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和衰老有什麼關係?

2021-01-15 銳讀ReadDo

《Sitting Kills, Moving Heals》久坐會致命,活動能治癒 - 為什麼簡單的日常活動能預防疼痛、疾病和早逝,而單純的鍛鍊卻不行。 



本書作者 Joan Vernikos 是1993-2002美國航空航天局生命科學部的負責人。她的部門的職責是保證太空人在執行太空任務前後保持身體健康。


Joan 在工作中發現太空人在太空無重力環境中很快會出現衰老的症狀,從身體機能指標的角度來講相當於衰老了幾十歲。比如說:



除此之外,太空人的肌肉會萎縮,免疫系統會被抑制,睡眠也會受影響。當太空人返回地球後,他們的體力會下降,只能拖著腳走路,還會失去平衡感。這些都是我們傳統意義上認定的衰老的狀態。


太空人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可謂世界上最健康的一群人。他們的身體出現這些狀態都和太空中的失重環境有直接關係。


Joan 的部門設計的運動項目讓太空人,能在有重力的情況下快速恢復健康,無論他們的年齡大小。其中包括77歲時第二次進入太空的約翰·格倫 John Glenn(約翰·格倫是1962年第一個環繞地球的美國人)。


1.重力是有益的


Joan 發現重力對人有很大好處。因為人體的細胞構造和內臟功能,先天被設計為不斷地和重力做鬥爭。一旦感受不到重力,人體機能就會退化。


太空人並不是真正在太空中變老了,而是無重力環境中加速了他們身體機能的退化。


我們不需要衰老也能體會到這些症狀,比如當我們因病臥床一兩天後起來,會感到乏力,失去平衡感。


這是因為在地球上也有類似太空的無重力環境。當我們久坐著不動時,我們就比較接近失重狀態,身體開始走下坡路。


2.」好的「活動 - NEAT


人體主要有兩類肌肉:



Joan 認為對抗衰老的症狀的關鍵不在於體育鍛鍊,而在於每天經常性的、低強度的、習慣性的、不斷起始的活動。


對抗重力的這類活動的科學名稱是 NEAT (Non-Exercise Activity Thermogenesis) 非鍛鍊活動生熱作用。


這些活動包括每天不斷改變姿勢 (站立、坐下、躺下、彎腰、下蹲、招手、甚至打哆嗦)


我們每天通過 NEAT 消耗的能量遠多於更高強度的體育鍛鍊。NEAT 也會鍛鍊到起穩定作用的肌肉。


3.重力習慣 G-Habits


Joan 把對抗重力運動的習慣稱為重力習慣 - G-habits。有計劃的體育鍛鍊不是我們日常進行的各種對抗重力的活動的替代品。


每周鍛鍊五次,然後每天連續久坐8小時是不行的。也不是長時間用一種靜止姿勢替換另一種靜止姿勢,比如從普通桌子到站立桌子。


重點是變換姿勢。讓重力作用在身體不同部位。


我們日常生活中已有很多重力習慣,但它們可能因為各種便利措施而在減少,比如:買菜、做飯、做家務等。


Joan推薦的其他重力習慣:


拉伸:學習嬰兒、小貓小狗

從坐姿到站姿:不是站多久,而是站起來多少次。每日最好多於32次,

站立,坐下,走路時挺直身體

走樓梯

單腳站立穿襪子、褲子、裙子

坐著時放本書在頭頂上:保持豎立姿勢並鍛鍊脊椎

像孩子一樣玩兒:蕩鞦韆、跳舞、演奏樂器


生命在於運動 -> 生命在於活動


原書 Amazon 連結:

