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回顧:蘋果做AR的這一年,為何值得銘記?

2020-12-08 雷鋒網

2017是蘋果發力AR的一年,其帶動了2017下半年AR市場的整體發展。

這一年,CEO庫克在各個場合強推AR,在他看來AR對蘋果的重要性,正如iPhone對蘋果的重要性一樣。

蘋果在AR硬體和軟體上都取得了很多突破。 6月蘋果推出ARKit,使得上億的iPhone設備一夜間擁有高品質的AR功能;9月上線搭載ARKit的iOS 11上線至今,App Store中已經有超過1000款AR應用;iPhone X搭載專為AR優化的A11仿生晶片、原深度攝像頭和神經網絡算法;蘋果AR眼鏡將採用獨立晶片、搭載rOS系統,最早2020年發貨。

ARKit改變AR生態

蘋果要做 AR 早就不是什麼新聞,Tim Cook 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明看好 AR。WWDC上蘋果公布了自己邁入 AR 領域的第一步——針對 iOS 11 推出 ARKit。

在WWDC上,蘋果演示了宜家用ARKit實現的Ikea Place功能,在你選擇家具的時候,可以直接把虛擬的家具放置在真實的房間中,虛擬家具會按照1:1還原,這樣在購買前就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家具的擺放效果。

蘋果還演示了ARKit對Pokémon GO的升級。2016年7月,Pokémon GO火遍全球,上億人加入了這場捕捉虛擬寵物精靈的AR遊戲中,感受到AR的魔力。然而,Pokémon GO只是低端的AR應用,其實現方式只是將虛擬物體疊加在手機相機圖像流之上,虛擬寵物精靈只能漂浮在現實世界中,沒有真實可言。ARKit可以使得寵物小精靈站立在地面上,扔出去的精靈球還可以在地面上彈跳,也就是說虛擬物體與真實世界有了互動。

ARKit是蘋果邁入AR的第一步,使得上億設備瞬間擁有AR功能,也使開發者不需要任何別的工具,可以輕鬆利用ARKit開發AR應用。ARKit的推出直接改變了AR技術的格局,AR市場的生態。

矽谷AR投資人Matt  Miesnieks指出,ARKit的基礎技術是視覺慣性測量(VIO)系統、簡單的2D平面檢測。ARKit可以被看成輕便的SLAM系統,可以將3D虛擬物體放置在真實的平面中,使得虛擬物體在平面上運動,還可以追蹤用戶的相對運動。而ARKit神奇之處和攻破的難點在於其實現了單目3D成像、計量尺度獲取。(延伸閱讀:大神揭秘:蘋果 ARKit 憑什麼碾壓對手?)

ARKit使用的VIO系統其實和市面上已經有的Vuforia 、谷歌Tango、HoloLens等沒有差別。雷鋒網了解到,ARKit的VIO技術來自於其收購的FlyBy公司,而該代碼庫已經授權給Google,成為 Tango 的 VIO 系統。大神Matt認為ARKit的優勢在於蘋果公司可以負擔得起將 VIO 算法緊密耦合到手機傳感器上,並花費很多時間來校準 VIO 系統,以減少計算空間位置時產生的誤差。

谷歌Tango早於ARKit,但是Tango是一套獨立的軟硬體設計參考標準,當時支持Tango的只有聯想的Phab 2 pro和華碩的ZenFone。Google的AR技術積累早於蘋果,但是由於沒有整合好軟硬體,被ARKit搶佔了先機。此時,Google顯得十分尷尬,要麼推出單目AR SDK,要麼強推Tango讓安卓手機硬體升級。

顯然,Google選擇了前者,在8月,Google發布了ARCore,正式與ARKit開戰。ARCore被看作是輕量級的Tango,可以支持Samsung S8和 Pixel系列手機。Matt認為,「作為技術解決方案,ARKit和ARCore的能力非常接近。ARKit 在集成和跟蹤方面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 ARCore 在建圖和重定位方面具有一些優勢。可是這兩個優點大多是專業的計算機視覺工程師才能看到的。」(延伸閱讀:大神解讀:谷歌 ARCore 就是低配版 Tango,它比蘋果 ARKit 好在哪?)

