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生態鏈模式,小米金融推動「投資+孵化」

2020-11-27 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近日,由國資委幹部教育培訓中心、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的企業家高端對話網絡直播公益活動舉行,主題為「打通產業鏈、協同上下遊——堅決打贏中國經濟保衛戰」。

小米集團總裁王翔在活動中介紹,經過十年發展,小米已經成長為跨國公司。「2019年海外營收佔比達44%,產品和服務進入了90多個國家和地區,手機在45個國家居市場前五。此外,小米海外有6個研發中心,建立起了全球領先的智能物聯網平臺。」

王翔指出,未來,小米集團將充分發揮商業模式競爭力帶動整個智能產業的轉型升級。在實踐中,如何補短板、重構產業鏈?他強調了三方面:

一是建立小米生態鏈,推動「投資+孵化」幫助企業創新創業。王翔指出,當前,小米集團致力於將網際網路+製造業發展經驗推廣到各行各業,把資金、技術、用戶研究、品牌、銷售渠道等方面的能力和資源向創業者開放,助力補齊創業企業短板,並充分釋放合作夥伴的主動性、創造性。「目前我們的生態企業達到了200多家,其中專注智能硬體的有100多家。疫情期間,小米生態鏈企業石頭科技在科創板上市,專注掃地機器人,在國際上都非常有競爭力。」他介紹,小米集團還將物聯網平臺開放,幫助合作夥伴實現產品便捷聯網,提升用戶體驗,從而提升產品的競爭力。

二是促進產業投資,幫助核心供應鏈企業智能升級。王翔指出,小米集團投在核心器件和周邊生態系統先進位造的項目,同時也關注工業網際網路、機器人、智能製造的服務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希望能夠用一系列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為所投的製造業項目持續賦能,提升生產效率和競爭力。例如,小米和湖北省政府聯合發起「湖北小米長江產業投資基金」,總規模120億,通過小米聯合幾家基石投資人撬動社會資本,主要關注手機、智能硬體、消費電子領域的先進位造項目。

三是推進供應鏈金融,幫助中小企業低成本、高效率融資。王翔指出,小米集團利用自身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渠道優勢,以及在大數據、智能物聯網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布局產業金融,為產業鏈上的企業從創意誕生、產品研發、原料採購、加工生產到倉儲管理、貿易流通、銷售、末端物流、產品交付等全鏈條金融服務,打造智能製造企業的孵化器和加速器。「疫情發生後,小米金融即啟動了相應的幫扶計劃。」他介紹,小米金融提供經營性資金保障,優化業務流程,加速申請審核,確保資金支持充足,並主動下調湖北省小微企業信貸利率。同時,小米金融主導的「華泰資管-小米小微金融2020年第1期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緊急發行,規模達5億元,幫扶小微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相關焦點

