腦區域能得到深度休息,反之亦然。他不再反對她的「迷惑行為」,只要開心就好。

在鬱鬱蔥蔥的院子裡,我們努力跟上王珏的講解,試圖認識花園裡的番茄、羅勒、迷迭香、薄荷、茄子……而王珏的女兒草果則天然地被花園裡的一切吸引,她像風一樣穿梭在院子內外,告訴我們哪棵是她和媽媽種的,哪棵是朋友送的,還主動拿出平板電腦,分享並講解母親拍攝的堆肥小視頻和她的畫。

草果的畫。王珏 圖

王珏和草果在花園裡「乾杯」。王珏 圖疫情的催化疫情期間,找王珏諮詢堆肥和種植的人多了起來。住在大城市的人對堆肥的興趣有了明顯上升,王珏認為,主要是上班族終於有了閒暇時光。

其中一位熱愛戶外的男生,他的經歷比較特別。王珏和他都從事環保事業,4月時,他找王珏諮詢過種花的事。過了很久,當王珏終於見到他時,他已經搬到北京郊區的鳳凰嶺上,租了一個農民房。

這樣的生活轉變,源於他的隔離體驗,旁人無法複製。疫情在國內剛剛開始時,他正好坐船去南極參加科考,回程時趕上了國外的疫情暴發。一路上,先在墨西哥隔離了14天,輾轉回到國內;在上海隔離了14天,才回到北京;然後又要隔離14天。在第13天時,北京疫情防控等級降級,他終於提前一天重獲了自由。

回家以後,他不想再體驗「被關在某一個地方的感覺」,連城市裡的房子也不住了,搬到郊外,想在和花草、泥土的接觸中找到一些慰藉。

還有一位在武漢的女性朋友,疫情期間她寫日記,王珏畫插畫,她們和幾個朋友合力完成了《虎媽日記》的連載。

那段時間,她經常對王珏說,你要種蘿蔔呀,你要種生薑呀……在她的想像中,王珏家的院子裡應該種滿了一年四季可以自給自足的蔬果。實際情況卻是,這小小的一方綠色天地距離供應全家一年四季的食材所需還很遠,但這方小天地能夠提供快樂卻是真實的。

院子裡的玉蘭樹。王珏 圖

和自然相處,避免不了「蟲子」。 王珏 圖堆肥的快樂堆肥要跟廚餘、園藝垃圾、菌絲、蚯蚓、蟲子打交道,會有什麼快樂呢?

對王珏來說,如果一個人的生活理念就是物盡其用,那麼堆肥也很自然,「就是人類最基礎的那一層快樂,摳門兒,不勞而獲,不需要花錢」。

再高級一些,是「變廢為寶,你能發掘一些新的東西、新的價值的那種快樂,原來這些還可以變成那種黑黝黝的肥料。」

從垃圾到肥料,至少要經過3個月的醞釀,如果沒有經過等待,當我們看到堆肥桶的門打開的那一刻,也許就不會感覺到那麼大的驚喜。

城市中的堆肥,其實是模擬自然界的枯榮和循環。森林裡換季掉落的花果蔬葉,在沒有人工幹預的情況下,經過很長時間會變成土壤中的肥料,而人類的堆肥則是用一些工具讓這個過程在可控的幹預範圍內加速發生。

王珏向我們普及,「樸門永續」的設計原則之一是:在實際操作中調整和掌握經驗。如果人工的幹預起到了合適的效果,也會讓人獲得成就感,帶來快樂。

對於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人類的了解還很有限,但通過親身的觀察和體會,微生物的生命周期也能在人的生活中佔據一點意義。例如在堆肥過程中,土壤的溫度會經歷升高再下降的過程,那是土壤裡的微生物在起不同的反應。

