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紫竹特思創聯合孵化器:探索「研究所+」聯合孵化模式 助力科創...

2021-01-11 人民網

中航紫竹特思創聯合孵化器是由紫竹創業孵化器、中航615所、中航民用航空公司三方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宏觀背景下,積極響應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發展戰略的具體實踐,是閔行區協同創新「一體多翼一基地」建設重要承載區。孵化器將始終秉持「創新無處不在、攜手開創未來」(Creative Everywhere, Together Stronger)的聯合創新理念,充分利用紫竹國家高新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優勢和紫竹創業孵化器的政策、資源、環境優勢,積極發揮上電所的高科技人才優勢,藉助中航民用的產業輻射和資源整合能力,打造具有「研究所+」特色的高科技產業孵化器,為創新者提供優質的創業平臺和服務。成立至今,特思創秉持「研究所+」孵化理念,幫助JMRH成果走完市場化最後一公裡路,打造航空航天產業高科技孵化服務平臺。

航空工業無線電電子研究所(以下簡稱上電所)始建於1957年,主要從事航空電子綜合技術研究,軍民機航空電子、航空無線電通信導航系統及產品研製﹔同時,按照「技術同源、產業同根、價值同向」產業化發展思路,從事相關民用電子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是集科研、生產、經營、服務一體化高新技術單位。上電所作為航空工業旗下承擔飛機「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研製的重點科研單位,截至目前,全所從業人員2600餘人,通過「成長驅動、績效導向、事業牽引」的人力資源戰略,打造出一支朝氣蓬勃、結構合理的高學歷研究型人才隊伍。

在航空電子系統綜合、座艙顯示控制、核心處理、無人機一體化控制、無線電通信導航、工程與製造等專業技術領域已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並正在不斷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差距。依託上電所建設的航空電子綜合技術系統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已成為引領國內航空電子技術發展的關鍵力量。同時與國內外企業合作,建成了20個國際先進水平專業實驗室,形成了產品核心技術研究環境、產品全壽命周期開發環境和產品測試與驗証環境,有效促進了國內第三、第四代航空武器裝備的研製以及民機產業的快速發展。

中航民用航空電子有限公司是在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與上海市人民政府於2010年7月12日簽署的《共同投資發展民機航電產業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在各股東單位的鼎力支持下,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組建而成的六方合資公司。公司的使命是抓住參與研製C919大型客機的發展契機,充分發揮中航工業在民機航電產業領域的專業優勢,充分發揮合作各方在區域環境和相關領域的資源優勢。通過建設、運營中航民用航空電子產業園,發揮國家級民機航電產業基地的集聚效應,促進我國民機航電產業發展能級的國際化提升。

上海紫竹創業孵化器有限公司依託紫竹國家高新區「產學研」三位一體的優勢以及知名高校、世界500強、大型國企等產業集群優勢,突破傳統孵化器的思維束縛,通過「1+X」龍頭企業聯合孵化模式,與園區內英特爾、中航工業、東軟、天合光能、新進芯、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航天八院、長江流域智能製造與機器人產業聯盟等國內外知名產業「巨人企業」、知名學府達成戰略合作,成立紫竹高新區企業協同創新聯盟,從體制機制、科技創新體系、產業布局、人才培養和集聚、產學研合作、創業服務平臺等方面著手,全方位打造「全球創業超級跑道」。

在「研究所+技術」方面,依託中航615所技術積累,為入駐初創企業提供技術輔導、技術對接,幫助初創企業提升技術研發能力,提高產品技術創新能級,攻克技術迭代關鍵性難題,助力航空航天產業初創企業技術創新。

在「研究所+資本」方面,依託紫竹創業孵化器資本對接能力,幫助入駐的初創企業對接5億規模紫竹小苗基金、朗程資本、朗新資本、40億規模上海市軍民融合產業投資基金等專項基金,從種子輪至企業上市,提供紫竹系資本鏈資源對接。依託中航民用產業輻射和資源整合能力,幫助航空航天產業初創企業對接產業資本資源、技術資源、合作資源,以資本撬動資源集聚,助力航空航天產業初創企業飛速成長。

在「研究所+孵化」方面,依託紫竹創業孵化器孵化服務能力,幫助初創企業獲得政府、媒體、高校、社會組織、產業龍頭企業關注,享受政策紅利、產學研合作、品牌宣傳、社會資源及產業資源鏈接等孵化服務,發揮紫竹孵化器資源整合能力,搭建優質資源高度集聚的創業平臺,為初創企業獲取創業資源提供便利,助力初創企業加速成長。

近年來,特思創培育創新項目榮獲第二屆中國航空創新創業大賽全國三等獎。舉辦2018、2019「創業在上海」國際創新創業大賽軍民融合專題賽,服務長三角地區軍民融合創業企業。舉辦航多翼知堂航空產業技術講座4期,為國內航空技術人員進行行業技術分享。舉辦特思創商業模式設計講座,為所內創新項目培育成熟商業模式。舉辦上海市軍民融合創業就業訓練營,為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創業方面的理論培訓。舉辦「創業啟航」特思創創新創業沙龍活動,幫助所內人員培育創新創業意識。舉辦中歐民機產業技術高峰論壇,幫助國內航空產業企業對接歐洲先進技術。舉辦中航特思創產業供需對接會,幫助初創企業對接中航工業旗下公司,融入航空工業產業供應鏈。