庫克在採訪中也回應了ARKit與ARCore的競爭,他說到:「Android的市場更大,但過於分散以至於谷歌無法確定手機新功能的誕生需要多長時間。儘管蘋果和三星一直在爭奪手機市場的第一把交椅,但蘋果的手機銷量遠高於競爭對手。更重要的是,蘋果公司自己打造手機製造軟體和硬體,這使得它在AR和其他領域都處於獨一無二的優勢地位。谷歌也在對它的Pixel手機系列做同樣的事情,並整合了良好的虛擬實境功能,但這些手機的銷量並不大。」

蘋果發布ARKit支持iPhone 6S及以上機型,瞬間就有上億用戶,而安卓OEM廠商接入ARCore或許還得等上大半年。不難看出,ARKit的推出刺激谷歌發布ARCore,讓安卓市場也接入AR。但ARKit對AR格局的改變還不止於此。

阿里巴巴天貓互動技術專家蔣佳憶曾發文分析ARKit對AR眼鏡廠商、AR SDK公司、AR軟體玩家的影響。在他看來,ARKit首先以手機AR的形式教育大眾,對AR眼鏡未來的普及是鋪墊作用。AR SDK玩家比較慘,近一年幾乎所有SDK公司都在基於單目做SLAM算法的研發,而蘋果解決這個問題後,這些玩家智能轉而在ARKit基礎上做擴展功能。例如,uSens凌感推出可以適配低端安卓機型的AR技術平臺。AR軟體玩家如Snapchat和Facebook受到影響也很大,Snapchat的World LenseAR功能推出時是創新,FaceU,B612這樣的小玩家有了ARKit之後,就可以立馬實現Snapchat的AR功能。(延伸閱讀:如何評價蘋果在 2017 WWDC 上發布的 ARKit?)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內BAT在ARKit推出後,紛紛加入搭建AR技術平臺和落地應用。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網易、京東都紛紛開放了自己的AR技術平臺,這些AR技術平臺將幫助開發者、企業更快速地在這些大平臺上實現AR功能。AR能夠真正在落地場景中改變購物、社交和出行。2017年AR的基礎技術和應用生態迅速鋪開。(延伸閱讀:騰訊詳解 QQ-AR 開放平臺,讓全社會參與進來專訪趙剛 | BAT 之後,京東為何也加入 AR 戰場?

硬體升級,iPhone X專為AR打造

9月12日,蘋果新品發布會發布了iPhone 8/8 Plus, iPhone X和搭載ARKit的iOS 11以及新的人工智慧仿生晶片A11。

整個發布會,AR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蘋果營銷副總裁Schiller 稱iPhone X這是「第一款真正為 AR 打造的智慧型手機」。

此前,普通的手機利用一些AR SDK也能實現AR效果,例如去年春晚的AR搶紅包。在AR場景中,攝像頭是AR的入口。Schiller介紹到,新iPhone的攝像頭專門為 AR 而校準,刷新率達到 60fps,全新陀螺儀和加速計,以及準確的動作追蹤。此外,AR算法對GPU、CPU要求非常高,A11仿生晶片讓 iPhone 的 AR 功能可以更好的實現,CPU 可實現較好的追蹤,GPU 能渲染更真實的圖像,以及 ISP 實時光照。

Oglass 蘇波對雷鋒網說:單純從ID(Industrial design)來看,iPhone 8幾乎沒有什麼創新之處。但是有了AR功能的iPhone相當於再一次發明了手機。如同最初,iPhone把功能手機進化為智慧型手機。這一次,智慧型手機又將進化到AR機。

WWDC上ARKit的推出讓大家看到了蘋果在AR技術上的實力,而在此次的新品發布會,蘋果在軟體和硬體兩方面的AR布局更為清晰。很多業內人士相信,蘋果或許會打造出一套新的AR作業系統。(延伸閱讀:蘋果大舉押注AR,或將撬動整個行業?)

ARKit功能簡單,半年來無爆款應用

前面分析的都是硬體、軟體的基礎技術進展,而ARKit給用戶的生活帶來改變還得看內容。發布會上,蘋果展示了四款基於ARKit打造的內容。兩款AR遊戲《The Machines》和《Warhammer 40k:Free Blade》,MLB(美國職棒大聯盟)的《At Bat》,還有一款可以看星星的《Skyguid》。  

(《The Machines》遊戲畫面)

《The Machines》由上海創業團隊Directive Games打造。《The Machines》是一款即時戰略遊戲,可支持兩名玩家在戰場上控制各自的英雄,對抗和消滅對方的基地和防禦塔。這款遊戲在China Joy演示時,一些玩家興奮地圍著桌子跑來跑去。

AR遊戲不僅使得遊戲以3D的方式呈現,最令人著迷的地方就是讓玩家在真實空間中動起來。然而,這依然ARKit能支持的只是放置在2D的平面上的3D遊戲,不是真正的與真實場景相融合的3D。

此後,App Store中的AR應用大幅上升,除了AR遊戲以外,AR小工具,例如AR尺子、AR繪畫等App數量最多。然而到目前為止,AR應用數量高達1000,我們依然沒看到一個能超過《Pokémon GO》的爆款。(延伸閱讀:蘋果第一批AR應用上線,我們幫你試了哪個最好玩!)