「雖然看起來是很靜態的一件事情,但你能感受到那些互動和樂趣,其實還是很動態的,確實有點像養另一種寵物的感覺。」

如果說現在城市中的綠化體量,不足以讓現代人站在宏觀的視角敬畏自然,那麼堆肥則提供了一個敬畏自然的微觀視角。而王珏的花園讓我們看到,原來敬畏和快樂可以是一體的。

自己種的菜,用到了自己堆的肥。 王珏 圖

院子裡「撿」到一隻毛毛蟲。王珏 圖城市能否有菜園和王珏聊完的第二天,我去了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的社區店——集室。北京有機農夫市集至今已經運營了十餘年,起初由一群外國藝術家發起,和一些小的藝術項目結合。後來這批藝術家陸續離開了北京,本地團隊把市集做了下去,現已形成每周三次固定「出攤」的節奏,也有社區店和網店解決農戶和消費者日常的賣菜買菜需求。

作為北京有機農夫市集的元老,常天樂告訴我們,做市集更多的是希望幫到這些願意綠色種植的農戶,另一方面也能產生一些對話。

市集社區店的小夥伴每日輪流當班,就在集室的廚房做飯,餐前廚餘都會收集起來,交給市集的農友之一小柳樹農園。

「我覺得我們在吃農友的這些好食材,產生的廚餘如果能回到農友的土地上去,其實是物質的有效循環。」

疫情嚴重期間,常天樂一個人住,餐前廚餘用來堆肥之後,她發現自己一周產生的垃圾只有一個小垃圾桶的量,而她還不算極端環保主義者。室友回來後,她看到了明顯的對比,工作日還好,雙休日的一天,室友產生的垃圾量就相當於自己兩個禮拜產生的垃圾。