https://www.amazon.com/Sitting-Kills-Moving-Heals-Everyday/dp/1610350189

相關焦點

  • 端粒和衰老有多大的關係?
    因此,端粒和衰老是相互關聯的。」你有沒有想過人類為什麼變老?我們有很多關於衰老和死亡的神話和民間知識,但很少局限於科學發現。嬰兒出生後,人體會不斷發生著特定的變化,不斷推動它進入下一個生命階段。幾項研究發現端粒和衰老之間的關係,但它們有什麼聯繫呢?我們來看看吧!
  • 被視為「管家」的細胞核與衰老有什麼關係?
    過去幾年,研究人員一直研究衰老和被稱為細胞核糖體工廠的細胞器之間的聯繫。近日發表在《細胞生物學趨勢》雜誌上的一篇文章概述了細胞核與年齡相關的通路之間的聯繫——例如與飲食限制或早衰症的聯繫。「細胞核被視為一個管家:負責生產核糖體RNA,這對於維持細胞活力必不可少的蛋白質的合成十分重要。」
  • 什麼樣的人衰老的最快?談自由基、炎症與衰老的關係
    氧化應激導致生物分子的氧化損傷,引起機體內源性損傷相關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molecular patterns,DAMPS)產生和細胞因子釋放。 基於氧化應激與炎症、衰老的密切關係。
  • 萬有引力與重力、重力加速度的關係
    1666年夏末一個溫暖的傍晚,在英格蘭林肯郡烏爾斯索普,一個腋下夾著一本書的年輕人走進他母親家的花園裡,坐在一顆樹下,開始埋頭讀他的書.當他翻動書頁時,他頭頂的樹枝中有樣東西晃動起來,一隻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落了下來,打在23歲的伊薩克·牛頓的頭上.恰巧在那天,牛頓正苦苦思索著一個問題:是什麼力量使月球保持在環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
  • 人衰老的原因你知道嗎,健身真能延緩衰老?
    每當別人問到他有什麼保養的秘訣時,陳傳多總會說:「我沒有什麼保養的秘訣,我只是會謹慎的選擇食物,我只是從年輕時就熱愛健身。」陳傳多的運動習慣是每周上健身房做三到五次重訓,每次在90min左右,外加遊泳。那麼問題來了,運動真的能延緩衰老嗎? 在解答問題前,我們得先知道人衰老的原因?
  • 科普:人體免疫細胞與衰老、疾病的關係
    人體免疫系統作為機體重要系統之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也一樣會發生衰老,即免疫衰老。隨著免疫系統的衰老或功能衰退,與之相連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則相應增加。在科學家對細胞的大量研究中,發現免疫細胞的衰老與壽命有重要關係。當免疫細胞消滅入侵的有害物時(即排異反應),人才會不生病。
  • 初中物理:電梯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和重力的關係
    老師們提出的電梯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和重力的關係,應該是指在不同情況下,電梯中的物體所受支持力和其重力的大小關係。這個問題顯然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因為電梯(物體)處於不同的狀態,物體所受支持力和其重力就有不同的對應關係。這個問題對眾多初中物理老師來說有一定的價值,其價值就在於給我們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怎樣使學生頭腦中孤立的知識點聯繫起來?
  • 重力加速度g是什麼?竟然和圓周率π有關!
    通過萬有引力公式,人們計算出了地球的重力加速度g。那麼重力加速度g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表示地球對地球表面的每一個物體的吸引力,但它並不是一個常數。在高山上由於我們離地球比較遠,所以我們的g值會相對小一些。不同的緯度,g值也不一樣,由於地球是橢圓形的,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g是最小的。
  • 什麼是反重力?未來反重力應用的猜想
    一、什麼是反重力? 首先,根據牛頓老師樹下吃蘋果的理論,從物理學上講,重力等於物體質量乘以物體的加速度g即G=mg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可以停留在地球上而沒有被甩到宇宙空間的原因。當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時,重力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質量。
  • 重力是什麼?反重力又是什麼
    重力。一般人可能不會在日常生活中考慮這個問題,但重力會影響我們的一舉一動 物體由於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地面物體所受的重力只是萬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一種表現。 什麼是反重力?什麼不是反重力裝置?