體驗過多款ARKit的內容之後,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發現,目前ARKit實現的應用都需要有以下一些基本的操作:用相機掃描一個平面進行定位、將虛擬物體放置於平面、虛擬物體在平面上運動。根據ARKit開發的遊戲讓普通用戶很費解。大多用戶都無法理解在打開AR應用前,為什麼要用相機去掃描平面,而且掃描經常需要20多秒的時間,還時常失敗。

為此,蘋果專門發文解釋ARKit設計過程需要遵從的流程:如何讓用戶快速理解AR操作、AR的人機互動與智慧型手機有何不同等。比起已經有一套統一的規範和標準的手遊,AR遊戲的每一步都還需要開發者去探索,去填坑。(延伸閱讀:蘋果官方給ARKit開發者的22條建議,你家AR應用做到沒?)

在WWDC上,庫克大力讚揚ARKit,他對分析師們說:「這是我們將回顧的重大事件之一,是一個令人驚嘆的開始。」但是在iPhone發布會上,ARKit卻沒有被大力提及。因為其實現在ARKit和ARCore都只是1.0版本。只給開發者提供了三個非常簡單的AR工具:手機的六自由度位置和坐標數據、局部小型的平面、簡單的場景照明。僅僅用這三個工具,你真的無法創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

AR要真的改變遊戲、娛樂、購物等生活場景,需要很強的3D重建能力,也就是說原生AR應用要可以實現數字信息和物理空間或人的交互。例如,當你在桌面放置一個虛擬的水杯,這個水杯能被前面的檯燈遮擋,這樣你會分不清哪些物體是虛擬的,哪些是真實的,有了3D重建能力,這些AR物體還可以長久地停留在真實空間中。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虛擬和現實相融合的願景。

此外,AR其實是一種圖像的輸出,而AR要改變人們的生活場景,還需要更多的輸入。這需要與AI的發展相配合。例如,美圖應用將計算機視覺等AI技術與AR技術結合,產生了AR美拍、AR試妝、AR試穿等功能,這些功能將真的改變購物。雷鋒網也了解到,微軟正嘗試將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微軟小冰與AR相結合,這樣你就會擁有一個有虛擬形象的AI助手。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在未來的人機互動裡,AI是輸入、AR是輸出。

AR要改變大眾的生活,單靠ARKit顯然難以做到。(延伸閱讀:大神揭秘:為什麼ARKit失去了AR雲的支持,就會毫無意義?, 獨家| 阿里機器視覺專家李名楊:AR是AI的一種體現方式)

蘋果AR眼鏡或於2020年上市

2017年,蘋果做AR眼鏡的消息頻出,但是蘋果一直沒有正面回應。

幾年前,蘋果便已經組建團隊,致力於 AR 相關的項目開發。這支團隊由 Mike Rockwell 帶領,工程師已經達到數百人,現在他們進行著一項代號為「T288」的軟硬體項目。該團隊的第一個產品便是 ARKit。顯然,下一步的進展便是AR眼鏡。

關於蘋果為何先推出手機AR,庫克在10月接受《獨立報》採訪中回答到:「AR要理解世界需要大量的技術,目前的技術只能將AR運用於iPhone或iPad之類的先進設備中。如果將AR應用於其他設備上,那麼你永遠不會獲得這樣的商業機會,不會有1500萬個設計者說我想藉助AR釋放我們的設計激情。」

手機AR可以幫助蘋果迅速在AR市場布局,同時,AR眼鏡的技術還需要時間來積累。庫克也說道:「好的視場技術和高質量的顯示器都尚未出現,」他說。像所有產品一樣,蘋果公司只會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進軍新的領域。「我們不在乎成為第一,但我們想成為最好,提供一流的用戶體驗,」庫克說:「但現在可以在市場上隨時都會看到的東西並不是令我們滿意的產品,我也不認為絕大多數人會感到滿意。」(延伸閱讀:蘋果CEO蒂姆·庫克:ARKit將和App Store一樣成功)