  • 小米生態鏈三部曲(1):為什麼小米能第一個創建生態鏈?
    通過小米生態鏈模式,雷軍帶領著小米和生態鏈的眾多創業者、企業家一起,改變了很多行業,也逐漸改變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可以說,小米生態鏈不僅是小米重要的戰略,還是一種獨特的、創新的、成功的商業模式,也是對我國社會產生在一些領域起到重大影響的生態,非常值得研究。
  • 小米生態鏈三部曲(2):深度解析成功的12個關鍵因素
    在我看來,小米生態鏈首先是小米的一個部門,然後是一個投資、孵化生態鏈企業的組織,此外還推動生態鏈產品與小米產品形成某種關聯,並且幫助生態鏈產品在小米的所有平臺銷售和推廣。可以說,小米生態鏈是小米和生態鏈企業合作共贏的深度合作模式,生態鏈產品與小米產品共同形成小米生態,生態鏈企業與小米一起而形成一個協作的命運共同體,小米生態鏈是生態鏈企業的家。
  • 小米科技總部迎來這樣一批淄博客人,參訪研學中釋放什麼信號?
    這次,與小米管理層人士面對面,聽他們針對小米短短十年快速發展歷程中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業界神話的介紹,不僅讓大家了解到小米網際網路模式的本質,也知曉了小米生態鏈模式的關鍵和小米新零售模式成功的秘籍。對於淄博企業家來說,這不僅是一次參訪研學,更是一次對標看齊,是一次向小米工匠精神的對標看齊。
  • 深度報告:小米產品矩陣初成 提效獲客 玩家共贏
    小米在投資生態鏈企業的過程中,始終踐行效率第一,從而企圖能夠顛覆整個行業傳統;同時恪守速度為王的準則,以保證布局過程中的先鋒勢能的不斷累積。按照從手機投起、從熟人幫起的投資邏輯順序,小米在生態鏈的投資過程中梳理清楚投資順序的情況下,很好地保證了執行力與價值觀的高度統一。  生態鏈布局模式:投資加孵化,佔股不控股。
  • 小米生態鏈企業營收利潤差距明顯 都在「去小米化」求利潤
    小米Q3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米共投資超過300家公司,總帳面價值人民幣395億元,同比增長37.5%,投資總價值為506億元。紙面數字的增長外,小米還收穫了兩家上市公司。石頭科技利潤表現最好在今年三季度財報中,小米特意表示,「2020年10月,我們的投資公司九號有限公司在科創板成功上市,代表了資本市場對小米生態鏈企業的認可。未來我們將以開放共贏的生態模式,賦能更多的優質企業。」對比四家企業,九號公司的確是營收最高的企業。
  • 網際網路家裝,模式落地還需整合生態鏈
    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家裝做的只是簡單地資源整合,對供應鏈的控制力不足,也缺少對整個行業的影響,或許在供應商和裝修公司看來,網際網路家裝仍在進行流水式的經營模式,不過是從線下搬到了線上。而要解決網際網路家裝存在的問題,真正形成閉環的家裝服務,筆者認為變革整個生態鏈是一條必經之路。  回顧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小米在變革生態鏈方面可謂是集大成者。
  • 不只有手機 小米生態鏈公司大起底!
    從雷總在今年3月的發布會上親自為其背書的行為可以看出,純米在小米生態鏈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資料顯示,這家公司成立於2013年7月,是一家專注於雲家電整體解決方案的晶片開發公司和物聯網公司。其中,小米科技的子公司天津金星投資有限公司,投資了廣州飛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而且持股佔比應該不小,大約在40%。有消息稱,這家「飛米」公司,未來主要是做小米無人機項目。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顯示,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廣州飛米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2015年5月~6月期間,聯名申請了23個發明專利和4個實用新型專利。
  • 雷軍:冒險和務實創造了小米
    影響小米手機業務的關鍵,很大程度上在於對上遊供應鏈的依賴,為了提高小米對製造業的理解,幫助代工廠進一步提升效率,雷軍決定在北京亦莊建立一座智能工廠。 三年前,小米成立了產業基金從事產業投資,布局前沿科技和上下遊產業鏈,現在已經投資了100多家公司,聚焦於推動中國智能製造的協同發展。
  • 小米生態鏈新「王炸」!5天眾籌23000多臺!青島第五元素迎風起!
    小米公司自從憑藉手機在國內科技圈佔據地位後,就開始布局小米生態鏈,涵蓋家電、日用等行業,為更多人帶去科技生活的樂趣。因此,小米生態鏈中的眾多產品,自帶強烈科技屬性,依託小米生態鏈的第三方商家,更是致力於研發高新科技產品,其中青島第五元素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很好的代表。第五元素是一家極具匠心、專注紫外線消毒行業的公司,它的創始人馬安祥,是一位專業的「技術咖」,在華為、小米等科技公司任職過,有10餘年科技產品設計研發經驗。
  • 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