「如果從納稅人的角度來看,有一些人過的是相對簡單的環保生活,但是垃圾的成本是攤在所有人身上的。」她希望會出現一種機制來鼓勵人們從源頭上減少垃圾。

北京有機農夫市集。澎湃新聞記者 沈健文 攝常天樂還說,自己一直有一個天真的夢想,希望城市少一點園林綠化,多一點社區菜園。如果城市空間,甚至社區裡就能有共享菜園,普通人生產出來的廚餘垃圾可以便捷地在地化利用,居民能以一種相對環保的方式參與到食物生產的環節中去,人和食物、土地、自然的關係都會更近一些,社區居民也多了一個交流合作的空間。也許,現代人的「自然缺失症」能從食物裡得到拯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堆肥過程中涉及的微生物
    堆肥過程中涉及的微生物在堆肥的不同階段分離出不同的微生物。鑑於堆肥材料的複雜性和所遇到的變化,甚至在同樣的堆肥堆,有相當數量的微生物種類,但是這些研究中通常分離的一些屬。溫度是決定堆肥中許多微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儘管堆肥中的這些微生物通常可以分為中親、耐熱和嗜熱菌群之間沒有明顯的分界線。如果非常大的溫度特性(最小、最佳和最大)考慮到微生物的數量,這些微生物群肯定會相互融合。到目前為止,大多數微生物是中生菌,生長在5到37∞C之間。
  • 堆肥生物學原理:微生物種類
    除了細菌以外,土壤中數量較多的其它微生物是放線菌(抗生素的主要產生菌)和真菌,而藻類和原生動物等較少。土壤微生物是構成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土壤中分離的螢光假單胞菌的電鏡照片細菌在好氧堆肥系統中,存在著大量的細菌。細菌憑藉大的比表面積,可以快速將可溶性底物吸收到細胞中。
  • 「創澳分享」養殖場畜禽糞汙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有哪些不同?
    在堆肥過程中,糞便中的可溶性有機物質深入細胞,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物代謝活動,對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即氧化分解以獲得生物生長、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把另一部分有機物轉化合成新的細胞物質,使微生物生長繁殖產生更多的生物體。
  • ...有機廢棄物好氧堆肥:調控手段、微生物及酶活性變化、臭氣產生
    原有機廢棄物的C/N、含水率等初始參數通常難以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求,不適合好氧發酵。通過添加調理劑,可以改善堆肥物料的理化條件和物料結構,增加堆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滿足好氧微生物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並提高堆肥產品的最終品質。 Hay等利用秸稈與鋸末,分別與汙泥進行質量比為1∶1的共堆肥,發現2種調理劑均能有效地殺死堆體中細菌和病原微生物,產生穩定且無臭的堆肥產品。
  • 環境工程|有機廢棄物好氧堆肥:調控手段、微生物及酶活性變化...
    原有機廢棄物的C/N、含水率等初始參數通常難以滿足微生物的生長需求,不適合好氧發酵。通過添加調理劑,可以改善堆肥物料的理化條件和物料結構,增加堆料與空氣的接觸面積,滿足好氧微生物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並提高堆肥產品的最終品質。 Hay等利用秸稈與鋸末,分別與汙泥進行質量比為1∶1的共堆肥,發現2種調理劑均能有效地殺死堆體中細菌和病原微生物,產生穩定且無臭的堆肥產品。
  • 好氧和厭氧堆肥(第二篇)
    中溫階段也稱產熱階段,是指堆肥過程的初期,堆層基本呈15~45℃的中溫,嗜溫性微生物較為活躍而且利用堆肥中可溶性有機物進行旺盛的生命活動。這些嗜溫性微生物包括真菌、細菌和放線菌,主要以糖類和澱粉類為基質。2、經過中溫堆肥階段後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高溫階段。
  • 堆肥發酵工藝
    在合理堆肥後殘留的有機物分解率較低、相對穩定並易於被植物吸收。堆肥後臭味可以大大降低。 堆肥過程有許多不同種類的微生物參與。由於原料和條件的變化,各種微生物的數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所以堆肥過程中沒有任何微生物始終佔據主導地位。每一個環境都有其特定的微生物菌群,微生物的多樣性使得堆肥在外部條件出現變化的情況下仍可避免系統崩潰。
  • 禽畜糞便、秸稈堆肥腐熟指標
    畜禽糞便利用好氧堆肥腐熟,其中的一些不穩定有機物質,經過微生物的分解代謝活動,實現了氧化和腐熟化,形成了穩定且具備一定肥效的堆肥產品。沒有經過充分腐熟化的畜禽糞便直接施加於土壤之上,由於其中很多有機物質沒有達到穩定狀態,對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產生不利影響,間接影響地面農作物的生長狀況。
  • 茶人學習:堆肥的生物學指標
    在不同階段由於堆體中營養物質和堆體溫度的差異較大,因此微生物的種類、數量以及它們的代謝活性也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堆肥過程中一些生物學特性的變化也常被用來評價堆肥的腐熟程度,主要包括:生物量、呼吸作用、酶活以及發芽指數(GI)等。