早在2011年,Google就推出Google Glass消費版本,雖然失敗,但是目前Google Glass企業版本在工業應用上很受歡迎。2012年推出的HoloLens依靠其強大的SLAM技術也已經斬獲不少工業應用合作夥伴。國內外其他小廠也已經發布數款AR眼鏡。蘋果在AR眼鏡上沒有搶到先機,目前似乎只能採取穩妥的布局。

11月彭博社的一篇文章終於讓我們看清楚了蘋果在AR眼鏡上的進展,包括其顯示、晶片、作業系統、應用商店等。最振奮人心的是,彭博社透露蘋果的目標是在2019年儲備好AR眼鏡技術,產品有望最早在2020年發貨。

蘋果做AR眼鏡依然也很蘋果。蘋果正在自己研發 AR 頭顯的晶片。從概念上來說,這款晶片會跟蘋果手錶的晶片一樣,集成度非常高。這樣的晶片能把更多的元器件,比如說圖形處理器、AI 晶片、CPU 等,集中在一小塊區域,耗能也將減少。作業系統方面,蘋果內部將其稱為「rOS」(reality operating system),基於 iOS 系統。如同 Apple TV 的作業系統是 tvOS,Mac 電腦的作業系統是 macOS,Apple Watch 的作業系統是 watchOS 一樣,rOS 將是蘋果 AR 頭顯的作業系統。AR 頭顯也會使用已有的 APP Store,可以像 iPhone、Watch、Apple TV 和 Mac 一樣,用戶能自己下載內容。(延伸閱讀:揭秘蘋果AR眼鏡:獨立晶片、rOS系統,2020年發貨)

蘋果的AR眼鏡令人期待,可惜Magic Leap搶先在2017年底發布了其Magic Leap One創造者版本。這款讓大家等待6年之久的AR眼鏡終於浮出水面。官方介紹Magic Leap One具備數字光場、視覺感知、持久顯示、聲場音效、高性能晶片、下一代交互界面。從Magic Leap One合作的應用我們看到,其AR應用已經開始改變音樂、遊戲、社交等多個領域。Magic Leap的光場顯示和場景理解能力可以說是目前AR技術的前沿,這些技術是否讓庫克滿意,蘋果的AR能超過Magic Leap One嗎?這很值得期待。 (延伸閱讀:耗時6年,總融資近19億美金,外媒《滾石》萬字長文揭秘AR眼鏡 Magic Leap One(上))

總結

AR/VR被視為是下一代的計算平臺、新的人機互動界面。各大巨頭都在布局VR/AR,在AR上,蘋果並沒有搶佔任何先機。而今年ARKit的推出,著實讓人感到驚豔。憑藉自身閉合的軟體和硬體生產鏈,蘋果讓6億iPhone設備瞬間擁有AR功能,成千上萬開發者利用ARKit可以直接開發AR內容,大眾不用購買任何新的設備就能體驗AR。

