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接到急診病號,反覆發燒8天,病因不明!醫生一句追問揪出元兇...

2020-12-04 山東商報

近日

青島78歲老人高老先生

反覆發燒8天急壞家裡所有人

他肌肉關節酸痛、腹部不適、食慾減退

吃藥也只能暫時控制體溫

元兇到底是什麼呢?

1

老人發熱8天,引發心梗

10月中旬的夜裡,

78歲的高老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

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急診科

按照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進行預檢分診和流行病學史調查後,醫生董美珍接診了一家人。

剛走進診室,高老先生的兒子就焦急地向醫生介紹病情,父親已反覆發燒8天了,最高39.1℃,服用退燒藥治療效果不佳,體溫一直保持在38℃-39℃之間,家人非常擔心。

高老先生既往有冠心病,無咳嗽、咽痛,無腹痛、腹瀉,無尿頻、尿急,無皮疹,否認昆蟲咬傷史,無胸悶、胸痛,反覆發熱,每日發作2-3次。

根據問診和檢查結果,醫生初步診斷老人患有膽囊結石,建議留觀輸液並進一步檢查發熱原因。然而,就在留觀期間,高老先生如廁後突然出現了胸悶、憋氣的症狀,並且進行性呼吸困難,病情急轉直下。

正在查房的急診科副主任王革立刻組織醫生搶救,通過緊急檢查,發現患者出現了快速房顫,心肌酶升高,床旁心超顯示節段性運動異常,一切都表明,患者出現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休克等合併症。

這無疑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方面,導致患者發熱的元兇仍未找到;另一方面,出現了危及生命的合併症,大大增加了進一步診斷治療的難度。

搶救繼續分秒必爭地進行,醫生在第一時間轉復心率、使用無創呼吸機、深靜脈置管補液升壓,穩定了老人急劇惡化的病情,為進一步診治搶得了先機。

搶救後,高老先生的憋氣症狀開始減輕,逐漸能夠脫離呼吸機進食,也能與兒子簡單對話了,醫生和家屬都鬆了一口氣。

2

發熱元兇是什麼?層層謎底被揭開

雖然老人胸悶、發熱的症狀暫時得以緩解,但發熱的元兇仍無線索,心梗也急需進一步治療,但醫生再次檢查仍未找到可疑感染灶和病原體。

導致高老先生發熱的元兇到底是什麼?發熱和憋氣元兇是否相同?

為了解開這些謎團

急診科多措並舉

↓↓↓

首先,重新審視目前的治療方案,經過多次會診和病例討論,考慮感染性發熱可能大,於是醫生擴大用藥種類,覆蓋球菌、病毒、非典型病原體等。

其次,急診醫生反覆多次為老人進行體格檢查,確認其皮膚無皮疹,但沒有發現其他陽性體徵。

再次,有針對性地進行各項化驗,包括送檢出血熱抗體、新型布尼亞病毒、布氏桿菌抗體,進行血培養等,但得到的結果都是陰性。

一邊是家屬心急如焚,一邊是病因百思不得其解。就在診斷遇到了瓶頸、大家一籌莫展之時,醫生追問到高老先生家中有一隻寵物狗,這為診斷提供了新思路,患者是否是傳染病導致的發熱呢?

根據常見病原體

醫生更換了抗感染藥物

並通過二代基因測序方式

試圖找到病原體

令人欣慰的是,在診斷病因的過程中,經過藥物、無創呼吸機輔助支持,高老先生的急性心梗漸趨平穩,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這讓醫生們看到了曙光。更讓人欣喜的是,高老先生的體溫也控制得很好,病情進一步好轉。

就在此時,二代基因測序的結果讓一切柳暗花明,原來高老先生得的是恙蟲病,發熱元兇是「恙蟲病東方體」感染。

3

什麼是恙蟲病?