  • 豬糞堆肥過程抗性基因的動態變化
    研究背景了解豬糞堆肥過程中的獸用抗生素和相關抗生素抗性基因(ARG)的動態對於評估抗生素的環境風險至關重要,因為抗生素可能有效地減少其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2. 方法2.1 通過堆肥作業總結了堆肥的理化和GI分析的詳細過程。2.2 通過抗生素測定檢測堆肥樣品中抗生素的信息。
  • 汙泥堆肥項目中除臭技術的選擇與設計
    摘要:通過介紹汙泥堆肥(生物幹化)項目臭氣治理現狀,闡述了除臭問題是制約汙泥堆肥技術推廣應用的關鍵。對比各種除臭技術,分析汙泥堆肥臭氣成份後,得出結論:化學生物組合除臭工藝與植物液除臭工藝相結合是適合汙泥堆肥項目的選擇。最後介紹了除臭系統設計選型主要參數,並且指明在汙泥處理工藝設計中考慮除臭系統將節省投資和運行成本。
  • 都市家庭無臭堆肥還能這麼玩!甘蔗渣堆肥法
    如果你還在對對於如何將廢物和肥料製成有機堆肥,不知所措,建議你從基礎版開始如何製作堆肥-變廢為寶自製黑金土,蚯蚓堆肥全攻略-陽臺種菜省錢必備以及進階版 有機廚餘堆肥新玩法-可持續有趣有料的生活-香蕉堆肥法。只要家裡有空間,而你也願意讓時間幫你完成這個變廢為寶的過程那麼就開始吧!其實也不需要很大的空間。一個廢棄或是閒置的桶就可以開始。
  • 如何製作堆肥-變廢為寶自製黑金土
    堆肥的正確操作是非常簡單的,將有機材料和少量的土壤分層,創造一個混合物,變成腐殖質(周圍最好的土壤建設者)就這麼簡單!然後你就可以用堆肥來改善室內外的綠植,肥沃你種植的蔬菜。哪些是不能放入堆肥?這些東西會使你的堆肥散發出臭味,吸引動物和害蟲。任何含有肉、油、脂肪或油脂的東西患病的植物材料鋸末或木屑來自壓力處理過的木材貓狗糞便雜草結籽乳製品「棕色」材料包括乾燥的植物材料、落葉、切碎的樹枝、紙板或報、乾草或稻草和木屑,它們會增加碳。
  • 「畜禽糞汙+秸稈」堆肥還田資源化利用解決農業面源汙染問題
    堆肥原理 堆肥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微生物在強制通風供氧條件下對堆肥物料進行物理、化學和生物等轉化,完成有機質礦化和腐熟。 堆肥過程 堆肥過程按照堆肥溫度的變化可分為升溫、高溫、降溫和腐熟四個階段。
  • 「創澳分享」生產有機肥堆肥發酵詳細操作,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經此過程的堆肥可以達到三個目的,一是無害化;二是腐殖質化;三是大量微生物代謝產物如各種抗生素、蛋白類物質等。 一、堆肥的分類 作物莖稈、綠肥、雜草等植物性物質與泥土、人糞尿、垃圾等混合堆置,經好氣微生物分解而成的肥料。多作基肥,施用量大,可提供營養元素和改良土壤性狀,尤其對改良砂土、粘土和鹽漬土有較好效果。
  • 如何進行牛糞堆肥?
    如何進行牛糞堆肥?牛糞便貯存方式因糞便的含水量而異。(1)堆糞場。建在地包上,倒梯形,用水泥、磚等修建而成。堆糞場適用於幹清方式清糞或固液分離處理後的固態糞便的貯存。[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2)貯糞池。
  • 環境工程|固體廢棄物堆肥過程中氮素轉化、損失因素、機理、控制策略
    相反,氨氮變化則非常明顯,3組堆肥的氨氮持續減少,分別從11.1,10.9,10.5 g/kg下降至1.1,2.1,3.1 g/kg,主要是由於一部分轉化為氨氣,另一部分被微生物轉化利用。徐靈等研究表明:當氮素含量較高時,加速了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大量氮素被分解為氨氮,因此在堆肥前期氨氮會大量增加,之後由於微生物的活動以及部分轉化為氨氣,使氨氮持續降低。
  • 畜禽糞汙整縣推進增加新選擇,納米膜堆肥處理模式環保無臭
    目前,中國農科院環發所博士後馬瑞強研發的科技成果轉化產品——CAC納米膜智能堆肥系統,已在全國多個省市進行示範和應用,市場反響熱烈。在這一關鍵之年,高效環保處理畜禽糞汙,讓青山綠水常駐,納米膜智能堆肥設備無疑是值得畜牧大縣值得引進的處理模式。
  • 廚餘堆肥制酵素:家庭源頭減量的利器
    今年通過積分,給居民特別是小朋友們一些榮譽和實惠,小區居民的態度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寶安新村一千戶居民每天分出來的廚餘達到1噸,一年基本上達到400噸左右的量。在大寶路廚餘垃圾處理試點,經過脫水脫鹽處理之後減重80%,脫水的廚渣被大樹環保公司拉到農場做堆肥,不進老虎坑環境園。 許多業主包括一些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看了之後覺得寶安新村的分類確實在做實事,付出沒有白費。
  • 汙泥有機質含量高 堆肥土地釋放重金屬
    美國和歐盟通過土地利用的汙泥量已經佔到汙泥總量的45——50%左右,成為主要的汙泥處理技術,主要是因為:(1)汙泥中富含N、P等植物生長的必需元素,是一種無機化肥的良好替代材料;(2)汙泥經過堆肥等穩定化過程後,可形成大量腐植酸類物質,改善土壤有機質狀態、結構特性和土壤水分滯留能力;(3)汙泥土地利用形成了土壤的碳匯,增加土壤碳庫的儲存量,減少了對溫室效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