步入第二個三年計劃,特思創聯合孵化器繼續圍繞「研究所+」孵化理念,以產業合作成果落地為最終訴求,尋求中小企業與龍頭企業之間的供需對接,促成更多實質的商業合作。在幫助中小企業獲得行業龍頭企業資源的同時,也在為龍頭企業輸送社會優質創新力量,形成「紫竹搭平臺,大手牽小手」共同發展的新格局、新常態,為建設上海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貢獻力量。 

(責編:唐小麗、金煜純)

相關焦點

  • 佳兆業科創集團與建設銀行達成投貸聯動合作 助力科技孵化投資
    深圳2020年5月9日 /美通社/ -- 5月9日,佳兆業科創集團與中國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合作籤約儀式成功舉行。此次合作開拓和豐富了佳兆業KMAX夢佳速孵化器和校企合作擬投項目的渠道建設,是佳兆業科技投資和產業培育路徑的關鍵突破。建設銀行深圳市分行領導與佳兆業科創集團管理層出席了本次籤約儀式。
  • 重慶空港創業孵化基地將打造國際聯合孵化平臺
    (原標題:重慶空港創業孵化基地將打造國際聯合孵化平臺)
  • 網易聯合創新中心助力石家莊數字經濟「加速跑」
    石家莊網易聯合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自2019年1月正式運營,截至目前,創新中心一期的企業入駐率已達80%以上,成功吸引了20餘家企業入駐。該中心的創立不僅為入駐的企業提供資源扶持與孵化服務,同時也借勢於網易的生態賦能資源,助力整個石家莊創新創業項目的成長,為石家莊科技創新產業注入新活力。
  • 築巢引鳳打造「科創濟南」
    當前,「科創濟南」被放在了「五個濟南」之首,凸顯出科技創新在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   為實現新時代崛起成峰濟南夢,全市上下正積極探索科技創新發展新方向,助力「科創濟南」發展。已開工3.5公裡路網、汙水處理站、中科院計算所泛在智能研究所、濟南中科核技術研究院、中科人工智慧孵化器、人才公寓等項目。濟南先進動力研究所1號綜合科研樓和4號試驗廠房已完成封頂正在裝飾中。   中科院新經濟科創園將設立中科院計算所泛在智能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濟南分所),圍繞泛在智能與機器人、智能製造與車聯網、現代服務業與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進行重點培育。
  • 廣州開發區科創企業育成孵化聯盟成立
    活動由 " 廣州開發區智能製造與『德國工業 4.0 』對接交流研討會 " 和 " 廣州開發區科創企業育成孵化聯盟倡議發起儀式 " 兩個分場組成,集結珠三角地區特色重點企業、知名製造業企業,薈萃各領域翹楚,聚焦企業技術痛點解決,共探發展新動能,啟幕粵港澳大灣區科創新徵程。
  • 依託生態鏈模式,小米金融推動「投資+孵化」
    王翔指出,未來,小米集團將充分發揮商業模式競爭力帶動整個智能產業的轉型升級。在實踐中,如何補短板、重構產業鏈?他強調了三方面:一是建立小米生態鏈,推動「投資+孵化」幫助企業創新創業。王翔指出,當前,小米集團致力於將網際網路+製造業發展經驗推廣到各行各業,把資金、技術、用戶研究、品牌、銷售渠道等方面的能力和資源向創業者開放,助力補齊創業企業短板,並充分釋放合作夥伴的主動性、創造性。「目前我們的生態企業達到了200多家,其中專注智能硬體的有100多家。疫情期間,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在科創板上市,專注掃地機器人,在國際上都非常有競爭力。」
  • 請回答2020丨上海-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年末盤點!
    國際聯動創新孵化器上海-亞馬遜AWS聯合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立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積極開展項目洽談入駐工作。一年來,創新中心共接洽創業項目超300個,涵蓋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金融科技、智慧教育、數字醫療等行業領域。截至2020年年底,已有超過一百家海內外優秀科創企業經篩選後成功入駐創新中心。
  • 動態| 探索科創企業上市培育服務,市科技創業中心與新微集團開展合作
    動態 | 探索科創企業上市培育服務,市科技創業中心與新微集團開展合作 2019-11-15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佳兆業科創集團聯手一清創新 布局無人駕駛領域
    4月22日,佳兆業科創集團與佳兆業-港科大聯合研究院培育的深圳一清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清創新」)在深圳嘉裡中心舉辦戰略籤約儀式。雙方將基於佳兆業的資源優勢和一清創新的科技實力,共同探索建設智能駕駛產業基地,共同開展無人駕駛領域的科技攻關和應用創新,以及共同建設智能化園區。
  • 校企合作,產學共贏 山東煎餅控股集團聯合山東高校深耕文娛人才孵化
    人民網濟南1月7日電 為響應國家關於加強學校和企業合作的號召,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產教融合發展,並促進山東網際網路文娛發展。集團將持續加強與學校的溝通和交流,通過直播微專業,建立教科研活動及直播實訓基地等一系列規劃,充分發揮學校自身的育人優勢,以及煎餅控股集團的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助力網際網路文娛方向優秀人才孵化。」
  • KMAX夢佳速成功入庫普陀區科技企業孵化器