恙蟲病恙蟲病是由恙蟲立克次體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各種鼠類是該病的主要傳染源,恙蟎是疾病的重要傳播媒介,人對恙蟲病有普遍易感性,患者常有發熱症狀,同時有典型皮疹——焦痂形成。

恙蟲病會造成肝臟功能、呼吸系統、心臟功能和神經系統損傷,並有發生心血管意外的可能性。

恙蟲非常小,成蟲體長不超過2毫米,喜歡潮溼陰暗的環境,如果爬到人身上,往往會叮咬會陰、腋窩、腹股溝等人體隱蔽部位,不容易被發現。

從事戶外活動、家中飼養寵物並出現類似症狀者,應格外注意排查該病。

高老先生皮膚表面並沒有明顯結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診斷難度,幸運的是二代基因測序及時找到了發熱元兇。經過急診科醫護人員的努力,高老先生的發熱得到控制後,轉到心內科繼續治療,16天後,高老先生痊癒出院。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編輯 李瑞琪

來源 半島都市報

相關焦點

  • 不明原因反覆發燒 可能是基因突變在「搗亂」
    我科學家解析自身免疫性疾病分子機制不明原因反覆發燒 可能是基因突變在「搗亂」自1997年科學家與自身炎症性疾病的鬥爭正式拉開序幕,20多年來,學界對自身炎症性疾病及其致病基因的探索發現不斷拓展。周青向科技日報記者解釋道,國內也有很多不明原因的發燒病例,一般被認為是感染引起的,很少與遺傳病聯繫起來,所以在治療上以抗生素類藥物為主,卻並無療效。
  • 不明原因反覆發燒可能是基因突變在「搗亂」—新聞—科學網
    我科學家解析自身免疫性疾病分子機制 近日,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周青實驗團隊在國際頂級期刊《自然》在線刊登的學術文章中表示,通過對一位自身炎症性疾病患兒發病分子機制的解析,他們首次發現,人類受體相互作用蛋白激酶(RIPK1)變異可以導致自身炎症性疾病,並為該患兒找到了致病機制,有望為此類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臨床診治提供更加精準的治療方案。
  • 男子運動後倒地,急診科醫生差點誤診,女護士給插尿管後病因浮現
    活動負責人非常緊張,一直追問醫生。本來一場開開心心的活動,如果參賽者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那就喜劇變悲劇了。負責人焦慮緊張也是情理之中。不排除有癲癇發作可能。患者突然倒地,而且有四肢抽搐、口唇發紺、口吐白沫等表現。醫生把小陳的腦袋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導致窒息,同時回答了活動負責人的問題。
  • 寶寶經歷的一次持續反覆,最高溫40.3度的發燒
    至今蛋蛋生過最嚴重的病有三次,第一次是一歲多的一次腹瀉和嘔吐,嘔吐的很厲害,持續兩周左右,後轉變成乳糖不耐受,需要吃腹瀉奶粉以及分解乳糖的藥緩解;第二次是一次嚴重感冒,難受到持續幾天沒法好好睡覺,差一點就要被注射抗生素;第三次就是這次發燒,持續4天反反覆覆,晚上都會燒到40度以上,我跟媽媽們分享這一次的經驗及症狀,希望給大家一些借鑑作用,但因我並不是專業的醫生
  • 男子發燒休克,被送進ICU!只因吃飯時沒注意這個
    福建廈門一男子突發寒戰、發燒被緊急送往ICU進行治療而幕後真兇竟然只是……日前記者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了解到這段時間他們接連救治了好幾例魚刺導致的重症病例最後都是靠全麻手術幾經周折才取出肇事元兇病人忘了吃魚經歷醫生從蛛絲馬跡中尋到「真兇」48歲的陳先生於2020年12月18日出現寒戰、高熱由120緊急送至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部搶救室經檢查,醫生發現患者出現了嚴重的休克症狀,炎症指標極度升高,並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等多臟器衰竭,經補液抗休克治療後緊急收入急診ICU,並迅速採取血液淨化
  • 37.4℃算不算發燒?孩子發燒一定要去醫院嗎?