ARKit改變了AR基礎技術和AR應用市場的整體格局,刺激了2017年AR的整體發展,使得2017成為AR發展關鍵的一年,也成為蘋果押注AR的關鍵一年。

當AR真正如智慧型手機一般成為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回頭看,2017年會是值得紀念的一年。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2017AR行業盤點,一文看懂AR硬體、軟體及應用發展
    其具備35度視場角、雙OLED顯示屏、800萬像素攝像頭、採用安卓系統。這款眼鏡功能主要包括拍照、錄製視頻、圖像識別和AR近眼顯示。除了以上廠商以外,其他一些AR眼鏡廠商也值得留意:愛普生於2016年推出BT-350,面向工業場景,其在日本已經用於旅遊、博物館展覽、物流倉儲等場景。2017年其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尋求合作夥伴。
  • AR行業「風雨凋零」,蘋果能否撐住半邊天?
    這也是蘋果繼結構光鏡頭模組之後,在硬體上為AR帶來的一次重要革新。回顧近幾年的蘋果的AR發展,其動作更多是聚焦於軟體層面。ARKit的誕生被認為是蘋果官宣對AR野心的開始。同時,蘋果要做AR硬體的爆料也是「絡繹不絕」:僅蘋果要推出AR頭戴式設備的新聞從2018年傳到現在,一度連AR頭顯的代號以及外形都被媒體接連曝光。當時媒體報導稱蘋果的AR研發團隊人數超過1000人,但期間又有人跳出來說蘋果停止了AR項目,團隊已經解散。真真假假的傳聞讓蘋果的AR產品更加撲朔迷離。
  • 銘記:2020 這一年 這一城
    大疫與大義狹路相逢 悲傷和喜悅百感交集銘記:2020 這一年 這一城自今天起,湖北日報傳媒集團啟動大型年度策劃——《2020 這一年 這一城》,楚天都市報攜手中國移動湖北公司,向武漢,向湖北,向中國,向世界,全媒體陸續發布40個必將鐫刻在歲月記憶裡的年度場景,繪就武漢戰疫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致敬英雄之城,致敬滿城英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2017年中國十大明星武器曝光,背後的科研工作者值得國人銘記!
    近日,國內多家軍工領域權威媒體聯合推選出了2017年中國十大明星武器,它們分別是03式遠程多管火箭炮、055級萬噸級大型驅逐艦、運-20、「呼倫湖」號大型綜合補給艦、殲-20、「紅旗-9B」地空飛彈、VN-17重型步兵車、P波段遠程預警相控陣雷達、首艘國產航母、「東風-26」飛彈
  • 紅喇叭2017年大事件回顧
    紅喇叭2017年重大事記2017的紅喇叭是體現成果的關鍵一年是碩果滿滿豐收年站在2018年的路口讓我們一起回顧屬於紅喇叭的2017大事記Top6紅喇叭新品首發亮相2017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榮獲最佳品牌服務商獎4月11日,2017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隆重舉行。
  • 回顧2017年,全年科技大事件,細數那些科技大事
    回顧2017年,人工智慧和智能家居行業大爆發,由谷歌推出的「阿法狗」、百度無人駕駛、大疆無人機等等一些科技創新,下面小編帶大家回顧一下2017科技那些事。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一年內奪得第2屆百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冠軍、第20屆三星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冠軍、第2屆夢百合杯世界圍棋公開賽冠軍,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圍棋三冠王;2016年12月蟬聯三星杯冠軍,成為中國首位蟬聯同一項世界大賽冠軍的圍棋選手,同時成為世界圍棋史上最年輕的四冠王[11]。2016年3月,作為主帥為中國隊奪得第17屆農心杯世界圍棋團體錦標賽冠軍。
  • 沒錯,AR其實也是AI
    先來簡單梳理下AR的核心技術AR(Augmented Reality),是在現實世界中疊加虛擬信息,也即給現實做「增強」,這種增強可以是來自視覺、聽覺乃至觸覺,主要的目的均是在感官上讓現實的世界和虛擬的世界融合在一起。其中,對現實世界的認知主要體現在視覺上,這需要通過攝像機來幫助獲取信息,以圖像和視頻的形式反饋。
  • 中國北鬥系統領先日本,為何蘋果卻選擇後者,原因值得深思
    我國的北鬥系統精準度已經達到10釐米的驚人程度,甚至比GPS還要高出10倍,並且目前已經覆蓋中國以及亞洲很多地區,未來兩年內將實現覆蓋全球的偉大計劃,但是準天頂在這方面就暫時無法達到了,中國北鬥系統領先日本,為何蘋果卻選擇後者,原因值得深思,目前國產手機都已經安裝北鬥系統,很多亞洲地區的商業巨頭也都選擇使用北鬥系統,北鬥系統已經成為安卓手機的標配導航系統。
  • 英國《經濟學人》文章:銘記2020,一切都改變了的一年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 英國《經濟學人》周刊12月19日一期發表題為《一切都改變了的一年——為什麼這場疫情大流行將作為轉折點而被人們銘記》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沃倫·哈丁曾圍繞他的新詞「常態」(normalcy)營造其在1920年總統大選中的競選活動。