    2020年初,為引導上海普陀區科技企業孵化器高質量發展,根據《普陀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入庫管理辦法(試行)》(普科委規範〔2019〕1號)的相關標準和要求,經過材料報送、地區投促分中心推薦、實地查看、專家評審等環節,KMAX夢佳速與同濟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普陀分園孵化器、納什空間等21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成功入庫。
  • 打造首個星際科技創新孵化空間 佳兆業KMAX夢佳速旗艦社區精彩亮相
    2020年10月23日,由深圳市科學技術協會、深圳市福田區科創局指導,佳兆業科創集團主辦的育新機·開新局·創未來——人工智慧生態創新論壇暨KMAX夢佳速·深圳佳兆業中心旗艦社區啟動儀式完美啟幕。佳兆業集團緊抓產業發展機遇,積極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動科技企業孵化器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完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助力搭建科技產業生態孵化生態圈,本次規劃建設「KMAX 夢佳速·佳兆業中心旗艦社區」,緊扣「空間運營+科技服務+科技投資」三大創新業務方向,以載體空間、產業活動、金融資本為紐帶,深度連結科技創新企業與科技服務企業,孵化培育科技產業,助力創新產業加速發展,打造具備高科技產業培育及運營全鏈條能力的產業孵化空間
  • 創新網絡國際化運作模式探索 | 浙江都市網新聞頻道 中新社浙江分社
    例如: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是搭建在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之上;而亞歐科技創新發展網絡嵌套亞歐科技創新合作網絡之中,同時亞歐科技創新孵化網絡嵌套前兩者生態圈中;中國科谷科技集聚創新網絡嵌套中國生產力促進系統生態圈中;「中國海智計劃網絡」與「科創中國」與「科普中國」網絡嵌套在中國科協學會共同體網絡生態中。
  • 楊暘:孵化器行業方興未艾 項目產業化是大勢所趨
    前段時間,一篇介紹重慶亞馬遜 AWS 聯合孵化器(孟奐:為重慶孵化更多科技企業 願意與同行資源共享)的文章,引起人們對亞馬遜AWS雲計算技術的關注。現在,創夢亞馬遜AWS聯合孵化器的戰略發展總監——楊暘,將站在孵化行業的宏觀角度,揭開公眾視野中頗為神秘的「雲計算」和孵化器行業的面紗。
  • 廈門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專業孵化器產學研合作成效顯著
    、廈門大學材料學院、廈門大學物理學系、福建省石墨烯粉體及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助力高新區石墨烯新材料領域企業的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項目孵化 推動成果轉化落地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專業孵化器主動對接中科院、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等單位,推動優質項目落地孵化器。截至目前,約10個來自高校與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成立創業公司並落地,包括廈門大學蔡偉偉博士石墨烯製備設備、石墨烯吸附項目落地創辦的廈門烯成石墨烯科技有限公司等。
  • 智慧醫療:孵化器實施方案(圖文)
    開發孵化器網站信息平臺,完善招商服務功能,以在線諮詢和資料傳送等多種方式,及時對申請人員進行解答和入駐服務。積極與行業協會合作,在行業網站上發布項目信息,吸引優秀項目入駐。 3.4探索多層次招商模式。在繼續推行「展會招商」、「上門招商」等傳統方式的同時,積極探索「服務招商」、「以商招商」等招商手段。
  • 加速構建科技孵化育成全鏈條
    劉峰從擔任深圳清華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研究諮詢總監,到南海區丹灶鎮副鎮長,再到728創域的聯合創始人,他的身份變化折射出背靠科技力量、政府支持的孵化器的成型過程。「孵化器與丹灶產業發展規劃相結合,涵蓋先進位造、新材料等丹灶大力發展的產業領域,為區域發展提供創新動力。」劉峰說,孵化器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引入科技型企業作為新鮮血液,助推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打造區域創新創業標杆。
  • 全國科普日「科普閱讀聯合行動」領讀活動暨中科院科創中心(北京分院)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舉行
    光明網訊 9月20日下午,全國科普日「科普閱讀聯合行動」領讀活動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在中科院學術會堂舉行。央視創造傳媒創意副總監王雪純與中國科學院科普作家們暢談創作背後的故事。
  • [公告]聯合光電:關於投資設立中山聯合光電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
    認繳比例 1 普通合伙人 (執行事務合伙人) 廣東博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500 1% 2 有限合伙人 中山聯合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000 20% 3 有限合伙人 中山火炬科創基金管理中心其中博源基金首期出資200萬元;科創基金首期出資6,000萬元;聯合光電首期出資4,000萬元,博源聯豐首期出資9,800萬元。所有合伙人首期認繳出資總額共計2億元,於2019年8月31日前足額繳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