  • 衰老造句和解釋_衰老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衰老(shuāi lǎo),形容詞。近義詞有:朽邁,衰弱,蒼老。反義詞有:強壯,健壯,強健。碰見什麼緊急事,你就披上我的皮…、、、「(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1、牛郎織女(二)) 2、外祖父把我們送到碼頭。風撩亂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銀髮,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
  • 初中物理機械能知識點解析: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係
    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的關係:重力做功等於重力勢能的減少量WG=ΔEP減=EP初一EP末,克服重力做功等於重力勢能的增加量W克=ΔEP增=EP末-EP初     特別應注意:重力做功只能使重力勢能與動能相互轉化,不能引起物體機械能的變化.
  • 高中生物《細胞的衰老和凋亡》 說課稿
    一、說教材《細胞的衰老和凋亡》是必修1第6章第3節的內容,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探討細胞的衰老和凋亡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學生熟悉的是個體的衰老,而對於看不見的細胞的衰老卻知之甚少。細胞衰老有哪些表現呢?細胞衰老的原因是什麼?細胞都要經歷出生、生長、成熟、繁殖、衰老、死亡的過程,細胞的凋亡與死亡有什麼關係?這一連串的問題構成了本節內容的主線。
  • 圓周率平方與地球重力加速度幾乎一致,兩者有什麼聯繫嗎?
    圓周率平方與地球重力加速度幾乎完美一致,有沒有什麼聯繫?可能很多人都不會去注意這個梗,在打算討論這個話題之前,種花家特意拿起計算器算了一遍圓周率的平方約等於9.8696……還真和地球的重力加速度完美一致,這兩者真有關係嗎?
  • 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 自噬與延長壽命的關係
    長壽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最新追求的,大家都知道死亡就意味著什麼都沒有了,所以誰不想多活一些日子呢?最近有言論稱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這樣就能達到延長壽命的功效。那麼,這是真的嗎?有科學家研究發現,飲食限制並不是吃什麼?而是什麼在吃你,這就是自噬。飲食限制能減少細胞衰老限制飲食竟然可以延緩衰老,你聽說過這個言論嗎?
  • 科學網— 建立果蠅繁殖與衰老關係模型
    Carey等人合作,運用統計學方法,從時間年齡和死亡年齡兩個角度,分析了果蠅繁殖與衰老的關係。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實驗老年醫學》。 死亡時間的準確預測在生物醫學領域很重要,可以讓患者更好地考慮自己的未來,也讓醫生能更準確地做出診斷。將非人類物種的生命結束模式用於預測人類生存時間的生物醫學模型中,特別是以果蠅作為模式生物建立的相關衰老和死亡模型對指導醫學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 圓周率的平方剛好是地球重力加速度,兩者之間有關係嗎?
    ,但我們一般都取其為9.8,因此從數值上來看,圓周率π的平方確實和重力加速度比較接近。   現在的地球重力加速度數值上跟圓周率π的平方很接近屬於巧合,但是歷史上曾經有機會使地球重力加速度的數值等於圓周率
  • 人體衰老和生病都是因為幹細胞,幹細胞有什麼功能呢?
    但是,其實人體每天都是有細胞衰老和凋亡的,但是也有新的細胞在不斷重生,而這些重生的細胞都是來自於幹細胞。人體裡面本來就存在幹細胞,這些幹細胞也就成為了細胞社會的母親,不斷分化出新的細胞。當然,隨著人的生命的增長,體內的很多細胞就開始衰老和退化,很多功能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甚至還會在器官和組織中逐漸消失。
  • 重力,彈力和摩擦力自學攻略√
    一.本章基本內容《課程標準》有這樣的說明:通過常見事例和實驗,了解重力,彈力和摩擦力.通過實驗探究,學會重力,彈力和摩擦力的應用.本章即是在此要求基礎上編撰而成的.本章內容包括一,二,三節,分別介紹了重力,彈力,摩擦力的基本知識及其應用;是學習槓桿等簡單機械的基礎.
  • 重力是什麼?它從何而來?
    但是物理學家一直在思考重力。對他們來說,重力是一個有待解決的謎題,以便全面了解宇宙是如何運作的。那麼,重力是什麼?它從何而來?牛頓對重力解釋我們從艾薩克·牛頓和他的萬有引力定律中知道,宇宙中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施加引力。這種關係是基於兩個物體的質量和它們之間的距離。兩個物體的質量越大,它們之間的距離越短,它們相互施加的引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