    診室內,一個年輕寶媽抱著1歲左右的寶寶對醫生說:「俺家孩子發燒了?」 「發燒幾天了?」醫生問道。醫生接著問「除了發燒還有其他不舒服嗎?」「沒有,就是有點低燒」。面對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病情的孩子,醫生接診後,都會細緻耐心地對孩子進行問診、查體。摸摸孩子的肚子、用聽診器聽一聽心肺是否有異常、檢查孩子咽部狀況。在事無巨細的檢查之外,醫生檢查之後問孩子家長:「你測體溫的時候孩子在幹什麼呢?」 家長說:「剛餵過奶」。醫生說:「你再去給孩子測個體溫吧,應該沒事」。十分鐘左右,家長進來對醫生說體溫正常了。
  • 酒後胡來竟急診室內打醫生 涉事男子已被行政拘留
    「醫生在免費給患者進行頭皮挫裂傷手術後, 建議患者做CT看看顱內有沒有情況, 就被患者家屬毆打數次! 」15日, 一名微博網友爆料稱濟南軍區總醫院急診外科醫生被醉酒患者家屬毆打, 並附帶上傳了事發時的監控。 事件的起因是怎樣的呢? 記者從醫院工作人員處了解到, 打人男子疑似醉酒, 因拒絕辦卡掛號繳納費用起爭執。 目前, 打人男子已被警方拘留。
  • 女子發燒17天,元兇竟是這種家中常見蟲子?醫生提醒:衣服別被它沾上
    說到肺炎大多屬於常見病抗感染治療就可以治癒但有的肺炎
  • 發燒的中西醫治療思路分析
    發燒是常見病。我們以一孩子發燒為例,來看看中醫與西醫對待發燒的不同診療思路。這位孩子因發燒去醫院急診,已經發燒4天,吃了一些西藥也不能退燒。怎麼辦? 一、西醫的治療思路 按西醫的常識,發燒超過3天,多數可能合併有細菌感染。這個孩子沒有咳嗽、胸部X片有明顯的炎症病灶,與通常的呼吸道感染、普通的肺部炎症特點不同,醫生懷疑孩子不是上呼吸道感染,讓孩子住院觀察。
  • 孩子發燒一定要38.5度才能吃退燒藥?建議這個溫度就可以用藥了
    2016版《中國0~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的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標準版)》提到大於2個月的孩子肛溫39度以上,口溫38.5度以上,腋溫38.2度以上,或者孩子出現了不舒服和情緒低落的症狀。之前我們大多數醫生都建議孩子發燒超過38.5度才可以吃退燒藥,為什麼最新的標準把吃藥的溫度下調了呢?
  • 孩子半夜發燒,敷熱毛巾還是冷毛巾?醫生說弄錯了,娃要受不少罪
    這是孫子出生後第一次發燒,婆婆很著急,趕緊拿著冰毛巾敷在孩子額頭上。婷婷阻止了婆婆,拿著體溫計量了孩子的體溫,37.8℃,她告訴婆婆這屬於低燒,不能用冰敷。婆婆有些不悅地說:「瞎說什麼啊?孩子發燒了不降溫嗎?」只見婷婷拿著溫毛巾擦拭寶寶的身體,婆婆更生氣了:「自以為讀了點書就不得了了,孩子發燒了,還用熱毛巾,豈不是越來越熱!」
  • 5天3次「換血」,53歲女子以為自己感冒,不料竟是兇險罕見病
    當地醫院的醫生一邊把患者抬下車,一邊與市一醫院急診科醫生交代病情,並按既定流程將病人張女士送入搶救室隔離區。當地胸部CT提示兩肺瀰漫滲出性病變,動脈血氣提示氧分壓僅42.4mmHg,並出現咯血。值班醫生立即給於呼吸支持及抗病毒抗感染等綜合治療。經過一系列標準化的救治流程,張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暫時穩定。此時,天已破曉。入院時的CT片可是,真的是病毒性肺炎麼?
  • 高通量基因檢測解開7個月女嬰不明原因連續高燒謎團
    日前,7個月的佳佳(化名)連續10天高燒不退,差點丟了性命。專家提醒,每年6-8月是恙蟲病的高發季節,雨後傍晚不要在草地上逗留,以免讓恙蟲有機可乘。7個月女嬰不明原因發熱5月底,佳佳出現了無明顯誘因的高熱,但沒出現咳嗽、流鼻涕、腹瀉等症狀,家屬以為普通發燒,沒有重視,可她的病情始終沒有好轉,到中大五院就診。醫生查體發現她右側腹股溝有紅色小丘疹,持續高熱40度,精神食慾差,血液檢查提示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進行性下降。
  • 醫生,我孩子吃了美林後不到四個小時又燒到40度了,怎麼辦?
    天氣變冷,門急診發熱的孩子扎堆。許多家長有「發熱恐懼症」,看到孩子發熱,就如坐針氈。 兒童的大多數高熱病是自限性病毒感染,對於持續發燒和不適持續超過兩到三天的兒童,可能需要重新評估繼發細菌感染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