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誰說90後作家就是流量作家?張皓宸攜《最初之前》做客書城,這本書預售一分鐘破千冊
文/圖 半島記者 黃靖斐
近日,90後暢銷書作家張皓宸帶著他的首部長篇小說《最初之前》做客青島書城,舉辦感謝巡迴籤售會,與讀者分享創作故事。在此前噹噹新書預售活動中,該書1小時預售破5萬冊,24小時破11萬冊,平均每分鐘下單1078冊,創造了張皓宸作品的預售銷售新紀錄。他以超50萬冊的銷量,成為國內首位登上紐約納斯達克大屏的90後作家。採訪中張皓宸透露,青島他來過很多次,「經常來青島旅行,青島很文藝,吃得也特別好,非常喜歡。」
首寫長篇登納斯達克大屏
在以往作品中,張皓宸以中短篇小說為主,此次最新出版的《最初之前》是其首部長篇小說,「故事發生在北京,寫了幾個年輕人在職業、情感方面面臨各種選擇的故事,是我們這批90後在北京生活的感覺。我們這一代,大家都是獨生子女,去大城市並沒有太多漂泊的感覺,也沒有想在北京買套房,更多是增長見識,改變現狀,擁有更多的機會和選擇。」
張皓宸介紹,《最初之前》幾乎就是自己過去20多年的人生自傳,有很多自己生活中的細節。張皓宸透露,本書構思了很久,主要是自己的經歷為主,「創作的過程,其實也是自己與書中人物不斷交流的過程。」該書也讓張皓宸成為中國首位登上紐約納斯達克大屏的90後作家。
該書講述了男主角張一尋和女主角朱夏從家鄉小鎮來到北京,從一開始的廉價出租屋生活,到職場小白菜的磕磕絆絆,期間經歷分分合合的故事。張皓宸說,「為了把故事寫得更深入一些,加入了科幻的元素,把整個世界觀放到了2060年,一個未來世界,讓男主人在老了之後能夠有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
90後作家看到的都是美好
之所以選擇長篇小說,張皓宸直言,「每個寫小說的人都想寫長篇,長篇小說是每個作者心中的白月光。」現在這部作品已經開始有影視化的打算,但張皓宸說他並非是奔著IP去的,「如果說想開發大IP,應該是早兩年做,現在資本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蜂擁而上了。現在寫長篇,是因為想寫了,準備好了。」張皓宸笑著說,現在自己已經29歲了,「作為第一批90後,也有了快要步入中年的感覺,就想沉下心來好好寫寫。」
在張皓宸看來,寫長篇和寫短篇體驗不太一樣,寫短篇情緒來得快、去得快,兩周結束一個故事,寫長篇則不一樣,戰線拉得很長,寫到最後,就像是畢業散夥,有一種抽離告別的感覺,很難過,「像是跟自己告別,和我的29歲告別。」張皓宸說。
「每個時代生活方式和背景不同,我是成都人,從小到大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一頓麻將解決不了的,我所經歷、見到的就是美好的,大家每天都很開心,所以寫出的東西就比較溫暖。」他直言,「沒有人規定作家一定要寫嚴肅文學,儘管現在寫書的門檻很低,但因此把所有90後作家歸為『流量』這一類,也並不公平。」
返回半島網首頁>>