  • 2017《魔獸世界》大事件回顧!這是充滿驚喜的一年
    很快,2017年即將過去,《魔獸世界》也再一次陪伴了大家整整一年。回顧過去的日子,艾澤拉斯到底發生了哪些令人回味的事情?一起來看看2017年魔獸大事件盤點吧!」被發現9月12日:虛空之光熔爐開放9月13日:暴雪嘉年華獨家坐騎開賣9月20日:7.3.2補丁登陸PTR測試服9月21日:千年之戰廣播劇發布10月10月3日:2017
  • 蘋果AR計劃:AR耳機、AR眼鏡都不會少,並將配合rOS新系統
    11月12日,據彭博社消息,蘋果計劃在2021年或2022年發布一款結合VR和AR技術的的頭戴式顯示設備,可用於遊戲、觀看視頻和虛擬會議。此外,蘋果計劃最早將在2023年推出輕量級的AR眼鏡,也就是外界所謂的「Apple Glass」。
  • 蘋果發布會將至:蘋果為何3月發布iPhoneSE?
    蘋果發布會將至:蘋果為何3月發布iPhoneSE?,在該發布會上蘋果將要發布小屏旗艦新機iPhoneSE,而這也正是令人疑惑不解的問題,蘋果為何3月發布iPhoneSE?經過一系列的預熱,蘋果2016新品發布會將會在北京時間3月22日凌晨1點正式舉行,在本次發布會上除了會推出新款iPad之外,最令人矚目的就是iPhone SE了,蘋果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不做,儘管網上對於這款神秘的小屏蘋果新機充滿了好奇心,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了知道是4英寸小屏之外,其他的信息都是模稜兩可,而對於外界來說,蘋果為何3月發布iPhoneSE也是最令人費解的問題,在iPhone7
  • 5G+AR科技大浪潮來臨 蘋果/微美全息等加大AR產品應用投入
    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從2017年開始,蘋果每年的發布會上一個板塊從未缺席,那就是蘋果的ARkit框架。  ARkit不但是每年WWDC、新品發布會的重頭戲,蘋果還在今年為iPad Pro 2020專門配備了AR用的LiDAR傳感器,該傳感器是剛發售的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的最大賣點之一。
  • 蘋果殺手級AR應用你知道是什麼嗎?
    11月22日,很多傳言宣稱,在不久的將來,蘋果將推出一款增強現實(AR)或混合現實(MR)設備。儘管蘋果還沒有詳細討論過這款設備,但AR功能在iPhone上已經變得十分活躍,而且正在迅速變得越來越好。蘋果從2017年開始了AR之旅,憑藉虛擬宜家家具和外觀逼真的戶外Pokemon Go大戰引起轟動。
  • 蘋果造車的秘密,都在這了!看實力絕不是說說而已
    但事實上,蘋果官方對於蘋果汽車的發布時間並沒有公布明確的時間線,這件事目前還沒有定數,更多的是一種猜測。 在與行業人士交流以及回顧了蘋果汽車專利(可參考車東西此前報導《蘋果造車之心不死!1年新增30項專利,各個都是黑科技》、《70項專利解密蘋果汽車!
  • 全面屏/AR/人工智慧/人像拍攝 這就是2017年的手機市場
    現在是時候來盤點下2017年的手機市場了,港媒南華早報日前發布了一篇文章,盤點了2017年最佳手機新特性,以及5款他們認為最出色的機型。  如果只用一個新特性來代表2017年的智慧型手機進化歷程,全面屏絕對毋庸置疑。2017年,幾乎每家手機主要的手機廠商都推出了全面屏產品,比如LG V30,三星S8,iPhone X,華為Mate 10等。
  • 回顧2017顯示面板產業,展望2018顯示面板產業發展
    年底臨近,我們在此回顧過去的一年,並開始預測明年會發生哪些事。今年的顯示器產業經歷了艱難的下半年,這是由於庫存和採購的調整。我們預計明年將會持續發生供大於求,主要原因來自中國的新建工廠,但需求面積的強勁成長亦為可以預見的,因此舊面板廠的重整動作以及新廠的爬坡是否順利將是影響供需關鍵。
  • 這9部影片讓1994年成為電影史上值得被永遠記憶的一年!
    看了下面這9部影片你就知道了!《肖申克的救贖》常年霸佔著各大影評榜第一的電影,來自於24年前的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贖》,儘管過去了24年,這部片子所傳遞的思想依然是那麼的前衛和新潮,依然能夠發人深省,依然能夠讓人在該片找到自我救贖的理由。《阿甘正傳》和肖申克的救贖同一時期的作品,在奧斯卡的頒獎典禮上力壓肖申克獲獎無數。
  • 一個值得銘記的遠古大神,一個已銷聲匿跡的網絡作家
    網絡小說能夠發展到今天離不開眾多網絡作家的辛勤創作,正是由於他們的存在才有了網絡小說繁榮的今天,他們有人崛起,有人隕落,有人銷聲匿跡,有人人氣爆棚,但不論怎麼樣他們中的一些人總會讓我們銘記,即使過了許多年之後依舊會念念不忘。
  • 蘋果果然沒讓我失望,劉海屏至少用3年
    蘋果明年依舊會推出3款 iPhone,而因全面屏領域目前沒有太大實質性進步,所以新機外觀上不會有什麼重大改變。「劉海屏」的先河後,2017年後整個行業都在圍著屏幕轉。相比於其他廠商的頻繁創新,蘋果則要顯得呆板的多,iPhone X 儼然成了新一代祖傳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