    繼今年4月份從旗下松果電子獨立出大魚半導體,6月份投資芯原微電子之後,近日小米再次出手,投資了一家半導體晶片公司——安凱微電子。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10月31日,安凱微電子的運營主體安凱(廣州)微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發生股東變更,新增股東為長江小米基金的投資實體之一——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千行資本的投資實體之一——珠海千行高科創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及芯謀市場信息諮詢(上海)有限公司。
  • 你在宜家買的燈可以用小米智能設備操控了
    不過,這個小插曲沒有影響小米在AI+IoT領域的影響力,甚至連宜家這樣的全球知名家居零售商也決定和他們合作了。首席記者 梁應傑 兩大年輕人喜愛的品牌牽手 小米和宜家的交流始於兩年前,當時宜家通過宜家供應商牽線和小米交流。
  • 北京極簡:一家小米生態鏈企業的網際網路醫療探索與憧憬
    在小米產業園裡,儒雅的褚鵬平靜地告訴健康界,鏡片後閃爍著憧憬的目光。進軍網際網路醫療 系小米生態鏈企業健康界了解到,北京極簡創辦於2012年,為小米生態鏈企業。在小米生態圈中,屬於唯一一家紮根老人相關產品和醫療服務領域的企業。這意味著,從BAT到京東,在經歷過網際網路醫療熱潮之後,小米生態鏈也開始布局醫療健康服務領域,並最終選擇以網際網路醫院的方式落地。
  • 連接還是生態鏈,智能家居的痛點何解?
    我們不妨先來看一下小米的生態鏈模式所存在哪些問題,而來勢洶洶的華為又有哪些思路值得借鑑。  截止到目前,小米已經投資了40多家生態鏈企業,從最初的耳機、移動電源等手機周邊產品,到手環、體重秤、血壓計等智能硬體,再到空氣淨化器、平衡車等更寬泛的智能產品,小米的生態鏈模式已經小具規模,小米模式也正在更多的領域複製。
  • 小米投資視光領域,打破眼鏡暴利枷鎖
    說到小米公司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小米手機、小米電視和小米路由器基本家家都會有,但其實小米不僅僅只做手機、電視和路由器這塊。相信關注過雷軍微博的童鞋們都知道,雷總的業餘愛好是天使投資。雷總在做小米之前已經成功投資過很多成功企業,比如:YY、獵豹、凡客誠品等。
  • 風眼 | 小米八年往事
    2011年上半年的時候,林斌把高通全球副總裁兼高通風險投資中國部總經理沈勁介紹給了雷軍,雙方見了一面,那個時候小米連一款硬體產品都沒有。據沈勁接受鳳凰網科技採訪時回憶,雷軍當時給他大概講了講小米的網際網路模式,介紹了下目前公司的團隊成員。
  • 小米上市 雷軍的熔點與沸點
    這都是小米需要繼續思考的問題。硬體廠商還是網際網路企業小米招股書顯示,公司的上市主體是「小米集團」,也就是全部整體上市,包括小米科技、小米金融等按業務劃分的子公司,以及小米香港、小米印度等按地域劃分的子公司。接近港交所的知情人士透露,小米最快將於6月獲批上市。
  • 國金:對小米給予減持評級 12個月目標價16港元
    基於以流量經營和效率提升為核心的商業模式,小米僅用七年就從一家創業公司成長為年營收破千億元人民幣的現象級企業,並正積極推動中國傳統的消費品產銷生態進行效率優化的變革。投資邏輯卓越的戰略定位能力和配套執行力是核心競爭力。
  • 揭秘小米公司生態鏈野心:飛米雲米綠米藍米都是啥
    小米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表示:「今年小米成立了生態鏈投資團隊,目前已投25家公司,分布在各個產品線,包括紫米、智米、華米、飛米、綠米、雲米、藍米等等。」由小米科技投資,公司直接沿用了小米「為發燒而生」的設計理念,定位為專注於小家電研發、製造的網際網路家電企業,致力於為時尚家庭提供安全、智能的網際網路小家電解決方案。在該公司的介紹中稱,「公司擁有產品的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人員比例達到85%,第一代產品規劃並申請專利高達100多項。」另外,公司的招聘傳遞出信息,「需要對傳感器技術和產品有較深的了解」、「熟悉物聯網」等。
  • 小米的蝴蝶效應
    同時,周掌柜是北京周掌柜管理諮詢有限公司 CEO,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小米沒有緋聞,但充滿爭議。批評者認為:小米的商業模式就是割韭菜,先割投資人,再割經銷商,之後生態夥伴,最後割用戶。擁護者認為:小米是學習蘋果最徹底的新物種,其他中國廠商都在複製三星的 「賣磚頭」 模式。米粉認為:小米有擔當,雷軍有個性,公司有希望。
  • 【觀察家金融峰會特稿之八】科技加速滲透 催生金融領域「化學反應」
    參與討論的嘉賓紛紛表示,在金融與科技的深度碰撞中,金融行業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同時,科技滲透也催生了金融領域各有不同的「化學反應」。上海信託副總經理葉力儉表示,金融科技首先帶來傳統數據統計方法的改變,包括股市到債券分析方法的價值理論顛覆;其次,金融科技企業股權投資也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